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杰
【摘要】 “豫歌”既保留了豫剧艺术的精华,又吸收了具有时代感的当代歌曲创作艺术元素,不仅具有深厚的艺术文化价值,而且对传统艺术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是黄河泰山》立足民族文化底蕴,与豫剧艺术巧妙结合,是“豫歌”声乐作品的扛鼎之作。彭丽媛老师演唱这首作品时,在不改变作品原有韵味的基础上使用了很多美声唱法中科学的发声技巧。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美声唱法和豫剧演唱的差异,找寻豫歌中美声唱法的踪迹,以豫歌《我们是黄河泰山》为例,剖析美声唱法在豫歌演唱中的运用,探索豫剧和豫歌的融合、传承与发展之路。
【关键词】 美声唱法;豫剧;豫歌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8-008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8.026
一、美声唱法与豫剧的概述
(一)“美声唱法”的概述
美声唱法之所以在国际文化艺术体系中被认可,是因为它既有较为完整的理论支撑,又拥有独特的歌唱技巧和系统的教学方法、训练方法;能充分发挥共鸣效果并扩大音量、美化人声,依靠人声来表现高难度技巧,极大地增强了艺术张力;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声带在歌唱时的损伤,从而延长歌唱寿命。美声唱法科学的声部划分,使歌唱更符合人类的生理条件和心理诉求。国内外嗓音医学、嗓音外科和艺术嗓音医学通过临床揭示了美声唱法的发声规律更符合人体生理结构,从现代医学角度给予它科学支撑。优美且具有质感的音色、高质量发声的音域、游刃有余的气息,最终形成的声音富有穿透力,这些都依赖于美声唱法相对科学的训练方法。
美声唱法的科学性大多体现在:站姿、呼吸、喉头位置、共鸣、发音等方面。歌唱者保持正确的站姿对气息的运用非常有利,气息通过站姿的调整,可以更轻松地适应歌唱者的需求。美声唱法要求胸腹式联合呼吸,简而言之就是歌唱时的呼吸和换气要口鼻同吸。这种呼吸方式不仅可以让歌唱者感受到更深的呼吸,充分打开共鸣腔体,还足以提供强大的气息支撑歌唱。喉部是歌唱通道的关键所在,喉部的状态对歌唱状态起着调节作用,起初大量文献将喉咙状态定义为指喉道是否打开,喉头能否稳定。后来大批声乐教育者和歌唱演员通过实践和总结,逐渐提出喉部状态应处于一种自然放松的状态,配合积极的气息引导发声。美声唱法的声音,要求声音状态和色彩的统一,即共鸣。它对胸腔共鸣要求较高,尤其在演唱高音时,如果失去胸声便称为半通道歌唱,口腔共鸣、头腔共鸣配合胸腔共鸣,则称为全通道歌唱。口咽腔可以起到调节共振的作用,头腔共振是在口腔共振的基础上,打开鼻腔产生的共振,胸腔共鸣在口腔以下,腹腔以上,共鸣音色敦实有力。演唱不同音域时,为了在不同音域发出较为统一高质量声音,各个共鸣腔使用的比例也有所调整,演唱高音时往往采用真假声结合的发声方法,通过训练专业技巧磨合换声点,最终达到声音质量、音色、音量的统一。
(二)“豫剧”的概述
豫剧是集诗歌、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起源于河南省,主要流传于我国山东、安徽、湖北、山西等地,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在豫剧形成之初,主要以梆子为主配合其他打击乐作为伴奏,因此早期豫剧也被称为“河南梆子”。豫剧唱腔以其铿锵有力、抑扬顿挫、音色深邃、口齿清晰、节奏活泼、善于表现人物内在情感而闻名,同时它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深受大众喜爱。经历了百年风雨洗礼的豫剧,在其他姊妹剧种中博采众长,与中原文化相结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韵味。
豫剧音乐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民俗性,在广大的观众心里它是“接地气”的艺术。豫剧创作更贴切人民生活,观众从视觉、心理、思想上更容易接受,再加上豫剧的创作是人民群众参与的成果,不仅使豫剧的传播如鱼得水,更让豫剧在众多本土剧种中脱颖而出,肆意散发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此同时,豫剧的传播方式主要依托于口传心授,薪火相传中,新一代豫剧人才在传承中创新,提升其时代特征,以增强其艺术质量。豫剧音乐经过了数百年的流传,是中原民族音乐智慧的结晶,它来源于民间,表现出中原民族音乐的特点。豫剧的演出不会墨守成规,不论是老艺人们整理的固定剧目,还是新演员调整的创新剧本,都可以灵活使用、推陈出新,这也是豫剧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根源。现代戏的兴起与发展,不仅提高了唱腔和伴奏的水平,还将灯光、舞美等现代化艺术元素融入其中。随着这一变化,不仅增强了豫剧艺术的张力,也形成了一种传统与时尚并重的舞台风格。豫剧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开枝散叶,这些“枝桠”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豫剧唱腔和流派,然而从地域特色、曲谱结构、调式调性、旋律创作、语言节奏等方面来看,又可以分成豫东和豫西两大声腔体系。豫东地区的声腔以豫东调为代表,包括祥符调、沙河调和高调,其声腔的语言基础是以商丘地区为中心的语音语调,传统演唱中多使用假嗓即二本嗓,声音高而细,演唱过程中花腔多,具有高亢奔放的特点。豫西地区的声腔以豫西调为代表,声腔中的语言基础是以洛阳为中心的音韵,传统演唱中多用真嗓即大本嗓,演唱中哭腔较多,声音圆润,具有粗犷悲壮的特点。
二、美聲唱法在豫剧中的应用与整合
(一)“豫剧”借鉴“美声唱法”的缘由
目前,无论是在戏曲界还是声乐界,有一种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即中国戏曲的演唱方法是科学的,但歌唱方法的总结并不科学,未能形成一个系统、完整、详细的歌唱理论和教学理论。因此,在戏曲演唱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科学的做法。西方人对美声唱法和美声教学的总结更科学、更细致。在把握整体的前提下,学生可以在教学中从呼吸、发音、语言、共鸣等方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其效果更快,与中医辨证施治十分相似。当然,这样的吸收和借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做得好,有利于豫剧改革;做得不好,有副作用于豫剧改革,所以谨慎行事是非常有必要的。豫剧对美声唱法的吸收和借鉴是豫剧把美声唱法中的一些因素熔于豫剧之炉中。目的是在不损害豫剧各项艺术特色的前提下,帮助提高豫剧的声乐水平和教学水平。豫剧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但豫剧演唱自身存在着许多弊端。常常因为不科学地用嗓习惯导致演唱的寿命逐渐缩短,容易造成各种嗓音疾病,美声唱法的引入为中国传统戏曲唱腔带来了新的曙光。
(二)豫剧改革中融合美声唱法的杰出代表——“豫歌”
1.“豫歌”具有民族文化风采的起源
中国民族声乐从百家争鸣逐渐演绎成百花齐放,在艺术百花丛林中诞生了这样一朵鲜艳的“奇花”——“豫歌”,即“豫剧戏歌”。作为一种新兴艺术形式,它的创作、风格和舞台表演都来源于豫剧和曲艺音乐,因此其旋律、曲式、曲艺结构等音乐元素都与之密切相关。豫歌作为中国民族声乐的一朵奇葩,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要想在演唱中充分体现这种韵味,只有建立在掌握豫歌的语言、演唱和外部表现的基础上。“豫歌”作为一种戏曲歌曲,常以旋律优美、唱腔动人和韵味丰富而深深地打动观众。“豫歌”的出现不仅让观众对其旋律有共鸣,从难易程度上也更容易被广大群众接受。这不仅是时代特征的反映,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同时也表现出强烈的民族风格,因此这种新的演唱方法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歌曲形式。
2.“豫歌”创作、风格和舞台表演的主要因素
“豫歌”作品的创作一般建立在民族声乐作品的基础上,加入豫剧艺术的声腔元素。中国民族声乐往往以山歌、号子、小调为主要构成,大多数作品内容就来源于人民的真实生活,甚至是由劳动人民直接创作出来的,经过艺术家的传唱和加工,使其更具艺术性和欣赏性。而豫歌在此基础上,与本身也来源于民间的豫剧和曲艺结合,使用大量豫剧色彩的旋律走向和独具特色的程式化动作,在创作、风格和舞台表演上都具有倾向性,不仅使豫歌更具民俗风味,更容易让广大群众对其产生兴趣。豫歌声乐的演唱也因此更具鲜明的河南地方风格,豫剧作为河南土生土长的剧种,在唱腔上独具河南风味,豫剧艺术中的“字、气、声、情、味”在豫歌演唱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歌唱语言是声乐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民族声乐中,歌唱语言最能体现各个民族的特色和歌唱魅力。豫歌的歌词在创作和演唱上继承了豫剧的语言习惯,具有河南方言的特征。中国民族声乐体系的整体性主要包括演唱和舞台表演,在表演上豫歌也继承了豫剧形体表演中的“意、虚、韵、神”的美学特征,表现为形体表演的意会与虚拟,动作的韵律、美化和传神。“豫歌”的创作在豫剧演唱的应用和发展中,坚持了地方文化起源的特点。它既留取了豫剧文化的民族性,又进行了现代科技影响下的文化创新。在研究豫剧的过程中,大家不应忘记探索豫剧对民族声乐的影响,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和学习提供良好的参考。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进步是由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坚持民族性的声乐艺术,做到不忘其根。在不断创新和创造的过程中,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结合正确、科学、系统的外国文化,中国民族声乐才没有过了“保质期”,这也是一个文化创新的条件之一。坚持文化自信,不走弯路是艺术创作和创新的保障。
(三)《我们是黄河泰山》的奇巧结合
1.立足民族文化底蕴的创作
接下来我们通过分析豫歌《我们是黄河泰山》的片段,来感受美声唱法与豫剧结合的豫歌所彰显的艺术魅力:《我们是黄河泰山》是由著名歌唱家彭丽媛老师首唱的一首关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颂歌,通过歌曲描述的祖国的历史苦难和辉煌,不仅表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同时也昭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词作家曹勇祖籍在黄河岸边,泰山脚下的山东,信手拈来的故乡情结,让他在感叹祖国和民族越来越好之余,同时也赞美这一方方热土上繁衍出的可歌可泣的故事。而曲作家士心在见到这段词时,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满腔热血,他不仅在音乐上构思巧妙,曲式结构和音乐处理上更充满奇思妙想。士心在创作时就是为彭丽媛量身打造的,因为彭丽媛从小便在豫剧的海洋里接受熏陶,再加上士心对豫剧也很熟悉,便奠定了《我们是黄河泰山》的创作基调是豫劇。
2.辉煌的西方式引子
士心在作品一开始便采用立体的美声合唱做引子,通过合唱伴唱来凸显万古黄河磅礴东去的宏伟场面,让听众深切感受到黄河泰山的雄伟气势和气概非凡,同时带动听众作为华夏儿女的热血,和对祖国壮丽山河之间的共鸣。“啊”字合唱伴唱是美声作品中常常使用的艺术手法,使用规整的合唱手法,规范的合唱技巧,在歌曲开头便将听众带入到一个美声的艺术氛围中。在引子结束,歌唱演员的主旋律一出现,便迅速把听众带入豫剧的独特风味里。前后形成一种对比,让听众对两种艺术的韵味和特点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暗示听众这首作品里所出现的两种艺术风格,“豫歌”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与融合。
3.独具韵味的旋律声腔
连续八个小节的音乐素材都取自河南地方风味的豫剧音乐旋律,波音、倚音以及小切分,大附点和四十六各种节奏型的使用,密集紧凑的节奏、旋律与舒缓开放的节奏、旋律交织使用,形象地表现出河南豫剧的旋律特点和音乐情感,充满浓郁的河南地方风味和风土气息。通过引子和第一段的衔接,实现了美声与豫歌的衔接,同时也实现了美声和豫剧之间的衔接和交融。“我漫步黄河岸边”的“边”字以及“浊浪滔天向我呼唤”的“唤”字,作品中还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些字所谱写的旋律,都是根据“豫剧”的旋律特点所描绘的,在豫剧演唱中通常是搭在气上,在嘴巴里把字咬圆润,然后从鼻腔里推到头腔里,要求韵味足、声线美、铿锵有力。但在彭丽媛老师演唱过程中,明显可以听出在头腔高位置的共鸣要更多些,在保证不改变豫歌的风味的基础上,使用了更为科学省力的技巧,而这些技巧主要体现在气息使用方法和气息走向以及在通道和共鸣上的区别,彭丽媛老师在演唱中采用美声中的这些技术,让人在感受河南风味的同时,听到的声音干净利索了许多,当然对声带的损耗也减少了许多。
从立体美声合唱的引子,到第一段以河南豫剧为基调的民族女高音如泣如诉地一唱三叹,到第二段雄浑壮阔的男声合唱,以及最后一段回到女声独唱,分别描写了黄河的磅礴之势、黄河母亲的委婉慈祥、泰山父亲的刚健柔美,抒发了对民族美好未来的向往。从标志性的旋律连接、节奏转换到歌词的选择,各种音乐素材的灵活运用,不仅在歌曲中增强了豫剧的风味特色,也通过演唱方式的转换和风格转换,使美声艺术对豫剧音乐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切的影响和交融,从而促使豫剧成为更广为人知的民族艺术,同时也通过歌唱方法的调整,增强了豫剧演唱走向相对科学的可能,推动着豫剧走向大众,走向世界。
三、结语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都离不开与姊妹艺术的交流、借鉴、融合。通过借鉴美声唱法中的系统、科学的发声训练,声音观念、声部区分等,使豫剧更具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当代性。我们应该独立创新、传承发展,学习借鉴西方美声唱法中相对科学的演唱方法,通过借鉴美声唱法中的发声技巧把作品的旋律和韵味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这样不仅可以将美声唱法中的科学发声技巧作为支撑,还可以保持传统戏曲中美轮美奂的韵味。在这个日益开放相互交流的时代,大家要勇于创新、借鉴和融合美声唱法与豫剧音乐艺术,涌现出“豫歌”一般的艺术佳作,从而奠定豫剧这棵常青树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高雷.中国民族声乐——“豫歌”与豫剧的借鉴与融合[J].美与时代(下),2018,(03).
[2]江慧.美声唱法在戏歌演唱中的运用[D].西安音乐学院,2017.
[3]崔文雯.美声唱法的起源发展及特点[J].学周刊,2017,(16).
[4]李二伟.豫剧音乐的艺术特色分析[J].戏剧之家,2017,(03).
[5]许畅.试论“豫歌”及其文化价值[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2(12).
[6]魏波.美声唱法在戏曲声乐教学实践中的运用[J]. 中国戏剧,2012,(08).
[7]朱玉梅.谈戏曲的“混声演唱”[J].戏剧之家,2000,(03).
[8]杨海燕.谈士心的《我们是黄河泰山》及其歌曲创作风格[J].音乐学习与研究,19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