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风 楚纯洁
[摘 要]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呈现的一种文明形态,集中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环境类课程具有思政进专业课堂的先天优势,是大学生环境教育的极佳范本。文章从环境类课程思政教学的角度,围绕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演变及相关环境问题进行专题分析,对生态文明观进行专业解读并阐述了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生态文明这一问题进行教学设计,以期使大学生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有更深刻的认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生态文明观,正确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增强建设美丽中国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类课程;思政教学;解读;教学建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5-0035-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及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取得了长足进步,并积累了宝贵经验。以学科建设为支撑的课程体系,综合、立体的教材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多元立体的教学、考试方法改革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但是,思政教学过程中部分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多种因素造成的教学效果普遍不够好等问题也长期存在[2]。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 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之后连续两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相关会议上反复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这对于新形势下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4]。自2014年起,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开展“课程思政”试点工作。全国高校思政会议召开以来,上海市加快推进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出台了《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全面推广“课程思政”建设[5],为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思路和借鉴,也使得思政教育具备了全方位、全渗透的特点。
在高校思政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篇”的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第五节“建设美丽中国”专题论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6]。该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但是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对生态文明的解读在一些学生看来可能只是一种政策性宣讲,往往没有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对于宣传和贯彻生态文明理念,环境类课程及相关专业具有课程思政教育得天独厚的学术和教学优势[7]。环境科学是引导人们认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调整人类社会和自然关系的学科[8]。人类―环境系统发展与环境问题,是环境类课程尤其是如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学等基础性课程在导论章节中的重要内容,其中就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因此,本文拟从环境类课程思政教学的角度,通过挖掘环境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对生态文明观进行专业解读及教学设计,以期使大学生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有更深刻的认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生态文明观,正确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增强建设美丽中国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一、环境类课程的思政元素
环境类课程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政元素,比如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建设美丽中国,以及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家国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还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在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过程中,深入挖潜和丰富环境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和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价值观、家国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对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环境类课程生态文明观的专业解读
(一)生态文明观的由来
生态文明最初是作为生态学的专业概念提出的,从最初的“生态”到“生态系统”,再到“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类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1987年,我国生态学家叶谦吉首次使用“生态文明”,并从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角度阐述这一概念。生态文明观自2005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以来,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又被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并逐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9]。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关系演变发展的必然阶段。由图1人与自然关系演变的结构模式可以看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双向的生产劳动与反馈作用,反映了二者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人类依赖于自然界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但是这种关系到底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呢?如果呈恶性,二者关系就会出现冲突,其表现就是不同时期所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如果呈良性,二者就能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明。然而,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长期演变过程中,环境问题基本上是一直存在的,生态文明则是目标。
从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来看,如表1所示,人类文明伴随着人地关系演变呈4个阶段,分别是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不同阶段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呈现不同的特点与环境问题[10]。原始文明时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过度采集—狩猎,这可能会消灭居住地区的许多物种,破坏人们的食物来源,最终使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农业文明时期“刀耕火种”“反复弃耕”所导致的土地破坏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环境问题,也被称为“第一次浪潮时期的环境问题”。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人们对自然不再尊重与敬畏,甚至由顺从者变为征服者,形成了主宰自然、奴役自然、支配自然的行为哲学 ,以致局部地区或区域性的环境污染演变为公害。这一阶段出现了著名的世界“八大公害”,这也成为环境问题的第一次爆发高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全球发展的第三次浪潮阶段,这一时期人口激增、资源欠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以致出现了环境问题的第二次爆发高潮。后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人类反思的最大成果就是逐渐认识到以往对待大自然的错误态度,认识到 “只有一个地球”,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人类必须转变观念,选择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建设一个崭新的文明社会(即生态文明社会),树立一种崭新的文明观(即生态文明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由此应运而生。自此,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生态文明的新时期,这也是以生态文明为理想和行为准则的新阶段。
(二)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呈现的一种文明形态,集中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生命共同体这一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共融共生、休戚与共的关系,因为“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比如,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迅速蔓延,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这突出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长期存在的矛盾问题,给人类社会敲响了警钟。在疫情面前,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逃避,全世界應该团结一致,共同抗击疫情,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也充分体现了生命共同体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6]。美丽中国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与任务,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美丽中国建设蓝图,确保到2035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由此可见,建设美丽中国正是中国真正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具体行动。从前述分析可知,生态文明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形态,生命共同体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生动概括,而美丽中国则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性目标。
三、环境类课程生态文明观思政教学建构
(一)思政教学思路与目标
围绕人类―环境系统的发展及环境问题,将生态文明思想、美丽中国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对不同阶段人类―环境系统关系发展演变的分析,揭示人类与环境系统关系的实质,阐明二者发展演变的“冲突点”与“和谐点”,启发学生心智,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树立生态文明观,自觉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内化为自身的理念与实践。
具体思政教学目标如下:
1.以问题为导向,使学生了解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能够通过思考揭示当前人类环境问题的本质;
2.从唯物主义辩证观出发,使学生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能够辩证地分析人类与自然环境系统关系发展演变的“冲突点”与“合谐点”;
3.通过人类与自然环境系统关系的发展演变,使学生能够阐释建设美丽中国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设计
生态文明观教育以人与自然环境系统的发展及环境问题为主题,具体讲授以下内容:1.原始文明时期的崇拜自然——原始环境问题;2.农业文明时期的顺从自然、改造自然——“第一次浪潮”的环境问题;3.工业文明时期的征服自然——“第二次浪潮”的环境问题;4.“第三次浪潮”的环境问题。
围绕以上内容,教学设计如图2所示。采用问题驱动式,在教学内容中通过合理的思政元素融入,阐明生态文明观及其意义。教学内容分为3个层次,分别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首先,围绕主题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利用一些影响较大的全球性环境案例引出问题,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就是最好的问题式案例。其次,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主题教学,在线下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利用学习通APP进行在线讨论并回答前述问题,再围绕主题设置4~5个选择、填空等题目进行在线测验。最后,以小组讨论形式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当前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和措施。
(三)思政元素及其融入点
本文所讨论的核心元素是生态文明,但并不限于此,由此引申出来的思政元素还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命共同体等。具体融入点如下:
1.辩证地分析人类与自然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融入点),揭示二者发展演变的“冲突点”与“和谐点”;
2.将不同时期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相应的环境问题相结合(融入点),揭示当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本质,揭示生态文明内涵及其意义;
3.阐明当前及今后人类与自然关系发展的核心内容及丰富内涵(以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融入点),让学生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4.以小组讨论形式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当前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政策和措施来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和谐(融入点)。
四、结语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呈现的一种文明形态,集中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环境类课程具有思政教学进专业课堂的先天优势,是大学生环境教育的极佳范本。本文从环境类课程思政教学的角度,围绕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演变及相关环境问题进行专题分析,对生态文明观进行专业解读并阐述了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形态,生命共同体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生动概括,而美丽中国则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性目标。课题组对生态文明这一问题进行教学设计,通过环境类课程思政教学使大学生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有更深刻的认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生态文明观,正确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增强建设美丽中国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 参 考 文 献 ]
[1] 邱双成.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J].高教学刊,2019(24):156-158.
[2] 张凯,薛丽.浅析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6(20):205-206.
[3]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 新华网.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03)[2020-10-20].http://www.xinhuanet.com/2018-05/03/c_1122774230.htm.
[5] 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上海市“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和经验[N].光明日报,2017-07-20(14).
[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37-244.
[7] 张勇,胡诗朦,陆文洋,等.生态环境类专业的课程思政:以“环境问题观察”MOOC建设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8(6):34-38.
[8] 彭自然,李娟英,邵留,等.环境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33):248-249.
[9] 潘岳.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N].光明日报,2018-11-02(10).
[10] 刘培桐.环境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