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彬彬 杨蒋伟 谢婳頔 商 浩 刘兰英△
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10053)
失音,古称“瘖”或“喑”,属“暴喑”范畴,表现为语声嘶哑或语声不出[1]。清代叶天士谓“金实则无声,金破碎亦无声”,明言失音有虚实之分。临床上多以三拗汤、桑杏汤、清音汤、百合固金汤、升降散[1]、桂枝加葛根汤[2]等方治之,针刺膻中、涌泉、内关等穴,或暗示、暴露等心理疗法治疗[3]。此外,失音可由情志所致,正如《素问·大奇论》“肝脉骛暴,有所惊骇,脉不至若喑”及《灵枢·忧恚无言》“人之卒然忧恚言而无音”所言。因郁所致失音,在现代医学中属癔症性失音,又称功能性失音,是一种以癔症(即分离转换障碍)导致的心因性发音困难,伴有情绪激动或精神刺激的病史,喉镜检查喉腔无器质性病变[4]。本文主要介绍冯师治疗癔症性失音临床经验。
该病可由情志所发,患者受到精神创伤,如恐惧、忧虑、悲伤、情绪激动、愤怒等,突然出现声音嘶哑,甚至失音,但咳嗽、哭泣等时仍可发声,是一种心因性、选择性的失音[5]。
肝气郁结、肝肺失调为其主要病机。冯师认为,本病初以肝、肺为主,久则累及脾胃,可致一系列病症。若内伤七情,情志失畅,内袭五脏,五脏不和,肝主情志先受之,肝气郁滞,肝气不升,伤于肺,肺气不降,肝肺升降失调,则气机闭窍、魂魄不安而致失音[6]。此外,肝郁横逆犯脾,脾失健运,脾胃气虚,腐熟水谷化生气血能力减退,气血匮乏,脑窍失于濡养,也会出现声音嘶哑、耳鸣、头晕、乏力等症状。
癔症性失音的临床表现除了失音外,还常常伴有情绪抑郁、喜叹息、胸胁疼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便溏不爽、梅核气,女性患者还可出现乳房结块、月经不调等,脉象多为弦脉,上述症状多由气机郁滞所致,属郁证特点[7]。
从郁论治包括非药物疗法(心理治疗、穴位刺激疗法)和药物疗法(解郁中药、西药抗抑郁焦虑药)。冯师认为,癔症性失音的治疗首先需在穴位刺激的基础上予以病因的暴露,再给予患者心理暗示改变认知,结合解郁药物治疗,辨证论治失音,如此可缩短疗程,减少复发,较单用药物治疗或单用心理治疗效果更佳[8]。
1.非药物治疗
癔症性失音的心理治疗可应用暗示疗法和暴露疗法。暗示治疗,即通过言语或者动作等方法给予患者某种信号,转移其注意力,使患者的认知、行为、情感等发生改变的心理治疗手段[9]。暴露疗法指让患者主动或被动暴露在各种不同的使其感到困扰、担心、害怕的刺激情境之中,然后逐渐耐受并能适应的心理治疗手法[10]。暴露疗法和暗示疗法要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都需建立在患者对医生信任的基础上。
穴位刺激治疗是冯师的特色疗法。它是针灸学与行为疗法有机结合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使用微电流对内关穴进行电刺激,配合暴露疗法、行为疗法,诱导患者唤起对那些诱发其不适反应的刺激情境或事物的记忆,而不采取任何逃避,达到快速缓解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的作用[11]。在中医理论中,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手厥阴经下膈而历络三焦,故内关可宣通上、中、下焦,一身之气机,治疗心悸、胸痛、失眠、郁证、癫狂、痫症等气机不畅或气机逆乱的疾病[12]。
2.药物治疗
冯师提倡疏肝理气的解郁治法。选用柴胡疏肝散为基础方,以柴胡、香附、陈皮、枳壳、白芍、当归、川芎养肝体、助肝用,解郁,调畅三焦气机;因“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用炒鸡内金、炒稻芽、炒麦芽、炒山楂,健脾助运、消食化积,调脾胃气机,助气血化生,以养肝阴,此即养肝实脾,又可改善患者食欲;小剂量吴茱萸即引药入厥阴肝经,又顺折肝木之性,解肝郁、制胃酸。此外,伴发便秘者可加四物汤活血化瘀、润肠通便;呃逆者可加大枳壳、香附等行气药量;胃痛、口中泛酸者可加用煅牡蛎、煅瓦楞子制酸止痛;咳嗽咳痰者可加鱼腥草、桔梗消炎化痰;全身酸痛者可加威灵仙、延胡索祛风湿、活血止痛等。
由于目前尚无治疗癔症的特效西药,冯师认为,可搭配使用抗焦虑、抑郁西药。如盐酸舍曲林、马来酸氟伏沙明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药物(SSRI),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但有副反应,最常见的是胃肠道的刺激反应,可搭配小剂量舒必利以减轻其副反应、改善食欲,此药物搭配为冯师经验用药。此外,大部分有抑郁焦虑情绪的患者,都会伴有各种程度的睡眠障碍,故还可使用一些有助于睡眠的药物。
患者,女性,50岁,初诊日期:2019年10月14日。主诉:失音3个月。3个月前患者与邻居争吵后出现声音嘶哑并逐渐难以发声,夜寐差,头晕乏力等症状。曾至当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给予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建议精神科就诊,遂至我院门诊就诊。初诊时给予患者穴位刺激治疗(双侧内关穴),询问是否有麻和胀的感觉,在旁的家属代诉患者不会说话,被冯师制止,冯师继续向患者询问病情,询问与邻居争吵的原因、方式、内容,及当时心境(暴露疗法),患者开始发音,并且语声逐渐加大。冯师继续与患者交谈,了解病情,并告知患者语声会越来越大(暗示疗法)。半小时后,患者与医生交流的声音与正常人无异。刻诊见:情绪低落,胸胁胀满,脘闷纳呆,心悸不安,夜卧时有惊醒,耳鸣,便秘,舌淡,苔厚腻,脉弦细。西医诊断:癔症性失音。中医诊断:失音。辨证:气滞闭窍证。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2 g,当归12 g,白芍12 g,生地黄12 g,陈皮12 g,川芎9 g,香附9 g,枳壳9 g,白术10 g,茯苓10 g,炒鸡内金15 g,炒山楂15 g,石菖蒲15 g,炒稻芽30 g,炒麦芽30 g,吴茱萸3 g,甘草3 g。14剂,水煎服,每天早晚各1次。同时予以早饭后马上服舍曲林片50 mg,舒必利片25 mg;晚上睡前1小时服利培酮0.5 mg,氯硝西泮片0.5 mg。
二诊:10月28日。患者诉语声正常,诸症均有减轻,仍有夜间惊醒,耳鸣,舌质淡红,苔薄,边有齿痕,脉弦细。上方去炒稻芽、炒麦芽,加党参12 g、制黄精15 g、夜交藤10 g。14剂,服法同上。
三诊:11月11日。患者夜寐安,耳鸣明显减轻,时有呃逆,舌质淡红,苔薄,脉弦细。二诊方去鸡内金、吴茱萸,加量枳壳20 g、香附15 g。14剂,服法同上。
四诊:11月25日。患者诉无明显不适,舌质淡红,苔薄,脉弦。三诊方枳壳减量至15 g,余药量同三诊方。14剂,服法同上,巩固治疗。睡眠改善,减氯硝西泮1/6片,其余药物也逐渐减药至停药。
按:患者因与邻居争吵,致气机闭窍,金实不鸣而失音,属于癔症性失音。冯师认为,此类失音由情志所发,伴有情志症状,当从郁论治,药物治疗以疏肝解郁、开窍理气、健脾助运为基本大法。以柴胡疏肝散为基础方。其中柴胡、香附疏肝解郁;陈皮与枳壳,一升一降,合石菖蒲开窍理气、安神定志;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养血活血助肝用,并润肠通便;炒鸡内金、炒稻芽、炒麦芽、炒山楂,合小剂量吴茱萸,健脾开胃,消积助运,除腻苔。二诊时,患者仍有夜间惊醒,耳鸣,舌淡胖,有齿痕。此为脾虚湿滞,气血亏虚,心肾不交,耳窍失养,减炒稻芽、炒麦芽,加用党参、制黄精、夜交藤,健脾祛湿,补气养血,交通心肾。三诊时,患者出现呃逆,加量枳壳、香附,加重行气疏肝理气之功,此为冯师的经验用药。除药物治疗外,冯师还使用穴位刺激疗法、暴露疗法和暗示疗法,在内关穴电刺激的基础上,使患者主动回忆、暴露于与邻居吵架的氛围中,并通过言语给予患者心理暗示,释放患者的愤怒、抑郁、焦虑等情绪,促使失音得以快速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