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病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左室顺应性及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2022-07-26 10:00:52王岗夏俊来
实用老年医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顺应性左室局部

王岗 夏俊来

CHD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动脉粥样疾病造成的器官病变,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以及致残率,已经成为临床严重影响病人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1]。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不断加剧,病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情况也愈发严重,而冠状动脉管腔狭窄造成的心肌缺血、缺氧进一步加剧疾病的进展,进而形成恶性循环[2]。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ermedia thickness,CIMT)是颈动脉内膜炎性反应以及退行性病变造成斑块的重要疾病基础[3]。左室顺应性的降低,会造成血流在心脏内流动不畅,导致局部血压升高,对血管壁的刺激性作用显著升高,严重影响局部病灶部位的斑块形成[4]。脂蛋白a[Lp(a)]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报道Lp(a)可显著提升胆固醇在血管壁的堆积,进一步加剧冠状动脉的狭窄[5]。本研究主要分析老年CHD病人CIMT、左室顺应性及血清Lp(a)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为临床治疗CHD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2020年在我院诊断并进行治疗的老年CHD病人108例作为观察组,年龄60~71岁,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其中轻度心肌缺血41例(轻度组),中度心肌缺血35例(中度组),重度心肌缺血32例(重度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08例作为对照组,年龄60~70岁,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有入组对象均对此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17THZYY-KY1)。

表1 2组基线资料比较

排除标准:(1)急性心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等非冠状动脉狭窄所致的心脏病;(2)合并脑血管疾病;(3)肝、肾功能障碍者;(4)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5)急性感染、慢性感染急性发作;(6)2型糖尿病病人;(7)活动性肺结核或恶性肿瘤病人;(8)已发生心力衰竭者;(9)严重精神疾病病人。

1.2 研究方法

1.2.1 CIMT检测:所有入组对象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受试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后,头偏向被检查部位的对侧,在安静状态下测量CIMT。

1.2.2 左室顺应性:所有入组对象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室容量(LVEDV)、左室舒张末压(LVEDP)以及左室肌量(LVM),采用Devereux推导公式计算左室顺应性[6]。

1.2.3 血清Lp(a)水平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入组后,均进行静脉采血4 mL,3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Lp(a)水平。

1.3 观察指标 (1)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IMT、左室顺应性以及Lp(a)水平;(2)比较不同心肌缺血程度CHD病人的CIMT、左室顺应性以及Lp(a)水平。

2 结果

2.1 2组CIMT、左室顺应性以及Lp(a)水平比较 观察组病人的CIMT、左室顺应性以及Lp(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见表2。

表2 2组CIMT、左室顺应性以及Lp(a)水平比较

2.2 不同心肌缺血程度CHD病人的CIMT、左室顺应性以及Lp(a)水平比较 3组病人的CIMT(F=12.365,P<0.001)、左室顺应性(F=15.695,P<0.001)以及Lp(a)(F=14.599,P<0.001)水平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心肌缺血程度越重,CIMT、左室顺应性以及Lp(a)水平越高。见表3。

表3 不同心肌缺血程度CHD病人的CIMT、左室顺应性以及Lp(a)水平比较

3 讨论

CHD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老年疾病,其较高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已经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有报道指出,随着局部病灶部位的缺血以及缺氧状态的显著升高,心脏组织的重塑风险显著升高,进一步引发心力衰竭以及恶性心律失常,病人死亡的风险显著升高[7]。然而目前临床医生对CHD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通常采用DSA作为诊断的金标准,但血管内造影难免会造成病人的局部病灶部位创伤,同时,不同的个体对造影剂的耐受情况不一致[8],也会造成病人的检查依从性下降。因此寻找可反映CHD严重程度的常规血清学指标以及超声指标,对病人检查的依从性以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发现,随着心肌缺血程度加重,病人的CIMT显著增厚。有报道显示,CHD病人的CIMT增厚会造成局部血管的血流速度以及血流压力升高,对血管壁的压力以及冲刷力量显著增大,也会造成血管壁炎性反应显著加剧,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严重影响病人预后[9-10]。因此,CIMT检测对于判断CHD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单纯通过CIMT情况对CHD病人的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诊断,忽视了因血管狭窄造成的心脏结构的改变,导致诊断效能较低。因此,本研究还分析了不同心肌缺血程度病人的左室顺应性,结果显示随着病人疾病严重程度加重,病人的心脏顺应性发生显著改变。分析认为,本研究所纳入的心脏顺应性指标主要是以病人的舒张以及收缩过程中左心室体积变化作为诊断依据,而随着该指标的显著性升高,提示随着CHD病情加重,病人左心室发生代偿性体积增大的风险显著升高,而且以往的病理学研究已经证实,随着病人左心室体积增大,局部心肌细胞的纤维化程度显著升高,心脏组织弹性逐步丧失,对心脏收缩以及舒张功能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性作用[11]。而由此带来的血压升高等问题,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血管内壁造成刺激,最终造成血栓形成的风险显著升高。本研究还发现,Lp(a)与CHD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有报道指出,Lp(a)可显著刺激IL-6、IL-8等炎性因子,进一步诱导局部病灶部位的氧化应激反应,同时增加活性氧的分泌,促进一氧化氮生成,进一步刺激血管平滑肌增生,增加血管阻力[12],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血小板在局部病灶部位的聚集,使血栓形成的风险显著升高,粥样硬化的病变风险显著升高。同时,有研究显示,Lp(a)还可能促进病人血管内胆固醇的堆积,通过对生长因子的显著性激活作用,对纤溶系统进行有效抑制,随着凝血功能的显著下降,血管内的血栓溶解作用下降,进一步加剧了CHD的疾病进展[13]。李前进等[14]研究发现,CHD病人的Lp(a)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老年CHD病人的CIMT、左室顺应性、血清Lp(a)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未来可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顺应性左室局部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局部分解 巧妙求值
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非局部AB-NLS方程的双线性Bäcklund和Darboux变换与非线性波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脊柱后路全麻手术患者肺顺应性及循环的影响
局部遮光器
吴观真漆画作品选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顺应性的研究意义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