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春露 徐乃楠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当前教学需要逐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变化出发,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模式,引导学生实现高效学习.本文将深入分析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意义,提出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及原因,探索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旨在提高教学工作质量,改善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体验,必须加快高效课堂的建设进程.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初中数学知识点较多,而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特点,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常会因为不理解而产生畏难情绪,导致数学成绩一落千丈,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师要通过构建高效课堂,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提高积极性与主动性,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保障.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缺乏高效课堂构建意识,只关注学生的成绩状况,不符合新课改背景下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应该从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学习目标,制定切实有效的构建模式,促进数学课堂的全面优化.
1 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意义
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通过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紧跟教师的步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增进师生之间的密切协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性,避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高效课堂的建设,也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需求,尤其是初中生思维十分活跃,必须加快课堂教学节奏,获得更高的效益,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基础.同时,高效课堂构建也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实践中教师需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运用多种方法才能构建高效课堂,这能逐渐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更符合教育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在师生共同成长中推动教育发展.相较于传统课堂模式而言,高效课堂也真正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能够从学生认知需求出发做好资源整合,降低对教材的过度依赖,真正拓展课堂边界,为学生创造更加广阔的学习天地.
2 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
2.1 准备不充分
教师的课前准备不充分,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这是影响教学效率与质量的主要因素.没有针对各单元的内容特点和学生需求做好组织设计,学生不了解新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影响了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不利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陈旧,容易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对于学生能力素养的关注度不高,使得整体教学成效下降,限制了人才的全面发展,未能落实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2.2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也是高效课堂构建中的主要因素,很多教师在实践工作中总结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而长期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方法会对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影响,没有从学生的个性特点来调整和创新,也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高效化开展[1];对于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率不高,虽然学校在积极推进智慧课堂建设,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多媒体设备、计算机等应用效果不佳,无法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2.3 课堂氛围沉闷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只关注自己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反馈信息,导致课堂氛围过于沉闷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但是未能创造良好条件带领学生们合作学习,使得学生陷入到学习困境中,不利于合作意识及能力的培养;课堂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教师的提问方式不合理,而且无法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因此导致其应用效果不佳,难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双向沟通反馈机制,这也会对高效课堂建设造成负面影响.
3 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3.1 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与前提,也是确保教学任务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措施.为此,应该针对新课内容加以整合,梳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问题,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加有条理.打破不同单元和模块之间的限制,为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奠定保障,同时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在实践应用中更加灵活.
学生的心理状态也会对课堂教学成效产生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做好提前调查和评估工作,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分析学生对本学科的看法,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心理特点组织课堂教学工作,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素养,展现自身的价值.
在教学中严格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组织教学任务,确保课堂中的教学素材和资源符合学生的需求,转变被动学习的状态[2].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是课前准备工作的重点,需要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在悬念引导下开展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
3.2 构建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可以降低数学教学的难度,更加适合数学学科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能够以更加直观和生动的情境呈现数学问题,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为此,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构建特定情境,保障情境的立体性和多元性、趣味性,使学生在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高效化教学的目的.
游戏情境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通过类型丰富的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解决游戏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情境创设中,教师还应该遵循难易适中的原则,确保情境中的事物和内容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避免在學习中产生疏离感[3].很多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特点,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较大困难.因此教师需要构建概念情境,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形成认知冲突,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感悟,在实践应用中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为了改善情境创设的整体效果,还应该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入图片和视频等提高情境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有利于给学生带来沉浸式的情境学习体验.
3.3 开展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的方式能够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同时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高效课堂构建中更具实效性,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
教师应该在课前准备中精心设计问题,保持各个问题的连贯性和衔接性,解决传统课堂模式下的随意性问题,使学生能够理顺学习思路,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保障问题的启发性,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来探索新知识,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提高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与自信心[4].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和水平,针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应该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以简单的是非问题和概念性问题为主,带领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应该以拓展性问题为主,督促学生突破书本和固有思维的限制,在深入思考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提出数学问题后,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的大胆猜想和小心求证,保持数学学习的严谨性与科学性,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4 引入先进技术
现代化教育发展中,应该逐渐摆脱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依赖,借助于先进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这也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关键途径,能够实现教学资源和形式的拓展.除了以依靠线下教学方式外,还应该逐步加快第二课堂的建设,利用网络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真正提高教学和学习的灵活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在线上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使学生摆脱教材的束缚,了解更多的拓展性知识,有助于开阔视野和思维,形成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相较于线下教学而言,线上教学也支持学生的回看,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来巩固学习内容,降低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的限制,为学生和教师带来便利[5].
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中,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教学法,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微课视频,详细讲述数学知识的重难点问题,满足学生的高效学习需求.慕课教学方法也逐渐得到应用,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自主的获取学习资料和优质内容,而且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学习先进教学经验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3.5 引导合作学习
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能够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确保小组学习的高效化,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更加舒适、和谐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该做好调查评估工作,在了解学生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加以划分,增强各个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小组内部的团结意识,在互相帮助中解决数学学习的问题,起到一对多和多对一互相帮扶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共同成长[6].小组组长应该选择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在组长的正面熏陶下提高小组成员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
在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讨论问题,使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与探讨,能夠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灵感,认识到自身思维的局限性,获得进一步的提高与升华.教师则应该加强课堂组织与引导,使学生的讨论更具创造性和针对性,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氛围.
3.6 联系生活实际
初中数学学科也具有实践性特点,很多数学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因此在高效课堂构建中也应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本学科和生活的内在联系,了解数学知识的具体用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将生活中的素材和资源引入到课堂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激发求知欲的方式,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素养,体现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带领学生走入到社会中,通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培养良好的情感意识,逐步提高学科核心素养[7].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实施评估,分析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闪光点,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4 结语
初中数学高效课程的建设,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由于在教学中存在准备不充分、教学方法单一和课堂氛围沉闷等问题,也会阻碍教学任务的推进阻碍,无法达到教育改革的标准要求.为此,应该在做好课前准备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提问、引入先进技术、引导合作学习和联系生活实际等途径,创新高效课堂构建模式,才能为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元庆.浅谈数学意识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2):191-192.
[2]崔向婕.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读写算,2021(32):151-152.
[3]杨德瀚.基于新课改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30):104-105.
[4]吴凤英.初中数学课堂低效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新课程,2021(39):167.
[5]杜存芳.试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2021(39):185.
[6]邱武平.基于高效课堂的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探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4):136-137.
[7]胡叶秀.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07):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