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7月,我国迎来了最大规模的毕业潮,据教育部统计,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增量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复杂严峻。
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珠江黄金水道建设驶入了快车道。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航道高等级化网络化、港口物流服务现代化、船型高效标准化等一个个重点领域均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和突破,成为推动珠江黄金水道建设的一股股强大动力。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珠江水运人勇立潮头,书写时代华章。
同时,“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错配现象依然存在,而这种结构性矛盾最直观的体现,便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制造业企业招工难的现象并存。
我国图书馆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可分为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科研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等几种类型,高校图书馆是其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馆藏量较大的一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就是面向社会公民的服务,即要求高校图书馆在为本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同时,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向社会公众和团体组织提供多样化的文献信息服务[2].
“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人多,进传统工业、制造业的人少;进办公室的人多,进工厂的人少”。在国家“稳就业”的倡导下,有色金属企业,尤其是有色金属央地国企,责无旁贷地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但部分岗位依旧面临长期空缺、招不到合适人才的现象。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错配现象下,企业如何才能招到人才、培养人才,以达到人才强企、人才兴业的雄伟目标。
3.全面性原则。综合素质测评要全面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能够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和多个角度深入刻画学生的综合素质状态。全面性要求详细刻画学生的德育、体育和专业能力,指标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客观描述学生综合素质的静态和动态特征。
要想充实有色金属行业人才库,须从“娃娃”抓起,我们要走入高校,抢先给年轻人埋下职业梦想之“种”。
为何人才之战要从“娃娃”抓起?就业形势逐年严峻,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的节奏明显加快,社会实践成为正式进入职场前的敲门砖,正因如此,某些知名企业早已深谙毕业前便锁定人才的必要性,通过提前校招时间、扩充实习名额、增加实习待遇,先声夺人,以达到提前锁定人才、考察能力、增加经验、扩张招聘版图的目的。相比而言,纵然不少有色金属行业内的优秀企业不愁生源,但由于校招步调相对较慢,在抢人大战中失去了先手优势。
此外,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也须得到重视。今年5月,中铝集团与中南大学签署了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框架协议,业内喜于看到行业领军企业与拥有完备有色金属学科链高水平大学的合作,同样也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校企合作,搭建起“科技兴企、人才强企”的桥梁。
踏进公司大门,不少青年满怀期待,人生的新篇章将如何展开?埋下的梦想之“种”,需要在企业、行业的关怀照料下,才能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而企业则需要厚植沃土创造有利条件,培育新生力量之“芽”;更要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增强激励力度,施科技成果兑现之“肥”。
1076万高校毕业生,我们要争抢其中的优秀人才,更要在未来发展中培养人才、留住人才,让他们成长为未来有色金属工业的中坚力量。只有充分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并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不断集聚人才。无论是一线工人,还是科研人员,都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人才武装到行业上下游的每一个环节,让知识和创新迸发出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