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燕峰
(合肥皖智中学 安徽合肥 230601)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支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都会发生一些变化。针对当前形势,分析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找寻其缘由,最终提出合适的解决办法,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最佳途径,推动教育改革。
针对此次研究所需数据,笔者分别设计了教师、学生调查问卷。教师问卷可分为教师基本信息和教师在日常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的状况两个模块。其中,教师在日常教育中使用信息技术的状况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第二类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具体情况,第三类是教师自身和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不足和改进方向。教师问卷的题目设置比较详细,所得到的数据比较准确,可以支持后续的分析。学生问卷可分为三个模块: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所在学校使用信息技术教育的具体情况、学生对信息技术生物教学方法的态度。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较小,对学生群体的调查比较困难,所以针对中学生的调查并不多。问卷的目的是通过对师生两方面调查,识别当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学课堂学习方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教师问卷分析
教师问卷共收集到214份调查问卷,涵盖不同地区、不同年级的生物教师,以下是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从教师对待信息技术对于师生情感影响的态度看,仅有6.54%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会疏远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76.64%的教师认为这取决于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否恰当。91.59%的教师认为教育信息化改变了生物教学方法和模式,代表教育发展的趋势。由此可知,教师还是比较认同信息技术在日常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且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物教学效果,符合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教师目前已经掌握的信息技术生物教学方式占比最高的是“基于交互式多媒体(电子白板)的生物教学方式”,且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平常的课堂上,“呈现生物教学内容(如PPT、Word)”占比高达96.26%。应该来说,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生物教学的方式还是有待拓展的。
信息技术支持下影响课堂生物教学效果的因素调查显示,“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够高”,“教师缺乏系统的信息化生物教学设计专业知识,不能很好地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生物教学相结合”,“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平台不够完善”这几个因素占比较高。同时认为“提高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改善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完善学校所拥有的信息化资源”可以提升教学效果的占比较高。很显然,就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教师自身及学校管理层面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表1 教师问卷情况统计
教师问卷的最后一题的题目为“请您谈谈对本校的教育信息化整体建设的看法或建议(可从自己的教育经历或生物教学需求角度给出建议)”,共收集到107个回答,可概括为3点:
(1)强化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的培训力度;
(2)建立完善的资源库,完善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及信息技术设备;
(3)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获得和成长,反对形式主义。
2.学生问卷分析
学生问卷一共收集300份,回答对象为不同地区、不同年级的学生。现对问卷结果分析如下:所调查对象就读学校所在位置在城区、城郊、农村均有分布,这样调查结果更有普遍性和概括性。从学生层面的回答可看出,大部分学生所在学校都有使用信息化设备来辅助生物教学,但很多学校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并不完善,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这说明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情况还存在一定欠缺。
从调查结果还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学生层面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效果不好的原因中,“师生、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不足”占比高达83.33%,可见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另外,“信息量过大,寻找合适的资源比较困难”,“自制力太差,不能坚持”,占比均超过了65%。要知道,信息化的生物教学资源是由老师传递给学生的,这两个原因说明教师在筛选教学资源时,忽略了学生的具体情况,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没有重视学生的实际获得。
表2 学生问卷情况统计
总体而言,我国多数地区都开展了信息化教学,但落后偏远地区的教育信息化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同时,由于每所学校的资源相对独立,缺乏合适的共享渠道,各校都须花费大量精力独立建设,资源利用率不足。此外,部分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建设投入不足,急需更新优质资源。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智慧课堂正在建设中,但教师不知如何操作,急需专家指导。在瞬息万变的网络世界中,教师同样是学习者,很难完全不借助任何外力去掌握新的生物教学方法。
尽管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出现了许多新的生物教学方式,但调查显示,目前中学生物课堂中最常用的是简单的多媒体生物教学方式,如PPT、Word以及一些音视频。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生教育的诸多方面都不能满足。因此,生物教学方法仍需不断创新。
1.利用大数据促进教育信息化资源整合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两者的发展不同步。如何优化两者融合的效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数据化的今天可用具体的数据来监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去追踪实时动态,深入总结规律。在教育信息化改革过程中,需要注重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在政府相关部委和相关学校的组织指导下,整合当地优质教育资源。教师可在各种教育网站上分享他们的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其他教师也可以讨论和学习。通过大数据利用好教育资源,将部分教育信息准确传递给相关教师,提高教师对信息化的认识和信息化工具的使用。
2.建设一个普遍适用的教育信息化平台,缩小差距
网络是一个巨大的信息“网”,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各种信息。多元化的网络资源能为生物课堂教学提供多种信息资源。改善教育信息化环境,加强管理引导,搭建普适平台,完善资源共享渠道,最大限度保障教育信息化。同时,要注意城乡差距,无论是信息化教育资源,还是信息化设备,都尽量做到城乡同步。这样,即使是不同地区的中学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合理的选择生物课堂教学资源,然后借助多媒体软件制成电子课件,通过向学生展示直观的教育信息,既可以增加教学活动的灵活性,也能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
3.完善教师信息化生物教学能力培训机制
首先,各个学校应就学校本身情况制定一套培训机制,针对每次培训,应有严格的考核制度,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能力。然后是教师的思维培训,光有信息技术生物教学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有将信息技术和课堂生物教学相结合的意识,要将信息技术能力贯穿于日常生物教学的各个环节。但需注意开展工作的前提是不能增加教师负担。
4.不断开拓新的生物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建立虚拟的生物教学场景,也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来模拟人物和事件的发展。这样,教师不但可以向学生清楚地展示课程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特定问题和灵活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1.转变教师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不仅在于方便教师,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只有了解学生的需求才能真正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至关重要。信息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教育观念,教师的角色更倾向于组织者和诱导者,学生既是主体又是中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可以逐渐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激发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2.遵守原则
在中学生物课堂中恰当使用信息技术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仔细筛选所使用的课件中的图形、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摒弃一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信息,以免影响教育效果。
3.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实际学到的东西
在新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上的学生相对自由。课堂实施检查的重点是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掌握,通过课堂实时问答、每周练习、每月检查等形式,及时检查学习效果,及时纠正和补充问题,增加讲课效果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