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的大众审美危机及反思

2022-07-24 12:08杨再标
今古文创 2022年26期
关键词:自媒体

【摘要】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大众审美样式日益丰富、审美趣味日渐多元化,自媒体为人类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审美纪元。但在满足大众审美需求及审美体验的同时,自媒体也带来了深刻的审美危机。“以瘦为美”“以丑为美”等当代中国审美异化现象发人深省,网络人际关系加剧审美孤独感、审美真实性被消解致使审美安全感降低等审美虚拟化问题愈发严峻,重建大众审美伦理迫在眉睫。

【关键词】 自媒体;审美危机;审美异化;审美虚拟化;审美伦理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6-007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6.025

自媒体,又称“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1]21本世纪初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逐步发展成熟,出现了以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兴媒体,同时宣告着中国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但以审美异化现象、审美虚拟化问题、审美伦理丧失等为表征的大众审美危机接踵而至,亦不得不引起人们关于审美危机的反思。

一、当代中国审美“异化”现象

杜東枝在《美·艺术·审美:实践美学原理》中讲道:“所谓美的异化,就是劳动者与审美对象的分离与疏远化。但这种异化的具体情形,在不同时代所表现的程度与范围是不同的。”[2]在自媒体时代,人们的审美选择、审美趣味无不裹挟于由微博、微信等一系列新兴媒体所营造的自媒体环境之中,人们追求的所谓“美”也往往与真正的美相去甚远,“以瘦为美”“以丑为美”等当代中国审美异化现象则显得更为突出与尖锐。

(一)以“瘦”为美

在中国唐代,因国力强盛、国家对外开放程度高、统治者的崇尚等原因,唐人多将丰满的女性视为性感的象征,即以胖为美;而到了宋代,人们则多崇尚简朴素雅之美,宋人所谓美女多是“细肩、柳腰、纤足”,即以瘦为美,此可谓“一代有一代之审美”。而在中国当代社会,以瘦为美的观念较宋代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苗条、骨感”几近成了当下美女的代名词。诚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旨趣必然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以瘦为美的审美思潮的出现亦有其合理性——如女性身体自觉意识增强、女性自我审美能力提升等,但该思潮背后所折射的审美危机则更应发人深省。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追名逐利可说是人的本性之一,不少人便在以瘦为美的审美思潮中嗅到了商机。在传统媒体时代,商人们主要通过时尚杂志、电视广告等载体推销他们的所谓“吃了就会瘦”的减肥药、“穿了就会美”的塑形衣。而到了自媒体时代,与时俱进的商业主体们则借助微博、微信朋友圈、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各式各样的自媒体媒介向民众大肆渲染“瘦即是美”的审美理念。无数人被这场思潮卷席其中,成为“以瘦为美”的忠实信徒,而哪里有需求哪里便有市场,在信徒们的狂热追捧下,商业主体们在这场消费浪潮中赚得盆满钵满、不亦乐乎,由此中国当代“以瘦为美”的审美思潮便陷入了可怕的恶性循环。

2008年4月15日,法国国民议会通过立法禁止国民宣扬“以瘦为美”的观念,而促使该法案出台的诱因事件则是“英国26岁女孩劳伦因过度减肥导致体重仅剩19公斤而濒临死亡”。此外,在一项历时24年、调查5000多人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严重偏瘦人群在诸多疾病方面的死亡率都是最高的。[3]由此,人们必须明白的一点是——瘦并不等同于健康,有时候越瘦反而越不健康。如果一味地追求以瘦为美而以牺牲身体健康乃至生命为代价,这样的追求未免太过得不偿失。或许人们应当在乐此不疲的追求以瘦为美的历程中稍作休息,偶尔停下脚步反思一下“以瘦为美”的审美思潮背后所潜藏的审美危机;或许人们应当静下心来问问自己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美?究竟怎样的美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人们不应一味地追求以瘦为美,而应当追求健康的美、自信的美,找寻真我的美。

(二)以“丑”为美

丑有时候也并非全然是丑的,比如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便是“以丑为美”的杰出作品,且看《腐尸》章节中的精彩片段:“天空凝视着,这尸体真是绝妙,像花朵一样地开放。臭气那样强烈,你觉得就要昏厥晕倒在草地上。”[4]《恶之花》并非单纯地表现丑,而是美学意义上的审丑——本质上是审美的一种异化表现形式,彼时的丑并非纯粹的丑,而是与美交融为一个整体,以丑衬美,是较高层次的一种审美体现。相较之下,自媒体时代网络的“以丑为美”现象则带有更多反讽与戏谑的意味。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兴的自媒体媒介为大众构建了一个崭新的审美世界。但在这看似光鲜亮丽的外衣之下却掩藏着无数丑态:黄段子、主播直播粗口骂人、未成年女性生子等等。或许是因为根植于人性深处的“窥私欲”“猎奇心理”作祟,人们在这个完全游离于现代文明之外的世界中流连忘返。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曾说:“在消费的全套装备中,有一种比其他一切都更美丽、更珍贵、更光彩夺目的物品——它比负载了全部内涵的汽车还要负载了更沉重的内涵,这便是身体。”[5]在当下,无论是公共场合还是私人空间,化妆、健身、跳舞等成了网络直播及短视频展示女性身体的窗口。诸多女性主播在屏幕前搔首弄姿,极力诠释着所谓的“身体美学”,然而这些只关涉人类本能欲望的、极具性暗示色彩的表演却与真正的美相去甚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曾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6]如果审美主体一味追求快感和欲望满足,甚而以“丑”为美,则必将导致审美追求的低俗化、平庸化,网络审丑也终将为人们“弃之如敝屣”。

二、审美“虚拟化”问题

1998年第十四届国际美学大会上首次提出了“虚拟美学”这一概念,会上“对诸如电子人(cyborgs,或叫半机械人)、电子人空间、模拟等虚拟现实和现象的出现作哲学、美学和艺术的推论,还讨论了新技术如何改变我们感受现实和艺术的方式。” [7]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除现实生存世界之外的网络虚拟世界,而在如今的自媒体时代,这个虚拟世界则多是由微博、微信朋友圈、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兴自媒体平台所构建。当下很多民众反而更多是生活在网络虚拟世界之中,刷微博、逛微信朋友圈、看网络直播、发布短视频等自媒体娱乐形式占据了他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换句话说,他们更多的是以“虚拟人”的身份在生活。而透过这些审美“虚拟化”现象,我们更应当看到其背后潜藏的审美“虚拟化”问题:虚拟的网络人际关系加剧审美孤独感;美的真实性被消解,致使审美安全感降低乃至丧失。

(一)网络人际交往加剧审美孤独感

所谓“网络交往”即人们基于网络通信技术条件下,通过数字化信息进行各种信息交流,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情感、物质的交流活动。[8]传统的人际交往圈通常由家人、同学、朋友、同事等构成,交际范围相对较小也较为固定。而网络人际交往则将人们从传统、熟悉的“封闭空间”推向崭新、陌生的“开放世界”,来自天涯海角的人们因网络媒介联结在了一起,两个素未谋面的人竟也能隔着屏幕通宵畅聊。因为网络交往的便捷性与虚拟性,越来越多的人减少甚至拒绝现实的人际交往,久而久之便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紧张、疏远甚至断绝。当下的许多聚会,无论是同学的久别重逢或是亲戚的团圆聚餐,都演变成了“手机式聚会”——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却一言不发,大家都只顾着低头刷微博、看短视频,世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坐在你面前你却视若无睹”,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非但未因现实距离的缩短而靠近反而越拉越远。虚拟网络中的沉浸式审美体验此刻却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则是强烈的焦虑感与孤独感。

(二)审美真实性被消解致使审美安全感降低

微博,作为当下极具代表性的新兴自媒体媒介,已然成了大多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它的主要功能之一“微博热搜”则几乎成了人们了解热点资讯的不二选择。“爆”“热”“沸”等简短又极具冲击力的字眼吸引冲浪者们不假思索地点击阅读;“某某明星疑似出轨”“网传某某公众人物已离婚”等饱含八卦色彩的标题则又使亿万看客大呼过瘾。然而,当“购买水军炒作热度”“雇佣黑粉抹黑某星”等现象频频爆出之后,网民们才发现自己“吃了個假瓜”,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在不知觉地情况下都成了微博热搜舆论场域的参与者、助推者乃至受害者。由此,“微博热搜”的可信度便受到质疑,与之相伴的则是人们对于网络审美真实性的怀疑。

随着网络直播平台异军突起,人们在虚拟网络世界中又多了一个新型审美空间。隔着小小的屏幕,观众们不仅能欣赏到主播们的表演,还可通过弹幕评论与主播以及其他观众实时互动,如若遇到自己喜欢的主播还能进行礼物打赏。通过这些方式,大大提升了人们的参与感和存在感,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网络直播无法自拔。然而,2019年斗鱼直播平台的“萝莉变大妈”事件似乎将无数网友从网络虚拟审美的美梦中惊醒:斗鱼主播“乔碧萝殿下”在直播中露脸“翻车”——原先长相清纯的甜美少女秒变大妈,真容让不少网友大跌眼镜。后斗鱼直播平台发布公告称该事件是主播自主策划、恶意炒作,已永久封停主播。虽然大多数人谈及此事时都会一笑而过,该事件如今也早已尘埃落定,但其背后所折射的关于审美真实性的质疑与消解问题却不容忽视。在自媒体时代的虚拟网络空间中,很多时候人们都并不知道屏幕的另一端究竟是谁,甚至“不是人”亦犹未可知(比如拟人机器聊天软件);人们亦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否在审美以及审的究竟是否是“美”?如此,便导致人们审美安全感的降低乃至丧失。

三、重建大众审美伦理

大众审美伦理是审美主体和客体在审美创作、审美传播、审美鉴赏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法律规范、道德准则、社会责任等一系列符合真善美价值体系的总和。而在自媒体时代,由于网络虚拟性、市场趋利性、网络监管法律不完善等因素的交织,致使大众审美伦理日渐丧失。正如埃德加·莫兰在《伦理》中所说:“我们这个时代的伦理危机就是个体—种属—社会的连结危机,它催迫着我们必须再兴伦理:使责任—互助的源泉再生,这同时也意味着个体—种属——社会循环的再生,这种再生是在每个个体的各自再生中实现的。” [9]作为自媒体时代的三大主体——政府、大众、自媒体平台亦是相互连结的,应当为重建大众审美伦理担负起自身应有的责任,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大众审美危机。

(一)政府担任好“把关人”角色

法律是规制自媒体平台运营的底线与准绳,法律边界不可逾越也不容逾越。尽管当前关于传媒的立法较之以前已有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各种规定多散见于各类法律法规、规章条例之中,完整性、体系性欠缺。当面对自媒体环境中的突发事件与问题,人们在处理的过程中更多遵循的仍旧是道德准则,由此也便出现了“法律真空”现象。政府应当担任好“把关人”的角色,切实健全完善自媒体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自媒体平台运作的法律边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对于危害公共安全、污染社会风气的事件相关责任人给以严厉惩戒,对于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自媒体平台可予以适当奖励。在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政府也应当加强意识形态层面的调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的引领作用,使人们将重建大众审美伦理、营造风清气正的自媒体环境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增强自媒体平台社会责任意识

作为新时代极为重要的传播媒介,自媒体平台应当加强自我约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主动承担起创造美、传播美的重任,应当自觉遵守媒体行业的行为准则,以国家、政府、社会的需求为出发点,以重新唤醒受众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责任感为己任,为化解大众审美危机、重建大众审美伦理,履行自己应有的责任与义务。

(三)提升大众法律意识及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創造生产能力及思辨反应能力。”[10]在人人都有麦克风和表演舞台的互联网时代,传者和受者的角色已变得不再泾渭分明,大众们既是媒介信息的传者也是媒介信息的受者。人们应当主动学习和掌握媒介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和法律意识,为重建大众审美伦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

美国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在其代表作《娱乐至死》中曾如是说道:“互联网时代正在构建这样一种娱乐化的大众媒介,其提供的肤浅甚至是恶俗的快乐是欲望发泄式的,是缺乏思索和精神参与的。” [11]身处自媒体时代,我们应当时刻警惕“娱乐至死”,正视自媒体时代下的大众审美危机并自觉保持对危机的审美反思,应当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去追寻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自媒体[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7%AA%E5%AA%92%E4%BD%93/829414.

[2]杜东枝主编.美·艺术·审美:实践美学原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53.

[3]顾玉清,田野.法国立法禁止“以瘦为美”[J].人生与伴侣(月末版),2008,(07):60-61.

[4](法)波德莱尔.恶之花[M].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36.

[5](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20.

[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

[7]王小明.第十四届国际美学大会综述[J].文史哲,1999,(02):123-125.

[8]夏俊.大学生网络交往问题及教育导向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

[9](法)埃德加·莫兰.伦理[M].于硕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17:47.

[10]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10.

[11](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4.

作者简介:

杨再标,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自媒体
智能手机时代隐私权的保护
自媒体对高中汉语教学的影响研究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自媒体对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影响
自媒体时代网络创业策略分析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自媒体时代我国公民新闻的审视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