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抒情与地域性叙事
——评阿依努尔·毛吾力提诗集《阿丽玛的草原》

2022-08-02 09:26李东海
新疆艺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阿依长诗努尔

□李东海

哈萨克族的“草原之家”

阿依努尔·毛吾力提是新疆当下用汉语写作的一名具有代表性的哈萨克族诗人,其诗歌的抒情与地域性叙事,在当下的现代主义诗歌表达中别具特色,也让新疆诗坛多了一份清馨淡雅和新意。阿依努尔·毛吾力提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民俗学功底,让她的诗歌语言表达自然明快,诗中的民俗风情自然天成。她在诗歌的抒情与叙事中找到了新的途径,给当代新疆哈萨克族诗歌创作注入了现代主义元素。

阿依努尔·毛吾力提的诗集《阿丽玛的草原》,正是此种诗歌实践的文本呈现。诗集遴选了69 首优秀的诗歌。“阿丽玛”在哈萨克语中是苹果之意。“阿丽玛的草原”,可以理解为“充满苹果香气的草原”。

一、抒情性和地域性特征在短诗中的呈现

《阿丽玛的草原》里有许多短诗,这些短诗舒缓明丽的诗句呈现了独特的新疆风情,比如这首《禾木》:

车轮驶过黑夜

尾灯闪烁 惊醒沉寂

疲惫的大地

酣睡在夏日的忙碌里

图瓦人的长袍

和哈萨克人的牛角纹

在禾木的雪原上 握手

继而在旷野上奔跑

……

此诗有三小节,以上是诗的前两节。这是一首书写喀纳斯景区的风情诗。“车轮驶过黑夜/尾灯闪烁,惊醒沉寂”,这时候诗人走进了禾木,走进了图瓦人的生活。映入眼帘的是“图瓦人的长袍/和哈萨克人的牛角纹”,图瓦人的服饰与蒙古族服饰相近,由于长期与哈萨克族人共居,图瓦人的服饰上也出现了哈萨克族人的牛角纹图案。在禾木的雪原上,图瓦人穿着带有哈萨克族人牛角纹纹饰的长袍,在旷野里奔跑。水乳交融的各民族文化及地域特色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荟聚在一首诗里。再看她的《图瓦恋歌》:

图瓦人的村庄

冬日的木屋里

一盆炭火 温暖了冰花的寂寞

楚吾尔叹息着

诉说关于汗王的神话

图瓦孩子的眼神

异族母亲的亲吻

奶酒里流浪的灵魂

一滴眼泪

在歌声中滑落

这首诗很短,就一节,但它内涵丰富。在一首短诗里包含了场景的描写、文化元素的呈现、沧桑历史的回顾。炭火、楚吾尔、眼神、亲吻、灵魂、眼泪,折射出图瓦人的历史与现实。观光客在喀纳斯看到的是美丽的风光,诗人阿依努尔看到的是历史、劳动、生活。诗歌很短,但诗意悠长。

远远的那片金色的向往

迎着湛蓝的天空 微笑

哈萨克族毡房里的小男孩

在吉木乃干燥的夏天

那些早熟的向日葵

每一片花瓣 都写满渴望

我想停下来

和它一起疯狂

风却将我带到了远方

这首《向日葵》创作于2016 年。写的是吉木乃沙吾尔山下的向日葵。在干燥的夏天,在湛蓝的天空下,向日葵疯狂生长,充满了金色的渴望,风把诗人带向了远方。

草原无边,骏马奔腾。哈萨克族人的牧歌悠扬。在哈萨克族人的生活中:只要是会说话的孩子,就会唱歌;只要是会走路的孩子,就会骑马。歌唱与骏马是哈萨克族人飞翔的翅膀。

你的歌声

迎着六月的微风

越过湿润的草原

来到我的身旁

那时

阿肯们还在酣睡

秋草场的牧草还在自由生长

那时

婚礼还在酝酿中

姑娘的心还在不安地期待

而你的歌

伴随着毡房袅袅的炊烟

飞向遥远的天际

这就是诗人阿依努尔笔下的《牧歌》。在六月的微风里,阿肯们还在酣睡,婚礼还在酝酿中,哈萨克族新娘在毡房里期待,一个牧羊的哈萨克族小伙在炊烟袅袅的晨曦里唱起了优美的牧歌。

九月

旱獭在林间嬉戏

松鼠在树梢恋爱

狗熊在寻找蜂蜜

牛在反刍中

咀嚼秘密

羊群在牧羊犬的守护下

安然入睡

九月

奶酒醇香

灌满我的皮囊

风中的手

轻轻抚摸面颊

白天鹅载着梦想

在白昼柔和的光影里

飞向秋天的牧场

九月,新疆草原秋草已黄,羊群开始了转场。在这首《九月》里,马奶酒在牧羊人的马背上发酵出一种纯美的酒香。草原上的景象是一幅静美的油画:旱獭在嬉戏,松鼠在恋爱,狗熊在寻找着蜂蜜,牛群在反刍,羊群在安睡。草原的景致,牧民的生活,栩栩如生地走过我们的眼前。阿依努尔可以在很短的一首诗里,表达出一位哈萨克族诗人心中美好的世界。让读者能够进入诗人感情世界的迷宫,可以窥见诗人内心世界的诗意。

花香在小径 在舌尖 纠结

燃烧的发丝 在桂花树下 飘扬

画框褪色 描红鲜艳依旧

摇曳在枝头

你我的爱情

在未知的岁月里 暗香浮动

这首《桂花》是一首情诗。女诗人的情诗一般含蓄温润,像一杯香茶。在这首只有六行的情诗里,诗人把爱的芳香,情的炽热,置于一片满是桂花树的林间,那燃烧的发丝,在桂花树下飘荡,画框在岁月里褪色,那炽热的红唇,那摇曳的枝头,在岁月的风雨中暗香浮动。岁月流转,爱会随着时间变得复杂和成熟。

你的诺言

在我枯萎的梦里醒来

洒落一地的红叶

甜蜜的告白

葬在记忆的坟冢

昨夜的风让爱

凝结成盐

伴随着泪水

在心的最深处 闪烁

在这首名为《香山》的诗里,我们看到了诗人的苦涩:爱的诺言,已经在梦醒的早晨枯萎;甜蜜的告白,已埋葬在了记忆的坟墓;伤痛的泪水已凝结成盐,在内心晶莹闪烁。诗人不相信眼泪,也不再轻易地相信许诺。一切都像风,轻轻吹过。

风吹过

在我落魄的心里写下悲歌

迟开的一株百合

扰乱了整个季节

风吹过

失神的眼眸里梦境寥落

悲伤抵达

风吹过

星星爽约

我为你而陨落的那个夜晚

所有的树都哭了

这首《风吹过》是一曲悲歌。诗人用悲伤的目光,用眼含的泪花,把一切抹去。令我想起普希金的一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哈萨克族书面文学的奠基者,伟大诗人阿拜在他的《心灵之鹰》一诗里也说:“虽然过去的岁月冷若冰霜,/未来却充满着温暖和阳光。”爱是不能忘记的。

记不清已有多少次

送你离开这个城市

又有多少次

阿依努尔·毛吾力提部分作品封面

在黑暗中等待你的归期

时光被拉成长长的线

我把思念就这样织在岁月里

你的气息留在我们的小屋里

在梦与梦之间融化为我的泪滴

电话静默在一旁

连接着你的追求我的落寞

一张张票根夹在书页里

记录着一次次的相聚和别离

什么时候可以不再

走上伤心的月台

让两颗心

分离成两种孤寂

这首《赠别》是诗人写给丈夫的情诗,每一行诗,都是爱的存根,都是一根无法割断的情丝。德国诗人歌德在《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书里感慨:“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诗人阿依努尔虽已不再是少女,但在与丈夫聚少离多的生活里,彼此的依恋、相濡以沫,每次离别时依依不舍的送别场面,还是让人潸然泪下。这或许是一种美丽的情怨。

在北方的第一场雪中

我目送你远去

在我温柔的注视下

你越飞越远

远到我的心

都无法到达的地方

我不怕等待

我愿意守望

只要来年的春天

你的爱

能在冰雪中

醒来

哈萨克族牧羊人

这首《雁南飞》,写的依然是送别的场面,还多了一点送别后的离愁。就像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一词中所写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的地窝堡机场,在一个个冬天,诗人送丈夫登机远去,又期盼丈夫在春天归来。下面这首《夏天》也是诗人献给爱人的情诗,这些爱情诗无不彰显着诗人对丈夫深切的爱意。

我的快乐 是和你并肩

站在太阳下

即使属于我们的

只有那一寸光阴

在你琥珀色的眸子里

我看到飞鸟的倒影

这个夏天

它们穿越了所有的忧伤

在没有喧嚣 没有尘埃的旷野里

尽情飞翔

我们 用沉默回应群山的沉默

用雨水清洗了所有树叶

让绿色更加持久和鲜亮

……

二、抒情性、地域性在诗歌中的升华

孔子曰:“诗言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的这种强大力量来自于诗的抒情性。在诗集《阿丽玛的草原》里有着大量的抒情诗,这些诗歌中的抒情与地域特点结合得非常紧密。在《马》这首诗里,诗人是这样描述马的:

你是否见过马的舞蹈

风一样的速度

不知疲倦的旋转

披散的马鬃

如姑娘的长发迎空

马,是哈萨克族最忠实的朋友,也代表着哈萨克族的骄傲。在哈萨克族的“阿肯阿依特斯”中,“马”是主题之一,在达斯坦中,“马”也是重要内容。在诗人的眼里,马是怎样的一种形象?

在疆场

在草原

每一部达斯坦

都离不开马的传奇

在那些鲜为人知的岁月里

先于图腾

植根于哈萨克人的记忆

于是

歌与马

载着哈萨克人

飞翔

简洁的句子,明快的意象,充满了现代主义诗歌的意境。哈萨克民族的风情与地域性,在这首现代主义抒情诗《马》里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诗集《阿丽玛的草原》里奔驰的马,已经不再是过去哈萨克族诗人诗歌里的马,不再是阿依特斯、达斯坦民间口传史诗里的马,而是现代语境中的马。

下面这首《某时花开》是诗人在鲁迅文学院参加高研班学习期间写的,诗歌三节内容从三个层面抒发了对于鲁迅文学院的感激之情。第一节是写刚到鲁迅文学院的心境:

我拥有的是香气

深深浅浅 远远近近

是丁香 玉兰 还有栀子花

我想 像儿时那样

悄悄在花丛里沉睡

直到黄昏凝固在玻璃窗下

“深深浅浅 远远近近/是丁香、玉兰,还有栀子花”,诗人沉醉在鲁迅文学院清香的花丛之中。对鲁迅文学院的认识在第二节诗章随即涌现:

风停下来 与院里的猫对视

它的眼睛里藏着诗行

蝴蝶飞起来 炫耀美丽的翅膀

阳光穿不过厚重的绿荫

只好在树梢惆怅

不远处的花就在这一刻怒放

就在与猫对视的一刻,不远处的花就开了。这是心境的描写,也是对鲁迅文学院生活的礼赞。第三节内容是诗人对鲁迅文学院学习生活的诗意表达:

这个夏天 在喧嚣的都市

我拥有寂静的时光

在阳光下 在花丛中

在深不可测的命运里 追逐梦想

鲁院的五月 沉默不语

只留下花香弥漫在时光里

鲁迅文学院让一个新疆的哈萨克族女诗人的文学梦清晰了起来。在鲁迅文学院的这个夏天,在寂静的阳光里,鲜花盛开,诗歌升起了风帆,随风起航。在这首抒情诗里,远道而来的新疆哈萨克族诗人的情怀、渴望与幸福感,溢于言表。

鸽子从枝头飞过

哨声是承诺 留给了夏天

雨是云心里藏得最深的秘密

我驻足张望

将快乐悄悄收藏

这首《窗外》写的依然是诗人在鲁迅文学院的生活。诗歌的叙事与抒情,在“鸽子”与“雨”的意象中结束,这种戛然而止的收尾,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效果。

抒情作为诗歌的主要表达方式,在诗歌的呈现中举足轻重。无论是长诗还是断章,它都是构成诗歌的主要成分,是诗歌能够感人至深的重要手段。比如这首《图腾》:

以天鹅为图腾的哈萨克

追随着四季的脚步

在天空 在草原 在湖畔

坚守爱情

以天鹅为图腾的哈萨克

一年一年辗转迁徙

带着盐 带着馕 捧着信仰

奔赴太阳的约会

以天鹅为图腾的哈萨克

停不住脚步

割舍不下草原

背负着遥远的乡愁

天鹅,一直被哈萨克族奉为民族的“图腾”,是拯救民族的神鸟,是给哈萨克民族带来福祉和希望的吉祥之鸟。飞过草原的天鹅,洁白的羽毛是他们纯洁灵魂的象征,向远方的迁徙是他们为了理想百折不挠的体现。哈萨克族人,年复一年辗转不停地迁徙,他们只“带着盐,带着馕,捧着信仰/奔赴太阳的约会”。如今,他们“割舍不下草原/背负着遥远的乡愁”,悠远的乡愁,将会永远在心里回荡。

在哈萨克族的婚礼中“哭嫁歌”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和仪式。《哈萨克阿依特斯选集》中写道:准备出嫁的姑娘在离开的时候,会与父母、与兄弟姐妹,与朋友告别,唱起深情依依的哭嫁歌。历史上那些脍炙人口的哭嫁歌一代一代一直传承到了今天”。

今天哈萨克族姑娘婚嫁时,依然要唱哭嫁歌。诗人阿依努尔用诗歌诠释的《哭嫁歌》是这样的:

亲人啊 你终于硬下心肠

看着我为爱情远嫁他乡

迎亲的冬布拉已经奏响

伴随着琴声我高声哭唱

枝头的喜鹊也黯然神伤

草原的夜莺将离开故乡

钢筋水泥的丛林有没有它歌唱的地方

远处的梅花鹿驻足观望

漆黑的眼眸早已写满忧伤

喊一声母亲啊

你辛勤把我养育

难道就为今天

亲手为我披上嫁衣

我知道每一条花纹

都是你亲手所绣

让我在出嫁的这一天

分外美丽

唤一声父亲啊

我再不能陪你放牧

让我的歌声

减轻你心中的疲惫

唱一句老祖母啊

不要盖上我的面纱

让我在泪光中

再看一眼你额前的白发

门槛啊 请你高一些

再高一些

能挡住我远嫁的步伐

迈过你我就将结束这

无拘无束的年华

马儿啊 请你慢一些

再慢一些

让我再看一眼

碧绿的草原

我的家

诗人阿依努尔在这首《哭嫁歌》里用了六个诗节来诉说离开父母的忧伤,以及对父母养育的感激之情。一咏三叹,百转千回,可以说是诗人抒情诗的代表作。诗集《阿丽玛的草原》中的诗歌,感情激越,内容充实,结构复杂,民族元素和地域元素丰富多彩。从家乡的大山大河,到家乡的无边麦浪;从维吾尔族的香馕,到哈萨克族的那仁和蒙古族的奶茶;从和田的玫瑰到伊犁的薰衣草;从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到柯尔克孜族的史诗《玛纳斯》,诗人从家乡的山川地貌,到南北疆的民族风情和文化瑰宝,诗句优美,激情澎湃,让诗人的家乡——新疆,美丽动人!

三、抒情与叙事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发展

抒情与叙事,在哈萨克族文学里源远流长,历史上,哈萨克族文学基本指的是民间叙事长诗,即达斯坦。在10-19 世纪间,哈萨克族诗人创作了200 多部英雄长诗,还有很多的爱情长诗,这些长诗波澜壮阔,娓娓动人。诗集《阿丽玛的草原》的最后,是几首爱情长诗和叙事长诗。这些长诗摆脱了达斯坦叙事长诗和爱情长诗的程式化和冗长,以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让哈萨克族的叙事长诗和爱情长诗有了一种新鲜的风貌。诗集中的《噢 南疆》《初夏的十七个瞬间》《阿丽玛的草原》《草原传说》等作为叙事诗,它们故事完整、情节跌宕起伏,比喻形象生动,描写悲壮感人,读来能洗涤人们的心灵。

如果天山没有阻隔那些雨水

如果沙漠没有在你的腹中孕育

如果叶尔羌河没有断流

你一定比江南更多情

你的瓜果如此多汁

甜蜜如九月的寓言

你的姑娘如此娇艳

让彩虹都失却颜色

把爱装满我的皮囊

带上我的虔诚

一路向南,奔向你的怀抱

在琥珀色的黎明

在风与沙粒的舞蹈中

一路向南 等待你的拥抱

这是《噢 南疆》的第一节:在设问的起句下,之后的排比使整首诗的层次有所提高,南疆在诗歌的叙述和抒情中异彩纷呈。诗中的比喻、排比,是哈萨克族叙事长诗达斯坦的风格,而鲜活的生活与简洁明快的句式,则是现代诗歌的特点。

1

这个夏天 你日渐深入我的生命

带着漫山遍野香水百合的味道

在梦与梦之间 在心与心之巅

在疼痛与快乐相依的时刻

2

你抚弄我青草的发辫

你的叹息让我心酸

风对我耳语

哈萨克族刺绣

阳光注视我鲜花般盛开的容颜

3

爱情自远方来 缠绵着 走在我身后

初夏 花朵们结了盟 在清晨开放

我坐在花丛中 怀念你送我的第一束百合

那些花香 那些往事 还有那些时光

这首《初夏的十七个瞬间》是诗人的一首爱情长诗,诗人剪取了爱情时光里的十七个美好瞬间。1—3 部分是诗人笔下最初的三个初夏瞬间。我们可以从中读到诗人的爱与思念。抒情、叙事、四行一个单元的“柔巴依”结构是达斯坦的传统风格。在这些四行诗中,诗人找到了自由轻快的语言表达方式,让阅读不再沉闷。

7

我不要无关痛痒的问候

那些词语太轻 太薄 太飘渺

我情愿你在异国他乡的夜晚

点一根烟 在烟雾中 将我久久地怀念

8

这个夜晚 我枕着自己坚硬的触角入睡

你在海轮上欣赏斜阳 你爱的是那些美好与柔软

而我的世界 空气稀薄

没有水的陆地上 我学着用鳃呼吸

9

你爱上的是我身后的毡房 你爱上的是我裙摆的阳光

你爱上的是我脚下的草原,你爱上的是我眼睛里的风光。

亲爱的 我知道你爱的真的不是我

可我还是把你当作我的汗王

此为《初夏的十七个瞬间》第七至九个瞬间。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爱是有审视和反思的。诗人在爱情诗的表达上,日趋成熟和清晰。

阿丽玛是草原上最美的姑娘

阿丽玛有一双会说话的黑眼睛

和一颗善良的心

还有着夜莺般动听的声音

阿丽玛的父母在城里工作

阿丽玛在草原上和阿帕相依为命

从马背小学毕业的那年

阿丽玛的父母来到了草原

他们要接阿丽玛到城里上中学

十二岁的阿丽玛

用自己的方式拒绝了父母

她站在毡房门口

和着泪水唱了一夜的歌

……

这首《阿丽玛的草原》作为诗集中的代表作,也是诗集里分量最重的一首叙事长诗。诗人在这首叙事长诗中塑造了一个名叫阿丽玛的美丽姑娘,她在草原阿帕的毡房里长大,讲述了她的人生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这是一首传记体的叙事诗,诗的开头,述说了阿丽玛的身世和童年。诗人写了阿丽玛成长的草原,写了在阿帕身边生活的幸福以及阿帕离世后的悲伤。诗人曾经写过一篇散文《阿帕》,极为感人,这篇散文可能是诗人对这首诗的另一种书写。在《阿丽玛的草原》一诗的最后部分,诗人写到:

这一天

又到了草原上转场的时候

毡房都已经打包装好了

骏马的马鞍也已放上去了

就等着喝完最后一壶奶茶

转场的队伍就要出发了

草原上牧羊犬们

忽然开始齐声狂叫

有一只老牧羊犬

不顾一切地冲了出去

带走了所有大大小小的

牧羊犬们

牧民们怎么喊都

阻止不了它们

哈玛丽娅老奶奶

走出毡房

颤抖的声音

掩不住内心的激动

快煮好奶茶吧

快弹起冬布拉

准备好草原的盛会

迎接这草原的女儿

远处的黑骏马越走越近

几里外就受到牧羊犬的

热烈欢迎

阿丽玛的眼泪

像断线的珍珠

颤抖的嘴唇

合上了夜莺的歌喉

草原的欢腾无人报道

只有远处的雪峰记下了

此时的欢笑

诗人热爱草原、族人、老阿帕以及草原的毡房、牧草、羊群、牧羊犬,热爱童年的单纯、善良和快乐生活。在诗中,我们看到了诗人内心世界。

《阿丽玛的草原》是哈萨克族女诗人阿依努尔的第一本诗集。在新疆众多的哈萨克族诗人中,阿依努尔独具特色,颇具潜力。希望她在诗歌的天空中飞得更高更远。

①哈拜 译《阿拜诗文全集》,民族出版社1993 年10月版。

②阿肯阿依特斯是以即兴创作(诗歌)和弹、唱、舞台表演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活动。

③哈萨克族有一类民间创作被称为“达斯坦”(Dastan)或“额珀斯”(Epos),或“巴依特”(Bayyt),或“黑萨”(Xiyssa),或“珀艾玛”(Pyma)。这些词源不同的词都是指哈萨克民间用韵文或主要用韵文成就的长篇叙事作品,即通常所说的“史诗”和“民间叙事诗”。(毕桪著《哈萨克民间文学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91 页)。

④哈依夏·塔巴热克 译《哈萨克阿依特斯选集》,新疆人民出版社2012 年3 月,第4 页。

⑤哈萨克语中的奶奶。

猜你喜欢
阿依长诗努尔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Jiao Ayi| 《娇阿依》
四川彝族传统民间长诗鸟瞰
“一站式”三联CTA诊断急诊胸痛的临床意义
以有限来追求无限
努尔和时光书
最笨公主的间谍人生(下)
受伤的树也能带来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