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现状及对策

2022-07-26 05:58丽,陈
南方农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高素质师资培育

郑 丽,陈 林

(1.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贵阳市分校,贵州贵阳 550081;2.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贵州贵阳 550081)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关键时期,培育高素质农民是发展壮大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核心关键。

“互联网+”背景下,改变传统的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积极创新探索新模式,融入信息化新观念,加快实施互联网助力高素质农民培育新举措,才能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农村高素质人才,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1 互联网与农村高素质人才

当今,全球快速迈进“互联网+”时代,数字经济正蓬勃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全方位地深入各领域;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掀起引领世界的变革潮流,也为农村高素质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农村,需要更多的具有现代化农业生产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来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农民增收等。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必须适应数字经济和信息技术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影响,努力改变传统的农村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农村高素质人才培育新模式,创新多元化培训方式、创新培训内容、注重教育前瞻性与创新性、打造网络时代新理念、全方位重塑乡村教育机制体制,解决当下我国农村教育落后的现实问题,培养出更多农村高素质人才,有效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推动农业全面升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2 培育高素质农民的重要性

人才作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只有实现了农村人才的振兴,才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添砖加瓦。通过高素质农民的培育,不断提高农民技能水平,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高素质农民不仅要懂得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先进知识和技术,更应该具备创新性、前瞻性,能够与时俱进、顺应社会发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备自身“造血”功能;不断扩充知识技能,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只有这样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才能够加快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发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数字动力。

3 “互联网+”时代下高素质农民培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互联网认识不充分

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数据,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31422 万人,其中未上过学的、小学文化、初中文化、高中或中专文化、大专及以上文化分别占全国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6.4%、30.7%、48.4%、7.1%、1.2%,详细数据见表1[1]。

表1 农业生产经营人员数量和受教育程度结构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虽然农村网民从总体数量来看有所增长,特别是90 后、00 后的青年农民,基本都会运用电脑和手机进行上网,但由于农民受教育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且其更多的是用于娱乐而不是用于农业生产学习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3.2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互联网在农村普及率低

从目前来看,乡村数字建设设施薄弱,是造成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低的主要原因。1)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尚未充分认识到加快推进农村互联网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和重要作用,对发展互联网的积极性不高。2)我国有着大量的山区,由于地理原因和村落分布的特点,导致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覆盖率仍然很低。

3.3 培育体制和机制不健全,缺乏创新性与前瞻性

传统的农民培训方式大都是安排一间教室和一个实训基地,教师多是当地基层农技人员,采取课堂讲授、实际操作、岗位锻炼和现场观摩结合模式开展培训。“面对面,手把手”地将相关知识技能传授给农民,培训模式单一、培训层次不一,部分地区由于培训机构条件不完善,技能培训课程缺少培训场地,在课程安排上“重理论、轻实践”,学员缺乏实际操作,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差,培训效果不理想;在课程安排上,多集中在农技、农机方面的知识,缺少信息技术、金融素养等方面的知识,创新意识不足,导致农民在对互联网的认知、电子商务的运用、化解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能力欠缺,严重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师资力量上,目前培训的教师多是基层农技人员,“双师型”教师占比少,没有专业的教学经验,缺乏前瞻性。

3.4 投入资金与人才短缺,制约着高素质农民培育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农民培育上的投入经费逐年增多,从2016 年的139000 万元增加到2020 年的230000 万元,全力支持各地实施国家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2]。但是由于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目前的资金投入还无法满足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的实际需求。1)无法保证培训教室、实验基地的建设,更不用说结合互联网,购买多媒体、计算机等信息化设备。2)农村各个方面条件均落后于城市,缺少对优秀人才的吸引,互联网技术应用型人才匮乏;在网络知识的宣传和技术应用上力度不够,直接制约了“互联网+”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

4 “互联网+”时代下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对策

4.1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农民思想教育和意识

我国农民数量大,总体学历水平偏低,农民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普遍较低,此外,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农民思想观念落后,普遍对学习培训不感兴趣,导致农民培训在组织上和授课上存在一定难度,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1)提高农民对互联网的认识。政府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宣传画及下乡组织活动等形式宣传网络优势,让农民进一步了解网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互联网对自身发展和生产经营的益处。2)加大对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宣传工作,通过对农民的培训,从中遴选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民进行表彰,选出优秀典型,使更多的农民对培训感兴趣,改变他们传统的思想观念。

4.2 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农村建设和网络人才培养

1)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的农民职业教育条件;留住人才,鼓励支持他们投身到乡村振兴队伍中去。2)加大农村互联网建设力度,加强网络教材编制,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网络教育环境。3)进一步引导、激励专业网络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将先进经验、观念及理念带进乡村,提高农村资源共享,构筑内外结合、多层次的人才梯队,助力高素质农民培育。

4.3 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拓宽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教育途径

传统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手段单一、培训效果不一,要想提高培训效率,可采取以下措施。1)开发多元化培训方式[3]。“互联网+”时代下的农民培训学习,需要的是更自由、更实用、更科学的学习模式,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平台,开设“远程课堂”“空中课堂”,农民可以选择学习自身需要的技能、知识,这种“点餐式”的培训形式,能够真正激发农民主动学习的“造血”功能。2)顺应形势,创新培训内容。加强农村电子商务、金融知识、信息技术培训等[4]。电子商务进农村已经成为当今农村经济结构改革的有力举措,它为农民增收带来了新的途径;金融产品和服务与农民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提高农民金融风险意识,能有效提高农民对资金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合理判断。3)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注重教育的创新性与前瞻性。高素质培育工作,要紧扣科技前沿,开阔国际视野,借鉴学习国外农民培训经验,注重教育的创新性和超前性,牢牢把握住教育发展方向,针对高素质农民开发有针对性的课程,使他们能够站在农业科技最前沿。

4.4 加强师资遴选和管理,强化跟踪服务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师资库,切实做好师资储备。遴选一定数量的优秀师资纳入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发掘吸纳一定农业专长的“田教授”“土专家”,发展扩大一批“创新型”专家,分级建立师资库。制定和规范使用管理制度、资源配置和考核机制,鼓励组织师资培训、交流提升师资能力和教学水平,加强跟踪服务在整个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的比重[5]。在核心学员的遴选、持续培训深造和引导定向帮扶引领、鼓励引导成立农民组织、加强政策和项目支持等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以实效为目的,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跟踪服务等环节的比重和资金分配。做好服务环节,做出模式和实效,助推产业发展。

5 结语

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农村,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与互联网相融合,不断提升农民互联网知识,加强农村电子商务、金融知识等运用。在农民培育中,加快建立健全农民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方式,遴选一定数量的优秀师资纳入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发掘吸纳一定农业专长的“田教授”“土专家”,发展扩大一批“创新型”专家,充分借鉴新科技、新模式让广大农民可以在知识、技术及思想上取得进步,并将所学习知识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高素质师资培育
重庆市乡村体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2022年山西将培训高素质农民6.6万人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如何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陕西致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