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语平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与健康学院, 甘肃 成县 742500
新时代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面对国家安全的环境变化,党的强军思想在“十四五”时期绘制了发展蓝图。《孙子兵法 始计篇》记载:“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全面贯彻执行新时代强军思想是国防和军队的首要任务,军队是人民的军队,国防是全民的国防。在“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的新时代历史起点上,加快构建部队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确立新时代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实现党的军事理论体系和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为新时代推进强军事业提供行动指南。
目前,基层部队官兵没有准确认识新《大纲》训练理念,没有掌握军事体育训练的理论知识储备及一体化训练素养。组训者用跑步、俯卧撑、引体向上、推杠铃等代替速度、力量、耐力、灵敏身体素质练习。提高体能训练就是大运动量、大负荷运动,从而导致部分战士出现疲劳性损伤。另外,组训者认为当前部队在执勤处突任务时,先进的信息设备及精良的武器装备是完成任务的关键所在,体能、技能训练对任务完成的影响不大。基层部队官兵没有正确把握新《大纲》军事体育训练理念,是制约新时代军事体育科学训练的主观因素。
基层部队官兵制定训练计划时没有准确把握新《大纲》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时间分配、训练考核内容等,认为体能考核达标内容就是训练内容,用“以考代练”制定训练计划,在计划中只考虑考核项目内容。训练计划比较笼统,阶段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等有待详细。忽视训练的过程性检测,注重终结性评价,同时对训练场地器材的保障应予以重视。因此,精细的计划和科学的指导,是制约新时代军事体育科学训练的主要因素。
自新《大纲》颁发以来,已经进行了多期的干部培训,但在基层部队的训练官兵缺乏相关的训练学常识,不遵循循序渐进的科学训练规律,不能够在训练学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合理组织实施训练;缺少军事基础理论知识及训练方法,对战士的身体承受能力考虑不够,同一评价标准判断训练效果,这样,影响战士训练的积极性;不了解常见训练伤的防范措施,训练伤时常发生,训练的效率不高。因此,基层部队缺少专业的军事体育组训专业人才,是制约新时代军事体育科学训练的重要因素。
尤其体能训练十分枯燥、单一,而且强度比较大,很容易出现疲劳状态。由于在训练过程中,个体的心理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必然会形成不同心理反应。军人是高风险职业,因此,受到伤残困扰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无法正确对待伤病,很容易使其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最终导致其心理障碍或者是行为失控。
2015年,四总部联合颁发了《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该《纲要》的出台确保了军事体育训练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对新时期提高军事体育训练水平,开创强军兴军的新局面奠定基础。
2018年1月,由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颁布《军事体育训练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新“大纲”的颁布,其特点是人员分组更清晰、训练内容更全面、考核要求更高,其目的是规范全军军事体育训练,提高军人体能、实战运动技能和战场适应能力,培育意志品志和战斗作风,打牢战斗力基础。对训练全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1年11月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会强调,人民军队坚决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增强忧患意识,强化使命担当,确保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由此可见,以上《纲要》《大纲》、全会精神对基层部队军事体育科学训练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基于此,分析制约新时期基层部队军事训练的原因,并提出科学化进行军事训练的措施。
新时代根据党中央提出建设“强国强军”的相关文件精神,基层部队要严格执行。首先,基层部队认真学习新《大纲》,准确把握指导思想,正确认识现代战争需要,积极参加培训,端正训练态度,转变思想意识,提高训练认识,使其认识到军事体育训练的重要性。其次,基层部队训练官兵要改变传统的教、练模式,将军事体育训练进行合理统筹,合理应用大数字使教学信息化、训练科学化,形成一体化军事训练体系,科学的训练手段、新颖的训练方式,提高战士们训练的积极性,对积极性强、技术掌握好的战士可以树立标杆,建立小组长协助训练。因此,提高组训者思想认识,激发战士们训练热情,对提高新时代军事体育科学训练,提升基层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层部队要严格按照新《大纲》要求,准确把握《大纲》中强军思想和体育强国的重要思想,以相应的人员分组、训练内容及考核标准,认真研判,把握训练重点,制定训练总目标、阶段训练计划、月计划、周计划,课时计划,严格按照体育训练学原理。基层部队根据军种属性及实际条件,依据新《大纲》设置的通用训练、军兵种专项训练和选训等课目,合理安排基本知识、基础体能、实用技能、岗位能力、综合应用和体育活动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因此,在制定训练计划时,要把握训练重点和难点,既要规划长期目标,又要设定短期目标。计划制定后,组训者一定要严格按训练计划进行,逐级完成子目标,逐步提高战士体能,最终完成总目标,是保证基层部队军事体育科学训练的关键所在。
军事体育训练必须遵循新《大纲》注重传承创新、突出简单易行、坚持实战牵引的基本原则及运动训练学中的基本训练规律,认真分析训练内容与作战核心任务或战斗行为的关系,准确把握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和训练后的放松活动、科学合理的训练顺序、适当的练习密度等组训方法,解决训练方法单一、枯燥的现象,改变传统的训练方法。应强调军事体育训练要将身体素质与作战技能结合起来,过程检测与终结评价结合起来,平时训练与战斗任务结合起来,建立科学化、常态化的科学组训机制,预防训练伤,提高训练效率。因此,基层部队招聘军事体育训练的专门人才,是提高新时代军事体育科学训练的重要途径。
部队有严格的纪律要求,战士们容易出现心理压力,在训练中易出现逆反心理,经常容易引起焦虑和情绪异常等症状,甚至暴怒等严重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基层部队官兵都会认为是不服从训练,违反部队纪律,往往忽略了其心理问题。因此,在日常训练中,随时关注战士们的情绪状态,如果出现抑郁、紧张、沮丧等情况时,要考虑其心理问题,进行谈心谈话,进行心理指导,引导正确的心理动机。合理正确的心理动机既能不断增强参训者的身体素质,又能不断培养参训者的意志品质,这是发展官兵身心素质和战斗技能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军事体育训练中必要的心理疏导训练,专题心理辅导讲座有利于培养其坚强意志,提高其抗挫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新时代军事体育训练在《纲要》,新《大纲》,十九大精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训练官兵进行职业培训,加强思想意识,提高训练水平,必要时引进专业人才;把握训练重点,立足创新,完善训练内容,合理运动各种训练方式方法和手段,运用运动训练学理论知识制定科学系统的训练计划;在训练中,要深刻认识并严格遵循训练规律,科学诊断,科学合理的运用运动训练学原则,按纲科学组训,并完善训练场馆和器材的配备;开展理论讲座,重视心理疏导以及加强伤病的预防等措施,巩固提高基层部队的军事体育训练水平,对提升基层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