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倍
《牡丹亭》出自明朝剧作家汤显祖之手,全书共有五十五出。《牡丹亭》与《金瓶梅》被誉为明朝时期最伟大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还是艺术特色都别具一格,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的读者,经久不衰。《牡丹亭》讲述了女主人公杜丽娘追求爱情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反对封建礼教的浪漫主义。
由于明朝末年内外交困的纷扰,加上传统的道德体系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所以明朝对重建道德体系尤为关注。对明朝而言,重建道德体系就是要对人欲进行适当认可,从而发挥出道德体系的制约作用。在封建社会的伦理中推崇的是一种道德内化。在明朝末年,大多数文人也积极通过创作来批判陈旧的道德价值体系,希望可以据此让人们从封建礼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牡丹亭》处处都彰显着作者对封建意识的反对之情,该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和讽刺意义。《牡丹亭》通过刻画人物和故事情节来彰显情和理的个性解放精神,因此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牡丹亭》中故事主角杜丽娘从生至死,再死而复生,其整个经历都深刻地诠释了人性如何从压抑到苏醒,爱情如何从禁锢到解放的过程。在《牡丹亭》中我们能够看到当时的人们备受封建礼教的摧残,他们需要与整个社会和命运作斗争。杜丽娘一生都在追求个性解放,不断对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要求进行挑战和否定。当希望渺茫但又炙热的爱情将其煎熬得憔悴不已时,杜丽娘醒悟了,她不再甘心做守在深闺中的大小姐,而是选择勇敢地向爱人表达自己的心意,将自己对性爱的追求在梦中主动表露,而这样的女子形象在当时封建的明朝中是前所未有的。
《牡丹亭》采用了浪漫主义结合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全文突出了反对封建、反对个性追求的写作主题,不断控诉封建社会吃人的礼教。《牡丹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与同时期的爱情作品相比更具有深意,因为它不仅展现了情还展现了理,这种“情”与“理”的冲突也代表了明朝中后期的思想家对朱理学的反对。汤显祖并不是第一个站出来提出唯心主义的人。从汤显祖出生的年代来看,其应该是受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影响较深。也正是因为主张王阳明的唯心主义思想,明朝末期才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反对封建礼仪的文人墨客。王阳明主张心即理、培根说,其认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即是理,人之根本在心。从《牡丹亭》所表达的思想来看也确实与王阳明所提倡的唯心主义相符合。《牡丹亭》所反对的是古代世俗礼法和陈旧的门第观念,故事主角杜丽娘和柳梦梅最后也都死于门第悬殊,这是当时的客观环境所造成的结局。在这场封建礼仪的对抗过程中,杜丽娘慕色而亡至死不休,从杜丽娘的遭遇中展现出当时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模式、对真情的虐杀。
汤显祖通过描述杜丽娘对“情”的追求来对抗当时的封建“礼”仪,又通过刻画杜丽娘为了情而死又为了情而复生的情节来佐证人对自身欲望的追求。在这场情欲与礼仪的冲突过程中,其运用了形象化的表达手法肯定了人们追求爱和欲的合理性以及客观性,并针对不文明的礼教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和批评,反映了一种新的人性价值观念。在当时的社会中女性所处的地位是极其被动的,被看作是男人的附属。因此,很少有女性敢于追求个人爱情。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大肆弘扬朱熹学,并指定四书五经为老百姓考取功名必须学习的书籍,在当时人们想要混个一官半职就必须参加乡试、会试,只有通过这两项考试后才能参加殿试。这两项考试的内容就是八股文,所谓八股文就是以四书五经里的问句做题目,考生只能根据考官出的题目来阐述其中的道理,且措施必须符合要求,结构也必须有一定的程序,即便是这样,字数篇幅还有一定限制,因此要想在乡试和会试中出头,不仅要熟读四书五经,还需要精通对偶句法的使用。而这样的考试制度严重束缚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加上考试内容逐渐僵化,变成考生只要可以写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就能金榜题目,对于考生的实际学识并不重视。而在这样的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思想也慢慢被狭隘的四书五经以及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在这样的社会压迫下女性遭受着严厉礼教束缚,也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出现了大量关于“女教”的书籍。
朱厚照登基后太监刘瑾权倾朝野,王阳明因为得罪了刘瑾被贬到现云贵地区看管马匹,也是在此期间王阳明悟出了心学。在此期间社会也涌动出一股追求个性解放的新风气,这也是对传统礼教的一种反抗。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文人渐渐意识到封建礼教对女性的不公平,并为此发出反抗和不平的呼声。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的意识也开始觉醒,《牡丹亭》和《金瓶梅》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作品,两部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均通过情欲去探讨人物情欲观。
作者汤显祖十分重视女性在父权社会中的集体存在感,认为女性与男性同样需要关怀。从作者汤显祖的言论来看,其大有为当时社会女性正言的意思。在《牡丹亭》中汤显祖一直强调女性对情色和欲望的追求应该是正当的,而男女的情爱也如同日升日落一般天经地义,因此不应该受到任何人的禁杀和阻挠。与同期的西方戏曲作品不同,在表达爱情的方式上,《牡丹亭》更具有东方的委婉和含蓄。例如,杜丽娘虽然十分渴望如意郎君,但其也只能在梦中和柳梦梅共享鱼水之欢,在现实生活中却因为缺乏勇气,求而不得而郁郁寡欢。
所谓浪漫主义文学就是将现实生活中没有普遍存在的情境呈现在文学作品中,这些生活情境往往都是根据作者自身的想象和推测而创造出来的,这些文字描述并不完全符合生活本身的规律。因此,我们通常认为那些带有非常夸张的描述手法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汤显祖在创作《牡丹亭》时也充分发挥出了天才般的想象力,他所刻画的人物是奇异的,所有发生的故事情节和事件也是奇异的。其创造这些奇异的人物、故事都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创作理想,将自己对当时社会女性所遭受不平等待遇的愤怒之情、不平之情寄托于作品之中。汤显祖在创作《牡丹亭》时为了突出作品的风格和创作理念,其作出了很多突破。例如,舍弃了我国传统浪漫主义戏曲的理想从而表达出对真实生活的依赖,相反在描述女主人公杜丽娘时,让其自由地受到爱情的驱使在生死和天地之间自由往来。在书中也有明确描述,如“冥判”“冥誓”这两章节都将女主人公杜丽娘对爱情的渴望、追求以及敢于和古代人都敬畏的神明所对抗的那种坚贞不渝的情感表露无遗。这是一种非常大胆的写作手法,作者将自身的理想以无拘无束的形式描写出来,以非常积极的幻想形式在《牡丹亭》中表现了自己对爱情的热烈歌颂。为了进一步向读者表达自己的创作理想,他还不惜挣脱现实生活的束缚,为故事中的人物构建了一个超越现实的虚构场景——梦。通过构建女主人公在梦境中追求爱情的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为了制造故事情节矛盾在书中构建了一个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纽带。不仅如此,他还突破当时的常规让女主人公杜丽娘在梦中游园之后与梦中情人柳梦梅幽会。随后又刻画了女主人公寻梦的情节,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杜丽娘死后还可以还魂、婚走。死而复生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是多么精妙,且这些故事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这是浪漫主义手法。后人将汤显祖的这种浪漫主义手法与《易经》进行对比,推崇他的这种创作手法,认为他充分发挥了人的想象力,通过虚构和幻想来创作出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
汤显祖的浪漫主义精神并不仅仅体现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上,整部作品充斥着诗情画意,不禁让人赞叹、回味。汤显祖在创作诗词时虽然采用了各种艳丽的辞藻,但并不会让人觉得繁缛,相反读者可以在这些诗词中感受到作者浅深、雅俗的感情,值得人无限回味。例如,在“惊梦”这一章节中就能够看出汤显祖的惊人艺术才能,除了这一章节之外,《牡丹亭》中的很多唱词和宾白也都措辞优美,作者一改传统戏曲对唱词的严格要求,在创作唱词时不仅婉约清丽还颇具泼辣之风。从《牡丹亭》的词曲创作不难看出作者汤显祖对自由、对人性解放的追求,《牡丹亭》也为我国后现代浪漫主义戏剧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一个人是否成熟,与其年龄并没有绝对的关系,主要还是取决于其人生阅历的丰富程度,因此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仅仅十几岁的人就饱经人世沧桑,而且他们往往表现得比那些一辈子顺风顺水的老人更加成熟。所谓成熟,对于普通人而言就是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能够充分感知到别人的痛苦,而哲人的成熟在于他们可以对天下苍生的痛苦和难处而产生悲悯之心。悲悯与哀怨之情离不开悲剧的表现,大多作者表现悲剧时都是以一种理想化的生活形式展开的,所以读者在看待悲剧中人物的灾难时有别于现实生活,对悲剧的欣赏也只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不同读者对悲剧的感受和理解也有差异。
古今中外,所有闻名于世的伟大文学作品,无不有着这样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与《牡丹亭》同期问世的《金瓶梅》也是如此,与《牡丹亭》一样,两本书都无情地揭露出了时代对世人的残酷,与此同时两本书也满怀了对世人的同情,使读者不禁生出这样的感受“在一个不幸的时代中,每个人其实都是不幸的”。中国文学的悲剧精神和审美主要表现为悲伤和哀怨,这也源于中国人骨子里对自然、社会、人之间矛盾关系的肉体磨难,因此其容易怀抱着劝诫人心的道德理想。这种理想也造就了东方悲剧的独特性,在悲中可以见喜乐,悲喜兼容之间能够让人滋生出善必胜恶的乐观主义人生态度。
汤显祖对爱情的描述是细致而幽怨的,在他的笔下女主人公杜丽娘曾感叹道“一生儿爱好是天然”,只是“恰三春好处无人见”,男主人公柳梦梅道“二十过头、智慧聪明,三场得手。只恨未遭时势”。整部作品从二人对自我身世的哀怨之中展开,经过游梦、惊梦、寻梦等情节将中国式哀怨刻画得入木三分。后世很多人都非常喜爱“惊梦”这场戏,这也是全书中最浪漫、最悲凉的一场戏,因为戏中柳梦梅走后,杜丽娘就凋谢了,在现实中柳梦梅也再没出现。汤显祖曾这样评价临川四梦——人知其乐,不知其悲,这句话将其对当时女性处境的悲悯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真正优秀的作品绝不局限在某一个特定时代中,《牡丹亭》亦是如此。作者汤显祖以情欲为出发点,用一首首悲歌喜唱赞颂了女性能够积极对抗封建礼教的精神。《牡丹亭》中对生命、对自由的向往都是超越时代的,具有永恒的意义,其之所以能够被封为经典,在于其不仅能够写给所在的时代,也能够写给未来。《牡丹亭》不仅展示了人的情与理的矛盾,更是对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认可,将一部历史女性生命中的全部需求展示在了我国戏曲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