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翠霞,胡长胜,魏海燕,王宪举,唐一国,丁路明,2*
(1.兰州大学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 生态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青海大学 青海省高寒草地适应性管理重点实验室,青海 西宁 810016;3. 四川康巴情生态农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213)
牦牛是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的家畜,是牧区牧民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牦牛适应高寒缺氧的极端环境条件,主要分布于青海、西藏、四川、甘肃、新疆、云南等省份。西藏自治区有近462×10头牦牛,居民生活所需40%的奶以及50%的肉均来自牦牛。牦牛乳肉等产品以绿色、天然著称,在当前和将来养殖模式下,探索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以提高牦牛健康水平、减少兽药的使用是维系高品质牦牛畜产品的必由之路。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大豆异黄酮以及葛根提取物等中草药成分能够显著提高母猪以及荷斯坦奶牛的泌乳量和乳品质,但以泌乳牦牛为试验对象的此类研究还鲜有报道。
黄芪()为豆科植物,以根入药,具有药物性和营养性双重功效,富含多糖、黄酮、皂苷等多种功能性成分,能够提高动物机体免疫能力,增强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当归()为伞形科药用植物,以根入药,富含挥发油、有机酸、多糖、香豆素、黄酮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具有补血、调经止痛、润燥通便之功效。
本试验通过给泌乳牦牛补饲黄芪和当归,分析其对营养代谢、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乳品质的影响,以期提高牦牛营养物质的代谢与利用,提高其免疫能力和抗氧化能力,并起到改善乳品质的效果。
试验于2019年7月17日至9月30日在西藏那曲羌塘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牧场开展(N31 °44 ′, E92 °03 ′),平均海拔4 680 m,试验期间最高气温16 ℃,最低气温0 ℃。
试验选取体重、年龄、产犊时间基本一致、健康状况良好的当年泌乳牦牛24头(3~4胎次),白天自由放牧,傍晚归牧后饲喂精补料和中药粉,将试验牛随机分为中药组(ZY)和对照组(CK),每组12头。黄芪和当归干燥根购自甘肃省陇西县药材交易市场,为2018年收获药材,洗净烘干后粉碎过1 mm筛网。黄芪和当归粉的比例为2.5∶1,按照每头牦牛日采食干物质量(5 kg/d)的7%添加,即每天添加饲喂混合中药粉350 g。为了便于牦牛采食补饲中药,将中药与精补料(200 g)混合后饲喂,对照组仅饲喂精补料,不添加黄芪当归粉。试验期为83 d,预试期15 d,正试期68 d。
精补料、黄芪粉和当归粉的营养水平见表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测得黄芪粉中黄芪多糖含量为125.80 mg/g DM,黄酮含量为12.34 mg/g DM,甲苷含量为87.00 mg/g DM;当归粉中当归多糖含量为97.23 mg/g DM,阿魏酸含量为1.43 mg/g DM,藁本内酯含量为14.60 mg/g DM。
表1 补饲料组成及其营养成分(干物质基础)
试验正试期开始设为第1天,分别在第1、15、30、46、68天晨饲前采集牦牛乳100 mL,分装于50 mL离心管中,-20 ℃贮存;采集试验牛颈静脉血液10 mL分别置于2个5 mL不含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中,立即带回西藏那曲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验室,4 ℃、3 000 r/min离心15 min,用2 mL一次性胶头滴管采集上层血清,分装于1.2 mL离心管中-80 ℃贮存。
1.5.1 精补料和中药营养成分分析 参照王宪举等方法测定精补料和中药营养成分;使用全自动纤维分析仪(ANKOM,2000i)测定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含量;使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Hanon, JK-9830)测定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 CP)含量;采用550 ℃高温灼烧法测定粗灰分(Ash)含量;粗脂肪(Ether Extract, EE)用脂肪测定仪(Hanon, SOX500)测定。
1.5.2 牛乳营养成分和免疫指标测定 乳样送至北京奶牛中心乳品质检测站采用乳成分体细胞数联机测定仪(YQ1-55)进行乳蛋白(Milk protein)、乳脂肪(Milk fat)、乳糖(Milk lactose)、尿素氮(Milk urea nitrogen)和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测定,其中第46天样品在送样运输过程中损坏,因此未对该时期牛乳营养成分进行检测。乳铁蛋白(Lactoferrin)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2个免疫指标委托北京华英生物技术研究所采用酶标分析仪(华卫德朗DR-200BS)测定。
1.5.3 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测定 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白蛋白(Albumin, ALB)、尿素氮(Urea nitrogen, UN)、葡萄糖(Glucose, GLU)、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h)、肌酐(Creatinine, CREA)、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 ALT)、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 AST)委托北京华英生物技术研究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迈瑞BS420,深圳)测定。
血清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 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 IgM)、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 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4, IL-6)、γ-干扰素(Interferon-γ, 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委托北京华英生物技术研究所进行测定,其中IgA、IgM、IgG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迈瑞BS420,深圳)测定,其他指标采用酶标仪(华卫德朗DR-200BS,无锡)测定。
血清抗氧化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用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进行测定。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采用牛生长激素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测定。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0进行初步整理,用SPSS 25.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检验分析对照组和中药组间的显著性差异,对于4次采集样品的时间效应数据分析采用SAS 21.0进行线性和二次回归分析,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0.05表示差异显著。
饲喂中药黄芪和当归在试验第68天显著降低了泌乳牦牛血清肌酐含量(<0.05),对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0.05)(表2)。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中药组和对照组牦牛血清总蛋白、葡萄糖,白蛋白以及血清尿素氮含量呈显著线性和二次方下降趋势(<0.05)。而两组牦牛血清肌酐、甘油三酯和谷草转氨酶含量以及对照组总胆固醇、中药组尿素氮仅呈现显著的二次方变化趋势(<0.05),肌酐和尿素氮先降低后升高,甘油三酯、谷草转氨酶和总胆固醇先升高后降低。
表2 添加黄芪当归粉对泌乳牦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体来看,饲喂中药黄芪和当归显著提高了泌乳牦牛血清IgA、IgM、IgG水平(<0.05),尤其是IgM和IgG在前3个取样期处理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表3)。在试验第46天和第68天,IgA含量中药组显著高于对照组(<0.05),而在前2次取样期两组没有显著差异(>0.05)。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两组牦牛血清IgA、IgM、IgG水平呈现下降趋势(<0.05),但时间和处理交互作用影响不显著。在试验前3个取样时期,中药组牦牛血清NO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两组牦牛血清NO随饲喂时间呈显著降低趋势,且具有显著的时间和处理交互作用(<0.05)。两组牦牛INF-γ、TNF-α、IL-2、IL-6均随饲喂时间呈升高趋势,且INF-γ和IL-2具有显著的时间和处理交互作用(<0.05)。INF-γ含量在试验第15天中药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第30天和68天中药组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第68天中药组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05)。
表3 添加黄芪当归粉对泌乳牦牛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中药饲喂组牦牛血清GH,GSH-Px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血清SO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05),而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0.05)(表4)。对照组和中药组牦牛血清SOD含量在饲喂后期(第68天)低于前期(第15天)(<0.05)。
表4 添加黄芪当归粉对泌乳牦牛血清生长激素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饲喂中药黄芪和当归在整个试验期显著提高了牦牛乳蛋白和乳糖含量,第68天中药组乳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05)(表5)。在第15天中药组牦牛乳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第15、68天中药组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0.05)。整个试验期间,中药组牦牛乳铁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01)。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牛乳中脂肪、乳蛋白、乳铁蛋白、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含量呈现线性增加(<0.05),而乳糖含量呈线性下降(<0.01)。
表5 添加黄芪当归粉对泌乳牦牛牛乳营养成分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血清TP、ALB、GLU、BUN、CREA含量反映动物机体蛋白质消化代谢以及氮利用的情况,也可反映肾脏和肝脏的健康水平。血清TP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粮中蛋白质的营养水平及消化吸收状况,当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作用增强时,氮沉积增加,血液中TP含量升高。而ALB在氮代谢障碍时可作为氮源为组织提供营养,血清中的总蛋白、白蛋白与动物机体蛋白质、脂肪、氨基酸代谢联系密切。血清TP和ALB含量升高表明动物机体代谢旺盛,蛋白质和脂肪吸收增强。当饲粮中营养物质不平衡,家畜采食量降低,能量摄入不足时,会导致血清TP含量下降。在本研究中,对照组和中药组牦牛血清TP和ALB含量没有差异,但都随饲喂时间呈降低趋势,表明随着持续放牧以及牧草生长的减缓和停止,牧草生物量、粗蛋白含量降低,纤维含量升高,草地可利用氮营养逐渐降低,牦牛体内的蛋白质合成与代谢减弱。研究发现青草期时藏系绵羊血清中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枯草期。
血清TG和TCh是动物体内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能直接反映机体对脂肪消化利用的情况,当脂类消化吸收不良时,血清TG含量下降。在本试验中血清TG测定结果表明中药添加有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研究发现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中草药能够显著提高肌肉粗脂肪含量,但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TG和TCh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中药添加组TCh没有变化),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随牧草生长,在生长旺盛期(8月份)粗脂肪含量最高,随后降低,牦牛摄入的脂肪量受饲草脂肪含量变化影响。
肌酐是由肌肉中磷酸肌酸的非酶促反应生成,受家畜体重、肌肉含量及生理期影响,受饲料影响非常小。血清肌酐含量升高,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肾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不能充分排出体内蛋白质代谢产物。本试验结果显示在中药黄芪当归饲喂后期(第68天)中药组牦牛血清肌酐含量低于对照组,表明中药饲喂一定时间后对牦牛肾脏的功能和健康具有有益作用。而随着饲喂时间肌酐表现的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表明在牧草生长旺盛期(8月份),较高的草地牧草生物量和营养价值降低了牦牛肾脏负担,增强了其排出蛋白质代谢产物的能力。尿素氮是机体蛋白质代谢过程的主要终端产物,是反应反刍动物蛋白质代谢的重要指标。尿素氮与体内氮沉积和蛋白质利用率呈负相关,尿素氮低说明动物可有效利用饲粮中氮、蛋白质或氨基酸,而尿素氮高则表明较多蛋白质被氧化分解,降低了利用效率。此外,饲粮中高含氮水平也会导致血清尿素氮的升高。由于随着牧草的生长发育以及家畜的持续采食,牧草生长后期其产量和品质下降,导致机体合成蛋白质的效率降低,因此本试验中牦牛血清尿素氮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而中药饲喂组由于黄芪、当归富含粗蛋白质,添加后提高了饲草中氮的水平,贾存辉等的研究表明饲喂高蛋白含量的棉籽壳增加了马鹿血清尿素氮含量。此外,研究发现牦牛具有低氮高效利用的适应性能力,经历一段对低氮营养适应的时间后,其氮利用效率得到提高,这也是试验后期两组牦牛表现出血清尿素氮水平升高的原因。
血清GLU对机体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维持极其重要,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GLU含量不仅能够反映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能力,同时能够反映机体所处的生理状态,是动物自身对GLU吸收、代谢及转运平衡的反映。当血液中GLU水平较高时会刺激血液INS水平升高,INS促进GLU合成糖原。本试验中两组牦牛血清GLU水平均随饲喂时间呈现线性下降的趋势,这与血清TP、ALB的变化趋势一致,都是由于随牧草生长进入枯黄期牦牛摄入营养水平下降所导致的。
血清ALT和AST是评价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当动物肝细胞受到胁迫或损伤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转氨酶由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进入血液引起血液转氨酶浓度升高。但转氨酶升高也不都是由于肝脏受损引起的,一些炎症,营养变化(例如高能、高蛋白)等也会导致血液转氨酶升高。本试验两组牦牛血清ALT和AST水平均无差异,表明中药添加饲喂牦牛和正常放牧相比没有对其肝脏造成不良影响。本试验牦牛血清ALT和AST含量分别为34.67~44.69 U/L、54.08~79.88 U/L,与范小红等研究结果一致。本试验中所有牦牛血清AST含量随饲喂时间先升高后降低,其含量升高时期是牧草生长旺盛期(8月中旬到下旬),也是牦牛的发情季节,引起AST含量升高的原因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免疫球蛋白反应机体的免疫能力。IgG在体液免疫中占据重要作用,半衰期长,在血清中含量最高,对病菌、病毒具有较强的抵御作用,IgA具有吞噬作用,IgM是初次免疫抗体。本试验中药组血清IgG、IgA、IgM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饲喂黄芪当归能够提高泌乳牦牛免疫力水平。何正义研究表明饲喂中草药能够提高育肥猪血清IgG、IgA、IgM的水平。中药黄芪当归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富含黄芪多糖和当归多糖,能够激活分泌巨噬细胞、浆细胞、NK细胞、T淋巴细胞。饲喂68 d后两组泌乳牦牛血清IgM含量差异显著性消失,说明黄芪当归在提高牦牛机体血清IgM含量的功效在试验初期效果明显,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效应减弱。NO也是一种重要的双向免疫调节分子,在一定范围内NO的含量与免疫力呈正比,但当超过适宜范围会损伤自身组织。研究表明含多糖类中草药能够诱导上调巨噬细胞中NO合成酶mRNA的表达,增加NO的分泌,进而增强机体免疫力。本试验饲喂牦牛当归黄芪后血清NO浓度提高,说明黄芪和当归多糖提高了巨噬细胞中NO相关调控基因的表达,增强了牦牛免疫力。本试验中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牦牛机体免疫球蛋白水平以及NO水平降低,其主要原因是受饲草产量、质量的下降,以及气温逐渐降低的影响。
IFN-γ的生物学功能是免疫调节,诱导多种抗原提呈细胞表达,可活化单核、巨噬细胞并增强溶菌酶活性,分泌白介素、TNF-α等。IL-6可由TNF-α诱导分泌,TNF-α和IL-6可激活吞噬细胞进而杀灭病原体,也是细胞级联反应的起始因子。IL-2主要由CD4+Th1细胞分泌,促进IFN、TNF等细胞因子分泌,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同时参与炎症或自身免疫反应,IL-2水平的高低直接反应机体的免疫功能。本试验结果显示,饲喂中药对牦牛血清TNF-α和IL-6含量无显著影响,INF-γ和IL-2水平在试验后期才表现出显著增加,说明饲喂黄芪当归能够提高牦牛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能力,但细胞因子IFN-γ和IL-2的免疫增强效果需要饲喂一段时间后才能显现。黄芪的免疫作用与其所含多糖类和皂苷类有关,黄芪多糖对机体免疫具有调节作用,能够抑制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猪崽腹腔巨噬细胞对IL-1和TNF-α的表达。本试验中两组牦牛血清IFN-γ、TNF-α、IL-2、IL-6水平均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合牦牛乳中体细胞数随着泌乳时期的延长呈增加趋势,说明牦牛机体处于免疫应激状态,可能是由于气温降低,加之采食摄入养分的下降,而牦牛犊采食量增加,导致乳房炎症的发生。
泌乳功能受催乳素、雌二醇和生长激素(GH)等泌乳相关激素调控,GH通过促进乳腺组织的发育促进泌乳。本试验饲喂黄芪当归粉显著提高了GH水平,说明中药中有效成分可以促进机体合成GH,进而刺激乳腺细胞的发育,提高泌乳量。SOD和GSH-Px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可以清除体内的O-,避免生物膜脂过氧化,继而损伤细胞及膜蛋白结构等。SOD能将O-转化为过氧化氢,然后在GSH-Px的作用下生成水,MDA是自由基对不饱和脂肪酸引发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分解终产物,可反映机体过氧化程度。黄芪、当归中含有多糖、黄酮类、多酚类、皂苷类、挥发性酸等功能性物质,其中黄酮类物质可以有效捕捉和清除O-,多酚类可作为氢供体,也具有清除O-的能力。本试验结果显示饲喂黄芪当归提升了牦牛血清SOD、GSH-Px含量,降低了MDA含量,说明黄芪当归能够提高牦牛机体抗氧化能力。
母乳是犊牛能量和蛋白质的直接来源,母乳成分变化会直接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黄芪多糖可以通过调节相关激素水平来影响产奶量,乳脂肪含量的差异是由年龄、营养状况、饲养管理、胎次、能量平衡及乳房健康状况等因素造成的。本试验中药组牦牛乳脂肪、乳蛋白和乳糖含量高于对照组,说明黄芪当归中富含的多糖类等有效成分能够促进乳腺细胞合成分泌乳清蛋白,改善牦牛营养状况,提高牛乳乳脂率、乳糖和乳蛋白含量,进而提高牦牛乳品质。吴德峰等研究表明中草药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试验牛乳蛋白含量。随着饲喂时间的推移,牦牛乳脂肪和蛋白含量呈增加趋势,而乳糖含量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受泌乳家畜生理状态和饲草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发现金川牦牛在6-9月份泌乳期内乳脂肪含量呈上升趋势,麦洼牦牛9月份乳脂肪显著高于7月份,牧草有效中性洗涤纤维(NDF)能够促进乳脂肪的合成。牧草生长后期NDF含量增加,是促进牦牛乳脂肪含量升高的原因之一。研究发现乳糖含量的变化与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呈相反的趋势,乳糖含量的变化主要受饲草中可溶性糖分含量变化的影响,高能饲料饲喂会升高乳糖含量。随着饲喂时间的推移饲草逐渐停止生长,可溶性糖分含量下降,导致牦牛乳糖含量的降低。
体细胞数是牛乳房健康水平的标志,体细胞数与乳腺健康息息相关,体细胞数高表明乳房处于亚健康状况,乳房炎的发病率高。本试验第15天中药组牦牛乳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他采样期中药组牦牛乳体细胞数在数值上也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中药组每毫升牛乳中所含体细胞数为9.5×10~29.2×10个,对照组为24.8×10~34.7×10个,均在标准范围之内。该结果说明中药黄芪、当归饲喂对牦牛乳房健康,牦牛乳品质具有提升作用,其主要原因是中药多糖、皂苷等活性成分提高了牦牛的免疫力,进而减少隐性乳房炎的发生。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所有牦牛乳中体细胞数含量上升,主要原因是气温降低、牧草品质下降导致牦牛免疫力下降,有可能导致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增加。
乳MUN含量直接反映血液尿素含量,可提示饲料蛋白利用水平。国内外研究表明,影响MUN变化的因素可分为营养性因素和非营养性因素,其中营养性因素包括能量水平、蛋白质水平、蛋白降解率和能氮平衡等;非营养性因素包括牛的品种、泌乳时间等,其中饲粮中的能量水平是导致MUN变化的重要因素,当饲粮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不足,瘤胃中的氮不能及时被瘤胃微生物利用时,氨就会进入血液,导致BUN含量增加,进而引起MUN含量增加。中药组泌乳牦牛比对照组降低了MUN水平,表明中药有利于瘤胃能氮平衡,提高氮的利用效率。但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中药组和对照组牦牛乳MUN水平均升高,其原因主要是牧草生长后期能量水平降低导致瘤胃中氨不能被微生物及时利用进入血液所致。此外,Konjacic等研究表明泌乳中期MUN含量高于泌乳初期和末期。本试验牦牛乳采样期为7-9月份,属于牦牛泌乳中期。正常牛乳中MUN含量范围为10~16 mg/dL,本试验中药组牦牛乳MUN含量为12.13~15.30 mg/dL,在正常范围之内,而对照组牛乳MUN含量为16.05~26.85 mg/dL,比正常范围偏高。当牛乳中MUN含量高于19 mg/dL时,其母牛子宫环境不利用胚胎着床,降低受胎率。饲喂黄芪当归降低了牦牛乳MUN水平,侧面反映对牦牛繁殖也具有提升改进作用。
乳铁蛋白在哺乳动物中广泛分布,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活性。黄芪当归饲喂提升了牦牛乳中乳铁蛋白的含量,表明其对牦牛乳功能性品质提高的重要作用,其提升机制与免疫提升具有相关性,可能是通过提高嗜中性粒细胞的活性进而提升乳铁蛋白的分泌量。本试验中牦牛乳乳铁蛋白均随饲喂时间呈升高趋势,这是受不同泌乳阶段的影响,研究发现乳铁蛋白含量随泌乳期的延长而升高。虽然中药饲喂并没有显著提高牦牛乳中sIgA含量,但随饲喂时间中药组和对照牦牛乳sIgA含量均呈升高趋势。sIgA在黏膜防御中起重要作用,对维持黏膜表面菌群平衡及减少其它抗原引起的局部过敏反应有重要意义。
本试验结果表明,饲喂中药黄芪当归具有调节泌乳牦牛营养代谢、提高免疫能力和抗氧化性能的功效,并且能够缓解气温降低、牧草营养品质下降对牦牛造成的应激。饲喂黄芪和当归提高了牦牛乳中脂肪、蛋白和乳糖含量,降低乳中体细胞数、提升乳铁蛋白含量。本试验推荐的黄芪和当归饲喂比例为2.5∶1,添加量为日干物质采食量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