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擎爱之火炬:行善即生活 懂爱传承爱

2022-08-03 02:27严俊明陈琪许娟娟
银潮 2022年7期

文 严俊明 陈琪 许娟娟

刘宏燕(左)与老人谈心

早上8 点,南通海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百货批发市场前,刘宏燕停好电动自行车,走向一个个摊位,拿出手机对照愿望清单,一一挑选物品。尽管不认识清单上的许愿者,但只要有人提交,刘宏燕就会对标要求,点亮他们的“微心愿”。

刘宏燕今年61 岁,先后获评“江苏省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4 年前,她带领“鸿雁志愿服务队”成员,以孤寡老人、抗战老兵、留守儿童为服务对象,开展“点亮微心愿”“爱心助空巢”“义务守陵”等志愿服务活动。今年3 月,刘宏燕被海安市委市政府聘任为海安“志愿之城”形象大使。

“为这些老人、孩子做点事,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心,我认为很有意义。”刘宏燕说,她将一直高举爱的火炬,点燃一群人心中善的火种。

懂得爱 传承爱

刘宏燕的故乡在黑龙江省伊春市。1966 年起,刘宏燕父母先后收养4个先天不足的弃婴。为拉扯孩子们长大,母亲辞去稳定的工作,专心照料家庭。读小学五年级时,刘宏燕将两位无处安身的寻亲老人带回了家。工作后,她将一半工资用在两位老人身上。老人常说:“我们不知哪世修来的福气,遇上这菩萨心肠的姑娘。”

爱如一束光,指引刘宏燕走向大孝大爱。她从湍急的河水中救出不慎落水的儿童,在疾驰的列车前推开轻生老人,从浓烟滚滚的库房内抱出氧气瓶……“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黑龙江省三八红旗手”“全国边陲优秀儿女”等荣誉称号,铭刻着她闪光的青春轨迹。

31 岁那年,在父母的催促下,刘宏燕通过杂志公开征婚。第27 封来信引起了她的关注。信中,远在千里之外的南通海安市原新生乡单身父亲刘昌明介绍了自己的具体情况:父亲患肺结核,母亲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弟弟肌肉萎缩,妻子离世,留下两个男孩,一个4岁,一个8岁,并负债1.7万元。

“如果我不帮他们,这个家就垮了!”刘宏燕将刘昌明的情况告诉了父母,可一向宽容的妈妈告诫她:“做好事可以,我们可以资助他们,但婚姻大事一定要考虑清楚。”

几经思量,刘宏燕说服父母,赴海安实地考察。尽管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亲眼目睹刘昌明家的困境,刘宏燕万分震惊。想到可能面临的远离父母、语言不通、为人继母的挑战,她有些不知所措。犹豫之时,刘宏燕见到刘昌明的两个孩子,看到他们的眼神,她心疼极了:“我要留在这个家,我一定会照顾好你们!”

1992 年5 月,刘昌明与刘宏燕成婚。婚后不久,刘宏燕怀孕了,但想到家庭的经济状况,再想到对孩子的承诺,几夜辗转反侧,她含泪去医院流产,并做了绝育手术。次年,刘宏燕联系上刘昌明的前岳父岳母,以女儿的身份认下他们,揽下照料二老的担子。

为多挣钱,刘宏燕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打毛衣贴补家用。她还经常帮助附近村民,谁家有困难她总会搭把手,挑最苦最累的活去做。一到阴雨寒冬,刘昌明的父母和弟弟病情就会加重,经常卧床不能自理。刘宏燕带他们去医院检查、治疗,直到三人病情都有所好转,她才喘口气。弟弟走路不稳,容易摔倒,刘宏燕便为他买四脚拐杖和轮椅。2002年,刘昌明的父亲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刘宏燕帮他擦洗换衣,从无怨言。弥留之际,他拉着刘宏燕的手说:“这个家亏欠你太多了!”

在刘宏燕的悉心照料下,两个儿子考取大学。庆祝酒席上,他们第一杯酒敬了刘宏燕:“没有您,就没有我们这个家的今天,更没有我们两兄弟的今天。我们之前一直没有当着您的面叫‘妈妈’,可在我们心里,您早就是我们的妈妈!”

将心比心 温暖常在

1998 年8 月,刘宏燕成为新生敬老院的护理员。这期间,她先后购买《基础护理》《康复医学》《心理学》等书籍,寻找与老人相处的秘诀。

护理员的工作并不轻松。尤其是冬天,有时刘宏燕刚钻进被窝,就有老人喊着要上厕所,或发生意外摔倒等突发情况。“转一圈,冻得冰凉再回去睡。”敬老院里大多是孤寡老人,哪怕遇到脾气不好的,她也总是笑脸相迎。陆凤病危住院,神志不清,严重时将自己搞得浑身沾着污物,刘宏燕不顾脏累,帮她擦洗身体并换上干净衣服。20 天时间,刘宏燕的体重下降16斤。

在敬老院工作的16 年,刘宏燕陪护83位老人,受过委屈,也有过温暖。一次,刘宏燕感冒卧床,老人们十分心疼,你两块钱、他三块钱,为她买鱼、买肉。敬老院里面有个小灶,他们熬好鱼汤煮好肉,端到刘宏燕床边说:“我们没多少钱,这是大伙合起来买的。”刘宏燕特别感动:“最幸福的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老人都把我当成女儿,我也把他们当父母,尽心尽力照顾他们。”

1999 年,刘宏燕远在千里外的母亲病重,通知她速回。当时敬老院正有3 位病重老人需要护理,她实在走不开,回家的日期一拖再拖。当她终于可以回去时,母亲已经去世,这份内疚永久深埋在她心底。

有人觉得刘宏燕很傻,直言她与敬老院的老人非亲非故,何需这样辛苦。但刘宏燕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以后我也需要人来安慰我,陪我说说话、聊聊天,所以就算有时候很委屈,但想想就过去了。”

奉献成为习惯

1996年,刘宏燕主动与抗战老兵陈龙结对,每周到他家中,帮洗衣、陪说话、唱红歌,就像亲闺女一样。刘宏燕说,虽然陈龙患有阿尔茨海默症,但他还记得当年的故事,还记得自己,她感到很满足。2019年,陈龙过世,刘宏燕不忘其患有食道癌的老伴曹启凤,经常上门看望。

2013年退休后,刘宏燕听说“扬州好人”李彬20多年坚持照顾烈士父母的事迹,深受感动,她主动前往江都,照顾烈士母亲张秀玲。那年,张秀玲85 岁,刘宏燕称她为“妈妈”,把她当作亲生母亲,每天变着花样做她爱吃的营养餐。为让张秀玲更有胃口,刘宏燕还特地向周围的邻居请教,学做江都菜。

不久,刘宏燕又听说赵风和坚守承诺73年为烈士守墓的事迹,她主动和赵风和联系,每隔一段时日,就带着装有两块抹布、一把铁锹和一副手套的红桶,来到烈士墓擦拭墓碑、清除杂草。“我希望能把这份诺言延续下去,为烈士守墓。”除了清理打扫赵坚烈士陵园,刘宏燕每周还会去海安市烈士陵园打扫两次。

2008年开始,刘宏燕每年都向党组织缴纳500 元“特殊党费”。此外,1993 年至1998年,刘宏燕分别资助山西省柳湾煤矿子弟小学和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的两名学生,每人每年800 元,直至其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业;1998 年特大洪涝灾害,刘宏燕化名慕敬英捐款200 元;2014 年,她化名资助东北农村一个特困学生每月200 元。2020 年初,刘宏燕第一时间捐款3000 元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现在,她牵头发起“跟着宏燕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带动千人参与文明实践,将雷锋精神薪火相传。

“有生之年,能做好事就做好事,能奉献就奉献。和别人比起来,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应该再努力、再努力。假如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不去帮助,我整晚都会睡不好觉。”刘宏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