●方 丽 许 斌 王博颖
浙江省是传统能源小省,能源缺口大,因此,浙江省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应用,早在2011 年就将其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2022年初,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大新能源推广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发展低碳能源,推动能源治理体系现代化。因此,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浙江省要抓住发展机遇。
近几年来,浙江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势头较强劲,增加值和销售产值的增速逐年加快,经济效益良好。2020 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表现依然亮眼,全省新能源产业增加值500.1 亿元,同比增长14.8%,增速较2019 年增加3.0 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增速处在战新产业中第二位,增速较快。销售产值2135.7 亿元,同比增长15.8%,较2019年加快6.9 个百分点,在战新产业中处于首位;出口交货值317.9 亿元,同比下降7.0%,但前两年出口增长显著。经济效益也表现良好,营业收入2237.8 亿元,同比增长18.4%;利税总额317.1 亿元,同比增长21.5%,两者增速均排在战新产业中首位(见表1)。
表1 新能源产业生产数据 (单位:亿元)
浙江省大力开发利用核电、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新能源产业发展较为迅速,已达到一定规模。截至2021 年底,浙江新能源装机达到2498 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555 万千瓦,同比增长28.6%,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77.6%;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6%左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 个百分点,绿色底色逐步彰显;新能源发电量34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4%。为浙江打造“重要窗口”和清洁能源示范省提供坚强可靠、绿色高效电力保障。另外,浙江省大力发展常规电力及辅助装备、核电关联产业、光伏产业、风机制造、海工装备、节能装备等,嘉兴海盐中国核电城已形成产业集聚,风电设备制造和配套部件专业化产业链初具规模,海工装备迈出了产业化步伐,是全国第二大光伏组件制造省份。
浙江省新能源产业发展与全球经济技术合作密切,拥有较为优越的发展新能源产业综合配套条件,是浙江省进一步发展新能源产业坚实的基础。浙江在太阳能产业中从硅材料到硅片、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和系统应用均有涉及,在风能研究和关键设备制造水平上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潮流能装备研发取得重大突破,技术总体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浙江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潮流能试验场在舟山建设并投入测试运行。
浙江是个能源消耗大省,工业生产所需能源主要靠外省调入。从2011 年至2020 年,浙江省能源生产与消费量的走势图来看,消费量的增长速度远快于生产量的增长速度,缺口逐年扩大,由2011 年的1.6 亿吨标准煤缺口量扩大到2020 年的2.2 亿吨标准煤缺口量,增长了31.0%,年均增长3.0%。浙江省电力购进量逐年上升,由2011 年的1423.8 亿千瓦小时增加到2020 年的2160.0 亿千瓦小时,增长了51.7%,年均增长4.7%;2021 年,电力购进量为1767.0 亿千瓦小时,同比下降18.2%,占浙江全社会用电量的32.0%,占比仍非常高。由此可见,浙江省能源需求总体在不断地增加,其逐渐扩大的能源自给缺口以及电力自给缺口给浙江省带来巨大的能源压力,为新能源的需求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且传统能源将由新能源逐步取代,浙江省继续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势在必行。
2020 年,浙江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最低消纳责任权重为7.5%。因为浙江省核电和生物质发电排在全国前列,且核电受国家总体布局影响,省内太阳能资源不丰富,上升空间有限,而风电体量较小且浙江处于风能丰富带上,仍有较大提高空间。经测算,为实现此目标全省风电装机容量应达到400 万千瓦以上。截至2020 年底,浙江省风电装机容量为186 万千瓦,江苏省风电装机达到1547 万千瓦,福建省风电装机容量486 万千瓦,与周边省份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对标国际上风能资源开发条件相当的发达国家德国,其风电装机密度为137 千瓦/km,而浙江省仅为13千瓦/km,浙江省风电装机潜力尚待挖掘。
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浙江省主要的优势体现在应用制造层面,但创新和技术研发支持力度仍不够。由于电池、氢能、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产业生产设备投入较大,浙江省优势体现在应用制造层面只能是暂时的领先。在技术快速迭代的情况下,生产的技术很容易由于技术的更新而落后,造成被后来者降维打击的局面。浙江省新能源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高端制造研发和系统集成能力不足,造成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如全省光伏企业低小散问题依然存在,符合国家光伏“领跑者”认证计划申请要求的浙江省光伏企业较少。浙江省太阳能热水器企业多为中小民营企业,经营模式单一、产品同质化较严重、技术研发能力相对薄弱。
新能源的大力发展促进了全省能源结构转型升级,降低了碳排放,一定程度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其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带动效应未得到充分体现。光伏小康项目仅起到了消薄增收作用,在生态价值实现、产业带动等方面应有的作用未得到发挥。市级层面,新能源的发展与用能空间关联度不够,一些地区发展新能源积极性不高。
由于新能源产业涉及的技术分散在各个学科,包括信息、电气、材料、工程热物理等各个学科,建议浙江省教育部门在学科设置方面完善学科布局,更新学科体系,在强化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与可再生合成燃料有机联系的基础上,试点推行面向未来的可再生合成燃料相关专业设置,全面建立新的能源学科教材与培养体系。在原有工程热物理学科基础上,对相关科研团队进行整合,大力建设储能学科和“大能源”学科平台,加快培养新能源产业各领域的高科技紧缺人才。
设立专项资金,在电力设备制造、潮流能、动力电池、氢能、综合能源信息化与智能化等新能源优势产业领域加大基础科研的投入。按照“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原则,广泛征求业界意见,设定中长期技术发展路线图及产业应用目标,实施省级新能源重大科技专项,调动企业参与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建设,打造完善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执行体系,提升企业创新研发的积极性。鼓励支持转化效率高的项目增加保障小时数或优先上网,通过建设技术先进的新能源工程项目,促进转化效率高的产品应用,推进产业升级。
充分整合省内外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创新资源,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鼓励地方科创研发平台申报创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建设一批重大科学装置,重点支持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浙江省实验室及分中心建设,积极支持省属产业和科技投资平台对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央企技术平台;支持国际知名企业在我省设立研发中心,鼓励省内新能源龙头企业与国外领军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究。
建议在国家和浙江省政府扶持引导下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产业化投融资和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研究,激发企业进入新能源、可再生合成燃料领域的积极性,形成良性的投资竞争环境。鼓励企业和高校等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团队,调动高校的人才优势融入到企业的应用创新中,一方面弥补了企业的创新人才不足的局面,另一方面将各个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带到企业去,引导企业的技术发展和研发方向;同时也将企业的需求带进校园,避免工科学科科研的空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