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S动机模式在“高级医学研究英语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2-07-27 07:50:28涂康生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2年4期
关键词:英语水平医学院校动机

涂康生,张 雷,鲜 瑶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肝胆外科;2.老年外科;3.营养科,陕西 西安 710061)

医学英语是医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英语课程,是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学科[1]。该课程是由英语专业和医学专业交叉融合而成的,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旨在培养具有扎实医学专业背景及英语运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消除医学领域学术交流因受语言限制的弊端,促进国内医学事业蓬勃发展[2]。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学系统和教育心理学的John M. Keller 教授1987年提出ARCS动机模式,认为影响学生动机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注意力(Attention)、相关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和满意度(Satisfaction)[3]。这四个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没有主次之分,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能使学习者丧失学习动机[4],而每个要素又包括三个子要素,每个子要素都提出了相应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应思考的问题,见表1[5]。该模式的大致过程是:首先就要让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产生注意;然后让学生意识到所学习的内容和他们有密切的关系,具有现实的价值或长远价值;随后让学生相信他们通过努力能够完成这项任务;并获得满足感[6]。ARCS动机模式在各教育领域得到很好的应用,具有较好的迁移性[7-8]。本课题将ARCS动机模式应用于我校硕士研究生“高级医学研究英语实践”教学中,探索一种适合我国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

表1 “ARCS教学模式”的分类及学习动机激发需要思考的问题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别选取2020级、2021级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高级医学研究英语实践”班的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级硕士研究生4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2021级硕士研究生50名,作为实验组,采用ARCS动机模式的授课方式。两组学生的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组基线资料

1.2 课程设置

“高级医学研究英语实践”(Advanced Medical Research Initiation,AMER)是一门具有创新性的医学英语课程,强调英语在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工作中的实践与应用,为全英文授课,课程共计16课时。本课程主要涉及英文论文阅读与解析、会议海报制作与分享、会议论文报告、英文论文写作四个方面。教学过程应注意提升医学实用知识点与英语的相互渗透,同时提高医学专业英语应用实践水平,旨在培养学生医学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1.3 教学方法

分别将两组学生按五人为一组,分为数个小团队。对照组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大纲开展教学工作。实验组采用ARCS动机模式,具体流程见图1[6]:

开课前一周,实验组学生进入“高级医学研究英语实践”学习微信群,教师通过微信群发放调查表,了解学生们的英语基础水平、对本课程的认识及期望等信息,了解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

维持注意力。注意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师首先向学生呈现相关的教学内容并提出数个问题,比如,“英文论文阅读技巧有哪些?”“文献汇报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论文撰写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问题有哪些?”等,激发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序地向学生推送学习课件,鼓励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强调相关性。学生产生注意之后,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目标是什么,教师课堂上应强调本部分知识和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相联系,比如,教师可以强调“文献汇报、论文报告、论文撰写水平将会影响到学生毕业答辩及以后职称晋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6]。

建立自信心。教师根据知识难易程度及学生的知识水平设立难易适度的考核标准。学生在完成任务以后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归因,尽量将学生的成功归因于他们自身的能力与努力。此外,增设一些积极的课堂环节,如:开展优秀小组文献汇报,优秀海报展示与互评,优秀小组颁奖等活动,以增强学生自信心。

创设满意度。如果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的成果达到或高于预期,他们容易获得成就感,从而产生持续的学习动机。教学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增进师生互动,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设立多个通过努力就可以实现的目标点,对于出色完成任务的小组给予适当奖励,让学生们在完成任务后获得满足感。

图1 “ARCS动机设计模式”简化步骤

1.4 教学效果评价

统计平时各部分成绩,加权计算分数作为最终成绩,具体评分标准见表3。

续表

课程结束时,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让他们从“兴趣”“相关性”“自信心”“满意度”四个维度进行(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 VAS)评分,0分表示最差,10分表示最好。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成绩比较

由表4可知,实验组学生在“文献汇报”“海报制作”“论文报告”“论文撰写”“总成绩”方面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学生成绩比较分)

2.2 问卷调查结果

课程结束时,向两组共发放调查问卷95份,全部收回,且均为有效问卷。实验组在“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本课程与自身的相关性”“学习本课程的信心”“学习本课程的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5。

表5 两组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关性、自信心、满意度比较分)

3 讨论

在医学的学习及工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广泛阅读大量的医学英文文献,掌握所研究领域最新的学术进展,从事相关医学科研工作,撰写英文学术论文,参加国际医学学术会议,并开展国际学术合作研究,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的基础上拥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同时达到灵活运用的水准。

3.1 当下高校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弊端

目前,国内诸多高等医学院校对医学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学生的英语水平仍处于公共基础英语阶段,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和专业的需求[9]。所暴露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没有明确的衡量医学专业英语水平的标准,学生缺乏继续深入学习医学专业英语的动力。目前,许多医学院校仍以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标准,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在通过四、六级考试之后,就放弃了医学专业英语的深入学习。学生缺乏对医学专业英语的正确认识,也未意识到掌握好医学专业英语将在自己今后的科研及临床工作中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医学院校对于医学专业英语教育的重视不够。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学习任务繁重,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参与科学研究及临床实习,自主学习时间有限。而部分医学院校对于医学英语教育的重视不够,该课程成绩在整体的成绩评估系统中的占比偏低,导致学生更加缺乏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医学专业英语师资力量薄弱。在医学院校中,授课教师要么是英语专业毕业生,他们的医学知识相对匮乏,授课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极其有限;要么是医学相关专业的教师,虽然他们医学专业知识扎实,但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远达不到英语课程教学要求[10]。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发展高度依赖于较强的师资力量[11],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工作应由英语水平较高的医学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应对医学专业知识和英语应用水平有较高的要求[12]。据相关调查,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英语教师与英语教师的比例仅为1∶25[13]。

授课方式较枯燥乏味。“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授课模式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医学院校英语教师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有翻译式、听说式、交际式和答疑式等[10]。这类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使得教师不能掌握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同时学生也不能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该课程也变成了枯燥乏味的专业词汇和句子翻译课。

3.2 ARCS动机模式在高校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特点

激发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在ARCS动机模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开课前进入微信群,教师通过问卷了解学生们的基础英语水平及最为关注的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先向学生提出与本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比如:“医学英文海报制作的核心点是什么?”“论文报告过程中最容易出错的环节有哪些?”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和思考,激发并维持学生们的注意力,整个课堂氛围是轻松、活泼、有趣的。

增强所学内容与学生今后职业发展的相关性。医学是一门深奥且需要终身学习的基础学科,部分学生未能意识到本课程与自身今后职业发展关系密切,致使他们学习态度变得相对懒散和敷衍。在ARCS动机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调本课程每部分知识都与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息息相关,关系到毕业、职业规划与发展,让学生在思想上足够重视本课程。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考试和评估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是学习激励和反馈的手段和方法,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指导[14]。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性地知识输入,没有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这都会影响教学效果。而在ARCS动机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明确教学内容,根据知识难易程度及学生的知识水平设立难易适度的考核标准,有助于学生建立学习预期,便于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学生在达到预期后,教师将学生的成功归因于他们自身的能力与努力,并给予适当的奖励,以增强学习自信心。

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在ARCS动机模式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及自身努力较好地完成各个教学环节,比如:文献汇报、论文撰写等,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与完善,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并让学生在整个学习中获得满足感。

3.3 ARCS动机模式应用于“高级医学研究英语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本课程教学工作由我校英语水平较高且具备医学专业背景的教师承担,通常要求教师具有长期海外留学经历,具备较强的英语表达及应用能力,可以较好地完成本课程的全英文教学工作,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教师层面,带教教师并非师范院校毕业生,相对缺乏教学经验与技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二是学生层面,学生对全英文教学内容的接受和理解难度大。虽然绝大部分学生都已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但由于公共基础英语与医学专业英语差异较大,学生对医学专业英语知识了解甚少,及学生英语听说水平参差不齐,这都增加了该课程的学习难度。

针对上述的问题,有如下的建议。不断加强该课程师资培训,定期进行考核。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医学英语应用、教学方法等,并对该课程的教师进行定期考核,由考核通过的教师担任该课程的教学工作,以确保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引进国外高水平医学教育人才,增强自身人才与引进人才的同步培养,加强整体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应重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工作。只有通过不断地自主学习,提前熟悉本节课知识要点,才能跟上课堂学习的节奏;课后还要加强复习,以巩固学习内容;此外,平时还需加强英语的听说训练,拒绝哑巴英语。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中的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并不理想。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应该结合社会需求和英语教学发展趋势,优化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管理,以培养出具有扎实医学基础及较强英语运用能力的人才为目的,为学术交流及科学研究夯实基础[15]。只有当学生重视医学专业英语、并对该课程的所有内容产生强烈兴趣,意识到本课程与自身职业规划发展密切相关,相信通过努力能学好,并最终获得满足感。“ARCS动机模式”在“高级医学研究英语实践”教学中效果显著,为提高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参考。

猜你喜欢
英语水平医学院校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40
句子教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奠基石
通道形式与英语水平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成绩的影响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动机不纯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