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欣如 刘 彤 钱羽佳
(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进入到21世纪以来,国际贸易发展对于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发达国家倾向于发展高附加值产业,从中获取高额利润,而高能耗产品则从发展中国家进口,进而将碳排放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但是采用领土责任计算的模式,并没有区分产品的国内消费与国际消费,这样的模式对于发展中国家十分不利。值得关注的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实施碳减排措施,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采取技术垄断,保护自身的利益,并未和其他国家分享成功的经验。我国现已成为第一大碳排放国家,很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分析,采取措施,减少纺织贸易相关碳排放,促进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持续发展。
目前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碳排放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为我国出口贸易与碳排放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将采用投入产出方法,基于隐含碳排放对中国纺织品的外贸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隐含碳”定义为“商品从原料的取得、制造加工、运输, 到成为消费者手中所购买的产品这段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也有其他学者将隐含碳定义为产品在生产及售后服务过程中直接和间接产生的碳排放或任何产品在生产、运输、消费、处置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1)直接消耗系数
对于直接消耗系数aij表示的为单位j产品对于i产品含有的消耗,对于所有的aij表示直接消耗矩阵,进而基于投入产出表分析得到,其公式为:
可以用A表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将式子(1-1)写成AX+Y=X,移相之后合并得到:
以上公式为总产出与最终使用之间的关系,表示的为投入产出分析得到直接消耗计算矩阵实际情况,进而将已知的总产出列向量X或者最终的列向量Y计算得到,这就是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方式。
(2)完全消耗系数
公式(3)内部的I代表n×n的单位矩阵,(I-A)-1为“里昂惕夫矩阵”表示最终需求变动一个单位,总产出将会变化多少单位,完全消耗系数代表国民经济中各个部门存在的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基于存在的线性关系,可以最终将各个部门具有的总产出与使用连接到一块,进而更为全面深刻的反映各个部门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
(3)投入产出模型在隐含碳排放测算的应用
进出口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上式中Ci表示i部门的直接排放,Cik表示i部门对于k燃料的排放,Eik表示的为i部门对于k材料的消耗,为k燃料具有的碳排放系数。
为此得到直接消耗系数表示为ri,对于ri的计算公式如下:
为此基于ri构成的矩阵R就可以表示直接排放强度矩阵,Xi表示i部门的总投入。
为此对于完全排放矩阵T,如下式即各个部门生产排放的矩阵形式):
T=R(I-A)-1
进而进口处贸易中隐含碳计算公式为:
C=R(I-A)-1Y
各年隐含碳出口与进口表示为:
基于我国实际情况,各个部门进口中间产品投入与国内中间产品投入的实际比例,做矩阵M:
进而Ad=(1-M)A基于表示剔除进口中间品之后的直接消耗系数,所以得到投入产出模型为:
进口产品的碳排放强度需要用原产国生产技术分析,本次研究基于该国k同中国万元GDP碳排放强度的比值分析,调整我国相关产品生产完全碳排放的强度计算。具体分析公式为:
其中的Gk、G0分别表示基于汇率的k国与中国万元GDP碳排放强度。
在2010年我国纺织品的进口额为198.36亿美元,出口额是1258.54亿美元。到2012年,出口的额度为1966.47亿美元,进口的额度为214.35亿美元。2016年,出口的额度为4800.95亿美元,进口额度为264.38亿美元,到2019年纺织品出口金额为9376.85亿美元,进口额为301.25亿美元。由此可以看出,从2010年到2019年纺织品的出口额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对于纺织品的进口呈现稳定微增长趋势,纺织品的出口额增速明显大于进口额,同时也证明了我国纺织品贸易的顺差在增大。
表1 纺织品进出口额 (单位:亿美元)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分析纺织品直接碳排放强度和完全碳排放强度,具体的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2010年~2019年纺织业碳排放强度 (单位:吨/万元)
基于表2可以看到,我国纺织品的直接碳排放强度以及完全碳排放的强度随着年份的推移均呈现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低碳减排措施的实行在我国还是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我们应继续保持这种趋势同时也应制定新的措施进行减碳工作,从而降低我国的碳排放量。
(1)纺织品出口隐含碳的估算
长期以来,出口为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从2017年开始,欧美国家等对于我国出口产品的限制逐渐增加。但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碳排放量自身仍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纺织品出口额基本是稳定上升的。
根据表 3中数据进行分析,我国纺织品出口碳排放会受到完全碳排放强度与出口额的影响,但是受到出口额的带动比较大,虽然完全碳排放强度在下降,但是因为纺织品出口额的增加,出口中的碳排放量还是会随着出口额的增加而增加。由表4可得,我国近年来纺织品贸易的主要出口国为亚洲,其中北美和欧盟占比较少,但仍应该为我国的碳排放承担一定的责任。
表3 2010年~2019年纺织品出口额与碳排放(单位:亿美元,吨/万元,千吨)
表4 纺织品出口额地区占比
(2)纺织品进口隐含碳的估算
要想计算分析纺织品含有的隐含碳排放量,还需要分析进口国碳排放的强度,近些年来我国纺织品进口额主要来自于亚洲,从欧洲进口的额度也在增加。但是在2017年前后,随着中美贸易的争端等,纺织品的进口额增速放缓。
①各地区碳排放强度
②纺织品进口额统计
图1 我国纺织品进口地区占比分析
表6 各地区进口数额
表7 各地区碳排放量
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碳排放平衡试算如表8所示。
表8 纺织品碳排放平衡试算
基于表8数据分析我国是纺织品碳排放的净出口国,且进出口碳排放差额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也表示我国纺织品出口碳排放相对于进口增加的速度更为快速,导致我国每年的碳排放在增加。
我国纺织品完全碳排放系数相比其他国家比较大,代表着碳排放量比较高,消耗的能源比较多,自身的生产技术水平低下,造成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空气质量指数长时间较低,作为纺织品大国,也是碳排放净出口国,因此减少纺织产业碳排放,对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作为纺织品碳排放进出口国,主要的出口地区主要含有亚洲的日本、韩国、欧盟以及美国、加拿大等,隐含碳排放的主要受益国家含有日本、欧盟以及美国、加拿大等,进口隐含碳排放来自于亚洲,韩国为我国主要纺织品隐含碳进口国。
我国将煤炭作为主要能源,进而造成了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长期以来,基于自身廉价劳动力与土地等交易,我国的外贸获得了发展,但同时造成了资源浪费与污染加剧等一系列问题。实际上国外贸易消耗的资源,排放的隐含碳等,大部分是我国为其他国家所承担的,基本上为国外的销售者享受,本国的消费者并未得到好处。
我国纺织品碳排放强度明显高于国际水平,高碳产品很容易受到国际上各种减碳措施和绿色贸易法规的限制。如果纺织品出口受到限制,我国纺织品出口规模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甚至有可能会大幅度地减少。
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碳标签制度有可能被滥用,受国家能源消费结构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碳排放强度短期内无法快速降低,低碳生产技术,环境保护等需要的资金与技术投入比较大,短期之内不会实现。加之发达国家纺织业逐渐向东南亚转移的现实,我国纺织品在出口市场上逐渐缺乏优势。如果碳标签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将对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贸易乃至所有出口贸易,造成沉重的打击。
对于这些传统产业,从目前来看,可以考虑推进产业现代化,推动节能减排发展。从长远来看,我国应着力转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优化和改善出口结构,推动出口贸易向高技术产品和贸易、服务和贸易方向发展,实现高附加值、低能耗、低碳排放。
提升纺织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水平,可以显著减少中国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碳排放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科技创新,降低对于能源的消耗,保护好环境,促进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是纺织行业的必然趋势。
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时,纺织行业要严格限制高碳项目的进入,防止将碳排放转移至我国境内。国家也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可以给予一定的财税优惠政策,从资金和技术两方面给予支持。在相关制度完善和政策支持方面,要采取低碳环保的态度,简化各项手续。完善信息化建设平台和服务机制,可为环保产业提供制度保障,最终实现低碳环保产业发展,优化我国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