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石质“汉书” 留存汉风遗韵

2022-07-25 02:51宋婷婷
公民导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忠县汉书三峡

宋婷婷

2001年6月的一天,一艘小快艇在江面疾驰。船上的人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惟愿这小艇开得再快些,好让他们立时赶到乌杨,看一看刚发现的一件宝贝。

后来经确认,这件宝贝正是东汉乌杨石阙。

在重庆发现的六处汉代石阙中,有三处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这在国内综合性博物馆中首屈一指。“东汉乌杨石阙是馆藏石阙中最完整也是最重要的一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夏伙根表示。

汉代石阙!

说起东汉乌杨石阙(以下简称乌杨阙)的出土经历,颇有些传奇,尤其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李大地等乌杨阙现场考古发掘、保护、吊装运输的一些亲历者,对这段往事的回顾中可以管窥。

乌杨,长江边上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坐落在离忠县县城约10公里的长江南岸。2001年6月的一天,镇上有一个叫王洪祥的人在采集草药时,意外发现泥土中有一块奇怪的石头。王洪祥感到好奇,再挖,竟看到石上出现神秘的图案和花纹。

“这莫非是大禹治水时的石头?”王洪祥隐约觉得此物非同一般,匆匆赶回镇上,给忠县文管所拨去电话。

时任忠县文管所副所长的曾先龙一开始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因为大禹治水只是传说,但他还是决定去现场看个究竟。

王洪祥将曾先龙带到石头的发现地。走到大概还有三四十米的地方,一看好像是阙顶,曾先龙顿时激动起来。他迅速跑过去,只见这块斜埋在泥土中,长约2米,宽1米多、厚近1米的长方形石頭上,刻有一白虎图案。

“这是汉阙!”曾先龙初步判断,随即向市里主管单位做了汇报。火速赶到现场的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专家确认,这些大小不一的石头,就是极为罕见的汉阙构件。

市文物考古所、忠县文化局迅速向彼时的市文化局提交关于抢救珍贵文物的紧急报告。市三峡办立即决定:鉴于石阙构件出露地点受周边往来行人频繁,采石场、深水港建设、夏季洪水泛滥的影响,必须尽快对阙构件所在区域进行抢救性发掘。

正值盛夏,因担心暴雨来袭、江水上涨,考古队顶着烈日与时间赛跑,所幸很快便出土了一些重要的阙体构件。

但进入7月中旬,江水突然暴涨,洪水几度漫进了发掘区,考古工作变得时断时续。8月中旬,工地彻底被江水淹没,考古发掘被迫中断。9月下旬,洪水完全退去,发掘工作得以重启。

最终历时8个月,阙构件散落区域田野的发掘工作才全面结束,共清理出阙顶、阙身、阙基等16件基本完整的石质构件。

岁月流转,往事零落。

如今矗立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一楼大厅的这对乌杨阙,凝重威严安详,令人肃然起敬,无声展示着当年发掘工作的艰辛。

何为阙?

夏伙根介绍,东汉刘熙《释名》:“阙者,缺也,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也。阙,是一种左右对称,中间形成缺口通道,建在城门、宫殿、陵墓等建筑前面的建筑物。

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建筑形式,阙约在西周时期出现,汉唐时期普遍流行,明清时期仍有孑遗。阙多由泥土、砖石建成,可以分为城阙、宫阙、宅第阙、祠庙阙、墓阙五种类型。一般认为阙的主要功能是区别尊卑,是彰显身份地位的标志,此外还有登高远望警戒的作用。

夏伙根说,汉代是我国阙类建筑最为流行的时期,现存汉阙主要以石阙为主,而巴蜀地区是我国汉代石阙遗存最丰富的区域。

据不完全统计,巴蜀地区现存石阙有二十四处,都为墓阙,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周边、川东北以及渝东北等地,年代基本为东汉中晚期。

“其中,重庆现存有六处。”夏伙根一一列举,包括江北盘溪无铭阙、忠县乌杨阙、忠县丁房阙、忠县佑溪无铭阙、忠县邓家沱阙和万州武陵阙。

在重庆发现的六处汉代石阙中,有三处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这在国内综合性博物馆中首屈一指。

“东汉乌杨石阙是馆藏石阙中最完整也是最重要的一对。”夏伙根强调。

乌杨阙为重檐庑殿顶双子母阙,主阙由台基、阙身、楼部及顶盖四部分构成,各建筑构件保存基本完整,阙体除台基外均雕刻有图像,雕刻技法主要是浅浮雕,内容分仿木构建筑雕刻、生活画面、神灵异兽图案三类。

仿木构建筑雕刻集中于楼部和顶盖,如连檐瓦当、椽子、金瓜、枋头、枋柱等构件,这类雕刻对早已了无踪迹的汉代木构建筑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生活画面有“习武图”“送行图”“狩猎图”等,生动再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另有长达两米多的青龙、白虎神兽雕刻,造型生动,充分展现了汉代雕刻艺术的神韵。

在他看来,汉代石阙既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的仿木结构地面建筑遗存,又是充分反映两汉时期雄伟、富足时代气息的精美雕刻作品,是当今了解汉代建筑的珍贵资料,在考古界有石质“汉书”之称;建筑业认为,石阙是中国建筑行业的活化石。无论说法如何,都表明石阙有着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为何乌杨阙能保存得如此完整?专家们认为,这其实是一个幸免于风化的半成品。

在挖掘中,考古人员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乌杨阙除了青龙、白虎、力士、兽头等浮雕图案外,阙身的前后两处主要部位都是空白。而这些部位,通常是用来标注阙主身份或阙的用途。

随后,考古人员发现,在散落的乌杨阙构件上方140多米处有一处断崖。遗存痕迹专家们推断,阙的各个构件完成后,工匠们开始在这里进行组装,而就在组装右阙的时候,崖壁无法承受构件重量终于断裂倒塌,堆积的构件滚落在悬崖下方的小山坡上。

2000多年来,随着江水的涨落,这些构件逐渐沉没在泥沙中,还没有来得及雕刻上去的铭文成了永久的缺憾。但是,乌杨阙也因此免于风化,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2010年,乌杨阙还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阙的主人是谁?

阙身没有铭文,那阙的主人到底是谁?这成为隐藏在这对汉阙身上的谜团。有学者认为,这是“壮烈将军”严颜的阙。

这一猜测源于断崖上两阙之间的神道不远处的一片墓群。当时,考古人员立足于断崖上两阙之间的神道放眼看去,其神道的轴线直指不远处墓群中心的一座大墓,当地人把这里称作“花灯坟”。

尽管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但一些证据表明,“花灯坟”与严颜家族有着直接联系,而墓群中最中心的这座坟墓规模巨大,非特殊身份而不能尊享。

严颜,《三国演义》的典型人物之一,是临州继断头将军巴蔓子之后500年的又一个忠烈人物。

三国演义中写到,张飞入川,经过激战,终于擒获巴郡太守严颜将军。面对威猛张飞的斩首威慑,严颜全无惧色,怒斥张飞: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投降将军。

面對视死如归、正色凛然的严颜,张飞肃然起敬,将严颜奉为上宾。后来,唐太宗李世民在唐贞观八年将临州改为忠州,以纪念巴蔓子和严颜。同年,为了追思严颜,唐朝廷还追授严颜为“壮烈将军”。

严颜正是乌杨人,当地也有他葬于乌杨的传说。

专家们经过理性分析,推断乌杨阙正是这座庞大墓群的入口,两阙之间的神道正对墓群中央的巨大坟墓,坟墓的主人或为严颜。但夏伙根强调,这只是推断,还有待考古界找到更为有力的证据。

(文章部分数据信息来源于李大地所著的《忠县乌杨阙保护纪实》。)

江北盘溪无铭阙

盘溪无铭阙位于江北区嘉陵江北岸的盘溪香炉湾,被当地人称为“香炉石”。现仅存右阙,已建亭保护。左阙塌毁,阙身残石通高0.8米,收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两阙外侧面刻有伏羲、女娲图,画像题材为巴蜀地区汉阙少有。

忠县丁房阙

丁房阙原位于忠县城关东门外的土主庙前,左右两阙相距2.46米,现藏于忠县白公祠。左右两阙结构大体相同但又略有区别,如均由台基、阙身、楼部、顶盖四部分构成,但左阙为子母阙,通高6.26米,右阙为单阙,通高5.55米。

忠县佑溪无铭阙

佑溪无铭阙又称?井沟无铭阙,发现于忠县?井乡佑溪村古驿道旁,现藏于忠县白公祠。无铭阙原应为双阙,现仅存右阙,当地人称此为“宝塔子”。无铭阙通高5.66米,形制与丁房阙相近。

忠县邓家沱阙

邓家沱阙出土于忠县新生镇邓家村,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阙身两侧及斗石、枋子层的四面均有减地浮雕的画像,其中凤凰、天鹿、天马等灵瑞的造型与现实生活中的孔雀、鹿、马的造型几近相同,具有写实风格。

万州武陵阙

武陵阙出土于万州区武陵镇小浪口,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此阙仅余阙身与顶盖。阙身采用减地浅浮雕技法雕刻青龙衔璧画像,青龙身形矫健,形象生动。顶盖保存完整,为重檐庑殿式,连檐瓦当分为上下二层。

猜你喜欢
忠县汉书三峡
早期中国知识转型期的《吕氏春秋》学——《汉书·艺文志》、高诱《吕氏春秋注》研究
悬梁刺股
被皇帝逼出来的“学霸”
我们可能读了一个假《三峡》
人民三峡人民建,建好三峡_____
北京重庆三峡酒楼创新菜选(一)
三峡我的家
苏东坡抄《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