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双莉 杨洋
摘要:针对“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遇到的问题,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要注重构建“1+X”证书制度下高职护理专业“分方向、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护理岗位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岗位导向、能力递进、X向拓展”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探索“课证融通”,深化“三教改革”,并构建“双主体三层次五环节”实践教学体系,以进一步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方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6-0004-03
国务院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其中,“1”为学生在校学习获得的学历证书,全面反映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X”则为通过考评等方式取得的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反映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综合能力。要通过“1+X”证书制度的实施,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基础,同时,鼓励高职院校的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考评,取得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明确指出:“有关院校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通过试点,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促进校企合作;建好用好实训基地;探索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构建国家资历框架。”“1+X”证书制度的实施,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大改革和创新实践,给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1.“1”与“X”证书如何真正融通
调查发现,“1+X”证书制度在实施方面与学校现有的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很难进行科学的融合。比如,证书考试内容与现有学历课程没有对接,课堂教授内容与证书考试内容相关性较低,学校大都采用集中培训、业余训练等方式讲授证书考试内容,不可避免地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影响职业技能提升效果。《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明确指出:“试点院校要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只有将人才培养、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统筹考虑、同步设计,实现真正的课证融通,才能进一步促进“1+X”证书制度的实施,这也对高职护理专业教学的多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如何实现深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的基础和必要方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调查发现,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片面强调考取证书,忽视通过深度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强调:要深化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充分利用院校和企业场所、资源,与评价组织协同实施教学、培训,加强对有关领域校企合作项目与试点工作的统筹。可见,“1+X”证书制度的实施,并非单纯地要求考取证书,而是更加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培养社会实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新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法,加强与相关行业、对口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融合沟通,做好调研工作,对工作岗位、岗位职责、岗位技能逐一进行分析,再将其与课程对应,精准培养企业需要的职业技能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率。
高职院校要认真分析护理岗位能力和行业发展需求,结合护理专业生源特点,明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细化护理人才的分方向培养,多渠道培养护理人才,基于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使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能够学有所长,成长为社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
1.构建“1+X”证书制度下高职护理专业“分方向、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要深入调研,依据学生个性化特点和个人学习规划,改革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传统的通才教育模式转为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分方向、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取得护理专业专科毕业证的同时,通过岗位方向课程的学习取得相应岗位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医护英语等级证书等。具體来说,高职护理专业“分方向、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如下特点。(1)大类分方向培养。第一学年,学院开设公共基础课和医学基础课进行大类培养。第二学年,要求学生在充分考虑个人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自愿选择一个岗位方向,并在学完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学习所选择的岗位方向课程。根据社会需求,学院开设麻醉护理、康复护理、涉外(英语)、涉外(日语)、老年护理、母婴护理、ICU等方向课程。第三学年,根据学生各自岗位方向的不同分为两个阶段,要求学生34周在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医院进行临床护理实习,4周时间进行岗位方向实习。(2)院校双主体共同培养。学校和合作医院共同作为人才培养主体,探索合作培养方式,在院校合作上创新思路。笔者所在院校与焦作市人民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焦作市矿务局中央医院深度合作,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包括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共同研讨教学内容、共同把好教学质量关等。(3)国际交流合作培养。学校成立涉外护理班,指导学生强化日语或英语课程学习。每年选派优秀护理学生到国外合作学校开展为期半年的学习,学习结束之后,按照考核结果提供成绩证明,转换认定相应学分。学校通过多种方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4)专升本卓越人才培养。针对入学成绩较好、知识基础牢固、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学校鼓励他们通过“专升本”考试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要求专升本的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强化英语课程的学习,“具备从事护理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既可以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也可以直接在临床、社区、管理、卫生服务第一线工作”。
2.构建基于护理岗位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岗位导向、能力递进、X向拓展”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具体来说,主要由基于护理岗位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X”向能力拓展课程三个模块构成。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基本能力课程,如中华传统文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生理学、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药理学、护士人文修养等,要求学生在第一学年学完。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完成专业核心能力课程、“X”向能力拓展课程学习,包括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健康评估、心理与精神科护理学、护理综合技能等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以及相应的等级证书模块课程,如ICU方向选修急救护理学和危重癥护理学、康复护理方向选修康复护理基础和康复护理技术、老年护理方向选修老年护理基础和老年健康照护、母婴护理方向选修母婴护理学和小儿推拿学、麻醉护理方向选修麻醉护理学和麻醉护理技术、学历提升试点班选修基础英语和进阶英语,同时参加“X”向能力拓展课程中该方向的见习和实习。
3.探索“课证融通”,深化“三教改革”
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进“1+ 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就需要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进一步优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课程建设,探索“课证融通”,深化教材、教师、教法“三教改革”。(1)设置“课证融通”标准,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置换相应课程学分。目前,笔者所在院校与护理专业相关的证书主要有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母婴护理、老年康体指导等四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校通过与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对接,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设置“课证融通”标准,便于学生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申请置换本专业一门或多门专业课程学分。(2)重构教学内容,使得职业技能教学标准与专业课程教学标准有机融合。比如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主要涉及基础护理学(核心能力课程)、老年护理基础(“X”向拓展课程)、外科护理学(核心能力课程)三门课程,涵盖饮食照料、排泄照料、睡眠照料、清洁照料、转运照护和安全防护等内容;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主要涉及母婴保健学(“X”向拓展课程)、小儿推拿学(“X”向拓展课程)两门课程,涵盖孕产妇生理特点、不同阶段产妇食谱、饮食调理、产后康复保健、婴儿日常饮水和皮肤护理、小儿常见病推拿及技术应用等内容。
4.构建“双主体三层次五环节”实践教学体系
在“1+X”证书制度中,“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而实践教学则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要从护理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护理职业岗位能力和社会需求出发,构建与“岗位导向、能力递进、X向拓展”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双主体三层次五环节”实践教学体系。在该实践教学体系中,“双主体”是指学校和企业共同作为培养主体,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学岗对接。“三层次”中的第一层次是“专业通用技能实训”,旨在培养学生的护理岗位基本技术能力,主要通过课程实训、见习等环节实施;第二个层次是“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旨在培养学生的护理岗位综合技术技能,主要通过集中技能强化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实施;第三个层次是“专业方向核心技能实训”,旨在培养某一核心技能,主要通过“X”拓展课程实训、“X”向见习、“X”向实习等环节实施。
针对“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遇到的问题,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分方向、多渠道”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在护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组织实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该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广泛的示范效应,是一种可资借鉴并值得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何美仙,朱雄才,胡繁荣.论高职农艺类专业分类分层人才培养的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8).
[2]石忠,王晨倩.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的逻辑意蕴与应然架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2).
[3]黄煜栋.构建分类分层模式下的“三层次六环节”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
[4]罗金桃.“1+X”证书制度下高职护理专业“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探究[J].教育观察,2021(26).
[5]高正春,张扬,李娟.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护理专业老年照护课程体系的构建[J].护理研究,2021(03).
[6]邹立琴,张少华,陈方军,谢志权,陈宇清,杜娟.1+X证书制度试点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01).
Exploration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Nursing Professional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1 + X Certificate System
Fan Shuangli, Yang Yang
(Department of Nursing, Jiy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yuan 459000,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training of nursing professional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1 + X" certificate syste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the reform measures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nursing professional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directional and multi-channel" talent training mode for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pecialty under the "1 + X" certificate system, build a modular curriculum system of"post orientation, progressive ability and X-direction expansion"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nursing post ability and quality,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of courses and certificates", deepen the "three education reform", and build a "double subject, three-level and five links"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nursing professionals and students employability.
Key words: 1 + X certificate syste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ursing specialty; talent training mode; sub direction; reform in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