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秀梅
摘 要:初中美术教育中水彩画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其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色彩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使学生对材料、水色以及光色变化等的融合与应用具有创新意识。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在水彩画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生活,有效提高水彩画的绘画技巧。
关键词:水彩画教学;初中美术教育;实践;思考;创意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23-0159-04
水彩画是以水为媒介,利用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式,一般也会被称为水彩。因为透明颜料的特质,在绘画时,会因为一层颜色叠加在另一层颜色上,而形成不一样的视觉效果。相对其他绘画颜料的特点,水彩画更适用于创作风景画,如浩瀚的海洋、明媚的阳光、清新的树木等。与此同时,因水彩颜料中水的应用,使得调和过多颜色后,整幅画作色彩过于凌乱,影响整体效果。因此,更适合应用在创作小幅画作上。在初中美术教育中,水彩画教学更要倾向于引导学生将水彩画与线描画、蜡笔画有效融合,合理运用干湿并用技巧法,并在教学中重视提高学生绘画时的用水技巧,使学生经过几次反复练习后,可以轻松绘画出有个性化和创意的水彩画。
一、 将水彩画与线描画有效融合
线描是美术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基础造型手法,通过运用铅笔、炭笔、钢笔等工具,描绘出不同轻重、粗细、长短、浓淡、虚实的物体的表象体积、形态、量感以及质感的一种绘画方法。线描还有一种说法叫白描,也就是单纯地只用线来作画。线描画的特点是清晰、简单,更易向人们表达各种事物的具体表象。选用不同的线描工具材料会获得不一样的绘画艺术效果,同时因为线描的种类一般只有直线和曲线之分,所以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知能力。初中美术教师在进行水彩画教学时,可以利用线描画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先进行线描画创作,再用水将颜料稀释,若想获得朦胧美的效果,可以增加水量,变成淡彩效果,并将稀释后的水彩颜料对线描画进行修饰、美化,最后变成线描水彩画。这样综合应用的创作手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而且提高了对色彩的认知以及应用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将想象中事物具体化、艺术化、表现化。例如,学生以“雾霾天气下的城市”为题进行创作,学生将城市中的建筑物、道路、车辆以及植物等具体事物利用线描作画手法进行基础绘画,在画纸上展现一幅拥挤的城市交通图。接下来,利用调好的水彩颜料在天空以及建筑、道路、车辆上进行淡彩渲染,从而在最大程度上突显雾霾天气下城市所呈现的样子。
二、 將水彩画与蜡笔画有效结合
蜡笔画主要是采用蜡笔在不光滑的画纸、布或者其他板材上绘制的画。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其与水彩画选用的绘画材质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也为水彩画与蜡笔画有效结合奠定扎实基础。蜡笔画的特点是利用蜡笔的不渗透性,在画纸上利用轻擦或者浓涂的绘画手法,使色彩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后,形成丰富的视觉体验,获得与其他绘画工具带来的不同的艺术效果。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蜡笔的粗细笔尖绘制出各种事物的艺术造型,展现事物不同的艺术形象,突显其特殊的朴质美感。初中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蜡笔不溶于水的特点,将蜡笔画与水彩画特点高度融合,从而获得更多绘画效果,使学生了解并学习到其他各不相同的绘画手法结合在一起后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将蜡笔画与水彩画有效结合的方法有两种:平涂法和填充法。平涂法的特点是利用水彩画笔的优势在画纸上进行大面积涂抹,形成绚丽多彩的背景效果。例如创作“黄昏下的草原”绘画作品。学生先使用蜡笔在画纸上勾勒出草原、小动物等的轮廓,接着用调好的水彩颜色进行上下平涂,使整个草原背景展现出夕阳西下、绚丽多彩的天空背景。蜡笔的线条并不会因为水彩的大面积平涂而出现模糊效果,因此绘画效果很受学生喜爱。此外,因为是大面积平涂,所以需要学生对水彩的色彩浓淡程度,以及整体的画面布局进行有效控制。填充法的特点,更能突显绘画作品的朦胧美,使绘画作品更柔和。例如创作“熊猫吃竹子”作品时,需要学生先用蜡笔将熊猫的轮廓、竹子的外形轻轻描绘,接着利用调好的水彩颜料对熊猫的眼睛、四肢以及竹子的竹竿、叶子进行填充涂色,使作品整体效果自然又和谐。此种方法的应用,对学生的水彩技巧有很高要求,需要学生在调色时掌握水与颜料的比例,才能获得更好的填充效果。
三、 合理运用干湿并用法
水彩画经常使用的作画技巧是干画法和湿画法。干画法是非常典型的多层绘画手法,其主要特点是在干的底色上进行上色处理,对正常水彩画的渗透效果要求不高,只要一遍遍自然地上色就可以,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掌握此种方法的应用技巧。干画法的效果特点是会使整幅作品的形体结构以及色彩层次更鲜明。此外,在进行具体绘画时,也要重视作品整体的水分饱满感的充分体现。相对应干画法,湿画法更倾向于使用大量的水,使画纸全部浸湿或局部浸湿,并在画纸未干时进行着色处理。湿画法主要分为重叠和接色两种。重叠是在画纸浸湿后并进行着色未干时进行颜色重叠。这个时候需要学生对水分的含量以及时间的控制把握得当,这样才会使水彩画作品效果更加自然、圆润。接色的特点更倾向于在邻近未干的区域进行接色处理,从而使区域交界位置更加柔和、自然。因此,对接色水彩的调色处理要更均匀,避免因水分过多,造成作品上出现不必要的水渍。干画法与湿画法各具特色,在进行水彩画创作时也更倾向于两种画法的有效结合,所以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干湿并用法,使干湿效果充分展现在一幅作品中,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例如创作以“山水画”为题的水彩画。学生可以先使用黑色铅笔在远处勾勒出山的模样,在画纸的局部描绘树林,在树林旁淡描水波纹。对树林的颜色可以采用干画法,而对远处的山、近处的水都可以采用湿画法,从而产生鲜明的效果对比,使整幅山水画呈现浓淡枯润总相宜的艺术效果。
四、 提高学生绘画时的用水技巧
水彩画的绘画效果与绘画时水的用量、时间的掌控有很大的关系。水彩画主要是依靠水将颜料溶解后,在画纸上进行创作,从而利用颜料的不同、层次的渲染以及干湿手法的选择,使色彩富有生命力,产生不一样的绘画效果。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在进行水彩画教学时,要重视提高学生绘画时的用水技巧,引导学生在日常绘画过程中总结用水技巧,并应用到实践练习中,从而熟练掌握水与颜料的配比,最终创作出艺术效果更好、意境更贴切的水彩画作品。通常情况下,水彩画的用水技巧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第一,水量多少与作品效果的关系。例如想创作一幅“雨中孤舟”的水彩画,想要的艺术效果是雨雾蒙蒙的,因此要根据篇幅的大小,调整水的用量,篇幅大要水多一些,篇幅小要水少一些。第二,水量多少与天气的关系。晴天时气温较高,水分蒸发快,因此水量要多一些。阴雨天时,水量要较少些,并且阴雨天时,空气湿度大,绘画的速度也要适当放慢。第三,水量多少与创作环境的关系。水彩画创作更注重写生练习,在室外绘画的时间也更多,室外空气流动快,并且接受阳光直射,因此室外水量要多一些,室内用水量要少一些。第四,水量多少与季节的关系。夏季温度高,需要水量多一些,冬季要相对减少一些。第五,水量多少与绘画纸张的关系。粗纸吸水性能更好一些,因此水量要适当加大,而光纸的吸水性较低,水量要适量减少。以上五个方面的用水量要求是学生在绘画时需要考虑的注意点。同时在实际绘画中要多总结经验,进而在每一次的水彩画创作时,可以很好地把握水量、颜料以及时间的关系,创作出效果更佳、意境更美的水彩画作品。
五、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生活
在初中阶段开设美术课程,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要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对色彩的应用能力。而水彩画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水彩画更利于风景画的创作,风景来源于生活。学生若想创作出意境美、效果优的水彩画作品,必须细心观察生活事物,将目光移到大自然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美术教育的意义,发现生活美、自然美,而创作意境美、心灵美的教育目标。因此,初中美术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生活,将生活中的各种发现、存在的现象通过水彩画的绘画方式充分展现。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想象,迈进生活、贴近自然生活,将人生百态、世间万物、喜怒哀愁,统统利用绘画的方式展现。使学生可以通过水彩画作品与观赏者交流;通过水彩画作品表达的意境与其作者进行思想与情感上的碰撞,进而感受到绘画作品所带来的震撼,深刻体会美术学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此外,学生在生活中要不断总结绘画经验,同时也要多欣赏优秀的绘画作品,学习更多绘画技巧与知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水彩画创作能力。例如创作“成熟的梨子”水彩画,学生要走进果园中,观察不同角度、不同成熟度、不同生长环境下的梨子形态,从而才能绘画出梨子所展现的成熟美。
六、 在水彩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意观念
水彩画教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一样,都需要先了解其基础知识,再以基础知识为根本,进行进一步的深入了解与剖析,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水彩画也与其他学科有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其创作方式更灵活,表现力更强。学生若想学好水彩画,赋予水彩画不一样的生命力,需要其真正领悟水彩画的创作意义。因此,初中美术教师要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意观念,使其摆脱传统的水彩画创作束缚,展现不一样的创作灵感,由内向外地将所绘画之物用“爱”表达。传统的水彩画教学中,教师更注重水彩颜色的配比、整体结构布局以及营造意境美感等视觉形式,虽然学生可以独立绘画出一幅完整的水彩画,但却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将其创作思想局限在框架里,并不能创作出使人眼前一亮、富有生命力的作品。因此,教师要在讲解基础绘画技巧后,放开手,给学生足够的思想空间,使其将生活中所观察的事物进行合理想象后,自由创作。例如创作以“城市”为主题的水彩画。教师讲解作品的基本要求后,要鼓励学生增多城市元素、自然元素以及创意元素,从而绘制出每一名学生心中的“城市”水彩画。
七、 掌握水彩画基础技法的创意性学习
水彩画的绘画技法很多,如用小刀在着色后的画纸上进行刮划后形成特殊效果的方法,利用吸水纸将着色后未干的水分吸走的方法,使用小喷壶对着色前后的画纸进行喷水的方法,以及在着色后的未干的画纸上撒盐的方法等。这些方法的应用更能激发学生在绘画时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授课时要有效利用这些技巧方法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水彩画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还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水彩画基础技法的创意性学习,如对水彩画材料、水色以及光色的创意学习。首先,对水彩画材料的创意学习。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并不能将所有能用到的水彩材料都一一向学生展示效果。因此,需要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教师讲解的基础知识后,利用课下的时间对其他水彩材料进行创意学习。例如,在课堂上教师使用画纸进行课堂教学讲解,课下时间,学生可以寻找其他可用的水彩材料,如卡纸、夹板等进行再次练习,从而发现不同的水彩材料所表现的不同的艺术效果。其次,对水彩画的水色变化的创意学习。水色变化一直是水彩画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水彩画表现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学生要多进行水色对比练习,掌握其变化原理。如对太阳的光晕表现手法,清晨、午时、傍晚的阳光光晕有何不同,如何利用水色变化清晰展现在画纸上。最后,要对光色变化的创意学习。光色变化是水彩画的灵魂表现。通过光色变化,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绘画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学生要多对光色变化的特点以及表现手法进行实践尝试,提高对水彩画中光色的理解与创造能力。
八、 提高学生写生的创意性
写生练习是水彩画创作的必经之路,也是学生掌握水彩画创作技巧的有效手段。寫生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大自然,同时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水彩画基础练习技法,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使学生不断“复制”着教师的思想与行为,不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个性化的水彩画创作。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在课堂授课时,要重视引导学生对写生的创意性培养。使学生大胆地将写生过程中对写生对象的光线、质感以及水色等用自己的想法表达。激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创作出具有创意性的写生作品。例如,在室外进行写生练习时,教师要先以自己对景物的观察角度进行写生创作,并将写生时的注意要点讲解给学生,学生了解后,选择地点进行写生创作。教师在巡查学生写生进度时,要尊重学生的取景地写生想法,并只针对水彩画技法进行指导,对学生创意性写生作品要持欣赏态度。
九、 引导学生将中西画法进行有效融合
西方水彩画特点更重视水渍的晕染以及水色、光色的综合带来的视觉效果,更喜欢用单一的水彩颜色作画,突显大自然的美感。而中国水彩画更注重画笔的勾勒以及色墨的相互碰撞,具有多元化风格。中西画法各有各的优点、缺点。因此,初中美术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将中西画法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从而在绘画时获得更多创作灵感,创作出更具意境美、效果美以及表现极佳的水彩画作品。例如创作“厨房”水彩画。学生可以先用中国画中注重的画笔勾勒出厨房中各种厨具的轮廓,接着用西方水彩画创作中重视的水渍的晕染效果,使厨房整体效果更自然流畅、表达意境更鲜明。学生通过将中西画法中的优点有效结合,从而创作出更具艺术效果的水彩画作品。
十、 绘画后要有针对性辅导
初中生在进行水彩画创作时,经常会有绘画技法掌握不牢,导致在绘画时出现不会画、画的效果不好等情况。这是学画初期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点进行重点讲解,并对问题进行相应的改画处理,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改画技巧,并不断完善绘画技法。美术教师通过只对某一部分进行修改,并对其他较好地方予以肯定,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绘画的自信心。例如,对基础技法掌握较好的学生出现的绘画小问题,教师只需要简单的指点,添加一笔或几笔,使学生豁然开朗,继续进行创作;对基础技法掌握不足的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不要全面否定学生的绘画创作,而是要针对较大的问题处进行重点修改,使学生在教师修改中获得绘画灵感,并大胆对其他几处自行进行修改,并在一次次的修改中慢慢掌握绘画技法,提高成绩。因此,教师在学生绘画后要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水彩画学习中有更多收获。
十一、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育中水彩画教学的科学实践,可以使学生对色彩的应用能力,以及审美感知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在绘画创作时,会细心观察周边生活,感受生活之美、自然之美,并在写生时提高其创意性,获得更多水彩画创意技巧。初中美术教师在进行水彩画教学时,要重视教学方法的优化,使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对水彩画的创意能力、对万物的感悟能力全面提升,有效提高学生水彩画绘画技巧,获得良好的水彩画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郑瑞娟.水彩画教学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21(15):172-173.
[2]成琪.水彩画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思考[J].科普童话,2020(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