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志红 柳 伟
(濮阳市人民医院 濮阳 457000)
肺栓塞是因各种血栓脱落致肺动脉主干及/或其分支阻塞以基础病理,以肺循环障碍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呼吸困难为肺栓塞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而据相关调查数据统计显示,高达90%的肺栓塞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症状和低氧血症,且患者缺氧程度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1]。缺氧前馈控制旨在以预防医学理念为指导,以循证医学模式为路径,通过对不良事件(肺栓塞患者缺氧)相关危险因子的提前分析和干预,获得预期控制目标。本文以我院收治的90例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缺氧前馈控制的实施方法及临床护理价值,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1)经临床综合检查确诊为肺栓塞者;(2)对本研究方案知悉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3)有完整的病历资料者。排除标准:(1)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疾病者;(2)合并哮喘疾病者;(3)对本研究所实施的护理技术有禁忌症者。临床分组: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C组和C+Q组各4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布具有一致性(P>0.05),见表1。
表1 C组和C+Q组患者基线资料分布
1.2.1C组
C组45例患者开展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持续性体征监测、胸痛护理、基础生理护理(包括病房环境护理、皮肤护理、制动、保暖护理等)、心理调适、饮食护理、营养支持等。
1.2.2C+Q组
C+Q组45例患者在C组的基础上联合开展缺氧前馈控制护理,具体干预措施:(1)成立前馈控制小组:由管床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等共同组成前馈控制护理小组,负责开展患者缺氧症状预防工作的统筹规划。(2)分析危险因素:积极收集国内外与肺栓塞患者合并低氧血症护理内容密切相关的科研结论,再结合临床护理经验,以患者发生低氧血症为因变量,以可能造成患者低氧血症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因素分析,明确本组患者缺氧控制护理重点:①心排血量下降。心排血量是机体氧气交换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肺栓塞患者因肺血管阻力增高,增加右心室后负荷,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制约氧的运输和组织供氧;②肺通换气功能障碍。肺栓塞引起的生理死腔引发肺通换气功能障碍,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血氧下降;③凝血功能障碍。肺栓塞患者合并血流动力学改变,以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流瘀滞为深静脉血栓形成为主要病理特征,并进一步导致微循环障碍,引发组织缺血缺氧;④炎症反应。炎症前细胞因子如IL-1β、IL-8、TNF-α等在肺栓塞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参与作用,而炎症反应易加重机体缺氧症状。(3)前馈控制干预:①增加心排血量。遵医嘱给予患者晶体液、胶体液或血液制品等补液护理,以增加血容量;必要时帮助患者辅助取安全坐位,促进患者双腿自然下垂,减轻心脏血液回流压力,从而减轻心脏前负荷。同时,积极预防心脏并发症,减少心脏做功,增加心排血量;②改善肺通换气功能障碍。通过呼吸训练和抗阻呼吸训练改善患者呼吸肌的肌力、耐力及协调性,促进肺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增强肺通气功能。同时,指导患者取合适体位,增加肺组织顺应性,并加强咳嗽排痰护理和全身有氧运动锻炼,以扩张肺泡,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换气,提高血氧饱和度;③改善血流动力学。加强患者血压、血脂、血糖的动态监测,遵医嘱使用降压、降糖、降脂药物,控制患者血压、血脂、血糖水平,预防血液粘稠;同时于患者卧床期间,加强躯体按摩和下肢被动、主动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④抑制炎症反应。积极预防各种感染并发症,针对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加强呼吸机管路的清洁与消毒,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并通过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预防细菌、病毒入侵。
1.3.1动脉血气
于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分别检测动脉血气指标,包括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氧饱和度(SaO2)。
1.3.2凝血功能
于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分别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
1.3.3血管内皮功能
于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分别检测血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
护理前两组PaO2、PCO2、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C+Q组患者PaO2、SaO2均高于C组(P<0.05),PCO2低于C组(P<0.05),见表2。
表2 C组和C+Q组患者PaO2、PaCO2、SaO2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TT、P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C+Q组患者TT、PT、FIB均高于C组(P<0.05),见表2。
表3 C组和C+Q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清ET-1、 t-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C+Q组患者血清ET-1、 t-PA均低于C组(P<0.05),见表4。
表4 C组和C+Q组患者血清ET-1、 t-PA比较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及动物实验研究对肺栓塞病理机制研究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内外诸多前沿文献报道强调,肺栓塞患者肺通气和血流比例严重失调,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及肺泡活性物质减少等均是诱发患者缺氧的重要病理因素,而缺氧症状的合并发生进一步加剧患者肺通换气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及体循环障碍等,各病理因素与病理结果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2-3]。2021年,全国肺栓塞-肺血管病防治协作组协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肺栓塞与肺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强调,纠正低氧血症,恢复和维持循环血量及组织供氧是提高肺栓塞患者临床救治效率及改善临床结局的关键环节[4]。且有文献报道强调,肺栓塞患者缺氧性血管收缩可导致右室扩张和功能障碍,从而可导致心脏骤停,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5]。因此,控制或改善缺氧症状成为肺栓塞患者临床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中,C组、C+Q组患者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常规护理+缺氧前馈控制护理,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C+Q组患者PaO2、SaO2均高于C组(P<0.05),PCO2低于C组(P<0.05);且护理后,C+Q组患者TT、PT、FIB均高于C组(P<0.05)。即通过缺氧前馈控制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和凝血功能。临床上,肺栓塞患者心排血量和动脉压明显下降,影响重要 脏器血液供应,进而诱发缺氧症状,临床护理中通过增加心排血量,可保护心肌缺血性再灌注损伤,降低心肌耗氧量,并改善心脏功能,预防低氧血症[6]。肺通换气功能障碍导致机体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并进一步造成呼吸功能受损,引起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临床护理中通过改善患者肺通换气功能,可改善气流受限,预防CO2潴留,减轻呼吸功耗和降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据相关研究报道强调,肺栓塞患者缺氧得不到纠正时,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始终处于肺循环保护效应状态,并形成恶性循环,加重肺栓塞病情[7]。缺氧前馈控制护理中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不仅可改善组织供氧,且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另外,肺栓塞发生后肺内存在一个广泛的炎症反应过程,且其反应程度与患者缺氧症状严重程度及凝血功能密切相关,临床护理中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可有效预防缺氧症状的发生、发展[8]。因此,通过上述综合护理措施的系统干预,可有效预防、纠正或改善肺栓塞患者的缺氧症状,改善动脉血气和凝血功能。
近年来,临床上关于缺氧所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相关机制的研究日益深入,肺栓塞患者合并缺氧症状时造成的肺血管损伤是加重栓塞病情的重要因素[9]。ET-1作为血管活性物质,是重要的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 t-PA指标变化与血管内皮损伤程度密切相关[10]。本研究中,护理后,C+Q组患者血清ET-1、 t-PA均低于C组(P<0.05),即通过缺氧前馈控制护理能有效减轻肺栓塞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程度。
综上所述,予以肺栓塞患者缺氧前馈控制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和凝血功能,减轻缺氧性血管内皮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