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目标与策略研究

2022-08-03 02:53杜熙茹
体育师友 2022年2期
关键词:体教课余竞技

郭 烨,杜熙茹

(广州体育学院 研究生院,广东 广州 510500)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破解制约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少年强则国家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需构建覆盖全体、突出重点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新机制。学校课余运动训练(以下简称课余运动训练)能够使学生在接受良好文化教育的基础上,激发运动兴趣和体育精神,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优良路径。积极探寻课余运动训练的长远发展途径,对实现国家体育现代化、建成体育强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课余运动训练的概念界定

杨文轩(2016)提出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美育有机统一,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田麦久(2012)说明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为目的,是促使运动员夺得比赛优胜的重要活动。陈雪红(2011)将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定义为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提高某项运动的技术水平,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胡惕(2015)将学校运动训练的概念阐述为建立在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之上,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学习之余对具有体育天赋与运动特长的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运动训练活动。可见,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学校运动训练指的都是学校主导下进行的课余运动训练活动,其与课余锻炼相比更具专业性,与竞技体育相比又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业余性与广泛性。既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路径之一。

2 课余运动训练的角色发展

2.1 体教结合模式下课余运动训练的角色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体教双方在体教结合阶段经历了酝酿和形成、波折、恢复和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并进入成熟发展期4个阶段。1953年,毛泽东同志提出“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成为后来“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雏形,也是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理论基础和政策制订基础。1958年,国家将体育工作的重心从群众体育转到运动训练工作上,并对教育部门提出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单独或联合举办青少年业余体校的建议。1986年原国家教委、国家体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该规划提出要积极发展课余体育训练,点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成为国家体育运动训练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此规划中,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虽然同为课余运动训练的主要任务,但总的要求还是指向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1987年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首次批准了53所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普通高等院校,鼓励普通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开展运动训练,提高学校运动技术水平,大力培养能够承担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主要任务的学生运动员。199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对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做出了明确指示。此后,体教结合逐步走向成熟,探索出了“清华模式” “南体模式”等具有代表性的 “学训结合”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课余运动训练作为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体教结合的探索过程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广泛开展后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其一,大多数学校并不具备“清华模式”附小、附中和大学的一条龙体系优势。而保证运动训练的系统性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过程中需要遵守的重要原则,这也是“三级训练网络”比学校运动训练成材率更高的原因之一。其二,课余运动训练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载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任务。但体教结合背景下,课余运动训练更多关注的是体育特长生,在提升全体学生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方面贡献较少。其三,缺乏科学指导。“金牌战略”下体教结合价值取向出现偏离,过早进行成人化训练以至于学生运动员进入成年阶段再无潜质可挖的情况频发。20世纪60年代,我国体育界提出了对竞技体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但彼时存在不少片面理解“大运动量”这一要求的情况,许多运动员因训练方法不当造成了严重的伤病。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培养一位优秀运动员动辄十数年,缺乏科学指导的训练直接造成了国家人力、财力资源的浪费,更不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1985-2010年,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连续下滑,小学生近视率超过50%,大学生近视率超过90%。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未见“体育”身影。70多所部属高校的 “十二五”规划中, 只有北京师范大学提到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中学校体育缺位,课余运动训练被家长认为是影响学生文化成绩的活动,孩子文化成绩不好就送去练习竞技体育的情况十分常见。体育与智育本同属教育,应相互助力共同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但在家长的眼中却成了非此即彼的选择。由此看来,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的转型迫在眉睫。

2.2 体教融合模式下课余运动训练的角色定位

新时代背景下,找准课余运动训练的角色定位不仅是研究其未来发展方向的逻辑基础,更是构建课余运动训练发展新格局的基石。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重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强盛,一举扔掉了中国积贫积弱的帽子,是开启我国国际化战略发展的里程碑事件。胡锦涛同志在总结表彰大会中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是新的战略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体育强国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才培养的行动指南。我国青少年整体体质持续下降,运动员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归根究底反映的还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要深刻意识到“全面发展”不仅是发展“全面”的人,还要对全面的“人”进行发展。2020年9月,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需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活动。可见, 新的政策指导下,课余运动训练的适用对象从有运动潜力的学生扩大到了全体学生,不仅要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更要承担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全面发展的任务,是将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深处的重要环节。

3 改革新模式下,课余运动训练的发展诉求

3.1 坚持“问题导向”,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

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扶持,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无数辉煌战绩,但近年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重要路径“三级训练网络”深陷青黄不接的困境,前行乏力。课余运动训练虽然承担着为竞技体育培养人才的任务,实际上真正培养出来的高水平运动员寥寥无几,除场地、器材等外部条件因素影响之外,究其原因:一是观念,二是质量。

观念指的是大众对体育和体育与文化学习之间关系的看法。以往,体育总是被家长视为孩子学习不好的备选出路,被文化课老师视为调皮孩子的收容处,被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的学生视为 “出人头地”的机会。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已成为大众对体育生的刻板印象。

质量指的是教师的质量、学生运动员的质量与场地设施、后勤保障的质量。早期,体育与教育各自为政,人才资源不互通,许多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基础薄弱、综合实力较差,不被教育人事部门认可。许多学生在高中之前都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运动训练,高中时文化课成绩不太理想才临时抱佛脚恶补体育,以体育特长生身份进入体育院校。文化基础薄弱的退役运动员缺少专业理论知识和科研素养,仅靠“师父带徒弟”的传承难以在强敌环伺的新时代取得质的突破。而从学校体育一路走来的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广而不精,本身缺乏对高水平训练的认知与经验,也就难以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由此可见,以往大众在潜意识中就把体育视作不需要智慧的行业,是学科教育主赛道外的小“捷径”,实则不然。而在这样的主流观念下,要提高课余运动训练的办训质量、师资质量、学生运动员质量,从根基上就是不牢固的。

2021年3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了建设 “体育强国” “人才强国”的任务,对我国体育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业、技能只靠一头或是两头不到岸的体育从业者已经无法承担起建设体育强国的历史任务,未来国家需要的是高质量复合型体育人才。近年来,在 “体教融合” “学校体育改革” “体育中考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改革之下,人们对体育的态度已在悄然发生转变,“体育”回归 “教育”的步伐已形成势不可挡的趋势。因此,仔细研究、合理运用好相关政策,构建学生学校文化学习与课余运动训练一体化良性循环培养方案,是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的有效办法(图1)。

图1 学校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方案示意图

3.2 “双减”为缓解“学训矛盾”减出了空间

从 “体教分离”到 “体教结合”, “学训矛盾”一直是困扰相关从业者的“老大难”问题(图2)。随着改革观念的不断深入,为避免影响学生文化课学习进度,义务教育年龄阶段的比赛基本上都会选择周末或者假期开展。因此,目前学训矛盾主要体现在学生体力与精神压力的负担上。课余运动训练对体力和精神的消耗会使学生在面对沉疴的作业时感到疲乏,双方持久压力下,学生自身又无法对客观条件做出调整,自然会在心理上对其中一方甚至是双方都产生厌倦、逃避等负面情绪,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重文轻武”或是“重武轻文”的现象。此外,学业和训练与负面情绪长期对标会影响学生进一步拓展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兴趣,因此,也就很难培养出学生 “终身学习” “终身体育”的意识。

图2 学训矛盾解构图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强化了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双减”改革动作的切入点在“时间”和“质量”。减轻学生的作业及校外培训负担是为保障学生必要的休息时间,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同时也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要求。“时间”和“质量”同样也是改善学训矛盾的关键词。从时间方面看, “双减”为缓解学与训的冲突提供了空间。学校可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课余运动训练活动,既可以保障训练的系统性,也能为学生完成作业留下充裕的时间。但想要完全解决学训矛盾,仅是在时间的分配上做调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教学与训练的质量抓起来。文化知识不在于学了多久,而在于掌握了多少,运动技能亦是如此。没有质量的定时学习、训练,是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的。此外,学生才是学习和训练的主体,面对学训矛盾,学生要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当然,这离不开文体双方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与培养。

3.3 “教会、勤练、常赛”模式下,课余运动训练发挥更大价值

2020年10月,为深化体教融合、健全协同育人机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教会、勤练、常赛”体育教学新模式,旨在以培养学生真正掌握一到两门运动技能为主导,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习惯,从根本上改善学生“学不会”、身体素质下降和未来国民体质健康问题。此背景下,由小学中高年级开始构建的“可选择性专项化教学”体系、 “体育走班制教学”已成为当今学校体育的热点议题。但 “体育走班制教学”目前尚不成熟,受到多方条件掣肘,课时有限,并不能完全解决“学不会”问题。而课余运动训练可以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优先考虑体育课安排是开展体育走班制教学的先决条件,这对学校的教务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挑战。此外,体育走班制教学在师资和场地设施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开展的项目有限,即使学校可以与其他单位或组织达成教学资源上的合作,学生也很难在课间十分钟去到学校外的场地上课并赶回来继续接下来其他科目的学习。而学校课余运动训练则是在课余时间开展,在场地的转换上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学生也有更多机会根据爱好选择想参训的项目。第二,以赛促练的方式是以竞赛激起更多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与应用。应用环境的改变会给人带来更强烈的刺激,以足球为例,仅是在操场上练习传球是无法真正掌握足球技能的,只有瞬息万变的赛场才能带给学生更多的体会和认识,从而对足球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要达成这一目的,从组织形式上看,体育课的时长受到限制,完成教学内容后少有时间进行进一步的 “精练” “勤练”,更没有余力为竞赛做准备。课余运动训练开展的时间则相对充裕,可以系统地安排训练时间并为竞赛组织做好准备。学生经过反复练习和竞赛的磨炼,运动技能掌握水平自然会提升,体育课教学内容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两厢配合之下,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即可得到阶段性的提高。由此可见,课余运动训练对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体育走班制教学”与课余运动训练有效衔接,扎实、广泛地做好相关开展工作,可以切实解决“重复学”“学不会” “不喜欢”等问题。

综上所述,运用 “双减”政策和 “教会、勤练、常赛”模式构成的一体化学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及可持续发展性,是课余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

4 坚持“健康第一”强调基础体能训练

4.1 “健康第一”原则下,课余运动训练应如何开展

我国体育发展到今天,各个运动项目都已构建出相对完善的教学体系。违背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的训练方式已经很少出现,关于预防运动伤害的基础知识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普及。除体操、跳水、花样滑冰等要求高柔韧度的特殊项目以外,避免过早进行专项化训练已基本成为体育相关从业者的共识。因此,当 “小学中高年级” “专项化教学”等改革关键词出现时,不免会让一些教师联想到过去竞技体育因“揠苗助长”训练手段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此外,相较体育课,课余运动训练更具挑战性,可能会使学校对课余运动训练的开展产生保守心理。针对这类情况要明确的是,坚持“健康第一”并不是采用少量、低强度甚至是少动的方式规避所有体育运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运动训练不等于专项训练,专项训练只是运动训练的一部分。中国竞技体育在一代代人才培养过程中已经深刻地意识到维护运动员“运动寿命”的重要性。运动寿命指的是运动员能够从事竞技体育职业生涯的时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初期,因缺少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科学认识,导致我国运动员患伤病情况严重。许多顶尖运动员在国际舞台短暂绽放光芒后便无法再继续运动职业生涯,与国外的“常青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名优秀运动员的陨落,不仅意味着他本人的职业梦碎,其背后团队多年付出的努力与国家投注的资源也一并付诸东流。为改善这一困境,我国竞技体育不断引进、学习,研究新的、科学的训练理念与方法。并已逐渐意识到在低年龄阶段进行以全面发展为内核的基础体能训练对未来提升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降低运动损伤的重要性。基础体能训练是指采用多种多样的非专项身体练习来改造运动员身体形态、增进身体健康、提高身体机能和全面发展运动素质。包括肌肉力量、爆发力、耐力、柔韧性、平衡性、协调性和心肺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训练,具有基础性和全面性。可见,推动课余运动训练广泛开展,是基于累积了相当程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之上的政策要求。因此,要从全局分析,立于时代背景之上,辩证地看待课余运动训练开展的相关问题。

4.2 基础体能训练要参与学校课余运动训练全进程

基础体能训练不仅在早期发展阶段起到重要作用,于学生运动员的整个运动生涯都是不可或缺的。从技能水平发展方面来看,专注专项训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在短期可能会得到明显提升,但从长远来看,基础素质的不足将会阻碍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因为相较于基础技术,高难技术的完成一定是需要更多种能力协同参与的。从伤病预防方面来看,每个运动项目都有其独有的技术动作和用力方式,学生在训练中多次重复这些具有项目特点的动作是无法避免的,如挥拍、踢球等动作。而重复同样的、单侧的、具有一定强度和运动量的动作,特别是乒乓球、羽毛球,击剑等项目,在没有其他干预训练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学生肢体发展不均衡。此外,篮球、足球等有变向动作的项目对膝关节也会造成不小的负担。许多运动员的体格、体态能让人一眼识别出他从事的是什么运动项目,这一部分是因为运动项目的选材需要,另一部分是由于长期进行专项训练导致身体形态发生变化。并不是说身体形态的变化就是不好的现象,但机体的不均衡发展一定会造成劣性的影响。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如上表征或是较难完成正常功能性动作时,教师就必须马上重视并及早进行干预,才能避免后续的伤害。

课余运动训练是打好学生体质基础、技能基础,为国家培养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体育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树立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减少伤病、延长运动寿命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开展课余运动训练时必须充分发挥基础体能训练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并根据学生情况科学地把握好基础体能训练与专项训练的比例。

5 结语

新的历史征程上,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当前,“体教融合”发展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最大热点,也是使新时代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能够持久推进的必行之路。课余运动训练处在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交汇点上,承担着促进双方协同发展的独特而重要的角色。可以说课余运动训练的发展情况直接体现了体教融合工作的质量。因此,要结合时代背景,深刻总结其发展历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成因,特别是“学训矛盾”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相信多数体育工作者都曾有过相关的切身或间接的经历。因此更要主动地在国家的顶层设计指挥棒下谨慎思考、大胆行动,钻研相关政策条例,寻求能够切实解决问题的路径。例如,利用好 “双减”是缓解学训矛盾的有效办法, “教会、勤练、常赛”为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发展营造了更大的空间。总的来说, “质量”是新时代背景下发展课余运动训练,助力建设体育强国、人才强国要重点把握的关键词,而“全面发展”是提高“质量”的内在要求。相关体育工作者要始终秉承体育回归教育的大教育观,全面落实“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才能推动课余运动训练持续向好发展。

猜你喜欢
体教课余竞技
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内涵理念与实施路径
体教融合背景下西藏农牧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体教融合与校园足球对接:方式、困境及策略
体教融合发展模式的探究
青春正激昂 逐梦竞技场
电竞种植记
花与竞技少女
快乐的课余生活
课余,并非闲置的空间
咪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