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顺利
陕北民歌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特点,与其他民歌相比还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在一代又一代歌手的演唱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方言发音方式、演唱技巧、润腔技巧等。同样的歌手在演唱每首陕北民歌的过程中,都有不一样的演唱方式和演唱特点。由此可见,陕北民歌不仅是彰显陕北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陕北文化的重要瑰宝,更是让大家了解陕北历史背景、风土文化的主要依托。因此,传承和发展陕北民歌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陕北是指陕西省北部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之上,东临黄河、北临内蒙古,并且还与西安相连接。陕北地区因地理位置多以山沟为主,导致陕北地区只能用骡子、马车等作为交通工具。此外,历史上各朝代并没有对陕北地区的管理给予足够重视,使得陕北地区文化并没有被中原文化所熏陶、渲染。同样,陕北人民的思想意识没有受到相应的局限,也没有受到传统封建礼教的约束。同时,还因陕北地区非常特殊的地理位置,将陕北文化和中原文化进行对比分析显示,陕北文化氛围更轻松、融洽,因为陕北文化的特殊性使陕北人民形成了豪放的性格特点。因此,在陕北民歌中也融入了陕北人民爽朗、豪放的性格特点,进而陕北民歌曲风更粗犷、豪迈,其表现形式也更通俗易懂。
因陕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更偏向中原地区的边缘,陕北地区没有受到儒家思想文化的较多影响,所以为道教思想文化和佛教思想文化的传播、发展提供了相应机遇,同时也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环境,使陕北地区文化更具特色。此外,陕北人民因思想层面不再受拘束,并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将所发生的一切都作为生命路程中的主要体验内容,还不断接收外来文化,将各地的外来文化在陕北地区进行高度融合。由此可见,陕北民歌也是建立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之上,多元化的发展不仅为陕北民歌带来丰富的内容和养分资源,还有助于陕北民歌在陕北地区快速发展,极具生命活力。
陕北民歌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和传承,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歌种类。其中有信天游、劳动号子、陕北小调等不同类别。以信天游为例,它属于陕北民歌中的山歌载体,同时也叫山曲,是陕北人民即兴创作形成的,不仅节奏简单,语言也非常朴实真挚,可以较好地彰显陕北文化特色。其曲调属于高亢粗犷类型,可以较好地彰显陕北人民豪放的个性特点。劳动号子是陕北人民在劳动过程中即兴创作的,是将劳动节奏中的吆喝和呐喊作为核心基础进行创作的。陕北民歌中的劳动号子,主要是打场歌、打夯歌等。小调的主要来源是陕北人民的日常生活实际。小调的主要描述人们的日常生活实际,并将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息、娱乐、嬉闹等场景内容进行转换,运用小调的形式进行呈现。小调的曲调结构也非常简单,曲调、旋律、节拍等都非常规范,演唱方式也比较简单好学。
调查分析显示,陕北民歌具有艺术风格稳定的优势和特点,因此陕北民歌在传承和演唱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这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传递方式、情感表达、传播载体、表达形式等方面,此外,还因陕北民歌与其他民歌相比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主要风格是建立在陕北文化独特形态之上的,因为陕北固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形态,使得陕北民歌艺术风格非常稳定。从情感模式方面进行分析,因陕北文化、陕北风格等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上述这些因素都可以较好地融入人们的情感中;从情感表达手段方面进行分析,陕北民歌艺术特色、音乐元素、歌词、人物塑造等诸多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从传播载体层面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以及媒体传播手段的不断创新,陕北民歌的传递方式也由之前的纸笔和口头传播,转变为现在的现代化传播,继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传播载体;从表达形式方面分析,陕北民歌主题、内容、歌曲载体等也都具有稳定性。
在陕北民歌众多演唱方式中滑音属于一种极为特殊的演唱方式,其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落实到具体演唱时,还可将其分为上滑音、大滑音、小滑音等。例如,《有吃有穿》这首陕北民歌,在演唱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纺”“转”二字,主要采用上滑音来进行呈现。演唱“响”字时,则主要以下滑音来进行演唱。并且,在演唱整首歌曲时每个音符都采用滑音来呈现。此外,滑音还具有一个更突出的特点,就是需要将方言和歌词内容进行有机结合,重点运用陕北方言特色突出民歌自身的独特韵味,只有这样才能淋漓尽致地彰显歌曲的情感,并体现歌曲特有的艺术风格特点。除此之外,在运用滑音演唱歌曲时还要注意气息的合理运用,气息需要保持应有的弹性,在发声过程中也要尽量保持自然和圆滑。
调查分析显示,陕北民歌的演唱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断腔演唱也可以较好地彰显陕北民歌的特点。同时,断腔又称顿腔及顿音。调查分析显示,断腔的主要优势和特点是发音短促、铿锵有力,且每个音符都切实存在,在咬字方面也非常清晰。比如,《打秋千》这首陕北民歌,在这首歌中断腔的演唱方式则是将重点放在咬字方面,断句方面也非常轻巧利落,并可以充分地将人物活泼、俏皮的形象进行呈现。总的来讲,断腔演唱方式的特点主要是对声音的要求,声音不仅要有弹性,还要短促有力。尤其是演唱具有装饰性的词句时,一定要凸显生动的演唱方式,并贴近日常生活实际。
简单来讲,平腔也是呈现直音的一种方式,因陕北人民常年生活在黄土高原上,已经养成了豪迈、爽朗的性格特点,继而使陕北民歌的音乐以高亢嘹亮为主,并且还具有大起大落的特征。但是,在实际演唱过程中一般都以平腔演唱方式为主。平腔演唱方式具有发音洪亮、韵味悠长、满腹情感的特点,所呈现出来的音乐也具有鲜明的特点。而在处理直音时,大多数都会采用逐渐增强的方式。比如,在实际生活中需要呼喊对面山坡上的人,陕北人民都会运用放声高歌的形式“哎,回来”。同时,针对不同的陕北民歌还需要具备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对喇叭腔、收口腔等进行处理。此外,在运用平腔演唱陕北民歌时还应当注重演唱力度、音色、呼吸处理方式等。如,在表达忧思怨恨时,也可以运用平腔的方式进行演唱,将人物内心真实想法进行呈现。由此可见,平腔演唱方式是陕北民歌最典型的唱法,其演唱特点不仅声音响亮、气息绵长,还可以较好地彰显陕北人民的性格特点,在情感表达方面也更具特色。
在陕北民歌众多演唱方式中滑音演唱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因陕北人民独具特色的说话语调和方式,在长时间衍变后,逐渐将语调转变为滑音。因此,在实际演唱过程中运用滑音时,可分为大滑音和小滑音。其一,大滑音的演唱风格以夸张为主,比如,在歌曲《说下个日子让你走》中,在演唱“一把扯住哥哥的马”这句歌词时,可运用下滑音来呈现,继而较好地凸显主人公主要想留下哥哥的那种急切的心情。而在演唱“下个日子让你走”这句歌词时,也可以充分运用下滑音,来彰显主人公心中的眷恋和不舍之情。其二,将小滑音与大滑音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小滑音的演唱方式更为特殊。在实际演唱过程中,主要体现形式以下滑音为主。例如,《知心话儿捎来的》这首歌,在演唱过程中多以下滑音方式呈现歌词,虽然下滑音演唱方式并不能较好地凸显实际内容,但在运用小滑音演唱技巧后就可以较好地呈现情人见面时的喜悦心情。
在运用断腔演唱陕北民歌时,可根据实际演唱需求将断腔技巧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一字数断”,另一类是“一腔数断”。例如,在“耍丝弦”这种运用带丝弦乐器伴奏的民歌坐场形式中,就需要运用到独具特色的断腔技巧,也可以说是一字多断。此外,在运用断腔演唱时,需要清晰地演唱出每个字音。并且,在实际演唱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运用断腔唱法的特点和技巧,恰当合理地运用短、顿、巧等,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彰显陕北民歌的特点。同时,在演唱过程中运用衬句及拖腔时,断腔也可以充分展示其自身优势和作用,并注重将衬字和演唱情绪进行较好的融合,将歌曲朴实生动的一面彰显得淋漓尽致,切实反映陕北人民的日常生活实际。
在演唱陕北民歌时如果运用平腔方式,在演唱过程中应当将真嗓音作为主要核心依托。在实际演唱过程中还需要了解实际演唱需求,并将真嗓音和假嗓音进行有效整合。调查分析显示,目前陕北民歌演唱方式以平腔为主,平腔演唱方式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真嗓音演唱;二是真假嗓音结合演唱;三是假嗓音演唱。在运用真嗓音进行演唱陕北民歌时,需要先了解民歌本身节奏,针对不同的节奏运用的演唱技巧也是不同的。如果歌曲节奏不快趋于平缓,旋律幅度也比较小。例如,在演唱《揽工歌》时需要注意凸显忧伤的氛围,这样才能较好地展现民歌的特色。而针对节奏比较快、音域比较窄的歌曲时,需要注意的是演唱力度和流畅性。在运用真假嗓子演唱过程中,因陕北民歌自身旋律变化非常丰富,多运用真假嗓音结合。如果在演唱过程中,遇到音律跳动幅度比较大的时候,真正的嗓音已经无法满足其实际需求,就需要运用假嗓音来满足演唱的实际需求。比如,陕北一带流传的信天游,演唱形式以真假结合为主。如《船夫曲》这首陕北民歌的主要特点就是寄托船夫内心的实际情感需求。但是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还需要注意合理控制发音、气息、呼吸等。而后,还要结合实际演唱需求,对真假嗓音进行合理化把控。假嗓音演唱大多数用在长音之后,并作为修饰音呈现。例外,演唱《我心上就绾你一个人》这首歌时,在演唱每句歌词时需要运用不同演唱技巧,并恰当、合理地运用气息。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体现恋人之间眷恋不舍的情感,并充分展现陕北民歌的艺术特色。
总之,陕北民歌是彰显陕北文化和人们日常生活实际的重要结晶,同时也是陕北人们精神、思想、情感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陕北民歌的方式既可以突出陕北人民豪爽的个性,也可以较好地还原陕北人民日常生活实际。此外,因陕北地区地理位置、生活条件、文化背景、民族因素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使陕北民歌形成更具个性的风格特点。因此,为了促进陕北民歌获得全新发展,应当认真理解和领悟陕北民歌的艺术特点和演唱技巧,为其发展注入全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