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佳佳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以及学术资源,无论是对社会发展,还是对个人三观的塑造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因此,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资源,将理论研究与传承实践并重,在总结中外传统文化传承经验的基础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6-007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6.024
基金项目:山西工商学院2021年度党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课题(项目编号:DS2021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发展过程,都伴随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时过境迁,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到现代社会,原有的文化内涵需要扩展、完善、变化,形式也需要有所创新。因此,要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适应人们当今的生活方式需求,实现其现代转化,为进一步解决当代问题提供良方。
一、“双创”的动因及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章太炎先生曾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中华民族若想自立、自强,除了坚实的物质保障,蕴含着民族血脉与灵魂的中华文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知识养分、处世智慧,蕴藉着几年来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和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利于我国在各方意识形态领域冲击下占据主动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巩固国家安全。然而鸦片战争以来,传统文化屡遭质疑,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失败,新文化运动中对传统文化的抨击否定,改革开放以来西方价值观的输入,造就了部分国人对本土文化的不自信。中华传统文化饱受质疑,又因各种主客观因素,传统文化在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不利于文化建设。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实现其自身良性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提高群众接受度、喜爱度,增强文化自信的必要手段,是建设现代强国的重要根基,也是适应世界历史发展的现实要求。各国之间可以通过文明交流,加强彼此之间文化的交流融合,逐渐消解彼此的文化冲突,从而缓和国家间的矛盾冲突。因此,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可以为应对世界问题提供借鉴。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困境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会发现诸多的困难。
(一)对文化内涵缺少清晰的认知
给一个事物下定义、诠释他的概念,是做后续事情的基础和前提。文化不外如是。多年来,学术界对文化这一概念,有过许多解释。然而,就当代社会而言,事实上,很少有人能清楚地表明文化究竟包含什么,大多数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外延没有一定的把握,对文化概念的争议也可能只停留在学术界,并没有进行普及。大众谈起文化都是泛泛而谈,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们应该怎么对待传统文化,没有一个正確系统的概念,更遑论文化的创新发展。
(二)话语表述系统的不相适应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每一个思想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生产力、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随之而来的一些精神文明、想法观念也不可同日而语。中华传统文化的产生发展伴随着一路培育他的生长土壤,就现在看来,一些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方面存在着不相适应的情况。时过境迁,原有的文化内涵也要随之扩展、完善、变化,要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加之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些字词佶屈聱牙,文化符号晦涩难懂,在文字表达和精神观念上都与当代社会大相径庭,增加了理解接受的难度,使得传统文化难以广泛地传播开来。
(三)学习模式、习惯的改变
当今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加理念深入人心,人们致力于寻找一种更为快捷便利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知识的摄取尤为如此,不会的问题“百度一下”,问题迎刃而解,即使有相应的知识也没有被吸收,而且很多时候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文化的理解与消化。同时,网络、短视频的兴起,造就了现代人较为浮躁的心理状态,人们往往习惯于碎片化信息攫取,很难静下心来认真研读一本书或者扎扎实实地学习一门技艺,很多传统工艺和经典文化因此而湮没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退出人类舞台。
三、“双创”的原则及途径
新的历史环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发展提出新的时代要求。面对诸多困境,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非常必要而且重要。
在“双创”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与当代国际环境相适应。当前,世界文化的交融发展是主流趋势,唯有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提升本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才能有效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才能为人才、科技、经济等各项博弈奠定扎实的基础。其次,是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当代人们社会生活相符合。文化的发展要契合当代的思维模式和文化接受,树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提振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最后,与文化自身发展相适应。事物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应当符合这一特性,在充分解构其内涵的基础上,赋予其时代内涵,构成文化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加强文化阐释工作
传统文化的挖掘、阐释和研究,是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面对大众在传统文化认识上的这一缺项,最重要的是做好文化的阐释和普及工作。
进行文化阐释的时候,首先,必须立足我国国情,结合固有的文化思维与当前社会现状,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特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四为”方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这样才可以在文化阐释的过程中坚守正确的方向,避免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方向出现偏差。其次,充分发挥研究机构的作用,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内涵、新形式,探索符合当代社会的文化传播新规律、新途径,尝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阶段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建设,编制符合时代特征的教材、读物,对几千年来文化产生的背景、过程、特点、包含的精神以及文化价值进行一个系统的整理和介绍,使国人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最后,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支持力度,完善体制机制,成立相关负责部门,提供经费保障,畅通发展渠道,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立体化、全方位的传统文化传播体系,培养一批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声音”,结出一批优秀的传统文化硕果,营造尊重传统文化、利好传统文化的社会风尚。
(二)创新文化表达方式
中国的文化有独立性,有适应性,有应变的能力,有反省和自我调整的能力。中华文明绵延5000多年,正是依赖于其内部体制的自我革新。早在2000多年前的《礼记·大学》篇中就提出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说法,《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国自古便有革故鼎新的传统,因此才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底蕴深厚、独一无二的中华文明,才能在其他三大文明古国湮没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日渐辉煌。
因此,传统文化若要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自我革新。近年来,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各级各类学校、抑或大众层面,都做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对传统文化赋予新的形式,使其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等一系列节目,通过对古籍、对先人的现代化演绎,将数千年前的故事重现眼前,“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观众与古人同悲喜,与时代共哀乐。这种观感式学习和沉浸式体验提升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认可度和喜爱度,可在各阶段的教育和全民文化活动中得到有效实践和推广。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舞蹈类综艺《舞千年》的广受好评,无不证明,对传统文化加以形式和手段的创新,必然能赢得观众的好评和肯定。
以此推之,这种传统文化的宣传、弘扬工作,可在各基层组织包括社区、农村中推广开来。如设立专门的机构或设置专员,组织社会群众、村民共同完成一个舞台、一个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引导他们读原著、品原文,将经典书籍改编为一个合适的剧本,通过表演的方式感悟作家和角色的经历与心境,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底蕴,实现跨时空对话。通过这些方式,创新乡村文化传承与开发利用的工作机制,助力乡村文化建设。
(三)搭建文化传播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而这种知识和价值观的传播,需要一些合适的创新性平台。一个良好的平台,可以有效整合文化资源,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因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平台的搭建起着巨大的作用。
平台的搭建,首先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统筹与设计。考虑搭建线上线下、国家地方,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横纵结合的网络矩阵平台。从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城镇社区层层搭建适宜文化发展的平台,如线上智库平台、融媒体中心,以及线下的各种文化艺术馆、社区活动中心,增加文化平台覆盖率,推出具有创意和策划意识的内容,为大众提供丰富的素材和信息,惠及更多的人。
除頂层设计外,相关基层组织可多筹备建立传统文化活动中心或者文化教育馆,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馆作为群众学习的场所,将整个参观学习过程形成流程体系,除文字的知识内容外,也可以尝试将当代最新科技发展成果、图书资料以及相关研究前沿以二维码形式进行图文分享,也可以通过播放影像资料、VR实景模拟,为群众提供深入沉浸式学习体验,加深学习印象。当然,这种基地可以是实践的最佳场所,如开展古代科学实验,例如制作日晷、古代造纸实验、古代印刷实验,让群众亲自体验传统文化的神奇,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当然,文化平台不仅可以作为教育的场所,同样可以立足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探索建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合作平台和机制,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激活文化、提振精神,繁荣兴盛文化。如主动与一些有资质、有能力、有合作意愿的企业开展合作,在产业对接、项目承担等方面与企业开展横向合作,进行商业化运营、项目化管理,形成以文化产业为龙头的现代产业模式,适当解决周边群众就业问题,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文化凝聚人心、引导群众的作用,提升文化教育的生动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文化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四)吸收其他优秀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明是平等、包容的,各文明之间需要交流互鉴。在世界文明不断交流融合的背景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需要具有世界格局,具有全球视野,不能仅仅着眼于国内,还要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其他文明成果。世界格局的变化,西方文化主义、欧洲中心主义等思潮逐渐退却,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成为当今时代特征。在国际事务中,中华民族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积极与世界其他文化交流,通过吸收借鉴其他文明成果丰富自身,使其在内涵上有新发展,形式上有新呈现。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假使故步自封,只着眼于自身寻找突破改变,未免有失偏颇。因此,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吸收借鉴世界文化的有益成分,化为自身养料,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实现文化的“双创”,赋予其不竭动力。
当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实现在吸收世界其他文明成果的同时,不能丧失自身主体性。假如只是跟在世界其他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后面亦步亦趋,就会逐渐失去中华民族的特色,更难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要扎根于中华民族土壤之中,立足本国本民族的实际环境,才能在吸收世界其他文明成果时不失去主体性,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符合中华民族时代需求的现代转化。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重道远。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决不能泥古不化,而应在尊重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用历史的观点考察中华传统文化,用科学的态度区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取长补短、择善而从;用发展的眼光對中华传统文化进行选择性吸收和创造性综合,扬弃继承、转化创新。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保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宝贵经验和源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陈先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J].前线,2017,(02).
[4]黄意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面临的障碍及破解路径[J].重庆社会科学,2020,(05).
[5]晏振宇,孙熙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路径的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06).
[6]万光侠.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哲学审视[J].东岳论丛,2017,(09).
[7]汤一介.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9]孔繁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运用与路径探析——以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耦合转化为例[J].理论学刊,2018,(06):18-24.
[10]梁秀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学习与实践,2018,(09):112-118.
[11]张圆梦.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当下思考[J].理论月刊,2018,(07):155-160.
[12]李维武.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习近平文化观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1(03):5-12.
[13]沈壮海,史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觉的时代体现[J].中国高等教育,2018,(0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