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现实基础、构建模式与实施路径

2022-08-04 05:50宋亚伟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供给主体

宋亚伟

人口老龄化是贯穿我国21世纪的重要国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任务[1]。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把握人口发展大趋势和老龄化规律做出的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部署[2]。规划指出,要将“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任务之一。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作为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贡献体育力量,是迫切的时代课题。

老年体育公共服务研究是老年体育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广大学者从老年体育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一系列成果。如制度视角层面,湛冰等[3-4]通过对近70 年来我国老年体育政策研究和美国老年体育政策文本特征分析,提出拓宽社会参与政策制定的渠道,提高政策质量和可操作性,创新政策激励机制等;范成文[5]借鉴美国经验,指出健康促进政策、健康保险“红利政策”、复健运动政策等,能够有效促进老年健康。组织管理视角层面,汪流[6]通过对我国老年体育的回顾,提出“组织化”管理的问题与技术。服务模式视角层面,刘玉等[7]对我国老年体育公共服务的解构与重塑、缺位与补位、需求与供给、审视与治理进行了研究。然而,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内容已由公共产品、设施等器物层面的服务,扩大为政策、管理、组织、生产和保障等行为层面上的服务[8]。因此,单从一个视角或单纯借鉴层面研究已经无法满足其发展要求,需要系统性、整体性、针对性地从多个视角、多个层面进行综合研究。需要厘清供给的逻辑机理、实施模式和对策研判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以逐步优化供给服务的创新能力,破除理念障碍,缓和供需矛盾,促进供给服务的健康高效发展。本文以探索性研究方式,立足于对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实践的观察,借鉴发达国家实践经验,运用系统理论,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明晰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现实基础,构建实施模式,进而提出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实施路径。

1 我国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现实基础

1.1 组织环境——核心要素

我国老年体育管理的行政主体分为三类。(1)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而设置的专门机构,包括全国及地方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其他涉老机构。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是国务院批准成立,专司老龄事业的副部级事业单位,负责组织管理开展包含老年体育在内的老龄活动。(2)为发展体育事业而专门设置的政府体育机构,具体为体育系统内部的群体部门,负责发展包括老年体育在内的群众体育工作。(3)由政府创建,带有准行政机构性质的全国及地方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及其他社会组织,目前此类组织承担大部分服务供给的实际操作职能。组织环境方面,组织体系基础框架已经建立,但还存在诸多问题:(1)组织架构单一,组织基础薄弱,前两类都是老年体育的兼职管理部门,而作为专职管理部门的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其资源配置受人力、物力、财力等限制,难以辅助政府提供有效供给;(2)这种组织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沿袭国家办单位、单位办社会的传统做法。各级老年体协组织基于政府需要成立,并在其领导和指导下开展工作,难以有效回应老年群体的有效需求。发展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要在现有组织架构基础上逐步完善组织建设工作。

1.2 政策环境——支撑型要素

从目前来看,政策制定的主体等级不断提高,参与部门日益增多,内容更加具体,初步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基础,以《全民健身条例》《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为主体,以体育总局、民政部等12 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为具体,从中央到地方,从宏观到微观的政策法规体系。政策形式涵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等。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层面:充分认识老年人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老年人体育组织建设;完善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广泛开展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积极做好资金支持;积极做好老年人体育宣传教育工作。发展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要紧抓政策机遇,为供给服务提供政策保障,为供给内容提供法规依据,更重要的是为政策落地探索具体途径。

1.3 实践环境——基础型要素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老年体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政策法规不断完善,组织网络逐渐形成,活动场地得到重视,健身氛围不断加强,但在实践操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1)政府主导作用行为不足,供给内容同质化、供给方式单一化,无法满足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的健身健康需求;(2)多元主体供给不力,多方协同治理主体架构没有形成,政府对资源的垄断过大和老年体育投入回报率偏低,使社会组织和市场资源参与动力不足;(3)供给资金严重匮乏,专业人才缺失显著,与日益增长的老年体育服务需求形成巨大矛盾,掣肘供给服务健康发展;(4)老年人体质监测、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发展缓慢,导致老年人运动能力测试不够科学,运动风险评估不够精准,运动损伤处理不够及时;(5)供给机制不完善,政策保障机制缺少执行细则,决策监管机制存在行政壁垒,需求表达机制没有建立,财政保障机制没有理顺;(6)供给监督不规范,管办合一特征突出,影响监督质量,阻碍监督主体的权利行使。发展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要有利于这些现实问题的解决。

2 我国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实施模式构建

2.1 发达国家实践经验

2.1.1 美国经验 美国从宏观政策到微观运行,形成系统化的老年体育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无论是常规的老年人法案,还是专业的医疗保险或救助法案,都有详细的促进老年人身体活动、锻炼保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条款和内容[9]。另外,从20世纪《国家计划:促进50岁以上成年人身体活动》到当前《国家体育活动计划》等一系列专业体育政策,又形成衔接有序、完整配套的专业政策支撑[10];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管理体系。由“联邦老龄署—州老龄署—县老龄署”组成的自上而下的老年工作政府主体和各类社会组织、协会、社团、社区、家庭等组成的社会主体,共同组成多元化的老年体育供给管理主体[11];理顺高效的供给运行机制。通过完善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将包含老年体育在内的体育志愿服务体系纳入到社会服务体系之中,在美国社区生活管理局的统筹管理下,不断满足社区内老年人的物质文化和体育参与需求。

2.1.2 德国经验 通过系统化服务模式,较好地应对了老龄化发展。(1)全方位。推出《50岁以上老年人健身组织网络计划》《为70 岁以上老人提供运动机会计划》《运动直至100岁计划》等政策,包括交通、医疗、网络媒体、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等多个层次,涵盖家庭、老年人、妇女、青年部等多个领域,全方位推进,多层次协作[12]。(2)力度大。不仅通过法令的形式明确老年人参与复健运动的权力,还将健康医疗的范围扩大到运动俱乐部。(3)专业化。设立专业老年人体育指导员,为老年人提供包含健康状况、体育需求、预防康复等多样的运动课程[13]。(4)科学化。科隆体育学院开设体育和运动老年学硕士专业,通过系统化的科学培养与创新研究,不断提升服务老龄化社会的能力。

2.1.3 日本经验 通过对日本老年体育服务体系梳理发现,日本应对老龄化的策略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从政府主导到社区组织,表现出鲜明的系统化治理模式。首先,政府主导的老年体育服务模式。采用“中央政府—都道府县—市区町村”三级管理模式。中央政府负责方针政策制定,都道府县做出具体计划并推进实施,市区町村负责具体落实。另外,还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市场资源融入体育领域[14]。其次,与时俱进的老年健康促进政策。从20 世纪70 年代推出的国民健康运动计划,到90 年代制定的《黄金计划》,再到21 世纪初至今实施的《健康日本21》国民健康运动文件,系统性的健康促进政策构建了针对老年人健康的长期规划,并配套多部政策法规,赋予健康政策的法律地位。最后,布局发达的社区体育组织网络。在政府推动下,通过实施财政补贴、纳入专项预算等方式不断优化社区体育俱乐部创建,每个市町村已基本建立至少一个综合型体育俱乐部,并在建设过程中充分结合老年人的需求特点,形成规模庞大的以老年人为中心的体育俱乐部。

2.1.4 发达国家经验启示 (1)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发展格局。参与主体从政府机构到社会组织,从协会团体到公司企业,从社区组织到家庭单位,各主体之间角色清晰、责权明确、协同配合、共同推进老年体育服务供给。(2)形成系统、连贯、完善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美、德、日三国连续性、完整性、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政策法规,赋予政府、社会、市场、家庭等各方共同做好老年体育服务供给的行动逻辑,构成老年体育服务供给顶层设计的制度框架和法律基础。同时,也为其健康发展赋予法律地位和制度保障。(3)发挥社区基层体育组织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社区体育组织作用,是发达国家做好老年体育服务供给的重要途径。社区基层体育组织在推动老年体育服务供给建设、政策实施和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管理与维护中,都发挥积极主导作用。(4)展现完善的志愿服务人才支撑局面。通过立法保障、资格审查、严格管理、奖励激励等机制手段,保证指导员和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如美国设立国家志愿者总统奖,德国设立支持体育志愿服务奖,日本设立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考试制度、审查制度和授予制度等机制,不断完善老年体育志愿服务体系。

2.2 实施模式理论基础

2.2.1 系统思维模式 系统思维模式,是从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出发,从系统整体角度分析和把握系统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模式[15]。有两个基本出发点:(1)将事物看成整体,避免孤立的、因果链式思考管理的对象;(2)不同系统之间存在共同原理。系统论的目标,就是要一般地探讨各种不同系统之间的共同原理,并进一步发现适合一般化系统的模型和定律,面对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越来越复杂,又处于多个非线性系统相互作用下的管理问题,一般系统论是把握管理对象形式、结构和规律的最有效工具。系统思维模式主要包括系统整体性思维模式、系统结构性思维模式和系统控制性思维模式,三个层次交相辉映、层次递进、结构严谨,共同构成完整的系统思维模式。

2.2.2 “整—分—合”推进模式“整”,指系统整体性思维模式,从系统整体上进行思维,以确保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总和[15],即通过对系统内各要素之间进行有效融合,使之产生“1+1>2”的效果。具体来说,就是统一思想、整体布局、统筹推进。就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来讲,就是要明确价值理念、确立供给模式、提出供给策略、理顺体制机制,形成从思想意识,到具体内容,再到运作方式的有机整体。“分”,指系统结构性思维模式,以系统内各部分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出发点进行思维,重点把握事物在不同层次上的结构、内在特征和主要接点之间的关系[15]。强调在不同领域中要依据各系统之间在结构上的相似性,以同构性思维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前文分析的三类老年体育行政管理主体在服务对象、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法上就表现出高度的同构性,这些关键出发点,为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价值理念的确立奠定组织基础。同时,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发展是渐进的过程,受动力要素、政策要素和支持要素等多种因素的相互制约[16],在构建供给服务实施模式时要结合实际进行全要素提升,充分发挥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和促进作用,为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合”,指系统控制性思维模式,通过规范系统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隶属关系以及联系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运作方式等,实现对系统各结构有效整合、动态控制的思维。在此思维模式下,必须对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运作方式、运行机制进行优化和完善,以便使系统各部分在“分”的架构上得到有效融合,从而对系统形成动态控制,以保证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实施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2.2.3 协同治理模式 协同治理模式,指在社会公共事务中,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市场机构等多元治理主体围绕共同的治理目标,通过自愿参与、平等对话和协同联动等方式,形成格局稳定、高效有序的公共治理结构[17],有4 个基本要求。(1)治理主体多元平等。协同治理主体主要有政府、社会和市场三类主体构成。政府作为主导力量掌控全过程,市场和社会主体参与其中,各主体依据法律、政策协商合作,平等对话。(2)治理权力多维运行。在协商合作的运行方式下,三类主体权力的运行要避免各主体间通过强制手段相互控制,由相互间的需求来引发各主体对行动的支配力,以达到治理权力在三类主体间相互制约与协同的多维运行。(3)治理过程动态调整。社会治理是活动的过程,事务运行的环境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而治理主体又是复杂的多因素体系,各主体间始终处于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动态调整状态。因此,协同治理中各治理主体间相互合作的准则、关系也同样会呈现出动态调整的过程。(4)治理边界融合渗透。治理方式和治理能力在各主体间需要打破壁垒,渗透融合,以达到预期治理效果。

2.3 实施模式框架构建

系统思维模式供给,是从整体上把握系统目标和所需条件以及所处环境,从整体着眼,局部着手,统筹考虑,最终形成统筹兼顾、局部合理、层次分明、相互融合的统一体,以充分发挥系统的优越性[18]。根据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现实基础,参考国外服务供给的实践经验,在系统理论指导下,按照“整—分—合”运行机理和协同治理模式要求,将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实施模式按照从宏观到微观视角,解构为控制、结构、技术3 个维度(见图1)。(1)控制维度是宏观把控,从思想、政策、主体三个层面对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进行顶层设计,以价值理念为思想基础,以政策法规为根本保障,以政府、社会、市场和家庭间的供给分配方式为供给主体架构。(2)结构维度是中观设计,是供给的内容架构,表现为供给内容的构建方式,主要包括发展基础、支撑保障和考核评价,三个模块相互制约,形成“发展基础—支撑保障—考核评价”系统性闭合循环。其中,发展基础是基本条件,由组织供给、场地供给和活动供给3个基础领域联合构成;支撑保障是发展条件,从人力、经费、宣教和创新4 个层面对发展基础提供必要支撑和供给拓展;考核评价是激励条件,对发展基础和支撑保障进行量化考核。(3)技术维度是微观运营,表现为供给服务的运作方式,是对供给内容架构3 个模块深度发展的具体要求,涉及供给服务的功能实现和高质高效发展的延伸策略。现阶段,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应在实施模式的理论框架下,按照控制、结构、技术3 个维度布局,统筹规划,协同推进。

3 我国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实施路径

3.1 宏观控制路径:做好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顶层设计

图1 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构建图Figure1 Construction Diagram of Supply Mode of Public Service for Elderly Sports

3.1.1 树立供给价值理念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对老年体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老年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缺失,体育健身对社会发展的多元功能被淡化[19]。没有意识到体育对增强老年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积极作用,没有明确和重视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价值理念。为此,需要确立供给工作的指导原则和工作导向,以解决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认识障碍。指导原则务必能够解决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方向、发展依据和发展动力问题:发展方向上,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体育事业的系列重要论述为出发点;发展依据上,要始终坚持学习和运用党和国家关于老龄工作和老年体育工作的法规、政策和条例;发展动力上,要始终坚持参与和探索“大群体观”的发展实践。工作导向是工作的导引方向,是开展各项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做好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工作必须确立正确的工作导向。具体要体现“三个融入”:将供给服务融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中,融入到建设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之中,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从而有效增强老年体育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1.2 完善供给政策体系 围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国务院办公厅《体育强国建设刚要》《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国家12部委《新形势下加强老年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法规,形成纵横交错的老年体育公共服务政策法规体系。横向上:要突破行业壁垒,体育、财政、民政、住建、宣传等部门在各自行业内,形成自上而下支持老年体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和具体落实方案;纵向上:各级政府、老年体育主管部门、各行业系统出台配套政策和具体实施办法,使得各项工作能够落地执行,并加强对政策法规执行效果的评估考核。

3.1.3 确立供给主体架构 确立政府、社会、市场、家庭四方协同治理的供给主体架构。(1)政府是主导力量,在供给主体结构中占据核心地位。这是因为,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还不够成熟,老年体育社会服务体系基础薄弱,无法担当和有效满足规模庞大且逐年增长的老年体育公共服务需求。(2)社会组织是辅助力量,在供给主体结构中是主要参与者。主要依赖社会公共精神和公共道德意识激发公共服务活力,利用信息优势和社会资本加强与政府合作,并通过社会公益形象弥补政府、市场、家庭等在供给主体中的不足。(3)市场组织是补充力量,在供给主体结构中是主要资助者。通过专业服务和方式灵活的市场优势,承接政府及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需求,在老年人健身健康领域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以获取更多投融资机会,通过市场手段做好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有益补充。(4)家庭是供给服务的承担者,在供给主体中处于基础地位。家庭单位要牢固树立体育能够有效促进健康的观念,积极主动组织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形成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

3.2 中观发展路径:明晰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结构方式

3.2.1 明确供给内容布局架构 按照系统思维模式要求和老年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现实,明确供给内容布局架构。首先,要确立发展基础(见图1),形成以组织建设、场地建设和活动开展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建立健全组织网络,是实施供给的重要前提和关键环节,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市场、家庭供给主体的作用,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健身需要。场地设施建设是开展供给服务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活动开展涵盖赛事活动、健身活动和展示交流活动等,是供给服务的主要形式。其次,要做好支撑保障(见图1),形成以人才支撑、经费支撑、宣教支撑、创新支撑为重点的“四项支撑”保障举措。人才支撑包括各类老年人体育项目的裁判员、教练员以及以老年人体育项目为主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各类老年体育组织的管理人员等骨干队伍;经费支撑在目前阶段,要坚持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基础,同时要多渠道、多元化发挥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的协同作用;宣教支撑要形成老年人体育锻炼氛围,提高健身意识,激发健身热情;创新支撑是关键,需要在组织建设、活动开展、场地设施、人才建设、经费支持和宣传教育等方面,通过形式、内容、方法等多种手段推进供给服务高效完成。最后,要实施考核评价(见图1),形成以组织推动、创新驱动、展示拉动、典型带动、宣传鼓动为抓手的“五动促进”考评激励。具体为:组织成果考评,包括人员配备、经费机制、工作制度等;展示成果考评,包括参加的、组织的和常态化的活动情况等;创新成果考评,包括工作创新、项目创新和方式创新等;典型成果考评,包括培养典型、宣传典型和奖励典型等;宣教成果考评,包括宣传队伍、宣传力度和宣传阵地等。

3.2.2 形成供给内容闭合体系 “三位一体”是基础,是发展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3 个最基本要素。从国家各级政府印发的有关老年体育的政策文件来看,都是将“建立健全老年人体育组织网络”“加强适合老年人体育健身的场地设施建设和使用”“广泛开展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20]作为实现老年体育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3 个基本点。实地调研发现,各地老年体育主管部门也都将“组织建设、场地建设、活动开展”作为开展供给服务的最基本内容;“四项支撑”是条件,分别从人力、经费、宣教和创新4 个层面对上述3 个基本内容提供必要支撑。目前,老年体育工作最大的困难就是组织建设缺人才、场地建设缺经费、健身指导缺宣教、活动开展缺创新。“四项支撑”保障措施为“三位一体”发展格局提供必要的发展支撑。“五动促进”是考评,从组织成果、展示成果、创新成果、典型成和宣教成果5 个方面对“三位一体”和“四项支撑”进行量化考核。“五动促进”保证“三位一体”的事业基础和“四项支撑”的具体措施,是二者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导向。“三四五”供给布局形成“发展基础—支撑保障—考核评价”系统完整、逻辑清晰的闭合体系。

3.3 微观提升路径:明确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运作方式

3.3.1 “三位一体”发展基础要突破基本保障要求以组织建设、场地建设、活动开展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发展基础,其发展要求要能突破基本常规。首先,组织建设要能够体现增量提质,各级老年体育组织人员要稳定、任务要具体、制度要规范。组织内部能够形成计划、推进、落实和检查评估的封闭循环制度体系。通过组织推动,把老年体育工作纳入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当中,逐步提升老年体育事业的社会地位。其次,场地建设要能体现多元投资。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和投资计划中,要将适合老年人健身的基本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明确列出;使用彩票公益金建设的“全民健身工程”要能充分融入老年人健身功能;要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等,通过捐赠、赞助等多种形式助力老年体育场地建设;要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结合,探索适合老年人体育健身的场地设施建设模式。最后,活动开展要能体现创新引领。要坚持传统项目抓普及,创新项目抓推广,特色项目抓展示,不断拓展老年健身活动的空间,丰富老年健身活动的内容。积极组织队伍,参加重要赛事健身活动,以赛事活动引领日常活动;办好重大节假日主题活动,以节日活动烘托日常活动;坚持活动常态化,以常态化活动充实日常活动。要适应新形势,在推进活动发展上有新思路、新举措,开创老年体育公共服务活动供给新局面。

3.3.2 “四项支撑”保障措施要满足高质发展要求以人才、经费、宣教、创新为重点的支撑保障,其发展要求要能提升内涵质量。(1)人才支撑方面,能够体现骨干带动要求。老年体育指导员、裁判员、教练员和志愿者等骨干队伍是推动供给实施的主要力量。从美、德、日三国发展实践来看,都是围绕专业化的老年体育指导员队伍构建志愿服务体系。因此,要将他们的培训纳入各级体育部门的培训规划当中,提高专业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同时,还要强化管理、立法引导,通过激励机制反哺各类老年体育人才的服务,形成良性循环。(2)经费支撑方面,能够体现纳入预算要求。各级政府每年能够将老年体育事业经费明确列出,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并随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同步增长,逐年增加。除此之外,每年还要按照本级体彩公益金用于全民健身资金的比例拨付老年体育使用。在此基础上,还要积极探索社会赞助、捐赠投入等多元融资结构,形成多方经费支持局面。(3)宣教支撑方面,能够体现凝心聚力要求。发挥好宣传教育的舆论引导作用,围绕党和国家关于老年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把握好宣传导向。扩大宣传阵地,将老年体育宣传融入当地主流媒体之中,逐步提升其社会地位。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平台,形成内外结合多角度、多层面宣传渠道。(4)创新支撑方面,能够体现驱动发展要求。一是创新工作思路,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要求,做好新思路下的工作策划、安排、运作和实施。二是创新优秀项目,以群众喜闻乐见,内涵丰富多彩,实施易于推广为要求创新活动项目,并统筹社会力量,发挥站点作用,推动创新项目有序开展。三是创新活动方式,坚持文体结合、动静结合、内外结合原则,扩大老年人健身活动空间,提升老年人多途径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

3.3.3 “五动促进”考核评价要体现督促激励要求要加强对相关部门的考核评价,充分发挥督促激励作用。首先,要争取各级政府把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工作纳入相关部门的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其次,要建立工作激励机制,引导各地在政策要求范围内结合自身实际,激发地方政府的创造性,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实践模式,建立起开放式的督促激励模式。将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作为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表彰对象,通过表彰激发调动从事和服务老年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通过主流媒体的报道扩大其社会影响,以达到督促激励效果。

4 结 语

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涉及政府、社会、市场、家庭等多层主体,交错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是促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环节。做好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要从宏观到微观全域视角统筹布局,按照控制、结构、技术三个维度具体实施。不仅需要从思想理念、政策体系、主体结构等层面做好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还需要确立供给内容架构,并形成系统完整、逻辑清晰的闭合结构,更加需要对供给内容做出具体要求,实现有效突破,保证供给质量。同时,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过程,今后要紧密围绕国家战略融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对供给的路径优化、推进方法、运行机制、影响机理等方面进行深度研究和探索完善,逐步实现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供给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构建长三角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平台的可行性研究
论碳审计主体
地权分置、资本下乡与乡村振兴——基于公共服务的视角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何谓“主体间性”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供给侧”何以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