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煜楷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广东 汕头 515154)
慢性胃炎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病变,病理上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要特点,部分患者在后期可有胃黏膜固有层腺体萎缩、化生,进而发生上皮内瘤变,该病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该病发病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十二指肠-胃反流、自身免疫较低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大部分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或存在程度不一的消化不良情况,如反酸、餐后饱胀及上腹隐痛等。其中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主要是由过度疲劳、饮食失调及食用大量生冷食物等引起,患者通常有食欲减退、脘腹胀痛及神疲乏力等临床症状,生活质量水平严重降低。当前西医治疗慢性胃炎主要是积极查找病因,给予对因治疗。但由于个体差异,并无特效药物,且治疗后复发率较高。研究指出,中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可取得良好疗效[2]。本研究分析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中医内科治疗的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8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40~65岁,平均(55.96±5.69)岁;病程1~5年,平均(3.08±0.54)年。观察组男20例,女21例;年龄42~60岁,平均(56.07±5.72)岁;病程1~6年,平均(3.12±0.5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审批号:IRB-2019-103)。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表现为胃黏膜充血,胃内存在较多分泌物,并依据X线、血清学及胃镜等检查确诊[3]。②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属脾胃虚寒,表现为胃痛隐隐,空腹为甚,大便溏薄,清水泛吐,舌淡,苔薄白等[4]。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无心脑血管严重病变者;无消化系统肿瘤疾病者;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肝肾功能存在严重障碍者;有严重精神功能障碍,无法正常开展言语沟通者;依从性差,不愿意配合治疗者。
2.1 对照组 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济南明鑫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393)口服,每次20 mg,每日2次。治疗1个月。
2.2 观察组 给予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治疗。方药组成:干姜6 g,大枣5枚,党参片、桂枝、白芍、甘草片、白术、延胡索各10 g,炙黄芪15 g。随症加减:手脚冰凉者,加炮附片(先煎)、肉桂各10 g;疼痛严重者,加高良姜10 g;腹部胀满者,加大腹皮、木香各10 g;胃脘嘈杂者,加黄连片、吴茱萸、蒲公英各10 g;吞酸严重者,加浙贝母、海螵蛸、煅瓦楞子(先煎)各10 g;呕吐清水者,加陈皮、法半夏、茯苓各10 g。每日1剂,水煎至200 mL,每日2次。治疗1个月。
3.1 观察指标 ①中医证候积分:对饥不欲食、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及胃脘疼痛进行评分,依据症状的无、轻、中、重计为0、1、2、3分。②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3.2 疗效评定标准 优异:临床表现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胃镜检查提示胃黏膜无出血、糜烂及炎症;尚可:临床表现显著改善,胃脘痛程度及发作次数均下降超过80%;差:临床表现无改变。总有效=优异+尚可。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饥不欲食积分 恶心呕吐积分组别 例数上腹不适积分 胃脘疼痛积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1 2.09±0.22 1.01±0.18△▲ 2.03±0.21 1.02±0.13△▲ 2.06±0.24 1.05±0.17△▲ 2.11±0.30 1.26±0.12△▲对照组 41 2.05±0.19 1.35±0.29△ 2.05±0.24 1.29±0.16△ 2.09±0.27 1.35±0.32△ 2.15±0.29 1.50±0.18△
(2)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较(ng/L,±s)
表2 两组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较(ng/L,±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1 44.70±2.82 15.13±0.37△▲ 34.42±2.40 15.50±1.63△▲对照组 41 44.62±2.78 20.16±0.42△ 34.36±2.32 21.08±1.87△
(3)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作息不规律、饮食杂乱,使慢性胃炎患病率明显升高。慢性胃炎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较低及十二指肠-胃反流等因素的长期存在,均会引起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病程缓慢,长期不适感会对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不利影响,进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在疾病确诊后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目前西医临床治疗慢性胃炎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如中和或抑制胃酸分泌、根除幽门螺杆菌等,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症状,但无法根治,疾病易复发。因此,临床将探寻有效的治疗措施作为研究重点。
该病归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脾胃虚寒是胃脘痛的常见证型。中医认为,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通常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而虚,具有迁延不愈、胃痛隐隐的特点。该病主要发病因素为感受外邪、忧思恼怒及饮食失调,诊疗时需将气血、虚实及寒热等作为辨证要点。若饮食不规律,邪气乘虚而入,易使脾胃虚弱,加之情志不畅,继而引发该病。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属后天之本,若长时间功能障碍,则易损伤脾阳,进而影响胃阳,因此该类患者常出现纳少便溏、畏寒肢冷及胃凉等症状,治疗当益气健脾、温补中焦,本研究采用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治疗。黄芪建中汤出自《金匮要略》,主治阴阳失衡、疲劳不足及气血俱虚。理中汤出自《伤寒论》,主治脾胃虚寒之证。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中,黄芪补气升阳;生津养血;党参健脾益肺;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桂枝助阳化气,温通经脉;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白芍养血,柔肝止痛;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研究显示,黄芪建中汤有显著的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等作用,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胃炎等疗效显著[5];理中汤具有促进胃肠道吸收,调节胃肠运动,保护胃黏膜等作用[6]。黄芪建中汤与理中汤联合应用,可发挥散寒止痛、温中补虚、健脾益气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慢性胃炎属于炎症性疾病,因此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监测炎症因子水平非常重要。IL-6是活化的T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是参与炎性反应及免疫调节的重要细胞因子。TNF-α能促使T细胞分泌各种炎症细胞因子,促使炎性反应发生。IL-6及TNF-α均会参与胃黏膜炎性反应,使胃黏膜组织萎缩。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能改善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与王一霖[7]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能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未检测用药后不良反应,客观指标较少,因此今后还需扩大样本量,在上述方面进行完善,为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在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