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琴,王友翠,谢俊霞
(青岛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山东 青岛 266071)
帕金森病(P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1-9]。PD主要的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导致纹状体内DA含量减少,而变性丢失的 DA能神经元内均出现α-突触核蛋白积聚[10-13]。环状RNA是一类不具有5′末端帽子和3′末端 poly(A)尾巴、以共价键形成环形结构的RNA分子。由于呈闭合环状结构,对核酸外切酶不敏感,因此环状RNA比线性RNA更为稳定,且具有物种保守性、组织时序性及疾病表达特异性[14-20]。有文献报道,环状RNA小脑变性相关蛋白1反义转录物(CDR1as)可作为miR-7海绵调控miR-7靶基因的表达[21-22]。已有研究表明,α-突触核蛋白基因的拷贝增加或点突变均可导致α-突触核蛋白积聚,从而引发PD[23-24]。而miR-7可以与α-突触核蛋白基因编码 mRNA的3′UTR 区相互作用,从而抑制其翻译[25-26]。这提示作为miR-7海绵的CDR1as基因可能参与了DA能神经元的变性丢失。因此,阐明CDR1as基因在PD中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经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处理的PD细胞模型中CDR1as基因的表达变化。
MPP+(M0896)由美国Sigma公司提供,用双蒸水稀释至10 mmol/L,分装,-20 ℃避光保存;DMEM高糖基础培养液(01-052-1ACS)购自BI公司;TRIzol购自ambion公司;PCR逆转录试剂盒(AG11711)和SYBR Green(AG11702)购自艾科瑞生物公司;胎牛血清(澳洲源,FND500)购自依科赛公司;青霉素和链霉素混合双抗液(F1400)购自索莱宝公司。
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2a细胞培养于含体积分数0.05胎牛血清、100 kU/L青霉素和100 mg/L链霉素混合双抗的DMEM高糖培养液中,在37 ℃、体积分数0.05 CO2条件下培养。
将N2a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每孔细胞悬液200 μL(细胞数为8×104个),培养24 h后,弃上清,对照组直接加入新鲜基础培养液,MPP+组加入终浓度为100 μmol/L的MPP+,分别处理3、6、9和12 h。细胞处理结束后,每孔加入5 g/L的MTT 20 μL,培养4 h后取出培养板,弃上清,每孔加入100 μL的二甲基亚砜(DMSO),振荡10 min。用酶标仪检测波长570 nm处的吸光度(A)值,计算细胞存活率。
将传代N2a细胞接种于12孔板,分为对照组(A组)和100 μmol/L MPP+处理3、6、9、12 h组(B、C、D、E组)。采用TRIzol法冰上裂解各组细胞5 min。按照PCR逆转录试剂说明书操作,提取细胞总RNA。取1 μg的总RNA,加入1 μL gDNA Clean Reagent、2 μL 5×gDNA Clean Buffer,用RNA free water补至10 μL,42 ℃变性2 min;随后向上述反应体系中加入Evo M-MLV RTase Enzyme Mix 1 μL、RT Primer Mix 1 μL、5×RTase Reaction Buffer Mix Ⅰ 4 μL、RNA free water 4 μL,37 ℃作用15 min,继以85 ℃、5 s逆转录合成cDNA。采用SYBR Green染料法相对定量测定CDR1as基因的表达。RT-PCR 检测所用引物及其序列见表1。应用2-ΔΔCt方法计算目的基因相对表达量。
表1 RT-PCR检测所用引物序列
与对照组相比较,经100 μmol/L MPP+作用3、6、9和12 h的N2a细胞存活率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83~11.430,P<0.05)。见表2。
表2 MPP+处理不同时间对N2a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RT-PCR检测结果显示,A、B、C、D、E组N2a细胞中CDR1as基因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70±0.338、0.207±0.034、0.290±0.039、0.354±0.121和0.368±0.137(n=6)。与对照组比,经100 μmol/L MPP+作用3、6、9和12 h的N2a细胞CDR1as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F=10.010,q=7.003~8.609,P<0.05)。
PD是世界上第二大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发病人数逐年增加[1-9]。PD主要病理学特征是黑质区DA能神经元进行性丢失,纹状体DA含量降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肌僵直、静止性震颤、姿势不稳、运动迟缓,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27]。左旋多巴是治疗PD的常用药物,但大多数病人长期服用左旋多巴后出现不自主运动、认知障碍、痴呆等副作用[28]。因此,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期研究发现,CDR1as参与PD的发病进程,但其确切的机制尚未阐明。
研究表明,CDR1as基因在人和小鼠脑组织中可有效地环化,而检测不到线性CDR1as[29]。人源CDR1as基因序列含有74个miR-7结合位点,小鼠CDR1as基因序列含有130个miR-7结合位点,且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21-22,29]。CDR1as与miR-7共同高表达于脑组织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在小脑、中脑、海马、嗅球神经元中均能检测到CDR1as基因的表达[29-30]。研究发现,CDR1as基因在兴奋性神经元中表达水平较高,CDR1as基因敲除小鼠表现出兴奋性突触诱发电位功能障碍[29]。在斑马鱼胚胎中过表达人源CDR1as会导致中脑体积缩小,其表型与miR-7缺失相似,且通过补充miR-7前体可部分恢复中脑体积,提示CDR1as可能是通过与miR-7相互作用,即作为miR-7海绵吸附miR-7而发挥作用[19]。有文献报道,在PD病人和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诱导的PD小鼠的中脑黑质区,miR-7的表达均显著降低,在小鼠中脑黑质区敲低miR-7,则会导致α-突触核蛋白积聚并伴有DA能神经元的变性丢失,同时纹状体内DA含量显著下降,提示miR-7可能在α-突触核蛋白的转录后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31-32]。此外,miR-7在调节PD发病进程中的神经炎症和DA能神经元死亡中具有重要作用[33-36]。因此,CDR1as可能通过调节miR-7-α-突触核蛋白轴调控PD的发展。本研究应用浓度为100 μmol/L的MPP+处理N2a细胞构建PD细胞模型,并检测了CDR1as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结果显示,N2a细胞经过MPP+处理3、6、9和12 h后CDR1as表达显著降低,提示CDR1as基因可能间接参与了PD的发病。
有研究显示,在CDR1as基因敲除小鼠大脑中,miR-7的表达减少而不是增加,这表明还有其他机制参与了miR-7表达的调节[29]。采用CLIP-Seq技术对miR-7-target RNA-Ago2嵌合体中的靶序列进行分析和排序发现,无论是在人类还是小鼠大脑中,排在第1位的都是CDR1as基因,排在第2位的是长链非编码RNACyrano,提示Cyrano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对miR-7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29]。Cyrano高表达于脑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含有1个与miR-7几乎完全配对(除第9/10位外)的结合位点,且该位点高度保守[37]。然而,Cyrano是否通过miR-7在PD发病中发挥作用还需进一步探究。
研究表明,在人类和小鼠脑中,CDR1as基因也存在miR-671的结合位点,miR-671可以近乎完全与CDR1as基因互补配对,随后与Ago2蛋白结合,最终实现对CDR1as基因的有效降解,且此相互作用在物种间高度保守,提示这种特异性的相互作用可能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29,38]。本研究中,N2a细胞经过MPP+处理3、6、9和12 h后CDR1as基因表达显著降低,这一现象是否与miR-671有关还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N2a细胞经过MPP+处理3、6、9和12 h后CDR1as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本文结果为研究CDR1as基因在PD发病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