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想象作文的写作困境与干预策略

2022-07-23 15:08林阿芳
考试周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林阿芳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与创造潜能的具体要求,明确了想象作文的教学地位。但是认知的局限性使小学生陷入写作困境,想象思维受限,想象作文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现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分析学生想象写作面临的阻碍,探讨有效的干预策略,以期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提升想象作文的写作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想象作文;写作困境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2)23-0043-04

一、 引言

想象是借助固有认知塑造未知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小学阶段是想象力的爆发期,拥有上至星月下至地心的天马行空的想象潜能,如何让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得以充分释放是语文学科所肩负的重要责任。想象作文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模块,是综合能力的直观体现,对丰富学生想象力,发展想象思维独特性大有裨益。然而由于认知能力与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导致小学生的想象作文写作面临诸多困惑。基于此,创新课堂指导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潜能势在必行。

二、 小学语文想象作文的写作困境分析

(一)素材积累浅薄,缺乏写作方法

写作是一项借助自我认知对语文知识加工与重塑的能力,丰富的积累与科学的方法是创作优秀作文的基础。但是目前小学生的积累意识较为薄弱,尚未形成系统性的写作方法,无法将自身的想象潜能融入语文习作之中,无从下笔、思维混乱、缺乏新意等问题层出不穷。具体而言,第一,对想象作文的教学,教师将关注点集中于一般性的写作知识与技巧,而欠缺想象方法的渗透。学生对想象的认知较为狭窄,单纯地从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着手,而又缺乏具体的想象支点,导致想象内容无方向。虽然教师尝试借助教学情境与认知拓展刺激学生的想象力,但是教学实践存在大而化之的问题,并未根据学生的症结所在提供精准指导,学生不得要领,想象写作效果自然差强人意。第二,小学阶段的想象作文以再造想象为主,并非是毫无章法的创意堆叠,应结合生活实际与事物发展规律,做到合理、有趣且有意义,需要以丰富的现实素材作为支撑。但是小学生的观察与积累意识不足,加上阅历浅薄,认知的局限性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导致想象作文内容空洞无物,想象趋同,缺乏吸睛之处。

(二)思维定式禁锢,表达能力干瘪

小学语文的想象作文是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但是小学生或多或少存在思维定式与文笔呆板的问题,影响想象作文的感染力。第一,思维定式的影响。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较为发达,通常借助具体事物理解知识,掌握规律,受到事物表征的影响尤为深刻。同时,想象作文沿用传统的讲练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形成了套用、模仿的不良写作习惯,发散思维受到限制。在此情况之下,小学生难以依靠思维能力将碎片化的认知进行整合与重塑,制约了想象力的迸发。第二,表达能力的影响。文字是呈现想象作文核心的重要载体,然而,小学生表达能力与想象能力发展失衡,难以借助富有逻辑性、趣味性的文字表现内心真实想法。一方面语言表达缺乏层次。小学生通常采取平铺直叙的写作方式,虽然作文结构完整,但是少了情节的层层递进,一定程度上影响作文的文学性。另一方面语言表达缺乏情感。想象作文应是学生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但是小学生阅读积累意识薄弱,表达的艺术性不足,细节刻画不到位的问题屡见不鲜,甚至存在词不达意的问题,削弱了想象作文的可读性。

(三)缺乏写作习惯,写作兴趣低下

對小学生而言,上写作课原本应该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和那些稍显枯燥的文化课比起来,写作课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然而,长期开展写作教学,教师却发现大多数的小学生对写作并没有浓厚的兴趣。小学阶段的大多数孩子都是第一次接触习作,在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教师没有用对方法或者家长缺乏正确的引导,都有可能导致小学生没有掌握到写作的方法,没有在写作中取得过成就感。这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尤其是在开展常规的作文写作时,学生因为个人的想象力匮乏,词汇量不充足等无法自信地写完整篇文章。每个学生都认为自己写的作文还不够出色,缺乏自信会导致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上作文课。也是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今天的小学生越来越缺乏写作习惯,日常生活中遇到快乐或伤心的事情,学生永远不会想着用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更难提升。这一点需要教师深刻反思,尽快找到解决的办法。

三、 小学语文想象作文的写作干预策略

(一)整合教材资源,强化想象方法

科学的方法是帮助学生掌握想象作文知识精髓、实现写作能力本质提升的关键媒介。对想象作文而言,其方法概括为黏合、夸张与典型化。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循序渐进地渗透想象方法,促使学生能够快速构建写作主线,将天马行空的想象进行整合,转化为作文内容。以“奇妙的想象”单元习作教学为例,教师结合本单元的阅读材料对想象方法进行深入解析。首先,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运用了黏合想象方法,将人的特征与树的特性相融合作为想象支点,讲述奇妙的故事,展现“我”变成树的乐趣。教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通过长满鸟窝、住满朋友、妈妈等关键词分析变成树的过程,分析作者想象的支撑点。在此基础上,尝试联想相关联的事物,如小鸟与恐龙、鲜花与仙子等,进一步深化黏合想象法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的方式。其次,借助《小真的长头发》讲解夸张的想象方法。此篇课文围绕长头发展开充满童真童趣的奇幻想象故事,将夸张想象法的大胆与神奇生动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教师从模仿着手,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描写部分进行仿写、改写练习,实现逻辑性语文知识与形象化经验认知的碰撞、融合,促进方法的内化,为学生想象作文的写作提供理论支持。

(二)借助问题点拨,明确想象框架

符合逻辑的想象框架是保证作文结构完整性的基础。教师以问题为载体,通过设疑、追问与探讨一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梳理想象思路,完成作文的谋篇布局。以“我和 过一天”习作教学为例,此单元的习作主题需要学生将神话人物与自我愿望相结合,对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写作能力不失为一项挑战。首先,教师提出疑问,阅读习作主题要求找出你认为的题眼。引导学生思考以什么为核心创编故事,想象的着力点是什么,故事主题为了表达什么。让学生确定习作方向,将题目补充完整,明确和谁、在哪里度过怎样的一天,奠定习作情感基调。其次,教师进一步追问,想要刻画怎样的神话人物形象,运用怎样的故事情节展现人物特性,怎样把握细节准确表达内心思想情感。促使学生梳理想象思路,构建习作结构雏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问题,如神话故事的六要素有哪些,你能想到哪些人物描写方法等,引领学生将想象与语文知识挂钩。最后,让学生独立拟定作文大纲,并组织学生展开小组交流,阐述作文想象思路,小组成员进行互评互改,突出学生同层次认知与多元化思维的碰撞,迸发不同的想象火花。同时,各小组汇总意见分歧与疑难问题,教师带领学生以集中探讨的方式解决问题,完善故事大纲,提升想象作文结构的完整性。

(三)锤炼语言表达,丰满想象内容

习作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传递观点与情感的文学形式,语言表达能力是影响学生想象作文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基于此,教师应加强语言表达的锤炼,让想象更加丰满生动,让习作内容更加自然流畅。以“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为例,首先,教师组织口语表达环节,帮助学生梳理习作语言。展示家乡具有代表性的人事物图片,给予学生感官刺激,调动学生的固有认知经验。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内容,描述看到了什么内容,回忆起哪些事件,此刻是怎样的心情。以此为切入点引申为对二十年后家乡发展蓝图的畅想,在遵循一定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自由分享自我想象。通过学生的口语表达锻炼想象思维的逻辑性,同时,帮助教师获取有效信息,了解学生的语言能力起点,便于后续语言指导的精准落实。其次,教师分享相关主题的模范作文,让学生阅读与赏析,品味作文语言特色。借此构建想象作文语言表达的源头活水,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拓展表达视角,丰富语言积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想象内容更加生动准确的表达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选定微观的想象角度,如学校、公园、田野或是经济文化风貌等,并重新组织语言,完成微习作练习。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改善学生语言表达干瘪、啰嗦的问题,提升想象作文的文学性与可读性。

(四)立足生活实践,培养想象能力

叶圣陶先生将生活比作源泉,而将文章比作溪水,精准说明了习作与生活的内在关联性。对小学语文想象作文而言,日常生活素材是支持想象能力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基于此,教师应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亲身经历构建想象作文的底层建筑,渗透如何让想象生动有趣的方法,冲破学生想象力的局限性。以“这样想象真有趣”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实施任务前置,让学生跟踪观察感兴趣的动物,如猫、狗等常见宠物,蚂蚁、蜘蛛等昆虫。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生存方式与生活习性等生活化常识,形成观察日志,为想象作文的写作积累实用性素材。其次,教师将想象力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课前,设计成语接龙游戏,丰富词汇量,又或是脑筋急转弯游戏,锻炼思维的发散性与活跃性。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日常观察与训练所得知识进行整合,打破对动物的表象认知,创编新颖有趣的童话故事。如运用黏合与夸张的想象方法,将蚂蚁形象放大并赋予人的思想,构建蚂蚁帝国,讲述奇异故事。以日常生活素材为基础创作想象作文,构建想象发展支架,促进关键能力的提升。

(五)借助多媒体设备,激发写作灵感

写想象作文并不是非常有难度的问题,从整体的写作教学框架来看,想象类的写作应该是最为简单的一种,因为想象类作文并不会对学生的逻辑性提出太多限制,学生完全可以自由发挥,然而,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能够很明显地感觉今天的小学生思维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学生们总是谋求一种最优解而放弃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该积极借助媒体设备,为学生寻找更多写作的灵感。比如,备课阶段,教师可以整理一部分科幻类的微电影,作文课的引导时间比较充分,教师可以在作文课上直接播放微电影,引导学生结合电影情节进行写作,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但视频引导更能激发他们的观看欲望,也更能走进学生的心中。比如引导学生写作“假如我成为××”这篇作文,教师可以整理一些想象类的片段,让学生了解电影情节中的想象,假如有些学生幻想自己以后变成百万富翁,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引导帮助大家打开格局,提出这样的思路,核心思想就意味着学生想要变得更加有钱,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将这个梦做得更大一点?用《百万富翁》电影中的一些片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将更多的灵感结合在一起,提高作文的质量。

(六)鼓励小组合作,分享创意思维

想象类作文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作文,更加考验学生的创意思维,长期开展语文写作教学,教师能够在学生的作文作业中感受到相当明显的差距,想象作文写得好的学生不见得掌握了多么巧妙的语文写作技巧,更多的是,这些学生想象力丰富,想象能力和创意能力十足。比如同样是“假设有一天我醒来变成了××”,有些学生的思维仍然停留在人类的阶段,成为教师、成为警察等。但有些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跨越时代,写自己成为皇帝;跨越物种,写自己成为一只老虎。这样的写作并不一定需要多少技巧,但由于创意满满,自然也能得高分。学生个人的想象往往容易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为了打破桎梏,教师可以鼓励小组合作,互相分享创意思维。比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想象类作文的命题,引导大家互相分享思路,有些学生的思路狭窄,但有些学生思路跳跃,这样的两类学生就可以形成互补,有利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七)注重日常积累,培养写作习惯

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写作和阅读也是语文学科关键的核心素养,然而根据教师对学生群体的观察和了解不难发现,学生的写作习惯没有养成,写作能力的提升之路也走得特别艰辛,为了转变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写多练。诚然,写作是一件特别考验天赋的事情,有些学生在写作方面能够表现出色是因为天赋很好,但大多数的孩子在小学阶段都可以通过努力让自己的写作达到标准水平。平时开展语文教学,教师可以鼓励大家写日记,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短视频走进千家万户。人们记录生活的方式,也从写日记演变成了拍照片、录短视频等,教师可以引导大家返璞归真,就像日常拍短视频那样,将今天发生的事情写成日记。想象也来源于生活,只有学生对生活足够了解,才能够在写作想象作文的时候产生更多创意类的想法。小学阶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这样的习惯,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的词汇及写作经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八)坚持激励评价,培养写作兴趣

通过对小学生多方面的了解与探索,教师发现部分小学生不喜欢写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写作过程中没有取得过成就感。尤其是那些原本成绩就不太出色的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常常陷入自我怀疑,有些孩子虽然课堂表现不够出色,但是思维活跃,写作想象类的作文往往有与众不同的表现。但很多时候,学生明明有更加出色的点子,却因为缺乏自信而放弃,去写那些平庸却也相对稳妥、不会出错的想象类题材,为了转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当坚持激励评价,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比如评价学生们的作文内容,教师应该根据创意度进行点评,有些学生创意特别出色,重点给予表扬,并且向全班学生强调,小学阶段进行想象写作,就是要向这些同学学习。当学生产生好点子,教师可以第一时间和学生交流,增强学生的信心,引导他們积极写作。每一个伟大的作家都是怀揣着对写作浓厚的兴趣,才得以成为作家的,教师应该怀揣着理想,给学生更大的自信,引导他们在写作中获得成就感,进而培养写作兴趣。

四、 结语

总而言之,想象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帮助学生摆脱写作困境,由惧写向乐写转变是当前教学要务。因此,教师应尊重写作能力发展规律与学生想象能力特性,探索契合的干预策略,助力学生想象力与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秀清.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J].教育观察,2020,9(31):85-87.

[2]车京京.小学语文想象作文教学策略研究综述[J].内江科技,2020,41(2):88-89,16.

[3]常志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想象作文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J].语文建设,2019(2):4-8.

[4]张武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想象作文的方式探寻[J].华夏教师,2019(32):38-39.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