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旭 黄文幸
胆道闭锁(BA)是临床小儿肝胆外科疾病,具有特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特点,若治疗不及时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衰竭死亡[1]。肝门肠吻合术(Kasai)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案,能明确改善BA治疗进程,但术后易发生胆管炎、肝纤维化等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降低生存质量[2]。熊去氧胆酸能增加胆汁酸的分泌,提高其在胆汁中的含量,发挥利胆作用,但单一用药疗效欠佳。近年来,中医药在临床多科室应用广泛,该理论认为BA属于“黄疸”范畴,多由于脾肾阳虚、血瘀寒湿所致,临床治疗应以温阳活血利湿为主要治法[3]。本研究选取镇平县人民医院小儿BA患者98例,旨在探讨温阳活血利湿法联合熊去氧胆酸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经镇平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镇平县人民医院小儿BA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31例;日龄18~56 d,平均(31.21±6.45)d。观察组中男17例,女32例;日龄19~57 d,平均(31.35±6.36)d。2组性别、日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
1.2 诊断标准西医均符合《胆道闭锁诊断及治疗指南(2018版)》[4]中BA诊断标准: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大便颜色变淡、肝脏肿大;血清胆红素呈进行性上升,直接胆红素(DBIL)>60%;经超声检查胆囊充盈欠佳、肝门部三角形纤维块;经放射性核素显像胆管排泄受阻。中医均符合《中医儿科学》[5]中脾肾阳虚、湿瘀互结辨证标准:主症为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肚腹膨胀、右胁痞块坚硬或见瘀斑;次症为大便灰白、小便短少、四肢不温、精神萎靡;舌淡暗红、苔白腻。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均符合上述西医、中医诊断标准;BA病程未超过3个月,无不可逆性肝硬化,均行Kasai;术后伤口恢复情况佳,且生命体征稳定;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血液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合并消化道出血、肝硬化门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肝功能衰竭;合并其他遗传代谢性疾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或患有严重过敏性疾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2组均行Kasai,术后均给予常规抗炎、保肝、利胆治疗。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Dr. Falk Pharma GmbH,批准文号:H20181059,规格250 mg/粒),口服,剂量为10 mg/(kg·d),1次/d。观察组采用温阳活血利湿法联合熊去氧胆酸,药方组成:茵陈20 g,炮附片5 g,白术5 g,党参5 g,茯苓6 g,当归 3 g,赤芍5 g,陈皮3 g,干姜2 g,红花1.5 g,桃仁 3 g。加水200 ml,水煎取汁100 ml,分3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4周。
1.4.2 观察指标①治疗4周后疗效。②治疗前、治疗4周后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所有患者均采集2 ml清晨空腹静脉血,以3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离心半径5 cm,分离得到血清,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提供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试剂盒购自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③治疗前、治疗4周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总胆红素(TBIL)],血清采集方法同上,采用重氮法测定,试剂盒购自江苏英诺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④统计治疗期间并发症(胆管炎发生次数)及半年内预后情况。
1.4.3 疗效判断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医证候积分包括黄疸、腹胀、大小便颜色、肝脏大小质地、精神状况、食欲状况、舌象等临床症状体征,按照无、轻、中、重记为0、1、2、3分,减分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显效:上述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且减分率>70%;有效:症状体征有所好转,减分率为30%~70%;无效:症状体征未改善甚至加重,减分率<30%。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小儿胆道闭锁患者疗效比较 (例,%)
2.2 肝功能及血清胆红素水平2组治疗前肝功能、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4周后ALT、AST、TBIL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并发症及预后观察组胆管炎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经临床积极治疗后,均得到缓解或治愈,半年内均无死亡病例发生,预后良好。见表3。
表2 2组小儿胆道闭锁患者肝功能及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 (例,
表3 2组小儿胆道闭锁患者并发症及预后比较 (例,
BA是由多种原因引发的肝内外胆管发育不良,导致胆汁排出不畅而淤积,进一步导致进行性肝纤维化。因此,临床早期治疗对减缓纤维化进程、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熊去氧胆酸能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协助胆汁引流,从而促进肝功能改善,发挥护肝利胆作用,但无法完全阻止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医理论认为,BA病机为先天元阳不足,术后元气受损,且脾肾阳虚,无法温化水湿,导致肝胆失于疏泄,气机运行不畅,血行瘀滞,应以温阳益气、活血化瘀、利湿退黄为主要治则[7]。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温阳活血利湿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75.51%(P<0.05)。分析其原因为温阳活血利湿法是以茵陈术附汤为基础方,其中茵陈可利湿退黄;炮附片可温阳救逆;干姜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党参可补中益气;白术甘温补气,可健脾化湿;当归可补血活血;茯苓可利水燥湿;陈皮可理气祛湿、健脾燥湿;赤芍、桃仁、红花可活血化瘀[8]。诸药合用共奏温阳活血利湿功效,符合BA的治疗原则,具有显著疗效。另外,本研究还从肝功能指标、胆红素代谢两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观察组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茵陈能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产生,阻滞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附片能改善组织微循环增加血供,提高肝细胞功能;而茯苓中茯苓醇能促进胶原纤维降解,发挥保肝作用;白术能减少肝细胞变性坏死,防止肝组织损伤。诸多成分能共同改善肝功能,降低胆红素水平[9]。另外,胆管炎是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与肝内胆管发育异常、自身免疫障碍、肠内容物反流等多种因素相关,其发作次数会直接影响预后,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胆管炎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是由于中药治疗有助于胆汁排泄,并增加肠道蠕动,提高肠道抑菌作用,防止肠道菌群的四处迁移,从而减少胆管炎的发生次数;经临床积极治疗后,均能得到缓解或治愈,无死亡病例发生,预后良好。
综上所述,温阳活血利湿法联合熊去氧胆酸应用于小儿BA Kasai术后疗效显著,能改善肝功能,调节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