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校友资源拓展提质升级对策
——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例

2022-08-04 07:04杨新宇
大连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校友双一流资源

杨新宇,靳 伟

(大连海事大学 校友事务与合作处,辽宁 大连 116026)

高校校友是曾在同一所高校接受过系统教育或培训的学生以及曾在同一所高校工作过的教职员工等人员。校友资源则是指校友自身作为人才资源的价值,以及校友所拥有的财力、物力、信息、文化和社会影响力等资源的总和[1]。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资源,是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校友贡献度(校友成就)是世界大学排名以及学科评估中的重要指标,校友的支持与学校声誉、教学声誉等评估指标密切相关。

国务院于2015 年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拉开了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帷幕,“双一流”建设成为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重点。2018 年,国家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2]。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高校,大连海事大学成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 年2 月,教育部等三部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并正式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大连海事大学再次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校友资源的拓展成为大连海事大学“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尽管近几年大连海事大学的校友资源拓展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通过访谈和问卷的方式对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人才办公室、教务处、发展规划与质量管理处和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等5 个综合管理部门,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船舶电气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法学院等11 个学院以及部分校友进行调查,结合实践发现校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高校校友资源拓展方法。

一、校友资源拓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主动利用校友资源开展工作的意识不同,对校友资源拓展工作重视程度尚需提升

通过调研,在5 个被调研综合管理部门和11 个被调研学院中,近五年与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部门对接开展业务时通过校友沟通接洽最多的为128次,最少的为0 次,平均约19 次。有的工作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将会开展得更好,比如不少高校利用当地优秀校友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11 个被调研学院中,近5 年平均每年举办校友讲座次数最多的为10 场,最少的为0 场,平均为4 场;有的学院尚未建立学院校友组织,或尚未与本学院校友联络员建立固定的联系机制;有的学院经费充足,主动开展校友捐赠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学院(如法学院)能够主动利用校友资源为学院建设提供助力,且取得了较好成效。

在11 个被调研学院中,近十年校友直接为本单位捐赠或通过本单位联系为学校捐赠次数最多的为12 次,最少的为0 次,平均约7 次;近十年校友直接为本单位捐赠或通过本单位联系为学校捐赠总金额最大的为105 万元,最小的为0 万元,平均约41万元;近五年与校友或通过校友与其所在企业开展科研合作最多的为100 次,最少的为0 次,平均约21 次;聘请校友担任讲、客座教授人数最多的为20人,最少的为0 人,平均为4 人。调研数据说明,由于重视程度不同,大连海事大学各学院校友资源拓展工作严重不均衡。

在271 位受访个人中,仅有37 位受访者认为学校非常重视校友资源的开发,占比13.65%;有62位受访者认为学校比较重视校友资源的开发,占比22.88%;认为学校不够重视或重视程度一般的受访者有172 位,占比63.46%。另外有12 位受访者单独强调,学校对校友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比以往明显提升了。尽管如此,从调查结果来看,学校对校友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学校资源拓展的意识尚未有效形成。其中既有一部分教职工的认识还停留在“事不关己”“别人家的事”的状态,也有“羞于启齿”“师应贤于弟子”的象牙塔心态。是否对校友资源足够重视是校友工作开展好坏的根本所在。如果不把开展校友工作上升到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未从思想上足够重视校友资源开发工作,校友工作就会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各级校友资源拓展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和工作热情也会降低,进而影响校友资源的有效开发[3]。

(二)校友资源拓展部门专门人员配置等得到加强,仍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国内外部分高校校友资源拓展部门专门人员配置如表1 所示。国内知名高校校友处一般内设正科级建制的综合管理部、校友事务部、宣传策划部、校友信息部和海外校友部等机构;校友基金会一般设综合部、项目管理部、资源拓展部和财务部等部门[4]。大连海事大学校友事务与合作处是直接服务于校友工作和负责校友资源对接的主要部门,虽然国内大多数高校采取的是校友工作部门与基金会合署办公的方式,但大连海事大学校友事务与合作处除承担大连海事大学校友总会和基金会建设职能外,还承担着大连海事大学展馆的建设与管理任务(包括校史展览、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开发、维护、接待、讲解等任务),实际上是其他大学2 ~3 个处的专门职能合署在一起。从数据来看,尽管人员总数达到12 人,但因学校编制人员数量少,与发达国家动辄百人的专职校友工作团队、数十部门的细致分工、独立运作模式、庞大的校友筹款基金管理制度是无法比拟的。与国内校友工作开展较好的高校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比如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在十年前就建成了拥有40 余名工作人员的校友工作团队[5]。这必然导致自身建设的专业性、稳定性和对其他单位(部门)的指导与服务不足。

表1 2021 年国内部分高校校友资源拓展部门及人员配置

续表

(三)平台建设不足,服务功能薄弱

一是校友组织覆盖不够。大连海事大学自1909年建校至今约有20 万毕业生,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的校友分会或校友群体36 个,尚未能将全部毕业生纳入校友联络与服务范围;二是对校友的发展跟踪不够。虽然校友处掌握了大约16 万校友的基本信息,但对校友的发展跟踪能力极其薄弱,既不能有效跟踪校友发展动态,又做不到对学校资源拓展起到关键作用的优秀校友资源的把握与整合;三是校友掌握学校资源拓展愿望的信息渠道未能有效建立。广大校友仅能通过学校的融媒体平台获取学校的发展动态与成就,不能或者不全面掌握学校发展薄弱方面的准确信息和资源拓展需求;四是校友资源拓展的融媒体平台建设滞后。校友总会、基金会的网站、官微、新媒体平台建设过于简单,功能不全;五是校友组织或者校友群体在学校资源拓展中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全面。近年来,各校友分会和校友群体,对学校的资源拓展作用更多的是宣传、情感维系和捐款捐物。但在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教育资源、公共关系资源的提供方面还比较薄弱。平台建设的不足和对校友服务功能的薄弱,难以为有效开展校友资源拓展工作提供联络支撑平台。调研中发现,不少校友的联络范围还是停留在同班同学、同级好友的范围内,对校友身份的认同感不强,更不用说为学校建设做贡献了。学校掌握的校友信息不全、更新不及时,与校友失去联系的情况比较常见,甚至与部分校友中的佼佼者也未能建立联系,亟需建立一个较完备的校友联络平台和校友数据库,并大力提升服务水平。

二、加强校友资源拓展的举措和成效分析

(一)加强宣传贯彻,牢固树立正确的校友资源拓展思想

2019 年1 月10 日,为了更好地凝聚校友、依靠校友,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其他事业的发展,也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海大精神”,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助力地方经济、行业建设及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中共大连海事大学委员会印发了《大连海事大学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友工作的若干意见》。2020 年7 月15 日,大连海事大学印发了《大连海事大学引进社会捐赠资金奖励办法(暂行)》,鼓励和引导学校各单位(部门)、教职工积极主动争取社会捐赠,拓宽筹资渠道,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

通过对相关文件的宣贯,大部分职工都能够从思想上认识到校友资源拓展工作的重要性。新时代不断加强和改进校友工作,充分发挥校友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和引导师生、校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国家、行业发展建设不断输送高质量的人才,不断为交通强国、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倡议作出新贡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全校上下都应牢固树立正确的校友资源拓展思想,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主动联络校友、关心校友、服务校友,充满感情地做好校友工作,努力营造“人人关心校友工作,人人参与校友事务与合作”的良好氛围,推动校友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为学校的发展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创新时代化的校友资源拓展理念,学校和校友由情感共同体向发展共同体转变,培育构建“校友——母校发展共同体”。

(二)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学校统筹、二级单位按发展规划实施的资源拓展体系

依据《大连海事大学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友工作的若干意见》,构建了学校党委总揽全局,分管校领导具体负责,校友事务与合作处指导推进,各学院和校友分会参与实施的校友工作格局。初步建立了“结构合理、职责明晰、任务共担、上下齐动、激励有方”的管理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以充分调动校友工作队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全校广泛参与、共同推进的校友工作局面。起草了《进一步引进社会捐赠实施办法》,建立了学校层面的校友资源拓展制度,对照“双一流”建设目标建立了拟接受捐赠规划目录,以针对性地弥补学校“双一流”建设所需的资金缺口、人才缺口、设施缺口。

校友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校各部门协同管理,还需要各院系等二级单位积极参与。针对校友处人员不足的问题,为充分发挥二级单位的力量,建立了二级单位的专兼职“资源拓展”工作队伍,各学院加大对校友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力度,成立校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党政正职担任,指定一名班子成员专门分管校友工作,并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兼职工作人员。积极支持和吸纳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学生工作干部加入校友工作领导小组。围绕二级单位发展目标确定资源拓展需求并制定规划,积极依托学校相关职能机构抓好规划的推进和落实。尽管各二级单位参与校友资源拓展工作的程度不同,但是由学校统筹、二级单位按发展规划实施的资源拓展体系框架已基本搭建完成。

(三)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并落实助力校友发展机制

2020 年4 月8 日,大连海事大学印发了《大连海事大学校友终身教育服务办法(暂行)》(以下简称《校友终身教育服务办法》),秉承“毕业后扶上马,发展上送几程,事业方面关心一辈子”的校友工作理念,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为校友终身教育提供服务。加深校友对高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效促进校友捐赠,进一步推动校友和高校的共同发展。分步推进落实《校友终身教育服务办法》,以建设世界一流海事大学和聚焦服务“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战略为落脚点,让校友接受终身教育有新平台,把学校资源用起来、各教学单位火起来、校友分会动起来、让广大校友学起来、学习效果强起来,全面提升大连海事大学开展校友终身教育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依据校友的教育需求,设计了学历学位提升、专业知识更新服务、拓展技能服务、兴趣爱好辅导等不同类型的服务产品,逐步提高对全球各类、各地区、各年龄段校友终身教育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广泛了解广大校友的学习需求,深度挖掘校内现有资源,整合更多社会资源,创新服务产品、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初步设立学历、学位提升组和知识更新组,按工作规程落实校友终身教育服务制定产品、开放资源等工作。跟踪指导校友事业发展,举办助力校友发展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的行业特色优势,为校友企业提供创新人才、新技术应用和新业务拓展等方面的智力支持,促进校友企业的发展,提升校友在行业内的社会影响力。

(四)科学使用,做好基金的发展工作

校友捐赠是广大校友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支持学生成长成才的巨大力量。始终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共建”的工作思路,切实采取学校与校友联动的工作方式,努力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实现学校教育发展基金更好发展。一是以“辽宁省大连海事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辽宁省大连海事大学博联基金会”为依托,整合校内基金,做到统一归口、规范管理、科学使用,充分发挥基金的效用。面向新的形势和发展需要,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鼓励校友继续设立新的基金;二是以“宣传动员全面化、感情投入长期化、捐赠立项科学化、捐赠帮扶精准化、捐赠途径多元化、后续服务规范化”为发展方向,扎实做好校友捐赠工作。坚持短期捐赠与长期捐赠相结合、实物捐赠与资金捐赠相结合,推动校友捐赠工作可持续发展。建立“大连海事大学拟接受捐赠规划目录”,并每年更新一次;三是鼓励各单位和部门多方募集资金和物资。对于成功获取“中央高校捐赠配比专项资金”的单位(部门)和有贡献的个人,按照《大连海事大学捐赠配比奖励资金暂行办法》,学校给予奖励。

(五)校友资源拓展工作成效明显

自2018 年大连海事大学进入国家正式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之后,学校逐步重视校友工作,派员到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校友工作处调研学习校友会和基金会工作的经验,并先后出台了多个体制机制建设、服务校友的能力建设和激励政策等方面的文件。大连海事大学天津校友会、浙江校友会和港澳校友会等校友会也先后换届,校友联络平台的搭建和组织协调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大连海事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2019 年的捐赠收入接近5000 万元。尽管2020 年以来校友资源拓展工作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 年的捐赠收入滑落,但2021 年的捐赠收入却迅速增长、超过7000 万元(见表2)。其中大部分捐赠收入为校友捐赠,或在校友的直接支持下获得。尽管相关举措的实施时间并不长,有些工作还未落实到位,有些工作还处于探索过程中,但数据表明大连海事大学的校友资源拓展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表 2 辽宁省大连海事大学教育发展基金近11 年的捐赠收入情况

三、校友资源拓展工作提质升级对策

(一)以大数据平台驱动校友资源拓展

当前,大数据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展示了强大的驱动力,大数据平台和技术必然能够驱动校友资源拓展提质升级。学校向校友输出知识、文化、品牌和情感等资源,而校友则向大学输入金钱、物质、信息和影响力等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加快推进校、院两级校友信息数据库建设,确保数据完整、更新及时、安全有效、资源共享。运用社会网络原理整合校友资源,在校友和校友之间以及校友和学校之间实现资源的充分共享,实现校友资源价值的最大化。Ronald Burt 于1992 年提出的“结构洞”理论描述了人际网络的结构形态,所有行为者之间存在联系薄弱甚至中断的环节,这些环节使整个社会网络结构出现了空洞。如果其中的某个成员在“网络结构洞”上起到“桥接”的作用,他就拥有信息传递和控制的优势,并以此使自己做出更多的贡献并获得回报。校友群体也构成了社会网络,在校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大学校友会及热心校友组织工作的骨干成员就处于“网络结构洞”的节点位置,具有校友网络互联和信息互补的天然优势。积极发挥“节点”的关键作用,使校友会形成一个联系紧密、沟通有效、活力焕发的组织,把更多的校友资源整合到高校资源储备库中,通过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校友资源的价值,为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支撑。

(二)进一步提升服务校友的能力

一是强化校友资源拓展服务机构和工作队伍建设,保障校友资源拓展服务工作持续有效的顺利开展;二是认真落实《大连海事大学校友联络员遴选与管理办法》,联系更广泛的校友,提高对校友的服务质量。在校友和学校之间搭建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广泛聆听校友心声,深入了解校友需求,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为校友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三是保障校友资源拓展服务平台建设、维护等所需的资金,畅通服务校友渠道[6]。紧紧围绕交通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等,以开展学术交流、社会活动等方式,团结带领广大校友主动对接社会发展需要。鼓励和支持各校友分会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保持密切联系,组织开展相关学术研讨、招商引资、文化交流等活动,务实推动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开创合作多赢的良好局面;四是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手段和数据库资源以加快校友资源拓展服务工作开展的步伐。校友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网络和新媒体等先进技术,积极开展校友活动,增强校友工作实效。校友可通过校友会网站或微信小程序等来登记他们的联系方式、工作近况等信息,也可以直接在网上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申办校友卡、申请参加学校专门提供的继续教育培训,真正让校友感受到母校的关怀,长期与母校保持良好的情谊。

(三)弘扬特色校友文化,凝聚校友情感

改变传统的“学校本位”的价值取向,坚持“校友与母校是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的理念,在学校、校友、在校生之间形成具有共同价值理念、共同发展目标的利益共同体。建立学校、校友和在校生之间高度融合、共同发展的和谐生态,提高校友服务学校育人事业的积极性,为学校筹集双一流建设的外部资源奠定文化价值基础。充分利用平台积极展示“凌风远航”“校阅式”等具有大连海事大学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焕发校友强烈的爱校之情。

2020 年以来,大连几次发生“新冠”疫情,大连海事大学的正常教学工作也受到较大影响。各地校友积极为母校捐赠口罩等防疫物品,体现了浓厚的校友情。下一步,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开展感恩文化研究,努力把校友发展、学生成长与学校办学诸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利益共同体的价值认同感。既要让校友及时了解母校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也要使校友从母校获得自身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助力。校友对大学的回报不仅体现在校友是否捐赠金钱和物质,更在于他对母校的记忆和情感。加强对在校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和校园文化培养,让大学成为校友的精神家园。母校助力校友个人发展,校友反哺母校的培养,实现感恩文化背景下的良性互动;二是以平等的校友文化将所有校友团结在一起,真诚对待每一位校友,针对校友的不同层次(掌握不同的资源)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感恩回馈方法,吸收每位校友参与学校事业发展;三是做好宣传工作,以感情为纽带,充分发挥校友会中介作用,深入挖掘校友资源价值,使大学和校友形成双方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局面;四是重视对在校生的教育。教育和引导在校学生牢固树立“终身校友”意识。坚持把校友工作贯穿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各个阶段,全过程、全方位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以德育人、以情感人,培养学生“一进海大门,就是海大人”的情感,培养学生“情系母校、恩念师训”的情怀。

四、结语

杰出校友是高校的财富,校友捐赠是评价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指标,是彰显高校综合实力、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社会影响力、校园文化、校友慈善意识、毕业生满意度、学校治理能力和校友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国家和地方“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高校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争取广泛吸纳包括校友捐助、基金收入、社会捐赠等的社会各方资源支持和投入。近年来,中国大学校友单笔捐赠金额、捐赠总额以及校友个人捐赠金额等最高纪录不断被刷新。大连海事大学的校友捐赠金额也有较大的增长,但与国内知名高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通过加强文件宣传贯彻、做好顶层设计、提升服务水平、科学使用基金等举措,大连海事大学已经初步建立了较完善的校友资源拓展体系和规章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将建好校友资源共享大数据平台、大力提升服务校友的能力、弘扬校友文化,以促进校友资源拓展工作提质升级。大连海事大学还将根据学校特色,尝试建立港航管理、外贸运输、远洋船员等行业校友分会。随着各项工作的逐步落实,大连海事大学的校友资源拓展工作会更好地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猜你喜欢
校友双一流资源
我给资源分分类
校友服务理念下校友工作目标设计研究
香港服装学院专场发布
校友风采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互联网+”校友资源开发探索思考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