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少林功夫竞技体系的继承与创新
—以少林棍为例

2022-07-29 08:25阮文翩陈海东马杰威
武术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少林功夫少林寺少林

阮文翩 陈海东 马杰威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1 前言

文化是提高国家国际地位、改善国际形象的重要软实力,是对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少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禅宗文化的优秀代表,形成了以中华武术为形象符号、中华武术与中国佛教文明交融的产物。近些年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少林寺以少林功夫和禅武合一的价值观成为在海外传播和文化互融的关键点,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主动融入国际社会,实现与国际主流文化平等对话、合作、发展,成为少林寺近年来对外文化交流的工作重点。当前在国家提出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少林文化当代发展的侧重点应该是继承中创新、承担起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责。

随着国家对宗教文化的利好政策出台,加之地方政府支持和互联网新闻媒体、文学和视影作品等宣传下。嵩山少林寺得到了空前的追捧,这促使少林寺和少林文化的走热。同时过去十年时间里,在释永信的带领下,嵩山少林寺确立了在“学术并存”发展的战略方针,促进了少林的文化价值体系建设走向繁荣,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少林功夫文化符号。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少林文化在不断调适自身价值定位,迎合社会和时代发展需求。当今少林寺发展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以“少林寺”为文化品牌,带动了教育、培训、旅游和商演表演等文化产业发展,提升了国民经济水平,增进民众的生活福祉。二是“少林书局”“少林学论坛”的建立,邀请学界专家进行相关研究和出版少林相关图书,加快了文化发展脚步。三是推动少林拳、禅弓、养生功法等少林功夫体系的复兴,特别是近年“少林棍竞技运动项目”的提出,是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本土竞技体育项目的新格局,是保育与弘扬少林功夫文化的新举措。在新时期下促使少林文化再次蓬勃发展,结合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国际推广和传播中所面临巨大的挑战与压力,二者促使新时期少林功夫走上“体育竞技化”建设的道路。

2 少林功夫概念阐释

“Kongfu”是中国武术在英语世界的代名词,更是全世界认同的中华文化标志性符号。由于少林禅武文化在海外的广泛传播及其深厚的影响,少林功夫已然成为中国武术在海外的又一名片。

释永信:“少林功夫是指在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以佛教神立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行禅宗智慧,并以少林寺僧人演练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文化体系”。少林功夫通过身体的锻炼,精神的修养,其最终目的是为达到内外兼修、身心禅定的生活状态。

当今,少林功夫的发展价值观,是借助以武修禅的方式,向世人表达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其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是“禅武合一”,这种生活方式超越了国界、宗教、种族、语言的限制,让习练者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澄定的心灵,获得极佳的生命质量。

“少林功夫”在中国武术发展历程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扮演着不同角色,起初是为保卫自身宗教的安全,在明代曾为国家的军事力量,受征平定倭寇之患。马明达教授在《试论少林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中写到;“少林寺以高尚的武学精神表达对民族的爱,对国家的忠,这是少林寺拥有崇高声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为少林武艺在全国各地交流与传播带来良性循环,使得少林功夫在社会得以流传较广、影响深远。

释永信:“少林功夫是一个庞大的技术体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门派或拳种。少林功夫具体表现为以攻防格斗的人体动作为核心,以套路为基本单位的表现形式”,当然也包含了少林的养生功夫。但少林功夫竞技体系是有着科学和严谨的评价和等分的完整竞技体系,不单只是以拳术、器械套路演练来体现武艺的攻防格斗的含义,还要包括以武艺的本源攻防格斗为出发点的竞技对抗表现形式。

同时体育作为一种“身体文化”,每个社会个体都有着不同的身体表达,框定他们的有效办法就是采用统一的标准化体系进行评判,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凭借着统一严密、便于操作、易于比赛和评判的标准化体系而迅速推广全球。所以,少林功夫在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借鉴现代体育成功的传播方式,创新少林功夫的竞技体系,是力求对少林文化进行保育和创新,使之成为一种活态文化,适应时代需求,发挥其在对应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价值。

3 少林棍法的文化渊源

少林寺自古便有尚武的传统,民间传有“十三棍僧救唐王”和“紧那罗王击惊退红巾军”等传说。少林棍是少林禅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文化渊源有自,技术特征有别于其他棍法,又融合少林禅宗文化,因此亦成为中国武艺的一道奇光异彩。

少林棍法以竞技作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可以发现明清时期是少林棍法发展的黄金阶段,这个时期少林棍法的技术和理论均得到诸多武艺学者的记录和总结。

葛兆光先生曾经提出:“真正思想史的延续性可能存在于一般知识、思想和信仰之中。它一方面背靠人们不言而喻的终极的依据和假设,建立起一整套有效的理解,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解释与操作的作用,作为人们生活的规则和理由。”关于少林寺棍法的缘起在当下并没有得出一致性的说法,笔者认为与少林寺相关的传说或者神话不应该由于不切实际而对该类材料弃之不顾,这些材料同样可以作为一般知识、思想和信仰,因为相关传说在技术上可能埋下隐喻,对于少林禅武文化的理论和实践可以起到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性意义。

图1 大圣紧那罗王神像

据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少林主持文载禅师撰并立《那罗延神护法示迹碑》中就已经出现少林棍法的踪迹:“今其伽蓝神,据景躅集所载,乃大元至正十一年辛卯三月二十六日巳时,颍州红巾初起大乱,来至少林寺。有一圣贤,先在厨中作务,数年殷勤,负薪执爨,篷头跣足,单裈形赤,朝暮寡言,不动众念,无姓贯名,常修万行。至日红巾临寺,菩萨持一火棍,独镇高峰,红巾畏之而退,则时即没,后觅不见。乃知菩萨示迹,永为少林寺护法,坐伽蓝之地。僧人子用记。予既睹景躅集,常欲述文,以彰神功。乃谋于众,今本寺僧周载、洪然,慨然命工,勤诸于石、始将来有所考焉。”由于该碑阴上部刻有那罗延神像,与近代那罗延执金刚神像的主要区别在于金刚杵为烧火棍所取代。阿德解释道:“那罗神金刚神信仰也因此由大力神信仰变成了传授少林寺棍法的‘武圣’信仰。”类似的记载还见于《白醉璅言》中:“少林寺当黄(红)巾之乱众僧惶惧欲散。忽一火头老僧自庖中出曰:‘公等勿忧老僧一棒驱之’众笑其妄。僧运三尺棍径入黄(红)巾队中遭者辟易遂散去。僧归以其法授众僧而隐乃紧那罗佛显化也由此少林以武勇闻。”明代著名武术家程宗猷所著《少林棍法阐宗》的序中提到:“棍法称少林尚矣。少室山之有少林寺,始于后魏孝文时之沙门跋陀。唐初有昙宗者,曾著战绩受褒封。元至正间红军为害爨下,一僧突显灵异,世和神为观音大士化身。至于棍法之传授,则始于达摩师,寺僧至今尊为护教之祖。由是薪火之传,续续不已。顾有其技者无其文,既不足以行远,僧亦自秘其术,未肯口授于外人。故世所传少林拳法、棍法,皆非少林之嫡传也。”这种文化符号的产生不仅仅对于少林武僧习武护寺起到极大地激励,同时引导民间武艺爱好者追求“由技入道”的境界。

著名历史学家马明达教授在《匾囤与少林棍法(上)》中,对明代少林棍法的代表性人物匾囤和尚的生平行谊就行了深入考证,详述了少林棍法的形成与流变。唐豪先生曾将匾囤列为“明代武僧著称者”第一人。

马明达教授指出:“匾囤在少林的活动应该起始于月舟主持寺政的正德时期;正德以后,嘉靖皇帝崇尚道教,藏密顿转衰落,少林寺‘西天梵僧’的势力也随之悄然式微,但并没有完全消失。匾囤及其追随者大抵游移于少林与峨眉之间,这两地都有相当数量的匾囤弟子,长期在寺外活动者也不乏其人。”在《少林棍法禅宗·纪略》中记有匾囤学拳棍于哈密师:“嗣有哈麻师者,似亦紧那罗王之流亚,曾以经旨授净堂,以拳棍授匾囤。匾囤尝救人苗夷中,苗夷人尊而神之。”通过这一线索,结合明代武艺古谱作者的习武经历,很多著者均为属于匾囤“传道授业”的直接或者间接受益者。从马明达教授的《匾囤与少林棍法(上)》可以获知匾囤“传道授业解惑”的事迹反映出少林僧人注重交流的特点,《匾囤画像碑》是由匾囤画像和许多僧人的名号组成,其中洪转、洪纪广按等出自少林寺,俗家弟子有王寅、张暹和程子颐等人,匾囤的活动地点相当广泛,主要在少林寺、峨眉山和京城的吉祥庵。而由匾囤的直系弟子进一步传艺的路线,基本上可以勾勒出一个少林棍法习练者的交流融汇网络,这个过程同样有助于少林棍法技术和理论体系的完善。在程宗猷的《少林棍法阐宗·纪略》中提到:“余自少年即有志疆场,凡闻名师,不惮远访,乃挟赀游少林者,前后逾十余载。始事洪纪师,溷迹徒众,梗概粗闻,未惮厥技时,洪转师年逾八十耄矣。棍法神异,寺众推尊,嗣复师之日,得闻所未闻。宗想、宗岱二师,又称同好练习之力居多。后有广按师者,乃法门中高足,尽得转师之技而神之,耳提面命。”可见,程冲斗同洪纪、洪转、宗想、宗岱有过交流和学习,交流学习的对象中不乏有匾囤的弟子。在吴殳《手臂录》中也提及石敬岩和洪转向刘德长学习枪法的事件:“年三十七,与洪纪见刘德长于真定巡抚韩公晶字署中。洪纪与德长校技,而手中兵器为德长拨去,乃心折,百拜请受教。刘师曰:‘二子根本无功,枝于皆虚也。’”

在《梦绿堂枪法》中同样记有洪转与敬岩之间的交集:“少林僧洪转,彼家堂头也,所著《梦绿堂枪法》,有八母、六妙、五要、三奇之法。洪转与洪纪为昆弟。敬岩少时,与洪纪至真定,同见刘德长校技,而所执竿子为德长所击落,则洪转可知矣。余久得是书,今附置于峨嵋之术,欲使见者知所去取焉。戊午岁桂秋下浣。古吴沧尘子吴殳一氏修龄序。”以上只是对生成少林棍法的交流融汇网络的部分例证。马明达教授引用《拳经》中:“少林棍法与青田棍法相兼,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并论述匾囤的弟子王寅与戚继光和汪道昆的深厚友谊,阐释出明清时期武艺的发展离不开武艺名家之间的相互交流。

明代著名军事家俞大猷曾因少林棍法的技术日益衰退,备受民间传言的吹捧而心生惋惜,便带领两位少林僧人随他征战沙场,同时提升他们的棍法:“嘉靖辛已岁,自北云中奉命南征,取道至寺。僧负其技之精者,皆出见呈之,予告其住持小山上人曰:‘此寺以剑技名天下,乃传久而鹊,真诀皆失矣’……小山而慨然日:‘建院之贵,愚僧任之,即平治其基以经始也。剑诀失传,示以真诀,是有望于名公。’予谓:‘是,非旦夕可授而使悟也’。即择其僧之年少有勇者二人:一名宗擎,一名普从,随往南征,三载之间,谆谆示之,皆得其真诀。虽未造于得手应心之神,其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亦庶几矣。乃辞归,越十有四五载。今万历丁丑岁四月间,予适在京师神机营提调车兵,报有一僧求见,与之讲,乃宗擎也。谓普从已化为异物,惟宗擎归,以真诀广传寺僧,得其法者亦多也。”

图2 孤雁出群式

在俞大猷的《剑经》中就已经明确少林棍法的技术特征:“中直八刚十二柔,上剃下滚分左右;打杀高低左右接,手动足进参互就。”而这一特征在茅元仪《武备志》,唐顺之的《武编》,程宗猷的《耕余剩技》,吴殳《手臂录》和《无隐录》,明末赵光裕所著《新镌武经标题正义》中收录的《邵陵棍法歌》中均有著述。清代的少林文献如《少林寺拳棍刀枪谱》《少林拳棍刀枪谱》《少林拳棒枪刀谱》对少林棍法基本上是筛选式摘录和汇编明代的棍法图谱,周伟良教授指出以上文献的特点是:“融摄诸家,承前启后。”如《少林寺拳棍刀枪谱》卷二为棍法,其内容大致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有关棍法的论述,二是二十九式棍势图。从少林棍法的文化渊源可以得出少林禅武文化注重实学实用的理念,在过去,它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是为了自卫护教,另一方面有助于将僧人培养保家卫国的后备力量。在当下,少林棍法竞技体系的建构是基于当今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是少林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敢于创新和发挥社会价值的重要实践成果。

4 少林棍法竞技体系的继承与创新

在现代体育和数字化工具的冲击下,传统体育同样面临传承与传播上的困境,这一困境的产生主要问题在于传统体育的价值观能否适应新时代下社会需求,能否通过现代化转型来发挥它应有的社会价值。基于此,建构具有人文教化功能的少林棍法竞技体系,为人们提供多元的身体练习手段,对现代体育项目进行有益补充,这将是提高本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手段。

4.1 少林棍法竞技体系的继承

少林棍法的竞技体系的继承主要体现在它以保育少林棍法的已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当下武术发展面临最严重的弊端在于评判方式上,一味追求“高难新美”而忽视了武艺实学实用的功能——“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戚继光曾经提到武艺的最佳评判手段是客观标准下的比试,从而达到应有的人文教化功能:“既得艺,必试敌,切不可以胜负为愧、为奇,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怯敌还是艺浅,善战必定艺精。古云艺高人胆大,信不诬矣。”何良臣指出:“大抵练兵教艺,切须去了走跳虚文,但动棍须把得坚,交棍妙在下起,棍入必须上压,一打一揭欲我疾,阴手阳手令人疑,大剪小剪神变用,大门小门藏正奇,使拔、剃、滚、杀、起、磕俱得其妙,乃可称棍。”论及此,相信很多人会以当今不再以冷兵器为克敌制胜的手段来怀疑戚氏和何氏话语的时效性,不过根据笔者的切身体验,从实学实用的观念出发,套路表演难以磨砺人的心气,而真正的竞技比试却可以充盈训练者的胆气,霸蛮其体魄,达到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目的。

少林棍法竞技体系的建构主要包括其技术体系,制度体系和价值体系的建构,它继承少林寺尚武的文化传统,对于古代与少林棍法相关古谱的的技术体系进行保育和复原。茅元仪在其兵学巨著《武备志》中就曾有一段按语,指出“诸艺宗于棍,棍宗于少林”。少林棍法之所以遐迩闻名,主要在于它的兼枪带棒的技术特征。马廉祯教授提出:“作为一种双手使用的长兵器,棍兼备有各类长短兵器的特点。它无刃而不易造成严重伤害,一般不在封建国家的‘禁兵’之列,而且在古代就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古典武艺竞技对抗的重要器械形式。至少在自宋、元时代起,民间不但出现了表演性质的‘使棒’,也出现了引人入胜的‘打棒’,就是棍的竞技格斗比赛。同时,在军旅武艺的训练中,棍棒也时常被用来代用各种兵器,完成古人称之为‘习手足’的重要训练。这也是因为棍既不容易造成伤害,又具有技术上的某种综合性。”明代俞大猷指出:“用棍如读四书,钩、刀、枪、钯如各习一经。四书既明,六经之理亦明矣。”可见,棍的技法是其他兵器技术方法的根本。程宗猷对小夜叉第二路记录到:“迎转霸王上弓,进右边披身,迎转靠山,进左边推根悬脚梁枪,换手打左献花,换手打右献花,绞系进步悬脚梁枪,绞系进步左踢一脚,搅一棍,扎一枪,换手拨草寻蛇,出陈香劈华山,换手打朝天一炷香,进步五花滚身打铺地锦,搅一棍,扎一枪,退回五花滚身迎转骑马,金刚献铲,踢一脚,二郎担山,偷一步,扰一棍,打一棍,拨草寻蛇出,劈山,行者肩挑金箍棒。”其中“兼枪带棒”的技术特征十分明显。

所谓“器与艺合”,少林棍法兼枪带棒的技术特征取决于少林棍的长度。在程宗猷的《棍式图》中标识:“棍的长度是‘八尺或八尺五寸’。”马明达教授指出:“以明代嘉靖尺为例,一尺合今0.31—0.32米,若以0.32米为准,八尺则相当于今天的2.50米左右。显而易见,这与今天武术的‘棍’长短相差很大,完全就不是一码事。正因为如此,程宗猷才把棍和枪并列在一起,用图示告诉大家,枪是装有枪头的棍,棍则是没有枪头的枪,如此而已。”

在《少林棍法阐宗》中记有:“或问曰:人动称少林棍,今观图诀,俱是枪法,何也?余:谚云,‘打人千下,不如一扎’。故少林三分棍法,七分枪法,兼枪带棒,此少林为棍中白眉也。”其中,“七分枪法”是因为棍长超过2米,从运动人体力学和杠杆定律可知棍身较长时,棍在击打动作上的启动慢,幅度大,进攻效率远低于枪的扎法。

图3 少林棍对抗器械

2020年,在释永信指导下,邀请武学界马明达教授和马廉祯教授参与并制订出《少林棍法竞技对抗方案》,其中实战姿势主要有:中四平势、高四平势和磨旗势等;进攻方法主要有:扎、劈、挑、点、抡等;防守方法主要是格挡防守和拦拿防守。其技术体系便是延用少林棍法古谱的技术体系。不仅仅是引用古谱,还对古谱中的动作结构进行复原,详细对应技术的动作结构和动作细节。如中四平势:立正站立,右手持兵保持器械竖直。以右脚为轴向左侧拧转,同时左脚向后一步,成弓马步,脚的距离稍大于肩,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右脚脚尖朝前微内扣,左脚脚尖朝右前方,脚跟抬起;前后脚水平距离约为半脚;同时,左手虎口顺着器械向下滑动,握至器械尾端,右手握住器械向前向下按压,两臂微曲,两手之间的距离比两脚略宽;上体保持正直,含胸收腹,两肩向下沉,器械前端微抬起,目视前方。用法:中四平势是诸势之首,宜于变化。对方扎上,我即拿,对方扎下,我即提橹格挡,对方扎左,我即拦,对方扎右,我即拿;依此一势而随宜变化。吴殳曾指出:“中四平势后手著腰,前手中平,身法略蹲,三尖紧对。上下左右俱无空着,诸势之尊,所谓中平一点是枪王也。程宗猷诀曰:中四平势真个奇,神出鬼没不易知。开合纵横随意变,诸势推尊永不移。”

4.2 少林棍法竞技体系的创新

少林棍法竞技体系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保育古代棍法技术和理论的前提下,以“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方式,融入现代体育的本质特性,创新出服务于现代教育的文化形式。在器具层面上,少林棍结合古典武艺的图示进行设计,棍身外层采取软性材料包裹以降低击打强度,穿戴护具上对填充材料和防护板进行升级改造,以确保运动员竞技过程的安全性。在规则上,采取可量化的评判方式,明确规定得分标准和有效的技术方法,对于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品行修养也做出对应要求,体现出少林棍术修并重的特征。在精神价值层面上,建构少林棍竞技体系的最终目的是面向教育,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少林棍的竞技过程中追求以最简单的动作精准击中对手,要求运动员能够在实战过程中把握时空特征,掌握赛场主动权,除了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较高要求外,对于胆气和智慧的要求极高,充分体现出斗智斗勇的项目特征。

图4 少林棍竞技对抗项目演练

阿伦·古德曼所著的《从仪式到记录——现代体育的本质》中提到:“现代体育的本质主要有世俗主义、平等的竞争机会和条件、角色专门化、理性化、科层化、量化、追求记录。”少林棍法积极融入现代体育本质,力求通过真实竞技的形式来检验少林棍法的技术体系,发挥少林棍法的实用价值,以体现少林文化经世致用之道。在过去,少林棍更多以表演的方式进行展示,评判上难以量化处理,缺少标准化和统一化的规则来为少林棍法习练者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和条件,而文化只有在交流互动中进行自我更新和完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少林棍竞技体系的建构是少林武艺现代化转型的创新性实践成果。

5 结语

少林棍是当代少林功夫继承与创新的重要实践成果,它在保育古典武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体育的本质特性而生成的一种文化,一种教育。科学合理的竞技化有助于少林功夫的传播与发展,少林棍的竞技化旨在推动中国武术长器械竞技的发展,其竞技体系的科学性将通过反复实践加以检验和完善。未来,完善竞训与教学是少林棍竞技体系的中期目标,传播中国文化是少林棍竞技体系的长期目标。

猜你喜欢
少林功夫少林寺少林
宋 文彦博 楷书宿少林寺诗拓片
少林小罗汉拳(十)
少林小罗汉拳茵(四)
少林功夫拳(五)
少林功夫拳(四)
少林功夫拳(三)
少林功夫拳(一)
A transition method based on Bezier curve for trajectory planning in cartesian space①
少林寺与政治的千年恩怨
我要去少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