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13例临床诊治分析

2022-08-02 13:27许阡成九梅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实性肿物附件

许阡,成九梅

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Sertoli-Leydig cell tumor,SLCT)是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一种亚型,十分罕见,其发生率占所有卵巢肿瘤的0.2%~0.5%[1]。卵巢SLCT好发于20~30岁的年轻女性,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三分之一的患者可表现为男性化的症状,如多毛、声音变粗、月经稀发甚至闭经、阴蒂肥大等[2-3]。因缺乏特异性表现,卵巢SLCT术前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确诊主要依靠术中探查、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手术是卵巢SLCT的主要治疗方法,部分患者术后需辅助化疗且需长期密切随访。总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我院)收治的1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卵巢SLCT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3例卵巢SLC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完整,术后于我院定期随访。

1.2 研究方法收集13例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内分泌水平、影像学检查、手术情况、术后石蜡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及预后,对这些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由于病例数较少,主要为描述性分析。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定性资料用例(%)表示。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13例卵巢SLCT患者年龄13~72岁,中位年龄31.0(26.5,46.5)岁,10例(76.9%)患者≤40岁,3例(23.1%)患者已绝经,年龄分别为56岁、58岁和72岁。

2.2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13例患者中,8例(61.5%)表现为雄激素过多症状:月经周期延长、月经量减少,甚至继发闭经,血清睾酮水平均升高,最高可达30.41 nmol/L,其中1例患者出现面部痤疮、腹部体毛加重和声者变粗的表现;3例(23.1%)患者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其中2例患者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另2例(15.4%)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13例患者均行肿瘤标志物检查,所有患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及 糖 类 抗 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均正常,仅2例患者CA19-9轻度升高(分别为32.23 kU/L、32.83 kU/L)。

2.3 影像学表现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盆腔超声检查,8例(61.5%)为附件区囊实性肿物,其中4例为多房性改变;5例(38.5%)为附件区实性肿物,边界清,内部及周边可见血流信号。8例患者术前行盆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增强检查,5例MRI表现为附件区囊实性肿物(3例考虑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可能性大),其中4例实性成分为主,呈等T1、稍长T2信号,增强后实性成分轻度至显著强化,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呈高信号,病变与卵巢血管关系密切;另1例囊实性肿物,囊性成分为主,多房,内见多发厚薄不规则分隔,较明显强化(见图1);另3例MRI表现为附件区实性肿物,形态较规则,增强后不均匀强化。4例患者术前行盆腔CT增强检查,表现为附件区实性或囊实性肿物,边界清,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

图1 卵巢SLCT盆腔MRI图

2.4 术中探查及手术方式13例患者均行开腹或腹腔镜探查术,术中探查均为单侧卵巢肿瘤,肿瘤直径3~15 cm,表面光滑,其中囊实性肿物8例,实性肿物5例。10例绝经前患者中8例行患侧卵巢肿瘤切除术,2例行患侧附件切除术;3例绝经后患者中2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1例因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仅行腹腔镜患侧附件切除术。

2.5 病理学特征术中肉眼见肿物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实性成分剖面为黄色或暗红色组织,部分质地糟脆,呈鱼肉样或胶冻样,囊性成分为透明黏液或黄色清亮液体(见图2)。所有13例患者均经石蜡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卵巢SLCT,根据2014年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卵巢癌分期,11例患者为ⅠA期,2例患者为ⅠC期。其中高分化1例,高-中分化3例,中分化4例,中-低分化5例(其中1例伴有异源成分,为黏液上皮)。2例绝经后患者全子宫切除后病理均提示子宫内膜不规则增生。免疫组织化学结果,13例患者的抑制素α(inhibin-α)和钙视网膜蛋白(calretinin)表达均为阳性,12例患者CD99及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表达阳性,9例患者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阳性,6例患者黑色素A(Melan-A)表达阳性,11例患者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均为阴性。3例患者于外院行DICER1基因检测,其中2例检出DICER1基因突变。

图2 卵巢SLCT术中所见及剖面肉眼观

2.6 后续治疗本研究中5例中-低分化卵巢SLCT患者(3例ⅠA期,2例ⅠC期),其中4例患者分别行患侧附件切除及盆腹腔多点活检的二次手术治疗,与前次手术间隔1~2个月,1例ⅠA期患者因13岁,患者家属坚决要求保留患侧卵巢,拒绝补充手术。其中2例ⅠC期患者术后行博来霉素+依托泊苷+顺铂(BEP)方案化疗,3或4个疗程。1例ⅠA期患者病理提示异源成分(黏液上皮),因合并症较多未予化疗。

2.7 随访及预后13例患者随访5~7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3(9,42)个月。随访内容包括妇科检查、内分泌检查、盆腔超声、盆腔CT或盆腔MRI检查。13例患者随访至今均未复发,无瘤生存。

3 讨论

3.1 卵巢SLCT的发病机制目前卵巢SLCT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发生可能与DICER1基因突变有关。研究表明,60%的卵巢SLCT患者可检测到DICER1基因突变[4]。绝大多数发现DICER1基因突变的患者为中、低分化,高分化卵巢SLCT的发病机制可能有别于中、低分化的卵巢SLCT,需要进一步大规模研究[5]。DICER1综合征是由DICER1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的家族性肿瘤易感综合征,常见的DICER1综合征相关肿瘤除卵巢SLCT外,主要包括胸膜肺母细胞瘤、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囊性肾瘤和横纹肌肉瘤等[6]。研究表明,DICER1基因突变的患者平均年龄更低,且更易表现为雄激素过多的症状[7]。本研究2例患者检出DICER1基因突变,分别为13岁和31岁,均出现雄激素过多症状,且术后病理均提示中-低分化,与文献描述相符[5,7]。因此,对于基因筛查检测到DICER1基因突变的卵巢SLCT患者,需警惕DICER1综合征的可能,同时行多学科会诊,以期更早发现其他DICER1基因相关的肿瘤及家庭成员的发病,尽早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

3.2 卵巢SLCT的临床特点卵巢SLCT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好发于20~30岁的女性,不到10%的患者可发生在初潮前或绝经后[8]。绝大多数(>95%)卵巢SLCT病灶是单侧的,且仅局限于卵巢,在诊断时几乎90%的患者处于FIGO分期Ⅰ期[2-3]。

卵巢SLCT患者约三分之一会出现雄激素过多的临床症状[9]。早期表现为去女性化症状,如月经减少、闭经和乳房萎缩等,继续发展可表现为男性化,如多毛症、痤疮、声音变粗、前额头发稀疏、喉结增大和阴蒂肥大等[5]。少数患者仅表现为雌激素过多的临床症状,如月经过多、阴道出血、月经紊乱或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诊刮病理通常提示子宫内膜增生、不典型增生,甚至子宫内膜癌[9-10]。约50%的患者临床症状可表现腹部包块相关症状,如腹痛、腹胀及下腹部包块等[11]。对于DICER1基因突变的患者,更需警惕DICER1综合征相关易感肿瘤的临床表现,如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亢进、肺囊肿、呼吸困难、气胸、血尿、腰痛和腹部包块等[12]。本研究13例患者中8例表现为雄激素过多的表现,其中1例患者进一步发展为男性化表现;3例患者为异常子宫出血,其中2例患者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病理提示子宫内膜不规则增生,与文献相符。对于盆腔肿物的患者,若出现月经减少、闭经、多毛症、痤疮和声音变粗等症状,尤其是20~30岁的年轻女性,应及时考虑卵巢SLCT的可能性,以期术前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诊疗水平。对于检测出DICER1基因突变的卵巢SLCT患者,需警惕其他系统症状的发生。

3.3 卵巢SLCT的诊断血清睾酮是卵巢SLCT重要的标志物,可辅助卵巢SLCT的诊断。影像学检查亦可作为卵巢SLCT的术前辅助诊断,多表现为囊实性或实性肿物[13]。本研究13例患者中,8例(61.5%)患者血清睾酮水平升高,最高可达30.41 nmol/L。影像学检查表现均为囊实性或实性肿物,因此术前应结合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充分考虑此疾病可能性并制定最优化诊疗方案。

诊断卵巢SLCT的金标准主要为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肉眼观上,卵巢SLCT多表现为实性、表面光滑的肿物,切面多呈黄色,也可呈暗红色或褐色,质地柔软、肉样感。肿瘤较大时,常具有多房囊性成分,内含透明的液体[10,14]。根据组织学形态的不同,世界卫生组织(2020)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将卵巢SLCT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和网状型[15]。在后3种类型中,20%的肿瘤中可出现异源成分,最常见的是胃肠型黏液上皮[4,16]。在免疫组织化学中,通常将inhibin-α和calretinin联合用于卵巢SLCT的诊断,inhibin-α特异度高,calretinin敏感度高[8,10]。此外,vimentin、CK、CD99和Melan-A多表现为阳性,EMA是卵巢SLCT特异性阴性标志物[10,17]。本研究13例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为卵巢SLCT。这些患者均建议行DICER1基因突变的筛查,首先行基因序列分析,检测是否有DICER1基因杂合突变或可疑DICER1基因功能丧失,如未发现致病性突变,再行缺失或重复序列分析,除外DICER1综合征[12]。但仅3例患者进行了DICER1基因检测,2例检出DICER1基因突变,需充分提高对此疾病的认知,增加相应基因检测及后续管理能力。

3.4 卵巢SLCT的治疗由于卵巢SLCT的罕见性,目前尚无标准化的治疗方案,治疗取决于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1]。

3.4.1 手术治疗手术是卵巢SLCT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范围取决于肿瘤的分期、分化程度以及生育要求[18]。FIGO分期为Ⅰ期、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建议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可行保留生育能力(单侧附件切除)手术[19]。对于分化良好的ⅠA期患者,可仅行肿瘤切除的保守性手术[20]。绝经后或晚期的患者,应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术中探查并应行盆腹腔多点活检明确分期[16]。鉴于卵巢SLCT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因此术中盆腔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或切除不是必须的[10]。本研究13例患者均为FIGO分期Ⅰ期患者,手术原则与文献描述相符。

3.4.2 化疗卵巢SLCT术后辅助化疗的作用尚有争议。低危FIGO分期Ⅰ期患者建议观察,高危FIGO分期Ⅰ期患者(如分化差、有丝分裂指数高、含有异源成分、肿瘤破裂、FIGO分期ⅠC期)以及FIGO分期Ⅱ~Ⅳ期的患者推荐以铂类为基础的辅助化疗[8,19]。有文献表明,含有异源成分虽然是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但是胃肠型黏液上皮对不良预后的影响较小[9]。化疗周期取决于肿瘤的分期,ⅠC期患者建议化疗3~4个疗程,Ⅱ~Ⅳ期患者推荐4个疗程,转移性肿瘤可升级至6个疗程[21]。最常用的化疗方案是BEP方案,替代方案包括紫杉醇+顺铂(TP)方案、长春新碱+放线菌素+环磷酰胺(VAC)方案和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顺铂(VIP)方案等[9]。本研究患者总体化疗方案与文献相符。

3.5 卵巢SLCT的预后及随访据文献报道,卵巢SLCT的预后与肿瘤的分期有关,ⅠA期的复发率仅为7%,ⅠC期的复发率可高达30%,Ⅱ~Ⅳ期预后较差,复发率为73.7%[16]。与其他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相比,卵巢SLCT复发一般较早,95%的患者在术后5年内复发[22]。因此,卵巢SLCT患者需密切随访,建议术后第1年每3个月随访1次,第2年每4个月随访1次,第3年每6个月随访1次,此后每年随访1次,随访包括妇科检查、内分泌检查、盆腔超声、盆腔CT或MRI检查[8]。对于DICER1突变患者,需多学科联合随访,每年对患者进行多系统的评估和体格检查,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12]。本研究13例患者随访5~78个月,考虑11例为ⅠA期患者预后较好,2例为ⅠC期患者,术后BEP方案标准化疗,预后较好,因随访时间较短,尚未见复发。此后将继续严密随访,及时发现复发、及时治疗。

3.6 卵巢SLCT复发患者的治疗目前尚无复发患者治疗的最佳方案,手术治疗是复发患者治疗的基础,需尽早行肿瘤细胞减灭术[23]。术后建议行3个疗程的BEP方案化疗或6个疗程的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化疗[22]。此外,贝伐珠单抗可能作为一种有前景的药物治疗复发性卵巢SLCT,已有研究表明其在复发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治疗中具有一定效果[1],但仍需长期大样本临床研究。

综上,卵巢SLCT是一种罕见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好发于20~30岁的年轻女性。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DICER1基因突变有关。治疗以手术为主,术中和术后病理可明确SLCT诊断,酌情可联合化疗,建议术后多学科联合随访。治疗方案亦需更多大样本的研究,以期制定最优的标准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预后。

猜你喜欢
实性肿物附件
横切面与纵切面联合定位法在乳腺肿物微创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大型外浮顶储罐安全附件常见问题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中的应用
附件三:拟制定的标准汇总表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激惹型脂溢性角化病的高频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表现
CT引导下实性和部分实性肺结节空心针活检的诊断准确性和并发症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