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俊丽
(晋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西 晋城 048000)
临床上,急性脑梗死系常见、高发的脑血管疾病。有研究指出[1],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均是诱发此病的主要原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引起了大脑动脉狭窄或堵塞,病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该病具有起病急骤、致残率高、病情危重等特征,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安全。目前,早期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式。有报道显示[2],急性脑梗死患者若在6h 内接受溶栓治疗,可以较好的恢复缺血半暗带组织的血氧供应,尽可能减轻对脑组织的伤害。因此,病人在发病后,需实施有效、迅速的急诊就诊流程,便于缩短患者的发病-就诊时间。常规护理流程一般是护理人员自行负责决定流程,没有统一的制度和规范,很容易造成患者急性脑梗死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而对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后,成立专门的急诊救治小组,并进行明确分工,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能够为患者节省更多的时间,促进患者生存率的提升。急诊护理流程优化,以患者为中心和服务对象,在传送过程中,护理人员提前与相关的科室及人员联系,经过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救治渠道。通过优化护理流程,建立溶栓绿色通道,可以实现溶栓成功率的提升[3]。本文旨在探讨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护理流程优化对溶栓成功率、抢救时间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随机于2021 年1 月至2021 年7 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取56 例为研究对象,遵照红蓝小球法列为两组,即流程组(n=28)与常规组(n=28)。常规组病历中,男15 例,女13 例,年龄43-76 岁,平均(55.78±6.23)岁。梗死部位:椎基底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各14、9、5 例。流程组病历中,男16 例,女12 例,年龄41-77 岁,平均(56.02±6.04)岁。梗死部位:椎基底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各13、10、5 例。统计、分析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基本资料,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CT、MRI 诊断后,确诊为急性脑梗死;(2) 发病时间<4.5h;(3) 25 分≥NIHSS 评分≥5 分。
排除标准:(1)合并有肾、肝、心等脏器严重功能障碍;(2)合并有头颅占位性病变;(3)合并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
常规组执行常规护理服务,入院后及时开展影像学检查,实施病情分诊。接到急诊通知后,做好溶栓准备。了解患者的病史、年龄等信息,合理分配救治任务。流程组执行护理流程优化干预,分为:(1)优化人员配置:在院内建立急诊救治小组,成员组成:急诊科护士、神经内科医师、急诊科医师、影像学医师等。根据小组成员的工作性质,合理安排救治工作,密切协调各科室人员。(2)优化应急流程:患者到达院内后,急诊护士主动接诊,快速评估患者病情状况,建立静脉通路,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区分救治优先级,让病情危重者尽快得到救治。(3)建立溶栓绿色通道:将患者送至急诊室,开放先抢救、后挂号的绿色通道。急诊护士填写护理记录单、转运交接单,及时安排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结合检查结果、病史等资料,协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能够接受溶栓治疗。(4)溶栓护理优化:病人在溶栓时,开展全程陪护,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等。患者一旦发生不良反应,需立即停止溶栓。
记录两组干预后的溶栓成功率、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时间:就诊-溶栓时间、时间。溶栓成功率=溶栓成功例数/单组总例数×100%。溶栓成功标准:(1)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一般患者术前可能出现神经功能的缺失症状,比如轻度昏迷、中度昏迷。在溶栓后出现意识好转,神经功能的改善,比如偏瘫、失语,以及视力、听力改善,均表明溶栓成功。此外,生活量表、神经功能评测等分值有一定的改善,也表明溶栓成功;(2)影像学检查结果:可评估溶栓是否成功,包括CT、核磁共振、脑血管造影等,可观测颅内的血流、脑组织改变情况。
记录两组干预后的预后恢复情况,预后恢复情况的评价指标: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NIHSS 量表判定)、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采用Barthel 指数判定)。
流程组的溶栓成功率为96.43%,结果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5.71%(P<0.05)。相较于常规组,流程组干预后的就诊-溶栓时间、溶栓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的溶栓成功率、就诊-溶栓时间、溶栓时间、住院时间(±s)
表1 两组干预后的溶栓成功率、就诊-溶栓时间、溶栓时间、住院时间(±s)
?
两组干预前的NIHSS 分值、Barthel 指数相比,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于常规组,流程组干预后的NIHSS 分值明显更小(P<0.05);且Barthel 指数明显更大(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的NIHSS 分值、Barthel 指数(±s,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的NIHSS 分值、Barthel 指数(±s,分)
?
作为神经外科疾病类型之一,急性脑梗死的发生与脑血管供血中断和脑血管阻塞有关,这会引起脑细胞受损。临床上非常关注如何在短时间内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并改善预后。有调查指出[4-6],我国脑梗死的病死率已超过了心血管病。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即便救治成功后,也会伴随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脑细胞损伤。临床治疗中,重点在于如何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调查显示[7-8],溶栓治疗,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脑组织血、氧供应,促进血管再通。并且,患者越早实施溶栓治疗,其预后效果越佳。在实施溶栓治疗时,有效、科学的护理工作,能够确保患者尽早得以溶栓,避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9]。常规护理中,缺乏统一的制度、规范,一般由护理人员自行决定,易错失最佳治疗时机。而运用护理流程优化,可以接受分诊、检查、等待时间,提高治疗效率。护理流程优化,通过建立急诊救治小组、明确分工、建立绿色通道等措施,要求各科室尽心为患者服务[10]。节省就诊时间,确保患者可以快速接受治疗。
本次研究显示,流程组的溶栓成功率为96.43%,结果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5.71%(P<0.05)。结果表明,护理流程优化,让小组成员掌握急诊护理的要点,真正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在转运途中,及时联系科室,建立绿色通道,为尽早溶栓赢得时间。并且,从干预后的就诊-溶栓时间、溶栓与住院时间来看,流程组的数值均明显小于常规组(P<0.05)。结果提示,流程组病人的救治效率更高,开放先治疗后挂号的绿色通道,提高时间利用率。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的健康,防止浪费时间。此外,两组干预前的NIHSS 分值、Barthel 指数相比,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NIHSS 分值中,流程组为(12.96±3.47)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6.35±3.14)分(P<0.05)。数据指出,护理流程优化能够让患者尽快接受治疗,挽救尚处于可逆状态的半暗带细胞。改善其神经功能,提升预后效果。之后,分析干预后的Barthel 指数情况,常规组为(100.39±12.55)分,明显低于流程组的(135.34±11.90) 分(P<0.0 5)。数据显示,通过各组员、科室合理分工,优化急诊分诊、影像学检查等溶栓前工作,减轻对神经组织的损伤,提高治疗后的生活自理能力。可见,优化护理流程的同时,医护人员会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使患者手术前的准备时间进一步缩短,能够降低对患者神经功能造成的损伤,同时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提升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多数患者对该护理方法感到较为满意。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病人行溶栓治疗时,实施护理流程优化,能够提高溶栓成功率。缩短就诊-溶栓时间,提高溶栓效率。也促进了病人治疗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的恢复,改善预后。减小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