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字字义的角度探究龙的中国文化意蕴

2022-07-24 12:08尹赛瑞
今古文创 2022年28期
关键词:字义中国文化汉字

【摘要】 漢字民俗学研究是近三十年兴起的一项交叉学科性质的研究。本文正是对该研究方法的一种尝试,试图从“龙”字字义分析的角度来分析中国龙的形象与中华民族的关系,通过对“龙”字造字时的本义和之后发展出来的诸多延伸义的分析和诠释,深刻揭示“龙”与中华民族不可或缺、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炎黄后裔的中华民族来说,龙对我们世世代代都有着无穷的吸引力。龙植根于我们的血脉之中,是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记忆,是维系民族情感、凝聚民族认同的文化载体,它对于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 汉字;字义;中国文化;龙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8-004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8.015

提起“龙”,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必然是一头盘旋在长空之上、五爪大张的远古巨兽。但我们可曾想过,为什么对“龙”的固有印象是这样的?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从未亲眼看到过这样的一种生物,那关于它的形象是从哪里来的呢?——答案是从图像中来,包括我们小时候观看的动画片,电视上关于赛龙舟的报道,或者窗户上的窗花、日历上的年画、对联上的图画,抑或是课本上的黄色龙旗,等等。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对龙是无比熟悉的,但我们知道“龙”到底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什么吗?我们又为什么是龙的传人呢?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历来被认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故而,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汉字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许慎在其著作《说文解字》中说:“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古,后人所以识古。”[1]汉字中保留着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今人研究传统文化可妥善利用之。本文将从汉字—— “龙”字的字义入手,通过对“龙”字造字时的本义和之后发展出来的诸多延伸义的分析与诠释,探究“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意蕴。

一、本义之“龙”

“龙”,本义是指“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说文解字·龙部》曾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

根据许慎的解释,龙是鳞虫(即水族)之长,有布雨之能。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降雨是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所以官方将具有施雨之能的龙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被认为是皇帝的象征,以此来树立君王的“君权神授、沟通天地”的帝王之威。而民间则把龙当作图腾来敬畏和崇拜,龙成了民众精神需求和原始宗教信仰上的一种寄托。“龙”在古代中国社会,已经成为君权神授的王权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龙”字在甲骨文里写作     ,该字从造字法来看,属于象形字,是原始先民根据想象中“龙”的样子造出的一个字,它的造型是以蛇身为躯干,拥有大大的龙爪,并突出了它的头和头上神异的角。而我们现今所熟悉的龙,正是在它的基础上形成的固有印象:是由牛耳、鹿角、虎掌、鹰爪、蛇体、鱼鳞组成的复合体。

早在殷商之前的远古时代,龙图腾崇拜便已经存在,当时的龙的形象纷繁复杂,我们从众多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看到,龙图腾样式有的像猪、有的似鹿、有的如龟……不同氏族图腾在不同信仰视角呈现出不同的龙图腾样式,随着氏族部落的分解组合,龙的形象发生变异、交融和综合,最后定型成牛首蛇身的形状。

总之,“龙”这样一种人造的生物——具有突兀不凡、横空出世的气势,诡奇谲怪、玄奥莫测的威力,它从诞生之日起便已经是拥有精神信仰特性的“图腾”,是中国人的集体信仰。

“龙”——作为古代先民创造的图腾生物,具有极强的文化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贯穿在中华民族的整个文化传承脉络中,在儒教一脉延续的中国古代,表现出了极强的儒教思想智慧。如《周易》之《乾》卦中以龙为喻,强调潜龙在渊、见龙在田、飞龙在天的不同状态下不同的生活态度,深刻表现了儒家中庸平和的生活态度。

此外,中国古代关于龙的描写,从未间断,散见于各种文献之中。如《礼记·礼运篇》说:“麟、凤、龟、龙,谓之四灵。”[3]《孔子家语·执辔》中有:“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4]文献中提及龙的,数量不知凡几,便不再赘述。但总结起来有一个共通点,即龙在这些文献中一直作为瑞兽,被赋予吉祥和显贵的意义。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其骈体铭文《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可见,在时人看来,名川大泽无不以出现仙人和神龙为最妙,由此可知,在当时的文人心中,龙是多么具有奇幻魅力的瑞兽。

此外,文献中还有一类与龙相关、生活中会接触到的事物,即指形状像龙的或者装饰有龙的图案的事物,如龙舟、龙灯、龙车、龙旗等等,无不是与庆典和喜庆吉祥有关,这是与龙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直接挂钩的。

二、引申之“龙”

“龙”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汉代王充的《论衡·纪妖篇》说:“祖龙死,谓始皇也。祖,人之本;龙,人君之象也。”《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因言曰:‘今年祖龙死’。”可见,汉代时龙便已经成为皇帝的象征,伴随着“祖龙”——秦始皇这一概念应用,龙成为皇帝的象征的文化基调已经形成。之后便出现了大量的皇帝专用的词语,如“龙颜”一词,原指额头隆起似龙,后世以喻皇帝的容貌,也用以指代皇帝。“龙凤之姿”,旧时用以形容帝王的相貌,也可指一个人才貌极其出众,超越其他人。此外,它也可指代帝王使用的东西,如“龙辇”(指天子的乘车)、“龙驭”(皇帝车驾,可代指皇帝)、“龙节”(指皇帝所授予的符节)、“龙衮”(指帝王的礼服)、“龙袍”(指帝王的袍子,上面绣有五爪金龙,只有皇帝才能穿)等。

另外,还有一些与皇帝有关的词语,如“龙升”(比喻天子即位)、“龙腾”(比喻帝王的兴起)、“龙鳞”(喻指皇帝的威严)、“龙兴”(一指帝业兴旺,也可指创立帝业)。再如“龙文”,即龙状花纹,一直是古代社会君王的象征,只有君王才能穿戴绣有龙纹的衣饰。

神话传说中还存在鲤鱼跃龙门的说法。龙门,本是跨在黄河上游的山名,但因神话传说的影响(传说中说鱼类跳过龙门,就可以变成神龙),后以此借指乡试考场的二门或三门。在这里,龙已经由君主之实义发展到了借代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虚义。

在“真龙天子”这一概念的辐盖下,“龙”仍存在于文人的笔墨之下,君主和臣民共享着这一概念。

(一)龙之义一 :龙凤之姿

唐代诗人李白的《化城寺大钟铭序》有言:“丞尉等并衣冠之龟龙,人物之标准。”在这里,龟龙喻不凡之士、豪杰之士。此外,中国古代汉语中,有许多带“龙”的词语都表达着相似的意思,如“龙虎”(比喻杰出的人物)、“龙逸”(指如龙隐逸,比喻贤人隐居于野)、“龙翰凤翼”(比喻君子、贤者)、“龙蟠凤逸”(比喻才能卓越超群而未为世用的人)。在这些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龙”已经成为儒家仕人对他人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标准和规范。“龙”已经从一个实义词完全地蜕变成了虚义词。

(二)龙之义二:龙马

《周礼·夏官》中说:“马八尺以上为龙。”在这里,龙意为骏马。之后出现一些词语如:“龙驹”“龙骥”“龙媒”均指代骏马,而龙姿则专指骏马的形貌。再如我们熟悉的《西游记》中唐僧身边就跟着一只名叫“小白龙”的白马。在中国古代,龙与马这两个意向总是勾连在一起的,关于他们勾连在一起的原因是众说纷纭。一种广为接受的说法是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将龙与马视为两种可以互相转换的事物,龙是天上的马,马则是地上的龙。《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里提到:“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这里的龙便指代的是“马”。

《礼记·月令》中也有“驾苍龙”之说,此处的龙无疑是指马。可见,以龙喻马之风由来已久。

(三)龙之义三:笔走龙蛇

此外,“龙”还常用来形容文章,也用来表现书法的雄健华丽。如“龙文”一词用来比喻文章的雄健;“龙章”则指如龙的文采,比喻文章富丽华美;“龙藻”用来形容华丽的辞藻。又如“笔走龙蛇”一词用来形容笔势如龙蛇,蜿蜒盘曲;“龙骧豹变”则比喻书法气势雄放,变化无穷。在此处,“龙”已成为评判文章及书法的标准。

(四)龙之义四:龙性

最后,“龙”还被用于形容人的性格,如“龙性”一词,指性格倔强,难以驯服,原指兽性难驯,后常指人。而“龙亢”一词,则指个性刚直不屈,一般用于人。再如“亢龙有悔”一词,出自《周易》之《乾》卦:“上九,亢龙有悔。”[5]意为龙飞到了过高的地方,必将会遭受灾,告诫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招致失败,最终后悔不已,后也用来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此处表达出了儒家中庸思想文化基调下对于倨傲冒进的警告。

以上关于“龙”的四层含义,表明儒家文人群体四个方面的审美取向:如龙之豪杰、如龙之骏马、如龙之文章、如龙之性格。如龙之士必是龙章凤姿、才能卓越超群的君子贤人;如龙之马,必是高大健壮、健步如飞的良驹;如龙之文必是字迹自称一派、行文雄健而富有美感的良篇;如龙之性格必是刚正不屈、风骨卓然而又能在细微之处机敏慎独。

“龙”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虚拟生物的形象,它俨然已经与儒家思想融为一体,成为儒家哲学思想的缩影。正如孔子《论语》所言:“恭而无礼为劳,慎而无礼为葸,勇而无礼为乱,直而无礼为绞。” [6]能做到秉承礼法,讷言敏行,践行“中庸”之道的才是儒家所推崇的良才,而如龙之才必定是在这一意涵指涉范围之内的。

总的来说,“龙”这一概念在古代中国有着三层含义:其一,它是古代先民创造出来的极具神秘色彩的远古神兽,作为一种图腾象征,成了民众精神需求和原始宗教信仰上的一种寄托;其二,它是古代帝王的身份象征,具有极强的政治色彩,用来树立君王的“君权神授、沟通天地”的帝王之威;其三,它代表着古代文人的审美取向,是中国古代儒家哲学思想的精华浓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龙”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成长”历程,已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之中。

三、结语

“龙”这一形象,自它诞生之日起便充满着某种奇幻色彩,远古先民创造了它,赋予它丰富的文化意涵,在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它逐渐形成自己固有的文化内涵,并在很长的时间内充当着古代皇帝的身份象征,成为中国古代民众共同的文化实践主体,被他们祭拜和敬畏着。1911年当清政府的黄龙旗从紫禁城的城墙上倒下之时,随着皇帝这一角色退出历史舞台,龙与皇帝的关联也宣告终结。

但是,作为炎黄子孙,作为“龙的传人”,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关于龙的历史记忆会一直延续下去,关于龙的神话传说也会继续流传下去。在苗族神话中,我们的父神伏羲和母神女娲是通过“交尾”而孕育的后代。据闻一多先生考证,中华民族传说中的龍是以蛇身为主体的。[7]这两位人类始祖——据传是龙——他们通过龙尾交合生育了人类的先祖。于是,才便有了如今的泱泱华夏。

关于中华始祖传说还有另一种解释,据史书记载,炎帝的母祖是蛟氏,父祖是少典氏,而女登与龙交生炎帝,故而炎帝为龙之子。通过此段史料,我们可以推断出少典族必定是以龙为图腾,对龙有着深深的信仰和崇拜。而作为炎帝后代的中华民族,也用几千年的历史实践践行着对龙图腾的崇敬与信仰。这正是“龙的传人”的由来,中华民族用这几千年祖祖辈辈的历史实践传承着祖先的龙图腾文化,继往开来,如今的我们也必然会将这一传统延续下去。

汉字民俗学研究是近三十年兴起的一项交叉学科性质的研究。自1991年云南师范大学的李万春出版了《汉字与民俗》后,学界涌现了一波开展相关研究的学者,如孙永兰、束有春、黄宇鸿、陈五云等。按照黄宇鸿和黄昭艳的说法,汉字民俗学是“一门以汉字为核心的多边缘交叉的学科”[8],主要是从民俗学的角度研究汉字,通过汉字来研究中国的民俗文化。本文正是对该研究方法的一种尝试,试图从“龙”字字义分析的角度来分析中国龙的形象与中华民族的关系,通过对“龙”字造字时的本义和之后发展出来的诸多延伸义的分析和诠释,深刻揭示“龙”与中华民族不可或缺、密不可分的关系。

对于炎黄后裔的中华民族来说,龙对我们世世代代都有着无穷的吸引力。龙植根于我们的血脉之中,是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记忆,是维系民族情感、凝聚民族认同的文化载体,它对于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至今,中华民族以“龙的传人”而自视,以“东方巨龙”而喻国,这毫无疑问都是受到龙图腾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316.

[2]吕叔湘,丁声树.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第7版),2016:840.

[3]胡平生,张萌译注.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7.

[4]王国轩,王秀梅译注.孔子家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杨天才,张善文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11.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闻一多.伏羲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45.

[8]黄宇鸿,黄昭艳.论汉字民俗学的建构意义及研究方法[J].钦州学院学报,2016,(5).

[9]汉典网[EB/OL].http://www.zdic.net.

作者简介:

尹赛瑞,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民俗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字义中国文化汉字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绝和决
燥、躁、噪
一把破扇引发的“憾”与“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