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爱明,罗鸷峰,汪燕君
(1.衢州市乡村人才科教中心,浙江衢州 324000;2.江山市农业综合项目服务中心,浙江江山 324100)
在粮食生产中,农业病虫害是导致产量损失的首要因素,病虫害大面积暴发不仅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且制约着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瘟病呈现出高发趋势,尤以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目前,对于稻瘟病最为有效的防控手段还是进行施药,在技术的创新支持下开始采用无人机高光谱遥感平台实现田块级稻瘟病的发病情况识别监测和预警,为植保无人机变量追肥、施药提供处方图。因此继续探讨水稻稻瘟病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治现状具有现实必要性。
水稻稻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其可以侵染水稻植株的各个部位,根据发病部位可以将稻瘟病细分为苗瘟、叶瘟、节稻瘟、穗颈瘟、谷粒瘟[1]。发生苗瘟时基部变灰黑色,叶片病斑不明显,但卷曲,严重时即枯死,并可见灰青色的霉层。叶瘟分为慢性型和急性型:慢性型病斑延展较慢,病斑较长,中央灰白色,边缘褐黑色,外有黄色晕圈;急性型病斑延展快,一开始是水渍状暗绿色小点,随后扩大呈两端尖的椭圆形,孢子生长迅速,随后迅速蔓延导致病害大面积发生。节稻瘟最先出现病斑是在稻节上,为一些褐色小点,随后病斑开始扩展,以至整个稻节变黑、干枯。穗颈稻瘟发生在穗颈部,若发病较早,稻穗整体严重发白;若发病较迟,外表特征与健康的稻穗差异不明显,但是空粒瘪粒增多。谷粒瘟也算做穗颈瘟的一种,在谷壳上出现灰白色或暗灰色病斑,发病严重时与穗颈瘟一样变枯白[2]。
稻瘟病作为水稻三大病害之一,病菌侵染后将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特别是光合作用减弱,导致水稻减产或者品质降低。据统计,一旦发生大面积感染,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40%~50%,更为甚者颗粒无收,因此稻瘟病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3]。
根据《全国植保统计资料(2011—2015 年)》数据,我国2011—2015 年水稻稻瘟病发生面积与发生强度高度关联,趋势基本一致,如图1 所示。2011—2013年,稻瘟病发生强度逐渐减小,至2013 年达到最小;2013—2015 年,这个时期内稻瘟病发生强度急速上升,2014—2015 年均接近于17%。
图1 2011—2015 年中国水稻稻瘟病发生面积和强度变化情况
2011—2015 年我国28 省份稻瘟病发生强度见表1。从平均数看,2011—2015 年西北和华北稻区稻瘟病发生强度为最高。
表1 28 省份2011—2015 年水稻稻瘟病发生强度面板数据
华北稻区以山东省、陕西省、河北省、山西省最为严重,而天津市和河南省相对较轻。天津市2011 年最低,2012 年急剧上升后一直呈下降趋势;河北省呈波动下降趋势;陕西省和河南省2012 年后波动较平稳;山东省呈增加趋势;山西省呈下降趋势。
西北稻区以宁夏和甘肃省最为严重,而新疆和内蒙古较轻。宁夏趋势和天津类似;甘肃省、新疆和内蒙古总体也趋于稳定变化。
东北稻区呈现出越靠近北边发生强度越低的现象,其中,黑龙江发生强度最低,并且呈下降趋势;吉林省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辽宁省波动较大。
华中稻区江苏省发生强度最高,其次为湖北省、上海市、重庆市、安徽省,江西省、四川省、湖南省、浙江省均处于10%以下。江西省、四川省、湖南省、浙江省、重庆市发生强度均比较稳定;上海市发生强度持续增加;江苏省在2012 年和2013 年连续降低,随后快速增长,2015 年增长至最高;安徽省和湖北省均表现为波动性增长。
华南稻区广西较为严重,广东省和海南省均在15%左右,福建省最低,4 个省份的稻瘟病发生强度值都趋于稳定,变化幅度较小。
西南稻区中贵州省稻瘟病发生强度平均值为29.37%,除2012 年增长至38.37%外,其余年份均稳定在20%~30%。云南省稻瘟病发生强度平均值为14.43%,且这5年均在14%左右波动。
水稻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引起的,其根据生活史可以分为有性态和无性态,自然界中引起稻瘟病的是无性态[4]。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一般病菌在冬季会在留田的稻草秸秆里越冬,主要是分生孢子和菌丝体,这些越冬的病菌就会成为第二年病害的主要来源;也有一些病菌留存于稻谷上,第二年播种后随水稻种子一起带入土壤中,成为最初的病菌来源[5]。
不同的水稻品种由于带有的抗病基因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抗性。一般情况下,粳稻的抗病性比籼稻强,晚熟品种的抗病性强于早熟品种。抗病性从阻挡病菌侵入的角度来看,主要与水稻叶片的硅化程度有关。叶片的硅化层厚,其阻止病菌侵入的能力强,表现出的抗病性就强;反之,抗病能力就弱[6]。此外,病菌也会进化出耐性,纵使种植的是抗病品种,也存在连续种植多年后,由于病菌变异而使得这个品种的抗性不足以抵挡该病菌,造成抗性消失的现象。除了品种本身抗病性外,与其生长发育时期也有关系,幼苗期、分蘖期、孕穗期相对易感病[7]。
水稻种植时期的栽培措施也会影响其发病程度。即使是同样的品种、同样的种植区,适宜的栽培措施也能减少病害的发生。1)氮肥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施用量过多会导致水稻的感病性增加、水稻的C/N 比及硅质化程度大幅降低,其本身的抗病能力减弱。2)灌水会影响植株的抗病性和田间的微型气候。如果长期深灌会导致土壤温度降低,水稻根系受低温影响发育减缓,稻瘟病菌在湿度较大时易生长繁殖,其侵害水稻的能力也就变强,造成大面积的危害。另外,种植密度过大,也会导致湿度增加,加重病害。
减少病原菌数量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减少源数量。在最初播种前,要彻底清理有病水稻。特别是前一年发病非常严重的水稻一定要清理,田块可以进行水旱交替,减少田地越冬的病菌;对于种子中可能携带的病菌则要做好拌种工作,拌种时使用合适的药剂起到杀死种子表面病菌的作用,减少源菌数。2)减少后生菌数。在水稻易感病时期,要密切关注水稻生长情况,进行预先喷药,或是在病菌失控之前开展防治,减少病菌进一步的扩散,避免其大面积流行[8]。
不同品种的水稻抗病性有差异,选择具有抗稻瘟病的品种种植是抵抗病害流行的有效措施。选择品种时要充分了解当地危害较大或流行较多的病害种类及所选品种的抗逆性;同时,稻瘟病菌存在变异,会有很多小种,不同地区的生理小种也不尽相同,某一品种可能抵抗的是某一稻瘟病菌小种,而当地流行的是另一小种,则也无法起到理想的效果。
栽培方面主要是要合理配合施用氮、磷、钾肥,以及合理施用化肥与有机肥。特别是要适量施用氮肥,把控好时间,避免出现早施或者晚施;也可适当施加含硅的化肥,来提高植株体内的硅含量。在灌水过程中,避免过多的深灌,在分蘖期要及时排水晒田,降低田间湿度,阻碍病菌的繁殖;同时可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增强根系活力。
通过梳理稻瘟病发病的症状危害及发病原因,清楚地认识到稻瘟病对水稻危害的严重性。在水稻稻瘟病防治中,应遵守“防大于治、以防为主”的原则,从病原菌、品种、栽培管理等环节预防,做到稻瘟病防治有技术可依,确保稻瘟病防治事半功倍。只有将更有效更安全的防治方法运用到水稻种植中,才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