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处置领域技术向来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其涵盖领域广、安全环保要求高、政策要求严。就是在这样一个领域,从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开始,延伸至污泥、餐厨厨余及危废处理处置技术,再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国恩菲逐步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固废技术坦途。
编实编强骨干队伍。原则上控制民兵网军力量保持现有规模不再扩大,重点在编实编强队伍上下功夫。打破现行民兵编组在人员来源、年龄划段等方面的常规做法,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编兵权重,专业技术岗位对口率不低于90%。拓宽人员来源渠道,积极向职业技术院校、IT企业、金融、电商、民生基础设施等企事业单位延伸。积极探索合作育人、训编一致的编组方法,与高等院校、行业企业等建立培训合作机制,鼓励资助在校学生参加网安人才定向培养,预编进入民兵队伍。坚持“实战技能优先、专业对口优先、思想道德优先”的原则,把政治素质高、专业技术精、组织能力强的人员吸纳进入民兵网军队伍。
1998年,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恩菲”)承担国内首座千吨级垃圾焚烧厂——宁波垃圾焚烧厂的咨询设计工作,成为全国最早进入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领域的设计单位。
24年来,我国环保事业从无到有,中国恩菲始终与行业保持同频共振、同向同行。
24年来,中国恩菲从以矿山、冶金工程经验和技术实力为积淀探索固废处置业务,到将其纳入重要产业板块,技术研发硕果累累、投资建设稳步推进、设计咨询遍地开花。当下,中国恩菲已成为行业内一家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具备工程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具有项目咨询设计、设备成套、投资、建设、运营“五位一体”雄厚实力的综合投资服务商。
技术方面,中国恩菲以丰富的工程经验、专业的人才队伍、多层次的研发平台和齐备的研发手段为依托,开展大量国家、行业及企业等课题研究和技术开发,已拥有固废处置领域授权专利100余项,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固体回收燃料技术委员会(ISO/TC300)国内技术对口单位。针对行业痛点、难点、热点问题,成功研发了垃圾焚烧废物(气)处置与稳定化控制技术、数字化智能燃烧控制系统、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等一系列行业引领性技术装备,用恩菲智慧支持着我国环保行业的发展壮大。
历史给我们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今天,我们回望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既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更是为了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40年改革开放,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今天,充分认识伟大成就、深刻把握珍贵启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这不仅是对党和人民艰辛探索和实践的最好庆祝,更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动力。
针对社会广泛聚焦的垃圾焚烧产生二噁英问题,2012年,中国恩菲牵头承担了国家“863”课题——垃圾焚烧废物(气)处置与稳定化控制技术。
中国恩菲聚焦垃圾焚烧产生污染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以垃圾焚烧烟气净化、飞灰稳定化、二噁英分解技术为研究目标,围绕“低浓度石灰乳溶液固定喷嘴喷射+干法烟气净化工艺相结合的垃圾焚烧烟气净化新工艺研发”“垃圾焚烧废物(气)二噁英再分解技术研究”“水泥基复合飞灰重金属稳定化药剂的研发”开展攻关,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我国国情且满足环保排放要求的工艺系统、产品及设备。填补了相关领域技术空白,彻底解决了困扰行业发展的难题,为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噁英脱除装备系统在中低温条件下,能使垃圾焚烧飞灰中的二噁英脱除率高达90%以上;研发的高效低成本垃圾焚烧废物(气)二噁英再分解技术及装置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便捷、能耗低,填补了我国二噁英低温脱除技术半工业化应用的空白。
比如傅雷翻译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的书名《La Cousine Bette》、《Le Pere Goriot》,本来,前者应译为《表妹贝德》或《堂妹贝德》,后者译为《高里奥老爹》或《高里奥大伯》。傅雷考虑到中文名字的特点,仔细揣摩了全书内容后,把前者译为《贝姨》,后者译为《高老头》,改译后在文字表达上符合中文读者的文化背景,从而缩短了译语读者与译作的距离,而且还传递了主人公在作品中扮演的特定角色,堪称有意识误译的成功佳例。
在设计建设过程中,中国恩菲充分考虑危废处置技术行业发展趋势及国家对危废处置技术标准的提升,采用中国恩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先进的“逆流高效焚烧+高温熔融”危废处置工艺,实现含有机危废的“焚烧+熔融”终极处理,最大程度达到危废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目标。
垃圾焚烧技术的关键难点在于将焚烧烟气温度、炉渣燃烬率、锅炉热效率、负荷稳定性等几个主要控制目标综合寻优,实现环保与效率的最佳平衡,而这是传统逻辑控制较难实现的多变量强耦合控制模型。为此,中国恩菲研发了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ICC数字化智能燃烧控制系统(Intelligent Combustion Control:ICC)(见图1),已成为破解行业难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ICC数字化智能燃烧控制系统是搭载位于工程技术前沿的大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结合垃圾焚烧“3T+E”原则而开发的全新一代垃圾焚烧炉人工智能燃烧控制系统。系统将焚烧过程中“人工智能算法+海量运行数据+烦琐人工控制指令逻辑”有机结合,通过数据挖掘、算法优化,建立起核心控制算法库,形成了具有人工智能的燃烧控制系统,使人工智能技术在焚烧炉控制中的功能由辅助提升到了主导。该系统将操作人员的智慧和经验附加在焚烧炉控制系统中,更加适合我国混合垃圾的焚烧特性。
目前,技术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中国恩菲投资运营的赣州、襄阳、固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在国内首次实现了焚烧炉全自动智能操作,运行指标安保达标、安全稳定的生产要求,实现了节能增效目标。
孝感固废处置中心项目是中国恩菲投资运营的首个智慧工厂示范项目,其建设旨在通过智能化方案,解决企业在传统生产模式困扰的危废原料复杂、工艺稳定运行难度大、生产成本高、安全风险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示范项目的打造,也能为行业回答“什么是智能化”“为什么要智能化”“如何实现智能化”等一系列问题,提供“恩菲答案”。同时,随着中国恩菲智能工厂技术、产品体系的建立,高效、安全、绿色的智慧工厂新范式也将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在智慧工厂搭建过程中,中国恩菲旨在通过智能化方案,解决企业在传统生产模式中被困扰的危废原料复杂、工艺稳定运行难度大、生产成本高、安全风险大等问题。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艺生产的需求,孝感固废智慧工厂搭建了“1”+“1”+“N”的数字化工厂整体架构(见图2)。其中,第一个“1”代表建设一个集操控、管理及运营一体化的管控中心;第二个“1”代表搭建集全要素数据平台、数字孪生平台、三维可视化平台三位一体的数据中台;“N”代表围绕数据中台,在周围形成丰富的N种智慧应用App及智能操控终端。通过以上架构的搭建,智慧工厂最终实现从生产信息实时监控、高效流通、智能管控,到数字孪生、三维可视化,再到管理APP全方位应用的全面智慧化。
在孝感固废处置中心项目中,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得到完美展现,中国恩菲也将随着项目智慧化不断升级,不断丰富完善智慧化工厂的构建思路,将中国恩菲MIM+数字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广到其他领域,以高效、安全、绿色的智慧工厂新范式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危险废物是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对环境和人体影响极大的一类废弃物,如何妥善处置危险废物一直是世界性问题。中国恩菲肩负央企责任,结合有色冶炼行业近70年的雄厚技术经验,开展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的延伸和新技术研发,已形成涵盖冶金、化工及环境工程等多专业跨学科的危险废物较完整的技术体系,能为危险废物绿色清洁处置提供包括危险废物高效焚烧熔融技术、侧吹浸没燃烧熔池熔炼技术、灰渣高温电熔融资源化技术等综合解决方案。
危险废物高效焚烧熔融技术(Combustion-Smelting Process,简称CS技术)是中国恩菲核心专长——逆流高效焚烧技术与高温熔融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含有机危废的“焚烧+熔融”终极处置,是现有焚烧技术的重大突破,已成功应用于孝感市固废处置中心项目。该技术可使危险废物与高温烟气逆向流动,热效率高,减少危险废物水分对回转窑入口耐火材料的侵蚀,延长了窑炉寿命;沿轴向形成明显的氧气浓度梯度,有利于干燥后的危险废物实现“热解一燃烧”的工况,源头上控制二噁英的产生;炉渣熔融玻璃化,实现减量化及资源化;可进行有价金属回收,实现利益最大化。
侧吹浸没燃烧熔池熔炼技术(Side-Submerged Combustion Smelting Process,SSC技术)是由中国恩菲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强化熔池熔炼技术集群,在危险废物处置领域也取得了突出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浙江金泰莱、江西兴南等多个项目。该技术既可以协同处理有机危废、无机危废、废液等,也可单独处理;具有工艺过程稳定、适应能力强、生产效率高等优势,可有效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
如今,平潭项目已顺利投产并平稳运行。中国恩菲凭借自身优异的技术实力,擦亮了平潭这扇“窗口”,让“窗口”的环境更加美好,让“窗口”的景色更加宜人。
项目方面,中国恩菲投资建设了襄阳、哈尔滨、赣州、固安、南康等5个城市的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1个危废处置项目,1个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完成近10个垃圾焚烧发电EPC总承包项目,以及包括污泥干化协同焚烧、医废处置、危废处置、汽车拆解、有机垃圾处置在内的多个固废处置总承包项目;承接了100多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咨询设计项目,其中,千吨级项目超过40余个,遍布我国大江南北,实现生活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总和近10万吨,成绩斐然。
2012年,由中国恩菲设计的大连中心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投产运营。中国恩菲用精湛的技术,塑造了项目优秀的社会经济效益,并逐步拉开了我国在东北大地上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序幕。
2015年,中国恩菲以BOT模式投资建设的我国首个处于严寒地区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哈尔滨双琦环保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改扩建项目在寒冷的岁末顺利投产,更是为行业树立起了在严寒地区如何设计、建设的标杆。
哈尔滨双琦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包括改造工程和扩建工程两部分。其中,改造工程拆除原有焚烧线焚烧炉和净化系统及其辅助系统设备,新增1台400吨/日的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和1套“循环流化半干脱酸反应塔+活性炭喷射+袋式除尘”烟气净化设施,保留原有3兆瓦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增加1台6兆瓦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实现累计装机规模9兆瓦。扩建工程建设2条600吨/日机械炉排炉垃圾焚烧生产线和2套“机械旋转喷雾吸收塔+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半干法烟气净化设施,配套安装2台12兆瓦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如今,中国恩菲以技术实力创造的这项国优工程,正傲然矗立在齐鲁大地上,一直为守护当地的自然环境,维护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履行着职责。
这一标杆项目,在实现行业先进指标的同时,也为寒冷地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提供了先进、安全、可操作性强的技术经验。
由中国恩菲EPC总承包的合肥市污泥干化协同焚烧项目是公司在总承包业务上又一领域的突破。中国恩菲项目团队一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最终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项目全部工作。
项目建设2条600吨/日的垃圾焚烧生产线,选用2台先进机械炉排炉,配套安装额定2×12兆瓦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预留1条600吨/日垃圾焚烧线位置。烟气排放采用先进的“半干法+干法+SNCR”工艺,排放指标优于《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和《欧盟污染物控制标准》的排放限值。
项目建设之初,即以申报“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及“中国环境卫生协会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无害化等级评定AAA级奖项”为目标,中国恩菲在设计中,不仅制定了标准严格的设计方案,还体现出诸多亮点,成功打造垃圾焚烧发电领域又一经典工程:国内首次实现液压地开式垃圾卸料门的成功应用;对原有焚烧炉一次风系统进行创新改进,有效提升了一次风的均匀分布,提高了锅炉效率;行业首次应用电动机永磁调速节能设备;充分考虑防风问题,全方位增强稳定性,使项目能经受海南地区常见的台风“考验”。
国优奖代表了国内工程项目的最高质量水平。由中国恩菲设计的中节能(临沂)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生活垃圾、污泥焚烧综合提升改扩建项目凭借其优秀的设计施工运营水平,于2019年12月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中节能(临沂)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生活垃圾、污泥焚烧综合提升改扩建项目是中节能集团公司和临沂市的重点项目,由中国恩菲进行工程设计。项目规模为1500吨/日,新建2条750吨/日炉排炉垃圾焚烧流水线,配套1台30兆瓦高转速汽轮发电机组。
为去除污染气体,当焚烧炉正常工作时,焚烧炉的一次风将从垃圾仓内抽出,垃圾仓内臭气作为燃烧气送入焚烧炉内,在高温作用下,臭气污染物被燃烧、氧化、分解;当焚烧炉停炉检修时,为防止垃圾仓内臭气外逸,通过抽风及除臭装置,将垃圾仓内臭气抽出处理达标后排放;垃圾渗沥液收集室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排除渗沥液收集室内产生的臭气;卸车大厅进出口设空气幕,防止污浊空气泄漏。对臭气“密不透风”的处理,极大提升了项目环保效益。
可见,工况5为最不利组合,在工况5作用下,塔体底部最大应力为77MPa,进口烟道矩形孔与塔体连接处最大应力为121MPa,应力集中部位最大应力的校核条件按Smax<1.5[σ]考虑,对于工况5,Smax=121<1.5×113=170MPa,满足强度要求。
为防止垃圾吊控制室玻璃被撞,在垃圾斗设有限位措施。此外,将垃圾吊控制室设置在卸料门一侧的上方,使垃圾抓斗作业面和垃圾车吊控制室不在一个标高上。采取以上措施,有效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作业效率和安全。
(2)超级奥氏体不锈钢UNS N08367焊接接头的抗腐蚀性能是焊接工艺控制的重点。选择超合金化的焊接材料,遵循“高匹配”的原则,选择Mo含量达到9%的NiCrMo合金,在保证焊接接头强度的同时,提高焊接接头的抗腐蚀性能。
在超长结构无缝设计上,设计人员考虑到卸车平台及垃圾仓长宽均超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为了维护建筑物整体性,更好地发挥其使用功能及美观要求,未设置永久伸缩缝。取而代之采取了在建筑物中间部位设置四道膨胀加强带并在垃圾仓中掺加膨胀剂及抗裂纤维的方式,同时在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局部提高配筋率,并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将造型美观与保持结构稳定性有机结合在一起。
因项目地处东北严寒地区,为保证垃圾彻底发酵,从焚烧炉的炉型选择到主厂房的建筑设计,中国恩菲项目团队对方案进行了全方位、全专业的优化提升,通过优化焚烧炉及余热锅炉系统设计,采用垃圾仓加热设施,提高垃圾仓周围环境空气温度,加快了冰雪融化速度,促进了垃圾发酵脱水,解决了生活垃圾焚烧冬季运行的难题,有效保障了项目运行。
提到矿产,人们往往第一时间会想到巨大的露天矿坑或一条条幽深的矿道。其实,矿产资源不仅来自地下,还来自每个人身边。
中国考古认为:汉水要比长江黄河早七亿多年;人类繁荣起源:地球的北纬30度线为起步线;汉江之滨的陕西安康市幅员正在北纬30度左右,或为人类始祖伏羲和女娲的诞生地。
SA-DLLME用表面活性剂Triton X-114代替了DLLME中传统的有机分散剂。实验操作程序如下:准确移取待测元素标准工作液置于10 mL具塞离心管中,然后加入适量络合剂,充分摇荡后调节酸度,加入适量Triton X-114,加入萃取剂,用纯水定容至10 mL,充分振摇1 min。充分摇匀后,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5 min。待水相和有机相完全分离后,弃去水相,用注射器小心抽取有机相10 μL注入非水相CVG反应器进行测定。
汽车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交通工具,随着每年汽车销量的增加,汽车报废数量也与日俱增,而这数量巨大的报废汽车,正属于“我们身边的矿产”——城市矿产。
三明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总承包工程是中国恩菲第一个城市矿产废弃物资源利用方面的工程总承包项目,对中国恩菲在城市矿产及相关固废处理业务领域的开拓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项目应用先进、绿色、高效的报废汽车拆解和废钢破碎加工处理工艺及装备,将实现年处理报废车辆1万辆,年处理废钢30万吨,同时具备有色物料精细分选的能力。同时,该项目也是各方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实践,为国内刚刚起步的城市矿产及资源化固废处置行业提供可供参考的成功经验。
本项目由废钢破碎和报废汽车拆解两部分组成。废钢破碎系统处理规模为30万吨/年,配套有色分选系统(15吨/小时)。报废汽车拆解系统处理规模为报废汽车每年10000辆(其中大车每年1000辆,小车每年9000辆)、摩托车每年5000辆。本项目自主集成废钢破碎系统和有色分选系统,有效解决了目前废钢破碎项目噪音和扬尘等问题。经优化后,废钢破碎电耗降低至28千瓦时/吨(废钢),破碎物密度≥1.1吨/立方米,有价物质回收率≥99%。
中国恩菲以高质量、高标准,打造了这项样板工程,建成了新一代城市矿产废弃物资源利用典范,用“恩菲智慧”为国家的资源安全保驾护航。
平潭位于福建省东部,为福建省管辖的综合实验区,也是大陆距离我国台湾地区最近的陆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平潭考察期间,明确提出平潭是“闽台合作的窗口,也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
在全国唯一对台综合实验区、第二批自贸区建设试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等重大历史战略中,平潭一直因“窗口”地位而处于核心前沿。所以说,平潭,是两岸的平潭。做好对台工作,是平潭不变的初心与使命。
中国恩菲肩负央企社会责任,始终与国家同向同行,在平潭“窗口”的打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承接了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餐厨垃圾处理厂工程设计项目。
本项目占地面积约30亩,处理能力150吨/日,包括100吨/日厨余垃圾、50吨/日餐饮垃圾,采用“预处理+厌氧消化+沼气净化提纯”组合工艺,可产天然气约10800立方米/日。
本项目餐饮垃圾与厨余垃圾协同处置,最大化实现餐饮厨余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助力碳中和。餐饮垃圾及厨余垃圾预处理后有机浆料采用高温干式厌氧消化工艺,设计2座1200立方米卧式单轴推流式生物发酵池,高温55℃厌氧发酵,厌氧停留时间短,反应器所需容积小,系统稳定不会短路,厌氧反应器单位体积有机负荷高,厌氧产气率高,可适用多种有机垃圾物料。相对常见的湿式厌氧发酵,本项目预处理工艺简单、沼液产量少、沼气产量大,实现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此外,本项目所采用的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实现了全部国产化。
第七,在院级层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评奖活动。每年由科室自荐,专家组讨论、投票,综合新技术的先进性、社会效益、影响力、论文产出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评选出手术类、非手术类、医技类各奖项,给予3万~10万元不等的奖励。
灰渣高温电熔融资源化技术依托中国恩菲深厚的工业炉窑及工艺技术底蕴开发而成,实现了盐的二次富集与资源利用,有效解决了困扰行业的危险废物灰渣填埋困境,已成功应用于孝感固废处置中心项目。该技术具有热效率高、烟气量小、温度可控等优势,可有效实现无害化与资源化。
孝感市固废处置中心项目是国家固废重大专项示范工程,也是中国恩菲在绿色环保领域投资建设的重点工程,更是中国恩菲首个智慧工厂示范项目。项目占地面积约118亩,设计规模为处置危险废物3万吨/年,作为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协同处置工程,其运营为孝感市及周边地区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在垃圾仓的防腐及抗浮方面,设计人员综合利用了建筑及结构的多重防护,为加强垃圾仓的抗渗性能,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及抗裂纤维,极大提高了项目防腐防渗性能。
新型高效飞灰重金属稳定化药剂,具有固化基材添加量小、增重比和原料成本低等优点,在保证固化效果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有效降低行业成本。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的涌现和跨越式发展,智慧工厂建设是大势所趋。孝感固废智慧工厂是中国恩菲在传统工业领域智慧建设与智慧运营上的新实践与新探索,也是行业前沿科技与时代智慧的浓缩呈现。
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工程是中国恩菲设计的位于中国最南端的垃圾焚烧项目。
项目规模为市政污泥处置300吨/天,预留二期300吨/天规模的用地,服务对象为合肥市辖区内污水处理厂所产污泥。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湿污泥干化系统、污泥输送设施、配套除臭设施、污水处理系统及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项目采用先进的污泥干化-耦合掺烧工艺路线,可彻底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及资源化,对合肥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恩菲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同时面临着新旧衔接、工期要求紧、环保质量要求高、成本控制严等困难,为此确定了“多快好省”的设计施工总体思路并一直贯彻执行。针对臭气管道、蒸汽管道及干污泥输送等新旧衔接的问题,项目团队安排设计骨干到现场设计,与业主共同研究布置及走向,充分利用现有电厂现有设施,合理安排空间,实现了工艺和形式美感的高度统一。针对工期紧张问题,项目团队根据项目计划倒排工期,抓牢每个节点,有效保障了项目进度。针对环保质量要求高的问题,项目团队选用了对污泥含水率、和杂料适应性强的污泥干化机,有效解决了来料不稳定问题。针对成本控制方面,因项目与燃煤电厂协同共建,项目团队巧妙利用焚烧厂已有设施进行协同,因地制宜地利用电厂蒸汽对污泥进行干化,利用刮板直接将干化后污泥送进电厂炉前仓与燃煤耦合燃烧,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有效节省了项目成本,更提高了施工效率。
最终,中国恩菲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了项目从设计到商业运行的全部节点,充分展现了恩菲人的技术实力和责任担当。
天安门以南50公里,固安县以京畿门户的姿态扼守着北京南部的大门。就在这里,中国恩菲的固废投资业务实现了新突破,开始摸索投资建设以垃圾焚烧发电为核心、其他固废处理相协同的城市循环经济产业园模式。
其中,固安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是河北省重点工程,也是固安县重大民生工程。项目设计总规模为1800吨/日,一期规模为1200吨/日,建设2台600吨/日机械炉排炉,1台额定25兆瓦的凝汽式汽轮机和1台30兆瓦发电机组,配套新建400立方米/日渗滤液处理站。采用国际先进的垃圾焚烧技术和新型、高效、可靠的污染物防治工艺,排放标准优于欧盟。
高速公路的混凝土结构会随着时间的延长以及外界气候的影响而逐渐出现老化现象,因此要定期对高速公路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可使用高速射水装置将高速公路表面损毁的混凝土结构给清理掉,然后再使用黏合剂对损毁的地方进行修补。
固安县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是公司投资建设的首个餐厨和粪便处理项目,设计规模为处理餐厨垃圾100吨/日,处理粪便100吨/日。其中餐厨垃圾预处理采用“预处理+蒸煮提油+中温湿式厌氧消化+固液分离+沼气/渣掺烧”工艺路线,粪便采用“固液分离+絮凝脱水”工艺路线。
一例观之:一天,一位员工打电话到办公室:“我这个月的工资为什么不给我发?我知道张某某、李某某他们都发了,你们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要是今天内还不给我发工资,我就来你们办公室找你们领导,哼!”
流程5:数据包在被解封装之后,按照目的地址EID2将其转发至LISP网络b内。至此,数据包全部抵达节点Y,整个数据转发流程结束。
项目设计过程中,中国恩菲充分考虑了两个项目之间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密切联系,充分考虑了两项目之间的协同处置,力求将各种废物“吃干榨净”。
2.3 NASFL组与NASH组CD4+CD25+T细胞结果比较 NASH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NASF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固体杂质方面,餐厨垃圾预处理分选的固渣杂质、粪便预处理产生的固渣可以就近送至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池,同生活垃圾一同送至焚烧炉焚烧。相对独立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厂,本项目餐厨垃圾、粪便与生活垃圾处理厂协同共建,产生固渣杂质可以厂内处理,实现固渣杂质最大程度地减量化,同时固渣杂质运输距离短,臭气逸散途径短,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远距离运输成本。
废水方面,餐厨垃圾及粪便处理产生的废水处置可与固安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站协同处置。因焚烧厂渗滤液处理站规模在不同季节受垃圾成分影响会有波动,项目设计考虑了在不同季节或不同工况下统筹协调两项目污水处理系统的联通能力,为整个园区内污水妥善处理的稳定运行、调峰错股提供重要保证。
此外,餐厨垃圾预处理段所需热量来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蒸汽;办公楼等办公场所由两厂协同共建;两厂所需员工和运输车辆数量也因协同实现了优化。在这对废物“吃干榨净”的协同中,让两项目的建设、运行成本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项目建成后,将对固安县落实京津冀地区“以重点地区带动全省经济协调发展、以优势产业加快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以完善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一线两厢”战略,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对国内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建设运营有示范性意义。
厦门东部三期EPC项目位于厦门市东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内,是继一期、二期工程之后,厦门市东部又一座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本项目是福建省和厦门市的重点民生项目,日处理规模1500吨/天,配置2×750吨/天的焚烧线和1×50兆瓦的汽轮发电机组。
项目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为目标。项目以产业园规划理念为指导,全面对接园区内现有多处无害化处置设施,实现园区内物流和能源流的共享,以高起点规划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思路;焚烧炉排及液压装置、自动燃烧控制系统(ACC)等关键设备均选用行业内优秀产品,高标准建设有力提升项目运行稳定性;项目具有热值高、配置机组大的特点,通过对外供汽,采用“SNCR+增强半干法脱酸+袋式除尘+SCR”的烟气净化组合工艺,高效能管理让经济和环保效益都得到有效保障。
项目计划于2022年年底建成投运,建成之后,将助力厦门市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指示精神,提前实现垃圾“零填埋”的战略目标。
作为千年大计的未来之城,雄安在其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将践行“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高标准建设先进专业的垃圾处理系统,实现雄安新区“全域、全程、全口径”固废集中处理。雄安新区垃圾综合处理设施一期工程项目应运而生,本项目是国内外首个半地下垃圾综合处理设施,目前处于建设中。
中国恩菲承担设计的雄安新区垃圾综合处理设施工程涵盖焚烧处理,餐厨、厨余垃圾处理,粪便处理,污泥处理,医疗废物处理,污水处理设施,以及红外线配套建设进场道路,给、排水管网,发电并网等配套基础设施,预留向周边组团、社区供热、供气等路由。项目垃圾处理规模2250吨/日、焚烧炉渣利用规模450吨/日、飞灰处理50吨/日、有机垃圾处理600吨/日、污泥处理150吨/日、医疗垃圾10吨/日。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将充分考虑数字化、智能化要求,以大数据和区块链为基础,全过程中产生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数据需统一接入新区城市信息模型(CIM)管理平台。
该项目采用“去工业化”设计,将整个垃圾处理设施隐藏在郊野之中,借势造景,实现雄安新区“全域、全程、全口径”固废集中处理的工业功能与外围环境的和谐共生。其成功建设运营,将为提升雄安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保障,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及垃圾分类工作奠定基础。
由上可见这些黑云母中的碱金属总量与氧化铝含量比均较高,其变化范围在0.53~0.86之间。又据阿·阿·玛拉古塞威姆1965年对6个花岗岩体中黑云母成分分析,其中有3组含碱金属量也较高,特别是K/Na比较高时,说明对成矿较为有利[11]。
圆梦美丽中国,绿色环保技术和设施创造良好生态环境。未来,在雄厚的项目经验基础上,中国恩菲将继续胸怀“绿色环保排头兵、新兴产业创新者”的使命担当,以守护“绿水青山”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中国智慧引领行业高技术高质量发展,聚力承担中央企业的国家责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恩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