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玉 饶德光 黄文超
·临床研究·
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李家玉*饶德光 黄文超
(光山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河南 信阳 465450)
观察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情况,并分析可能导致患者肝硬化发生的相关因素。选取2019年4月~2021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的9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肝硬化发生情况,调查并记录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可能导致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的相关因素。全部患者中31例出现肝硬化,占33.70%。肝硬化组患者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合并糖尿病占比高于无肝硬化组,入院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水平高于无肝硬化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合并糖尿病、入院时血清MMP-2高表达均为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合并糖尿病、入院时血清MMP-2高表达均为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的影响因素。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糖尿病;基质金属蛋白酶-2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也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病毒性肝炎典型症状包括腹部不适、黄疸、恶心、呕吐、消瘦等,少数患者可有肝外表现,主要有肾小球肾炎、淋巴组织增生紊乱、冷球蛋白血症、干燥综合征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病毒性肝炎的并发症有肝硬化、肝癌、肝性脑病等。肝硬化是病毒性肝炎的常见并发症,是由于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细胞长期受肝炎病毒损伤会出现炎症、弥漫性变性及坏死现象,从而引起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形成肝硬化。肝硬化可引发下肢水肿、黄疸、内分泌紊乱等症状,甚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多种严重并发症,增加患者病死风险[1]。
因此,积极寻找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的影响因素十分必要。尽管目前关于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研究,但可能仍有其他因素有待进一步探索。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的影响因素。从而为临床预防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提供一定的指导。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的9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2],且经肝功能、肝炎病毒检测、超声检查等确诊;患者可配合完成本研究调查。排除标准:非病毒性肝炎患者;既往存在肝脏手术史者;合并恶性肿瘤、急性脑梗死等可能影响相关血清指标水平疾病者;入院前已确诊为肝硬化者。
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审2019(040)号]。患者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男56例,女36例;年龄38~63岁,平均50.83±3.64岁;病毒性肝炎病程0.7~3年,平均1.36±0.18年。
观察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情况,并分析患者肝硬化发生的相关因素。
1.3.1 肝硬化
肝硬化符合《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中相关规定[3],患者存在食欲减退、腹部不适、消瘦等症状,腹部超声显示门静脉主干内径>13mm,脾静脉内径>8mm,且经肝穿刺活检确诊;将出现肝硬化的患者判断为肝硬化,反之视为无肝硬化。
1.3.2基线资料
统计患者年龄、性别(男、女)、病毒性肝炎病程(≥1年、<1年)、吸烟史(有、无,每日吸烟1支及以上,连续吸烟1年及以上表示有吸烟史)、饮酒史(有、无,平均每日饮酒100g以上,且饮酒时间超过5年表示有饮酒史)、肝病家族史(有、无)、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以上)、合并糖尿病(是、否符合相关诊断标准[4]:患者存在多尿、多饮、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代谢紊乱表现,空腹血糖≥7.0 mmoL·L-1,或餐后2 h血糖≥11.1 mmoL·L-1)等资料。
1.3.3血清学指标
患者入院时,采集空腹外周肘静脉血6 mL,分装两管。
一管以3000 rpm速率离心10 min,取血清,以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水平,试剂盒选自湖南携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直接测定法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间接测定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COD-PAP法测定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试剂盒均选自深圳市锦瑞电子有限公司。另一管以肝素抗凝,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深圳市盛信康科技有限公司,粤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2401324号,型号:SK9000)测定全血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水平。
全部患者中31例出现肝硬化,占33.70%(31/92)。
肝硬化组患者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合并糖尿病占比明显高于无肝硬化组,入院时血清MMP-2水平高于无肝硬化组(P<0.05);两组患者其他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将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1”=发生,“0”=未发生),将表1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作为自变量,并对其中的分类变量进行赋值,将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合并糖尿病分别赋值为1,将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未合并糖尿病分别赋值为0,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合并糖尿病、入院时血清MMP-2高表达均为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1 肝硬化组与无肝硬化组病毒性干肝炎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表2 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肝炎病毒可引起肝脏慢性炎症反应,导致肝细胞炎症性坏死,进而形成肝硬化。肝硬化可导致诸多严重并发症,增加原发性肝癌发生风险,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研患者中31例出现肝硬化,占33.70%,可见,积极寻找导致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合并糖尿病、入院时血清MMP-2高表达均为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的影响因素。逐个分析其原因。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可通过主动查询相关资料、询问医护人员等方式获得更多疾病与治疗相关知识,了解到坚持长期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抑制疾病恶化。文化程度较高也可增加患者对治疗的重视程度,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严格遵照医嘱坚持规范化治疗[5]。而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缺乏正确认知,常常私自停药、换药,导致肝炎病毒大量复制,从而促进疾病进展。因此,临床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普及相关知识。
合并糖尿病患者持续高血糖状态会使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浸润到非炎症性组织中,并促进炎症介质的释放,引发炎症反应。此外,高血糖状态还会促进多元醇通路激活,增加蛋白激酶活性,损伤线粒体,进而增加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程度[6]。而肝硬化又会导致患者肝功能异常,降低肝脏对葡萄糖代谢能力,加重肝脏组织损伤程度,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临床应加强对病毒性患者血糖水平的监测,并给予相关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减轻高血糖对肝脏造成的损伤。
MMP-2是一种特异性蛋白因子,主要作用为降解胶原类物质,可促进细胞外基质增生与分泌,启动并促进肝纤维化进程及肝内结构重建,从而促进肝硬化的形成。此外,MMP-2可增强多种促炎细胞因子活性,增加机体炎症反应,加重肝脏损伤程度[7]。因此,临床应密切监测患者血清MMP-2水平,预测患者肝硬化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文化程度、合并糖尿病、入院时血清MMP-2高表达均为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硬化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需针对上述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降低肝硬化发生风险。
1 韩浩, 诸葛宇征, 杨建, 等. 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中的应用研究[J].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7, 37(3): 168-171, 183.
2 聂广, 樊群. 慢性病毒性肝炎[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 206.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7, 25(9): 664-677.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 315-409.
5 李颖, 丁国伟, 黑发欣, 等. 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硬化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7, 23(5): 421-424.
6 范雪梅, 赵凌霞, 郗光霞, 等. 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评分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19(11): 1765-1767.
7 郭瑞雪, 魏新亮, 魏思忱.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脂联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 17(12): 40-42, 46.
(2022-4-8)
李家玉,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Email:131037695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