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丹 许 峰
上海市气功研究所(上海,200030)
“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以下简称“马王堆导引术”)是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于2010年组织编创的新功法之一,由上海体育学院承担编创工作,共12式,选取了马王堆《导引图》的12个导引动作,加以连缀整合,形成一套导引功法,对保健养生、防病治病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马王堆导引术”的推广偏重健身养生作用,而忽略了其治病作用。从马王堆《导引图》看,导引动作有其针对的疾病,说明“马王堆导引术”的治疗作用是有文献依据的。将马王堆《导引图》与历代相关文献结合起来研究,互补互证,探讨“马王堆导引术”每个导引动作的治疗作用,对其应用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幅长约100 cm、高50 cm的帛画,绘有44个男女屈伸俯仰的导引图像,能够辨识出其中30个图形的题记,整理小组命名为《导引图》。据墓葬年代(公元前168年)推断,图像绘制年代至晚在西汉初年,为迄今我国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一件导引图谱。这幅图说明导引在西汉早期就具有祛疾养生的作用,通过柔畅筋脉,通利关节,进而祛疾延年,是一种集治疗与养生于一体的中医疗法。马王堆《导引图》仅有名称而没有其他相关文字解释,故只能从导引法名称推断其相应的治疗作用。如祛疾类的导引法名称多由“‘引’+疾病”的结构组成,如“引颓、引聋、引膝痛、引胠积、引项、沐猴欢引炅中、引温病、坐引八维、引痹痛”等,“引”即“导引”之意。还有一些图像没有“引”字,只标了病名,如“痛明、腹中、烦”等。这仅仅是一部分,还有题名缺如的,以及题名仅是一些仿生的动物名称,没有提及治疗作用。本文在全面收集“马王堆导引术”12式导引动作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去除重复内容,确定每式导引动作的功效,全面把握导引处方的治疗范围,为“马王堆导引术”提供运动处方的文献依据。
马王堆《导引图》之图4[1]17(见本文图1),题名缺如,“马王堆导引术”之“挽弓”式动作与之相同。“挽弓”一名为编创者后补。
图1 挽弓
其他导引文献中有关“挽弓”姿势的相关记载有:
《太清导引养生经养性延命录·宁先生导引法》(《太清导引养生经养性延命录》以下简称《太清导引养生经》)载:“头仰苦难,牵右手反折,各左右自极张弓,兼补五脏不足,气则至。”[2]6“张弓”动作可以补五脏不足。
《太清导引养生经·王子乔八神导引法》载:“端坐,使两手如张弓满射,可治四肢烦闷、背急。”[2]29“张弓满射”姿势治疗四肢烦闷,背急。
《修龄要指·十六段锦》载:“复以两手,一向前一向后,如挽五石弓状,以去臂腋积邪。”[3]77“挽弓”姿势治疗臂腋积邪。
《修龄要指·却病八则》载:“静坐闭息,纳气猛送下,鼓动胸腹,两手作挽弓状,左右数四,气极满缓缓呵出五七,通快即止。治四肢烦闷,背急停滞。”[3]103“挽弓”动作治疗四肢烦闷,背急停滞。
《道枢·圣胎篇》载:“闭口盘坐,直行攀拳于胸前,如弓之势,左右托开前手,如托太山,挽开如满月焉;然后力极转而腕节左右各三,其名曰挽射。此法能开大椎之关,畅龟蛇之穴,内通缝阙,流达上焦,可以目不赤,喉不痛,口不疮,头不疼,背不瘫,行之六年,万毒莫能攻矣。”[4]“挽射”可以治疗目赤,喉痛,口疮,头痛,背瘫,提高抗邪能力。
《保生心鉴》载:“每日丑寅时,正坐,换手,左右如引硬弓,各七八度,叩齿、纳清吐浊、咽液各三。”[5]14治病:腰肾肠胃虚邪积滞,耳前热,苦寒,耳聋,嗌痛,颈痛不可回顾,肩拔臑折,腰软,肘臂诸痛。
《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灵剑子导引法》载:“补脾坐功一势:左右作开弓势,去胸胁膈结聚风气、脾脏诸气,去来用力为之,凡一十四遍,闭口,使心随气到以散之。”[6]78“开弓势”可以去胸胁膈结聚风气及脾脏诸气。
《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陈希夷季春二气导引坐功图势》载:“每日丑寅时正坐定,换手左右,如引硬弓各七八度,叩齿,纳清吐浊咽液各三。治病:腰肾胃肠虚邪积滞,耳前热,苦寒,耳聋,嗌痛,颈痛不可回头,肩拔臑折,腰软及肘臂诸痛。”[6]79
《遵生八笺·延年祛病笺·导引按跷》载:“左挽如引弓状,右挽亦如之。令人精和血通,风气不入。久能行之,无病延年。”[6]279“引弓”姿势可以和精通血,防御风气侵入人体,长期习练可无病长寿。
综合上述文献,“挽弓”这一导引姿势具有补五脏、通经络,行气血、和精血,御风气,延年益寿等功效。其所能治疗的疾病包括:四肢烦闷,背急,肩胛恶注,目赤,喉痛,口疮,头痛,背瘫,臂腋积邪,停滞,腰肾肠胃虚邪积滞,肩臂腰软诸痛,耳前热,苦寒,耳聋,嗌痛,颈痛不可回顾,肩拔臑折,胸胁膈结聚风气,脾脏诸气。从治疗特点来看,“挽弓”主要治疗上半身及头面部疾患,并有行气活血、舒经通络、益寿延年的功效。从现代医学角度看,“挽弓”具有保健作用,可以治疗颈肩腰腿痛等骨关节疾病,眼耳喉鼻等五官科疾病。
马王堆《导引图》之图14[1]20(见本文图2),题名缺如,“马王堆导引式”之“引背”式姿势与之相同。“引背”一名为编创者后补。
图2 引背
从“引背”姿势看,可能是锻炼背部,有治疗背部疾患的作用。张家山汉简《引书》中有载:“引背痛,熊经十,前据十,端立,跨足,前后俯,手傅地,十而已。”[7]178“熊经”和“前据”为两个动作名称,具体姿势有待考证。“跨足,前后俯,手傅地”为两足前后打开,手按地面,身体前后俯仰,用以治疗背痛。其中,“前俯”动作与“马王堆导引术”“引背”动作略有相似。
《尊生要旨·随病祛治导引图说》载:“以两手据地,缩身曲脊,向上十三举,可以祛心肝中积邪。”[8]虽然本式动作为跪式,与“引背”站立有别,但其核心动作“缩身曲脊”与“引背”背部上凸姿势相似,故二者治疗作用应相同,本式可治疗心肝积邪。
《福寿丹书》载:“治背脊疼痛。将身曲起伏地上,两膝跪下,两手按地,行功运气左右各六口。”[9]79背部起落,与“引背”的背部上拱姿势略有相似,该姿势可以治疗背脊疼痛。
《保生心鉴》载:“每日丑寅时,正坐,转头,左右举引,就返,两手捶背之上,各五七度,叩齿、吐纳、咽液。治病:风湿留滞,肩背痛,胸痛,脊痛,胁肋、脾膝经线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咳嗽,喘泻,上气,胸背脊背积滞之气。”[5]19该姿势与“引背”亦不同,但其通过捶击背部,可以治疗背部不适及其他相关病症,可用作“引背”处方的文献参考。
综上分析,“引背”可以活动背部,用于治疗背痛,心肝积邪,风湿留滞,肩背痛,胸痛,脊痛,胁肋,脾膝经线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咳嗽,喘泻,上气,胸背脊背积滞之气。从现代医学看,“引背”可用于治疗肩背脊柱疼痛等骨关节疾病,咳嗽上气等肺部疾病,以及心肝等胸中脏腑疾患。
马王堆《导引图》之图16[1]21(见本文图3),题名缺如,“马王堆导引术”之“凫浴”式动作与之相同。“凫浴”一名为编创者后补。
图3 凫浴
《淮南子·精神训》作“凫浴”。张家山汉简《引书》有“凫沃”记载:“凫沃者,反错手背而挥头。”[7]173该动作姿势与“马王堆导引术”“凫浴”不同,但二者均是模仿野鸭戏水的姿势。张家山汉简《引书》中,“引瘚”“引辟”两病用到“凫沃”动作,还提到“凫沃以利首 ”。由此可知,“凫浴”可以治疗四肢厥冷、口眼斜及头面部疾患等。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凫浴”可以治疗亚健康状态、面瘫等疾病。
马王堆《导引图》之图27[1]24(见本文图4),题名为“龙登”,“马王堆导引术”之“龙登”式动作与之相同。
图4 龙登
张家山汉简《引书》有“龙兴”:“龙兴者,屈前膝,伸后,错两手,据膝而仰。”[7]173该动作姿势与马王堆《导引图》“龙登”不同。
《太清导引养生经·宁先生导引法》曰:“龙行气法:低头下视,不息十二通。愈风疥、恶疮,热不能入咽。”[2]7该导引式模仿龙运行气的方法,动作与“龙登”不同,名称近似,功效可能相近,可以治疗风疹疥癣,恶疮,体内有热不能下咽等疾病。从现代医学看,“龙登”可以治疗皮肤病、胃肠病等。
马王堆《导引图》之图32[1]26(见本文图5),题名为“伸”,“马王堆导引术”之“鸟伸”式动作与之相同。“鸟伸”一名为编创者后改。《庄子·刻意篇》载:“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鸟伸”之名应源于此。
图5 鸟伸
张家山汉简《引书》曰:“鸡伸以利肩髀。”[7]184说明拉伸有利于肩部,可以锻炼肩部,治疗肩部疾患。
后世导引著作中有关“鸟伸”的文献记载有:
《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研究·风痹候养生方导引法》(《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研究》以下简称《诸病源候论养生方》)载:“踞,伸腰,以两手引两踵,以鼻内气,自极,七息,引两手布两膝头。除痹、呕。”[10]53伸腰可以治疗痹、呕。
《诸病源候论养生方·腰痛候养生方导引法》载:“平跪,长伸两手,拓席向前,待腰脊须转,遍身骨解气散;长引腰,极势。然始却跪使急,如似脊内冷气出许,令臂搏痛,痛欲似闷痛,还坐,来去二七。去五脏不和,背痛闷。”[10]144“长伸腰”可以治五脏不和,背痛闷。
《诸病源候论养生方·腰痛不得俯仰候养生方导引法》载:“伸两脚,两手指着足五趾上。愈腰折不能低著,唾血、久疼愈。长伸两脚,以两手捉足五趾,七通。愈折腰不能低仰也。”[10]149两腿伸直,两手攀两脚,拉伸腰部,可以治疗腰痛不得俯身,唾血,长期疼痛。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载:“《保生秘要》曰:伸足坐定双捏儿诀,用力撑起,低头躬身渐下,以两手扳足尖三次……或感风寒而嗽,或因心火妄动,灾于肺窍,但用归元凝神一法封固,火不上行,肺窍不痒,其嗽自止。却寒嗽持守微用闭法,却火嗽但用封固取静,后引肾水浇灌肺火,周旋度数,肺得水润,嗽自然止。”[11]两手扳足尖,拉伸腰背部,可以治疗感受风寒、心火妄动引起的咳嗽。
《赤凤髓· 篯观井》载:“治腰腿疼。立住,两手握拳,如鞠躬势,到地沉沉。”[12]87身体如鞠躬状,两手握拳按地,该动作与“鸟伸”一致,可治疗腰腿痛。
《赤凤髓·故妪泣拜文宾》载:“治腰疼。立住,鞠躬低头,手与脚尖齐,运气二十四口,名乌龙摆尾。”[12]104鞠躬,手与脚尖齐,该式动作与“鸟伸”非常相似,可以治疗腰痛。
《福寿丹书》载:“此和气养血,使气不乱攻。将身曲下如打恭势,手足俱要支叉伏地,左右行功,各运气十二口。”[9]74俯身如打恭,手足均按在地上,与“鸟伸”动作相似,该式可以和气养血,疏理气机。
归纳后世各类导引著作中关于“鸟伸”的论述,该导引方以锻炼肩部为主,和气养血,疏理气机,用于治疗肩痛,痹,呕,五脏不和,背痛闷,腰痛不得俯身,唾血,疼痛日久,咳嗽,腰腿痛等疾病。从现代医学角度看,“鸟伸”主要治疗颈肩腰腿痛等骨关节疾病,咳嗽、唾血、呕等肺胃疾病,以及慢性疼痛,兼可增强人体抵抗力。
马王堆《导引图》之图18[1]21(见本文图6),题名为“腹中”,“马王堆导引术”之“引腹”式动作与之相同。“引腹”一名为编创者后改。
图6 引腹
“引腹”可以锻炼腹部,治疗腹部疾患。张家山汉简《引书》有导引治疗“腹痛”“腹胀”的记载:“引腹痛,悬累板,令人高去地尺,足践其上,手控其累,后足,前应,力引之,三而已。因去伏,足距壁,固着少腹及股膝于席,两手据揬上,稍举头及膺而力引腹,极,因徐直之;已,又复之,三而已。因力举尻,极,三而已。”[7]181“苦腹胀,夜日倓卧而精吹之卅;无益,精呼之十;无益,精呴之十;无益,复精吹之卅;无益,起,治八经之引。去卧,端伏,加两手枕上,加头手上,两足距壁,兴心,仰颐,引之,而固着少腹及股膝,三而已。去卧而尻壁,举两股,两手钩两股而力引之,极之,三而已。”[7]181《引书》中“引腹痛”借助工具拉伸腹部,“苦腹胀”采用呼吸吐纳和拉伸腹部的姿势,二者均与马王堆《导引图》“腹中”有所不同,但都是针对腹部疾患而设,均可锻炼到腹部。
《太清导引养生经·赤松子导引法》载:“次以左手据腰、左膝,右手极上引,复以右手据腰、右膝,左手极上引,皆五息止,引心腹。”“次以左手据腰,右手极上引,复以右手据腰,左手极上引,五息止,引腹中。”[2]1“引心腹”和“引腹中”两个导引式,左右手上下动作相反,从而拉伸腹部的作用,与“引腹”左右两手向相反方向旋转的动作有相同之处,说明两手动作相反以牵引腹部从而治疗腹部疾患。
《太清导引养生经·彭祖谷仙卧引法》载:“挽两足趾,五息止。引腹中,去疝瘕,利九窍。”[2]21该动作应在俯卧位,两手攀两足,从而拉伸腹部,其动作与“引腹”不同,但都有牵引腹部的作用,功效相通。本导引式可以去疝瘕,通利九窍。《诸病源候论养生方·疝瘕候养生方导引法》亦云:“挽两足趾,五息止,引腹中气……久行,精爽,聪明,修长。”[10]238该动作还有爽利精神,聪明耳目的作用。
《养生导引法·胀满门》载:“蹲坐,住心,卷两手发心下,左右手摇臂,递互欹身,尽膊势,卷头筑肚,两手冲脉至脐下,来去三七。渐去腹胀肚急闷,食不消化。”[13]两手摇臂,头向肚靠近,该姿势可以畅通腹部气机,去除胀肚急闷,食不消化。
《赤凤髓·偓佺飞行逐走马》载:“治赤白痢疾。用托布势行功,向左运气九口,转身向右运气九口。”[12]85两手向身体两侧展开,手心一上一下。该式与“引腹”动作相似,可以治疗赤白痢疾。
综上,“引腹”可以治疗胀肚急闷,食不消化、疝瘕、赤白痢疾等疾患,还有通利九窍,爽利精神及聪明耳目的功效。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引腹”不仅可以治疗胃肠疾病,还可以增强体质,改善精神面貌。
马王堆《导引图》之图12[1]19(见本文图7),题名缺如,“马王堆导引术”之“鸱视”式动作与之相同。“鸱视”一名为编创者后补。《后汉书·华佗传》载:“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鸱视”一名应源于此。该姿势似老鹰注视前方。
图7 鸱视
《赤凤髓·许碏插花满头》载:“治肚膨胀,遍身疼痛。以身立住,用两手托天,脚跟向地,紧撮谷道,运气九口。”[12]121两手上举,但无一腿太高,与“鸱视”动作略有相似,功效相近。由此可见,“鸱视”式可治疗肚腹膨胀,遍身疼痛。从现代医学角度看,“鸱视”可以治疗胃肠疾病以及慢性疼痛。
马王堆《导引图》之图23[1]23(见本文图8),题名“引膝痛”,与“马王堆导引术”之“引腰”式动作相同。“引腰”一名为编创者后改。
图8 引腰
张家山汉简《引书》亦有导引治疗腰痛的记载:“引腰痛,两手之指夹脊,力以仰,极之。”[7]178两手夹脊,用力仰身,与马王堆《导引图》之图23大致相同,说明这个姿势可用于治疗腰痛。
《诸病源候论养生方·风痹候养生方导引法》载:“左右手夹据地,以仰引腰,五息止。去痿痹,利九窍。”[10]53该导引式为坐位,两手按地,拉伸腰部,其对腰部拉伸的动作与“引腰”相同,该式可去痿痹,利九窍。
《诸病源候论养生方·腰痛候养生方导引法》载:“长引腰,极势。然始却跪使急,如似脊内冷气出许,令臂膊痛,痛欲似闷痛,还坐,来去二七。去五脏不和,背痛闷。”[10]144“引腰”可以去五脏不和,背部痛闷。
《诸病源候论养生方·消渴候养生方及养生方导引法》载:“解衣惔卧,伸腰,瞋少腹,五息止,引肾,去消渴,利阴阳。”[10]155“伸腰”可以导引肾脏,去消渴,调和阴阳。
《诸病源候论养生方·上气候养生方导引法》载:“两手向后,合手拓腰,向上,急势;振摇臂肘,来去七。始得手不移,直向上向下,尽势,来去二七。去脊、心、肺气壅闷,消散。”[10]174两手托住腰部向上用力,可以去脊柱、心肺的壅闷之气。
《诸病源候论养生方·诸否候养生方导引法》载:“正坐努腰,胸仰举头,将两手指相对,向前捺席使急,身如共头胸向下,欲至席还起,上下来去二七。去胸肋否,脏冷,臑疼闷,腰脊闷也。”[10]245腰部前努拉伸,可以治疗胸肋痞块,脏腑冷气,肩臂、腰脊疼闷。
《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宿食不消候养生方导引法》载:“凡食讫,觉腹内过饱,肠内先有宿气,常须食前后,两手撩膝,左右欹身,肚腹向前,努腰就肚,左三七,右二七,转身按腰脊,极势。去太仓、腹内宿气不化,脾痹肠瘦,脏腑不和。得令腹胀满,日日消除。”[10]250腰腹前努,可以消食导滞,去宿食不化。
“引腰”也是后世导引文献中论及较多的术式,可以导引肾脏,利九窍,调和阴阳,消食导滞,用以治疗腰痛,痿痹,五脏不和,背部痛闷,消渴,脊背、心肺壅闷,胸肋痞块,脏腑冷气等。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引腰”可以治疗肩背腰脊疼痛等骨关节疾病、胃肠疾病、心肺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马王堆《导引图》之图11[1]19(见本文图9),“马王堆导引术”之“雁飞”式姿势与之相同。“雁飞”一名为编创者后补。
《保生心鉴》载:“寒露九月节,运主阳明五气,月令鸿雁来,宾雀入,水为蛤,菊有黄华,时配足太阳膀胱寒水。行功:每日丑寅时,正坐,举两臂,踊身上托,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吐纳、咽液。治病:诸风寒湿邪,胁腋经络动,冲头苦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折,痔,疟狂,顺痛,头两边痛,头自顶痛,目黄,泪出,鼽衄,霍乱之疾。”[5]21“鸿雁”“宾雀”活跃时节,模仿二者的飞翔动作,可以健身愈疾。
图9 雁飞
《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宿食不消候养生方导引法》:“雁行气,低头抱膝,踞,以绳自缚拘左,低头,不息十二通。消食轻身,益精神,恶气不入,去万邪。”[10]251该式名为“雁行气”,但动作不似大雁飞翔,功效或可与“雁飞”相近。
“雁飞”可以治疗诸风寒湿邪,胁腋经络动,冲头苦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折,痔,疟狂,顺痛,头两边痛,头自顶痛,目黄,泪出,鼽衄,霍乱之疾,还可以消食轻身,增益精神,防御邪气侵袭人体。从现代医学角度看,“雁飞”可以治疗颈肩腰痛等骨关节疾病、五官科疾病、肠道疾病等。
马王堆《导引图》之图25[1]24(见本文图10),题名为“鹤□”,“马王堆导引术”之“鹤舞”式动作与之相同。“鹤舞”一名为编创者后改。
图10 鹤舞
《韩非子·十过》载:“平公曰:‘寡人之所好者,音也,愿试听之。’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于郎门之垝;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鹤舞”一词由此而来。《正一法文修真旨要·序》载“熊经鸟申,龟息鹤舞”,“鹤舞”比喻仿照鹤跳舞的姿势而形成的导引动作。
《遵生八笺·延年祛病笺·婆罗门导引十二法》载:“鹤举。起立,徐徐返拗引颈,左右挽,各五遍。”[6]283“鹤举”动作与“鹤舞”近似,模仿鹤的高雅举止。婆罗门导引法用以养生保健。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鹤舞”主要用于养生保健。
马王堆《导引图》之图34[1]27(见本文图11),题名为“仰呼”,“马王堆导引术”之“仰呼”式动作与之相同。
张家山汉简《引书》亦有相关记载:“启口以仰以利鼻。”[7]184张口作发声貌并仰头有利于鼻,说明“仰呼”有利于鼻,可以治疗鼻部疾患。
图11 仰呼
《太清导引养生经·王子乔八神导引法》载:“端坐,生腰,直上,展两臂,仰两手掌,以鼻纳气,闭之自极,七息,名曰蜀王台,除胁下积聚。”[2]29该式伸臂仰头与“仰呼”动作相似,主要是吸气后闭气,然后呼出,虽其侧重于闭气,但呼吸运动既有吸气也有呼气动作。该式功效应与“仰呼”相近,可治疗胁下积聚。《王子乔八神导引法》另一处导引法与之相似:“病在心下若积聚,端坐,生腰,仰向日,仰头,徐以口纳气,因而咽之,三十所而止,开目。”[2]31仰头纳气,下咽后呼出,可以治疗心下积聚,明目。
《太清导引养生经·导引服气存思》载:“导引服,正坐仰天,呼出酒食醉饱之气,即饥醒。宜夏月行之,令人清凉不躁。”[2]42该导引式通过呼气解酒消食,夏天还可使人感到清凉。
《诸病源候论养生方·病热候养生方导引法》载:“两手却据,仰头向日,以口纳气,因而咽之,数十。除热,身中伤,死肌。”[10]165该式为坐式,两手向后按地,仰头吸气下咽,可以除去身热,内伤和筋肉坏死。
“仰呼”式可以健鼻,明目,解酒消食,夏天还可使人感到清凉。治疗鼻部疾患,胁下、心下积聚,身热,内伤和筋肉坏死等。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仰呼”可以治疗五官科疾病、胃病、亚健康状态,并可解酒等。
马王堆《导引图》之图6[1]18(见本文图12),题名为“折阴”,“马王堆导引术”之“折阴”式动作与之相同。
图12 折阴
张家山汉简《引书》亦有“折阴”式:“折阴者,前一足,错手,俯而反钩之。”[7]173该动作与马王堆《导引图》有所不同,后者可能是弯腰俯身之前的姿势。《素问·金匮真言论》载:“背为阳,腹为阴。” 此术式应为活动腹部而设,治疗腹部疾病。从现代医学角度看,“折阴”可以治疗肠道疾病。
“马王堆导引术”12式中,“龙登”“仰呼”“折阴”3式的动作和名称与《导引图》均相同;“鸟伸”“引腹”“引腰”“鹤舞”4式可在《导引图》中找到相同导引式,但名称有别,四者在《导引图》中的名称分别是“伸”“腹中”“引膝痛”“鹤□”;“挽弓”“引背”“凫浴”“鸱视”“雁飞”5式可以在《导引图》中找到相同导引动作,但名称均缺如,为编撰者后补。
“马王堆导引术”的导引姿势均取自马王堆《导引图》,只是部分术式名称有别。这些导引动作在《引书》和后世导引书籍中可找到相关记载。开具出每一个导引术式的治疗处方,结合每个导引术式的特点辨证施治,对促进该功法的普及和推广意义深远。该术式必将为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防病治病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