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防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2022-08-04 05:58
健康之友 2022年14期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氯吡

祝 欢

(吉林省白城市医院 吉林 白城 137000)

脑梗死对人们而言并不陌生,作为一种病情进展快且致残致死率较高的疾病,近年来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多,成为导致人们死亡的主要原因。分析发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预警脑梗死发生的危险信号,如若不及时发现治疗,极易增加脑梗死的发生风险,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有研究证实,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风险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策略,也是预防脑梗死发生的关键举措。氯吡格雷作为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而达到减少斑块形成的作用。而阿托伐他汀钙作为他汀类药物的典型代表,可在调脂的同时实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或缩小,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能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防脑梗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为进一步分析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钙的协同实施作用,本次研究对我院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间收治的9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分析病例,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于我院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随机择取98例为分析病例。基于双盲法分组规则,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49例中,囊括男性人数27例(55.1%),女性人数22例(44.9%);年龄指标居于52~78岁之间,平均为(65.13±11.34)岁;合并疾病:19例(38.78%)存在高血压,16例(32.65%)患有高血脂,14例(28.57%)存在糖尿病。实验组49例中,囊括男性人数28例(57.14%),女性人数21例(42.86%);年龄指标居于53~77岁之间,平均为(65.09±11.23)岁;合并疾病:20例(40.82%)存在高血压,17例(34.69%)患有高血脂,12例(24.49%)存在糖尿病。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具有较大的可比性。本次研究将相关事项上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在获得批准的情况下开展。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3]:①经多项检查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②无凝血功能障碍;③无其它严重器质性疾病或恶性肿瘤;④依从性良好;⑤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4]:①存在免疫缺陷;②无血液性疾病;③肝肾功能严重不全;④有沟通障碍或其它精神心理疾患;⑤对实验所用药物有相关禁忌症或过敏史;⑥临床资料不完整。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入院实施药物治疗,对照组所用药物为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00749,生产企业: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应用剂量为1次75mg,每日给予患者口服1次,连续用药3个月。实验组所用药物为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与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钙,氯吡格雷的药物选择、应用剂量及周期均与对照组保持一致,阿托伐他汀钙(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023,生产企业:浙江新东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应用剂量为1次20mg,每日给予患者口服1次,连续用药3个月。

1.4观察指标 研究两组治疗效能,判定标准[5,6]:治疗后,疾病未再发作,且各项检查指标恢复或趋于正常的患者为效果显著;治疗后,疾病发作频率有所减少,且各项检查指标好转的患者为一般有效;治疗后,未达以上任一情况的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效果显著与一般有效的患者占比之和。统计对比两组脑梗死发生率及用药不良反应。分析两组用药前后的颈动脉斑块情况,比较具体斑块数量。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无效的患者数仅有2例,总有效率达95.92%,相比于对照组更高,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脑梗死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实验组仅有1例发生脑梗死,占比为2.04%,相比于对照组更低(P<0.05);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发生率也较于对照组更低,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梗死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分析(n,%)

2.3 两组颈动脉斑块分析 用药前,两组颈动脉斑块总数、强回声及低回声斑块数量均无差异(P>0.05);用药后,实验组颈动脉斑块总数为1.68±0.31、强回声及低回声斑块数量依次为1.28±0.31、0.40±0.12,均少于对照组相关指标,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颈动脉斑块分析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等患病人数的增多,发病率也在逐年攀升。此外,吸烟、酗酒及肥胖等不良生活行为,也是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风险因素[7]。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危险性也在逐渐增加。专家表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作为一种病因复杂且容易被忽视的临床疾病,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表现,更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分析发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的多少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均预示着患者具有发生脑梗死的较高风险,如若不及时控制干预,会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并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经临床实践证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降低脑梗死等重大疾病的发生风险。药物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常见举措,而科学合理的药物应用,有利于帮助患者保持正常的血压、血脂及血糖水平,减少甚至终止短暂性脑缺血的发作,实现脑梗死的有效预防。随着临床药学的进步,以及业界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知提升,发现脑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导致脑梗死发作的主要原因[8]。因此,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中,采取有效措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进程至关重要。

抗血小板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策略之一,基于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可实现血小板聚集的阻滞,进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氯吡格雷作为一种P2Y12 受体抑制剂,是抗血小板药物的代表之一,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中获益显著,已被多项研究明确证实,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带来了福音[9]。另有研究证实,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也具有良好疗效。阿托伐他汀钙作为临床应用广泛的他汀类药物,不仅具有显著的血脂调节功用,还利于改善内管内皮功能,实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或缩小,进而在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风险方面发挥积极能效。项广宇[10]等研究对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发现实施阿托伐他汀钙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患者,疗效优于采用氯吡格雷单一治疗的患者,且脑梗死发生率也明显较低(P<0.05)。本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脑梗死发生率为2.04%,相比于对照组而言明显更低,差异P<0.05;可见,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予以氯吡格雷与阿伐他汀钙的协同应用,能在预防脑梗死方面取得更为显著的积极作用。同时,本实验结果还发现,实验组治疗后的颈动脉斑块数量明显减少,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充分说明,氯吡格雷与阿伐他汀钙的联合应用,能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风险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在预防脑梗死中具有明显的推广可行性[11]。

综上所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予以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钙的配合使用,能在预防脑梗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值得重视推广。

猜你喜欢
短暂性脑缺血氯吡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皮质细胞焦亡的影响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内源性NO介导的Stargazin亚硝基化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过去进行时考点梳理一表清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解放还是奴役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