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霞,王玉盟
(博兴县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博兴 256505)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是指胆汁自十二指肠反流进入胃内造成的胃黏膜损伤。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目前西医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抗菌药物、促胃动力药物等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但患者疗效的个体化差异较大,且长期用药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寻求更合理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方案十分必要。近年来,中医药疗法因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稳定、价格低廉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慢性疾病的治疗中。小柴胡汤作为中医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在治疗胆胃不和证方面可发挥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是探讨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20 年1 月至2021 年5月我院收治的78 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标准;经胃镜检查发现胆汁回流;近期未使用过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1];满足用药指征;存在嗳气、反酸、胃痛等症状;精神状态及心理均正常[2];对本研究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或药物成分过敏;存在肝肾功能不全;合并有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或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障碍,无法与他人正常沟通及交流[3];临床资料缺失;主动要求退出本研究。随机将其分为比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9例。在观察组患者中,男、女分别有22 例、17 例;其年龄为28 ~59 岁,平均年龄为(42.52±6.82)岁;其病程为1 ~8 年,平均病程为(4.14±2.42)年。在比照组患者中,男、女分别有23 例、16 例;其年龄为27 ~60 岁,平均年龄为(42.91±6.42)岁;其病程为1 ~8 年,平均病程为(4.25±2.11)年。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比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是:口服奥美拉唑(生产厂家: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1118;规格:20 mg/ 粒),20 mg/ 次,1 次/d;口服克拉霉素(生产厂家: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3044 ;规格:250 mg/片),250 mg/ 次,2 次/d ;口服阿莫西林(生产厂家:上海信谊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363;规格:0.25 g/粒),0.5 g/次,2 次/d ;口服多潘立酮(生产厂家: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10003 ;规格:10 mg/ 片),10 mg/ 次,3 次/d。持续治疗1 周后停用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共用药4 周。在比照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加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本方的药物组成是:柴胡10 g、半夏10 g、枳壳10 g、大腹皮10 g、黄芩10 g、乌贼骨15 g、白芍15 g、瓜蒌皮15 g、煅瓦楞子15 g、蒲公英 30 g、陈皮5 g、甘草5 g。根据患者的病症加减用药:伴胃溃疡者加三七、白芨;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重用蒲公英;伴腹部胀痛者加高良姜、制香附;伴食欲减退者加焦山楂、生大黄;伴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制厚朴。水煎服,每天服1 剂(300 mL),分早晚2 次服用,持续治疗4 周。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根据治疗后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将其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治疗后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显示其胃黏膜病变消失。有效:治疗后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显示其胃黏膜病变消失>60%。有效:治疗后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显示其胃黏膜病变消失≤60%[4]。(总例数- 无效例数)/ 总例数×100%= 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NO、SOD 的检测方法是:采集患者晨起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5 mL,经离心处理后分离出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NO、SOD 的水平。采用4 级评分法对患者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5 个症状进行评价,各症状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0 分、1 分、2 分、3 分,总分为15 分,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越高表示其病情越严重[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黏膜修复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反酸嗳气、胃部饱胀感、胃脘痛症状缓解的时间。治疗后6 个月及12 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一次随访,统计并比较其病情的复发率。
用SPSS 23.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44%,比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05%,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O、SOD 的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NO、SOD 的水平均高于比照组患者,其临床症状积分低于比照组患者,其胃黏膜修复的时间短于比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O、SOD 水平、临床症状积分及治疗后胃黏膜修复时间的对比(±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O、SOD 水平、临床症状积分及治疗后胃黏膜修复时间的对比(± s)
组别 血清NO(μmol/L) 血清SOD(mg/L) 临床症状积分(分) 胃黏膜修复的时间(d)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比照组(n=39)33.41±3.14 40.21±3.42 0.71±0.11 1.31±0.25 12.31±1.14 7.21±1.21 21.06±2.31观察组(n=39)33.35±3.42 47.24±6.41 0.72±0.12 2.34±0.22 12.32±1.21 3.28±0.84 17.53±1.86 t 值 0.081 6.043 0.384 19.315 0.038 16.662 7.433 P 值 0.936 <0.001 0.702 <0.001 0.970 <0.001 <0.001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反酸嗳气、胃部饱胀感、胃脘痛缓解的时间均短于比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的对比(d,± s )
表3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的对比(d,± s )
组别 反酸嗳气 胃部饱胀感 胃脘痛比照组(n=39)10.28±2.11 12.31±3.52 11.28±2.08观察组(n=39)8.24±1.11 8.26±1.41 7.54±1.11 t 值 5.343 6.670 9.906 P 值 <0.001 <0.001 <0.001
治疗后6 个月及12 个月,观察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均低于比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病情复发率的对比[%(例)]
研究发现,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生主要与患者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不良、情绪状态不佳、发生Hp 感染等因素有关[6]。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西医对此病患者主要是进行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抗菌药物、促胃动力药物等。对于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对其实施Roux-en-Y 手术或胆道分流术。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胃酸的分泌,保护胃黏膜。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均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具有抗Hp 的作用。多潘立酮是一种促胃动力药物,可促进胃的排空和肠道蠕动,调节幽门的收缩,防止胆汁反流。中医学将胆汁反流性胃炎归于“胃脘痛”的范畴,认为其病因主要是肝气失调所致脾胃不和。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7],是治疗脾胃不和的代表方剂。方中以柴胡、半夏为君药,二者配伍可退热、疏肝解郁;以枳壳、黄芩、白芍等为臣药,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理气宽中;佐以陈皮、甘草等可调和药效。全方配伍,可使肝气得疏、胃气得降,气机升降相宜,对促进胃动力、抑制胆汁反流有显著的疗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柴胡可养胃、促进胃蠕动,甘草可改善胃黏膜的分泌功能、促进胃黏膜的修复,黄芩可抑制Hp 的繁殖、促进胃黏膜炎症的消退,陈皮能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促进胃肠运动、加速胃的排空,半夏可促进胃动力、加快胃的排空、抑制胃酸的分泌,白芍可改善消化道平滑肌的功能、抑制胃酸的分泌。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期间,为避免影响其治疗效果,应指导其保持科学、合理的饮食及作息习惯,避免进食刺激、辛辣的食物,并进行适量的运动,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避免因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引起不良反应[8]。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比照组患者,治疗后其血清NO 和SOD 的水平均高于比照组患者,其临床症状积分低于比照组患者,其胃黏膜修复的时间及反酸嗳气、胃部饱胀感、胃脘痛缓解的时间均短于比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个月及12 个月,观察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均低于比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加减对其进行治疗能显著提高其疗效,缩短其胃黏膜修复的时间,减轻其临床症状,改善其血清NO、SOD 的水平,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