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心电图表现预测心律失常发生研究

2022-08-05 01:58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心电导联幅度

魏 欣 胡 文

(1.潢川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信阳 465150;2.潢川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 信阳 46515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1]。但由不稳定心电活动导致部分NSTEMI患者介入治疗后仍会发生心律失常,易引起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增加病死率[2-3]。因此,对NSTEMI介入治疗患者发生心律失常进行预测至关重要。心电图检查是反映患者心电活动的重要方法,其表现是评估NSTEMI患者危险分层的重要指标[4]。鉴于此,本研究就NSTEMI介入治疗患者心电图表现对发生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4例NSTEMI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方案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1)符合《内科学》[5]中NSTEMI诊断标准;(2)心电图表现未见ST段抬高或病理Q波;(3)首次确诊为NSTEMI,未接受其他相关治疗。排除标准:(1)合并电解质紊乱、脑出血性疾病;(2)合并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等其他心血管疾病;(3)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无法接受治疗;(4)既往有冠脉搭桥手术史。

124例患者中男83例,女41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3.47±2.58)岁;病程2~72h,平均病程(28.73±4.67)h;合并症:高血压37例,糖尿病12例。

1.2 方法

(1)介入治疗方法:本次所选的124例NSTEMI介入治疗患者治疗操作均根据《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6]进行,术中行球囊扩张术,并将支架置入。

(2)心电图检查方法:在本次患者实施介入治疗之前,临床医师叮嘱病人在静息状态下保持仰卧体位,并通过十二导联心电图机(深圳邦健生物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型号:ECG-1210)进行检查,走纸速度为25mm/s,电压为10mm/mV,将十二导联连接于对应的体表表面,按开始键进行记录;记录ST段压低导联数、压低幅度;测定5~6个周期内的Tp-Te间期、QT间期、RR间期,并校正Tp-Te间期、QT间期,得到校正后Tp-Te间期(Correcting Tp-Te,Tp-Tec)、QTc。

(3)心律失常诊断:介入治疗后参照《内科学》[4]进行心律失常判断,包括窦性、房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传导阻滞等。

2 结果

2.1 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124例NSTEMI介入治疗患者中发生心律失常49例(39.52%),未发生75例(60.48%)。

2.2 心电图表现、参数比较

发生组患者中ST段压低导联数、压低幅度、Tp-Tec、QTc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心电图表现、参数比较

2.3 NSTEMI介入治疗期间通过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预测心律失常发生风险的价值

通过本次ROC曲线(图1-2)可见,通过ST段压低幅度、ST段压低导联数、QTc、Tp-Tec对临床开展NSTEMI介入治疗期间预测病人发生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为中等价值,可靠性较高,见表2-3。

表2 NSTEMI介入治疗期间通过观察患者心电图表现预测心律失常发生风险的价值

表3 NSTEMI介入治疗期间通过观察患者心电图参数预测心律失常发生风险的价值

图1 心电图表现对NSTEMI介入治疗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ROC曲线

图2 心电图参数对NSTEMI介入治疗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ROC曲线

3 讨论

目前临床多选择血管介入治疗NSTEMI,但由于NSTEMI病理特征高危,包括心肌易损伤、存在多支冠脉病变,导致患者治疗后仍易发生心律失常[7]。金丹玲等[8]研究中,116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9.66%。本研究结果显示124例NSTEMI介入治疗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达39.52%,与上述研究结果相近。因此,早期对NSTEMI介入治疗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进行预测有利于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价值。

本次研究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组ST段压低幅度、ST段压低导联数、QTc、Tp-Tec与没有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相比明显更高,说明NSTEMI介入治疗患者发生心律失常与心电图ST段压低导联数、压低幅度、Tp-Tec及QTc有关。分析原因在于,ST段压低主要是由于心内膜下心肌细胞受损,导致心电向量发生改变,心电图出现心电向量由心外膜向心内膜指向;而ST段压低的导联越多、压低程度越高,则能够提示心肌缺血的程度越严重、缺血区域范围越广,从而对冠状动脉损伤的危险分层进行评估[9-10]。因此,ST段压低的导联越多、压低程度越高的患者在经介入治疗后,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越高。Tp-Tec是反映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的指标,可提示心室肌细胞在T波从顶点到终点时,有效不应期向相对不应期转变[11]。其数值增加可导致局部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引起心室外膜动作电位穹顶消失、细胞外向钾电流升高,增加缺血区、非缺血区之间的复极电压,从而易引起心律失常[12-13]。QTc则可反映心室肌复极情况,当心肌发生缺血坏死时,与正常心肌细胞相比,病变部位及其外缘心肌细胞的同步电交替会发显著变化,增加正常心肌细胞与病变部位心肌细胞的复极差,从而引起折返,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14-15]。将测得的数据绘制ROC曲线,可以发现,通过ST段压低幅度、ST段压低导联数、QTc、Tp-Tec对临床开展NSTEMI介入治疗期间预测病人发生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为中等价值,可靠性较高。且当ST段压低导联数、压低幅度、Tp-Tec及QTc分别达到3.955个、0.285mV、124.920ms、425.835ms时,可达到最佳预测价值。

综上所述,临床开展NSTEMI介入治疗过程中通过积极监测心电图表现、参数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

猜你喜欢
心电导联幅度
心电导联向量的数理基础及其临床应用
单次止损幅度对组合盈亏的影响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心电医联体建设需求分析及意义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
卡片式智能心电采集仪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研究
微波超宽带高速数控幅度调节器研制
多类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导联选择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