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珏,马文琦,王 娟,周 琦,李小鹏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用超声研究室,陕西 西安 710004)
新冠疫情在我国、在全球广泛传播以来,很多超声医师处于抗击疫情第一线,尤其是针对伴发多种并发症和重症肺炎患者,超声以其普及、简便、便携、无辐射的优势进入隔离区,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病区、呼吸系统疾病病区、隔离病区、超声专用检查室等场所和检查过程中,超声医师难以避免与发热、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近距离接触,感染风险较高。后疫情时代,如何培养出具有随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超声学科教学培训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新形势,结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医学教学实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际情况,深入剖析探讨,以期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超声医学人才提供思路[1]。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普遍采取延期返校、鼓励各类学生线上学习、“停课不停学”等方法避免学生感染,保障学生安全,同时应用“腾讯会议”“钉钉”等直播软件进行在线学习理论课程、提交作业、集中答疑。鉴于见习学生、实习学生、规范化培训学员对本校疫情防控措施、防控流程不熟悉,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感染防控意识较弱,自身防护措施不足的现状,多家医院临床实践技能教学按下暂停键。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学校相继开学,学生、规范化培训学员重新返回课堂,医院临床实践技能教学也步入正轨。如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疫情常态化的阶段,保证实习教学、住培教学的顺利进行,帮助实习生、学员快速有效地掌握相应防护,提升超声临床实践能力,同时关注特殊时期学生的心理疏导成为超声医学带教教师新的挑战。
超声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超声医学诊断基本知识、医学相关物理学和工程科学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同时超声对实际切面操作要求高、应用性强,学生运用所学上述的知识诊断及治疗临床问题的能力均需在临床实践中实地培养。目前的实习带教方案依据大纲在各个超声亚专业(腹部、心脏、血管、妇产、浅表小器官、儿科、肌骨、介入等)进行岗位轮转,在带教医师的监督和指导下,进行仪器调节、实践标准切面操作、书写图文报告及诊断等[2]。这种模式重视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和诊断能力,对感染防控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医学人文素养的教育有所欠缺。具体如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传播初期暴露出我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体制机制亟待完善,相关应急预案的操作性和针对性亟待增强,公共卫生人才储备不足,在医学人才教育方面,缺乏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实习培训环节,应急预案不完善[3]。当公共卫生事件突然发生时,如何建立高效应急程序确保实习生、规范化培训学员安全,如何启动应急预案明晰带教职责,对学生与带教教师双方都需要培训与演练。
我校现有的学生、规范化培训学员采用纸质签到、电子签到方式考查出勤,超声科实习生、规范化培训学员需在科室各亚专业之间轮岗,当前学生管理方式未能实现院内的闭环管理,在疫情期间存在一定职业暴露风险,不利于大数据方位轨迹追踪,及时传递各种突发紧急通知、紧要信息存在难度[4]。
目前国内的大部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包括超声医学专业在前期理论课程体系尚未纳入传染病学,学生缺乏公共卫生体系的相关知识和应对策略,因而对新发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警觉性低,防护意识不足,在实习工作中,手卫生、消毒、隔离等操作没有形成惯性,往往做不到位。
当前医疗环境较为严峻,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实习生、规培生的操作时而遭到患者的质疑,学生身份与职场前实战演练的角色转化也导致学生心理的恐慌与不安,加之超声诊断包括全身各个系统、探头种类繁多、不同品牌仪器操作界面不一、切面手法多等,导致学生学习有不同程度焦虑,甚至产生挫败感[5]。此外,直接与患者及家属接触,需要在检查流程、检查前准备、感染防控、体位呼吸配合、情绪安抚、病情病史询问,报告打印等多项流程方面建立有效顺畅地沟通,多数学生缺乏医患沟通方面的培训,空有一腔热情却不知如何应对、帮助患者,更不用说为患者提供有温度的医疗服务[6]。
作为“准医生”,实习生、规培生是否需要在全民联防联控的机制下,与老师共同加入抗疫行列,目前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会议上多次指出,要时时刻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的态度,既要高度警惕和防范自己所负责领域的重大风险,同时要密切关注全局性风险,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应结合实际增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学培训,并考核相关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有信心、有能力加入抗击疫情的斗争[7]。
情景演练法是通过设定模拟的、仿真的情景进行演练,以期在实际工作中提高相似事件处理能力的方法,在临床专业技能培训中较为常用[8]。我院教学组通过比较实习生接受情景演练法培训的前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探索情景演练法在培养超声学科实习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中的应用。
选取我院超声研究室20名实习生(其中男生6名,女生14名),首先采用常规培训,即采取教学幻灯讲授、教学视频观看等方式讲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方案、对策、流程及注意事项。随后采用情景演练培训,由学科教学组设计出情景演练方案,将方案划分为六个场景并制订考核细则。教学组引导考生对每个场景的核心要素和应对策略进行分析理解,接着分配角色,安排教辅人员扮演疾病各异的患者,然后布置对应场景,准备需要的仪器设备,最后对患者进行检查和救治。具体内容如下。场景一,通讯联络:考生收到伤患消息后,询问并记录伤情轻重情况,立即报告上级及相关科室,登记信息,准确记录时间;场景二,集结分工:及时集合值班人员,根据已知信息,按亚专业擅长、患者病情轻重安排抢救医师;场景三,物资准备:收到伤患消息后,立即分工准备好仪器设备、抢救物品、超声介入器械包、药品等;场景四,检伤分类:应用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快速伤情判断,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等级、伤病类型进行分类并通知相应科室人员;场景五,抢救实施:根据抢救流程,实施心肺复苏抢救;场景六,病患转运:抢救处理后,考生配合转诊科室人员将病患安全转运,完成人员和文书交接。教学考核小组对培训前后实习生专科理论知识水平、应急反应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进行考核,并自制学生自我评价调查表,包括心理压力、学习主动性、应变能力、协作能力、领导能力等。
结果显示,情景演练培训后实习生专科理论知识水平、应急反应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评分均高于培训前,同时学生普遍认为情景演练后心理压力有所减轻、学习主动性有所增加、协作能力及应变能力有所提高,自我评价比较优于情景演练培训前。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救中,医务人员专业知识扎实、操作技能过硬、快速准确诊断、协作默契是保证急救质量的前提。情景演练不就能够锻炼这些能力,并且能够减轻学生压力,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让学生贡献一份力量,有助于提高青年一代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9]。未来超声影像的功能影像和分子影像发展,将起到预测和预防疾病的重大作用,与公共卫生将结合得更加紧密。成为一名合格的超声医师的前提是成为一名临床医生,不仅要具备精湛的疾病诊治能力,还应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领域知识技能,强化自身公共卫生思维,形成疾病的群体预防和控制理念。
在“学校-医院-科室”“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基础上,配备超声医学专职教学秘书,确保各专科教学秘书间及时沟通,实现亚专业层面的闭环管理,确保教学轨迹可溯源,各种紧急通知、知识普及、问题反馈通过师生联动机制第一时间传达到位。
感染防控要求是超声专业日常工作薄弱环节。感染防控也要从实习生抓起,在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前,就在思想上对公共卫生事件保持高度警觉性,加强感染防护意识,掌握传染病防治知识,接受职业防护教育,定期进行医疗机构的培训和考核,才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考核中有满意的表现。
超声手法训练模拟人系统是一套综合性教学系统,采用仿真临床情景模式设计了模拟操作教学、教学视频播放、临床常见病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学习与测试四大模块,专门针对超声检查培训而设计,配有为培训专门设计的模拟人(男性、女性、孕妇),虚拟综合诊断教学系统软件、推车式模拟超声诊断仪和探头及主机系统,能够帮助初学者初步形成超声诊断学的整体认识及系统逻辑思维能力[10]。功能一,提供一个标准化的切面、标准化的病例,配合虚拟解剖结构演示模拟探头扫查脏器关键点位,让使用者犹如置身真实的临床操作环境,在进行模拟练习时,伴随超声探头位置与角度的改变,图像也会呈现与其切面解剖结构相一致的变化。优点是可以供学生反复练习操作手法,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功能二,提供大量病例以帮助学生掌握超声检查技巧和各系统诊断要点,包括腹部、心脏、妇科、产科、浅表小器官、经食管、经阴道超声等各部位的特殊操作技巧和各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功能三,在学习过程中,系统可跟踪记录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并自动生成针对学员的学习情况的评估报告。功能四,测试系统自带的题库能够辅助教学组完成初步考核。
疫情期间,为尽量减少学生直接接触患者,我院教学组试用模拟人系统教学3个月,结果发现,与面对真实患者操作相比,模拟人训练系统能明显降低超声初学者的紧张感、时间紧迫感和挫败感,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可以使学生更快速掌握临床超声操作扫查的规范和技巧,系统自带的教学指导功能能引导学生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对各种常见疾病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和自学。从模拟人训练过渡到真实患者,学生应对上机操作和各类常见疾病的诊断信心明显提高。超声模拟人系统改变了初学者的学习曲线,有效缩短了手法练习时间,并且技能考试和理论考试结果成绩显著提高,可见超声模拟人教学系统值得进一步推广。
民众科学素养和健康素养不足,对待疫情仍时有恐慌心理,疫情防控期间,患者就医流程较以前复杂,往往进入医院后带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对实习、规培阶段医学人文教育要求越来越高。
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是超声医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功。带教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演示如何与患者有效沟通,引导患者放松心情,获得有效病史病情信息,通过指导患者密切配合,获得高标准高质量的声像图[11]。其次,要帮助学生进一步完成由“学生”到“医师”的身份转换,耐心指导仪器操作、标准切面、诊断分析,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消除负面心理,增强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再次,关注支持学生,培养学生抗挫折力,增强心理韧性,促进内在积极心理素质的提高,使学生获得应对各种临床挑战的能力,在将来医疗工作中不断成长成熟[12]。
为训练医患沟通技巧,帮助学生更快适应身份转换,我院教学组尝试“角色扮演”教学方式,由带教教师扮演不同类型的患者、学生扮演医生接诊模拟医患沟通[13]。教学结束后对学生发放问卷,问卷包括五个部分:学生基本信息、医患沟通能力测评(包含准备、信息收集、信息给予、理解患者、结束问诊五方面25个问题)、新教学方式满意度、新教学方式期待度、临床帮助度。结果显示,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总评分达标,对新教学方式满意度、期待度和帮助度给予很高评价。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大课案例分析或小组讨论,与之相比,角色扮演医患沟通有以下优势:①“角色扮演”包含游戏成分,更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②“角色扮演”既覆盖大纲全部基础知识,又通过实战培训学生临床实践能力;③基于自身经验,医师扮演的患者非常接近真实世界;④“角色扮演”沟通能够及时给予学生有效反馈和改进意见。基于此,这种医患沟通教学新模式不仅趣味性强、还原度高,而且反馈及时,能够激励学生不断学习和反思,提升学生对医患沟通中特殊情况的应变能力。鉴于当前医患沟通教育尚无标准,角色扮演法值得深入进行应用研究。
结合此次疫情初期、疫情稳定后超声医学实习生、规范化培训学员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对超声医学实习教学、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思考,建议在教学环节、学生学员管理、感染防控、超声模拟人应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调整,将更加有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的超声医学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