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宝 潘 登 俞襄玲 王 芳 杨 骏
(1.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铜陵市中医医院,安徽 铜陵 244000;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面神经炎又称为面神经麻痹,主要为面部表情肌群运动障碍,临床表现为额纹消失、口眼歪斜等,无法完成皱眉、闭眼等动作[1]。面神经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种[2]。中枢性面神经炎多由脑外伤、脑血管病、脑肿瘤等引起,而周围性面神经炎多由炎症、病毒、血运3种因素引起[3-4]。面神经炎不仅给患者带来疼痛等不适感,也影响患者面部美观和生活质量[5]。面神经炎在中医学属于“中风-中经络”范畴,不少学者利用针灸对面神经炎患者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如何提高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是中医研究的重点[6-7]。有中医学者研究显示[8],热敏灸在治疗急性面神经炎中具有较好效果。急性面神经炎在中医里分风寒和风热型,根据中医辨证治疗原则,不同证型的患者针灸治疗穴位选择也不同。本研究对面部神经炎急性期患者采用热敏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分析对患者的影响,进一步为中医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经检查和诊断符合《神经病学》[9]中面部神经炎诊断标准;首次发病;单侧发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符合针刺、热敏灸治疗适应证;同意进行中医治疗;处于急性发作期。排除标准:由小脑桥脑角病变、面神经鞘瘤等引起的继发性面部神经炎者;妊娠和哺乳期女性;有精神异常等无法配合研究者;同时参与其他研究者。
1.2 病例资料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4例面神经炎急性期(风寒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23~58岁,平均(41.40±5.20)岁;病程 1~5 d,平均病程(2.20±0.40)d;发病部位左侧20例,右侧22例。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22~59岁,平均(41.80±5.40)岁;病程 1~6 d,平均(2.40±0.50)d;发病部位左侧21例,右侧21例。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发病部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给予地塞米松(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686,规格0.75 mg/片)0.75 mg和地巴唑(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227,规格10 mg/片)10 mg口服治疗,每日3次。肌注维生素B1100 mg、维生素B6100 mg以及维生素B12500 μg,每日1次。共治疗30 d。观察组采用热敏灸联合针刺疗法治疗。热敏灸:选穴翳风、颧髎、地仓、听宫等穴位,用艾灸查探穴位,患者感受到发生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等任何一种感觉时,即为腧穴热敏化,选择最敏感的两个穴位进行单点悬灸,每5 min掸灰1次,不超过10 s,艾灸与皮肤保持足够热度的距离,待热敏感消失后停灸。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针刺:轻刺患侧列缺、风池、外关、迎香、阳白、颧髎;7 d后中等刺激针刺患侧阳白透鱼腰、地仓透颊车、攒竹透鱼腰、迎香、牵正、颧髎、夹承浆、风池、外关、双侧合谷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进行针刺,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30 min,每10分钟行针1次,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中医症状积分、面神经功能、疼痛持续时间、面部和耳后温差以及不良反应情况。中医症状积分包括额纹消失、眼裂闭合、面部表情以及口角歪斜4项,每项0~3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10]。采用 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对患者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估[11],量化评分0~100分,分级Ⅰ~Ⅵ级,分值越高,级别越低,面神经功能越好。采用FIZO MTI-X7PRO医用红外线成像仪对患者进行面部和耳后温度测定,治疗前后均测定3次,取平均值,计算治疗前后的温差。
1.5 疗效标准 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12]拟定。显效:治疗后患者双侧眼部、鼻唇沟、额纹对称,面神经功能评分达到I级。有效:治疗后患者双侧眼部、鼻唇沟、额纹基本对称,面神经功能提升≥1级。无效:治疗后患者双侧眼部、鼻唇沟、额纹仍不对称,面神经功能无提升。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患者额纹消失、眼裂闭合、面部表情以及口角歪斜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别观察组(n=42)对照组(n=42)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额纹消失1.71±0.32 0.62±0.13*△1.73±0.34 1.04±0.25*眼裂闭合2.16±0.55 0.59±0.12*△2.14±0.52 1.06±0.32*面部表情2.08±0.42 0.49±0.12*△2.07±0.46 1.24±0.33*口角歪斜2.06±0.43 0.62±0.14*△2.08±0.41 1.13±0.34*
2.3 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疼痛持续时间、面部和耳后温差比较 见表3。治疗后观察组H-B评分大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面部和耳后温差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疼痛持续时间、面部和耳后温差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疼痛持续时间、面部和耳后温差比较(±s)
组别观察组(n=42)对照组(n=42)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H-B评分(分)44.52±6.19 80.64±8.82*△44.65±6.28 61.72±8.34*疼痛持续时间(d)9.33±2.38 2.25±0.62*△9.27±2.34 5.16±1.37*面部温差(℃)0.25±0.09 0.13±0.03*△0.26±0.08 0.19±0.06*耳后温差(℃)0.55±0.14 0.16±0.04*△0.52±0.13 0.31±0.07*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见表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耳鸣、幻听、感染以及烫伤。观察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急性面神经炎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13-14],多是由于脉络空虚、风寒之邪浸入阳明、少阳脉络等,引起经气阻滞、经脉失养,导致面神经炎的发生。
针灸是目前中医治疗面神经炎的首选方案,分为针刺和灸疗,通过针灸治疗,能改善患者面部肌群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症状态,解除血管痉挛,从而恢复患者面神经功能[15]。在中医治疗中讲究辨证施治,通过分辨患者的不同证型给予针对性治疗[16]。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原则,中医里将面神经炎分为风寒型和风热型[17]。风寒型面神经炎多由正气虚弱,头部受风寒之邪入侵,寒凝血瘀,导致面神经炎的发生。风寒型面神经炎患者多有面部或耳后受凉现象,以寒邪客络为主,病位表浅,因此在治疗时讲究使用针刺中的浅刺[18]。而风热型面神经炎多由风热外邪侵入所致,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热之邪侵袭面部经络,引起面神经炎的发生。患者表现为患侧面肌纵缓不收,鼻干、咽痛、眼燥等,耳后疼痛较为明显。在使用针刺治疗时讲究平补平泻手法进行治疗[19]。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20-21],单一的针刺治疗患者远期疗效不佳,复发率较高。而对于急性期面神经炎患者来说,由于急性期面神经炎管炎症反应剧烈而引起水肿,病变解剖部位较深,针灸难以达到病变部位,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热敏灸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灸法,出自《黄帝内经》,与传统的温和灸相似,均是在穴位表面进行悬灸。但不同之处在于热敏灸通过悬灸疗法,达到探感定位、辨敏施灸的效果,从而达到消敏之效,使面部肌肉得以濡养温煦,解除局部肌肉痉挛,疏通局部经络,恢复面部神经功能[22-23]。本文对我院急性面神经炎患者进行热敏灸联合针刺疗法,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结果提示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在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时发现,观察组额纹消失、眼裂闭合、面部表情以及口角歪斜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观察组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这是由于观察组患者以风池、列缺、外关等祛风穴位为主,采用先泻后补的施针手法,从而起到疏风散寒作用,有效防止邪气侵入,缓解经络瘀阻,从而改善临床症状[24]。在观察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疼痛持续时间、面部和耳后温差时发现,观察组H-B评分大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面部和耳后温差小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面神经功能恢复更好,疼痛时间更短,减小面部和耳后温差。原因在于观察组患者采用热敏灸治疗,热敏灸能通过充分燃烧艾灸,定位热敏化腧穴,热效应使人体局部组织温度升高,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使水肿吸收,炎症消退。还有学者发现[25],热敏灸的热感直达穴位,可起到激发经气、振奋阳气、疏通经络、祛除寒邪之效,因此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更好,疼痛缓解更彻底,面部和耳后温差更小。在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时发现,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差异,提示中医热敏灸和针刺治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热敏灸联合针刺疗法对面神经炎急性期(风寒证)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面神经功能,缩短疼痛时间,减少面部和耳后温差,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