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玉双
[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就集体备课而言,坚守学校教育主阵地,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做到“减负”不减质量,是十分重要的。集体备课不仅是学校层面的管理重点,也是教师层面的攻关方向。一个教学质量过硬的学校,必须有保障质量过硬的管理办法,而其中最基本、最具认可度的,就是集体备课。基于“双减”政策实施的集体备课理念、方向、方式上的转变,并采取合理计划,有效创新;突出重点,形成成果;二次备课,体现特色;勤于反思,及时跟进;善于革新,提高效率的策略来实施集体备课的创新。
[关键词]“双减”政策;集体备课;创新形势
一、基于“双减”政策实施的集体备课创新意义
(一)集体备课创新的必要性
“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对学生每天的作业量予以控制。要补上之前“课内损失课外补”的耗时低效漏洞,就需要教师在提高课堂效率和精选习题作业上下功夫,做到当堂精讲精练,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但是,从学校层面出发,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独立完成提高课堂效率和精选习题作业的工作。为了保障教师课堂教学的高效和作业布置的精要,学校需要创新性地构建一个既能够把教师个人才智发挥出来又能形成集体智慧的工作机制,在体现管理效能的同时求得集体效应。毕竟,就现实而言,学校教師存在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仅靠教师个人单打独斗不可能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而学校为教师创新性地搭建集体备课平台,能有效破解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问题。这样不仅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接受高质量教育环境,为教师创建一个快速成长和共同发展的平台;而且能够充分展示教师的优势、特长和集体智慧,整体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尤其在“双减”环境下,课堂时间愈加宝贵,课堂设计质量不高,必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为此,“三人行必有我师也”,通过集体备课,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也是学校较好发挥规模优势和集体效应的必要之举。
(二)集体备课创新的迫切性
目前,“双减”政策已经实施一年多的时间。集体备课在中小学普遍得到重视。但是,由于各种情况,真正能够以集体备课的高质量而促成课堂教学、作业布置的高质量的学校并不多。规模小的学校同头课教师人数少,有的小学甚至无同头课教师。大一点的学校同头课教师多,也在进行集体备课,也要求备课组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六备(备思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备教学过程)、六统一(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每一节课讲座的共性内容、统一作业、统一单元测试题)”等要求,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由于课后服务或托管的需要,在集体备课规定时间,有些教师不得不去进行课后服务或托管组织工作,备课组成员难以召集齐全。有些学校也尝试通过调课方式,用一节课的固定时间进行集体备课,但难免因为时间的仓促而浮光掠影、草草收场。而且,由于教师工作繁重,好不容易凑到了一起,也无非是周一到周五之中的某一个时间段,即使研讨主备人已经备写好下一周要用的教案,事实上由于时间的关系也难以深入,以至于造成低水平徘徊状况或搞形式主义的应付差事情形。再如,一些学校进行集体备课,往往是“说课”的再版,只是把所备课扼要地向备课组成员说一说;有些教师还照搬名家教案,所备课缺乏与本校学生实际的衔接,往往华而不实。为此,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呼声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集体备课亟待通过创新策略改变目前的无效状态,迫切需要整合优化集体备课方式,把集体备课从“走走过场”式的应付折腾转向“众智成城”、提质增效的创新平台。
二、基于“双减”政策实施的集体备课创新原则
(一)理念的转变
为了让集体备课真正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在学校管理层面上,需要与时俱进,在管理理念上进行转变。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前,集体备课中的“四定、六备、六统一”也不失为教学管理经验的高度概括与总结,也是学校为了管理好集体备课而提出的明确要求。如果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积极的进取心、强烈的求精意识对待集体备课,精益求精,把集体的智慧发挥出来,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就是一种很好的保障。如果仅仅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和考核聚集到一起,那么无非就是应付差事而已。为此,在集体备课的管理理念上,学校要从以往要求、督促教师参加到引领、吸引教师积极参与转变,要从把教师“管住”“拿住”的管理理念向解放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的理念转变;把教师从繁文缛节式的无效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最值得做的事情上,由文字“搬运工”“抄写工”向优秀教学成果的“收集者”“开发者”和“加工师”“创新师”转变;让普遍教师通过优秀教师的引领和自身主动地参与,开阔思维,碰撞思想,找到差距,拾级而上,尝到发挥集体智慧的甜头,获得集体备课的“红利”。
(二)方向的转变
随着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推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地提升,高质量的课堂也不断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轨。但是,在集体备课中,一些学校仍然在“如何教”上打转,把集体备课的精力放在“如何教”上,不是从特级教师、名师名人的教学设计中获取“教”的信息,就是把优秀教案进行修补。备写一个好教案不难,但难的是怎么引导学生去学。毕竟,班级不同、学生不同,即使是同一教案,但最终的教学效果千变万化。如何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和实际认知水平,设置合适精准的目标任务,创设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设计精要高效的学案设计,清晰课堂完整的助学流程,规划预学、课中学和作业完成的步骤、时长、方法,以团队力量的加持促成学生的高效学习,则会真正实现集体备课从备“教”法到备“学”法的转向,让集体备课实至名归、行稳致远。所以,集体备课不能重复“昨天的故事”,让教师无趣于集体备课,而要让教师迎头赶上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解决课堂中的“调动学生学”问题。
(三)方式的转变
在“双减”环境下教师的工作时间变长,工作量增多,工作压力加大。除了备课、上课、设计布置作业、批改反馈作业、进行课后服务和托管管理等,有些教师还兼任着班主任等其他工作,难以在固定的时间内参加集体备课活动。事实上,集体备课通过“定时间”“定地点”来组织教师集中参与固然很好,可以让教师面对面地进行深度沟通。但是,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教师的工作面越来越广,且不说实际上学校是否有把备课组教师集中到一块的时间,单是多人数、高频地组织教师,也特别不容易。需要改变以往集体备课的方式,由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集中集体探讨转变为灵活多样的集体备课方式。例如采用线上探讨的形式,把集体备课灵活化,根据教学进度,进行一日一备,时间、地点不做集中、固定性的统一,提前一周完成即可。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利用钉钉、腾讯、小鹅通等网络交流工具进行在线编辑,对主备人备写的教、学案进行探讨,就关键性问题提出意见建议,进行修改、完善。尤其是通过县域范围内优质资源的共享,对办学规模小、同一年级只有一名学科教师、自身无法组织集体备课的学校进行集体备课联盟缔结,由一所龙头学校牵头,多所学校参与,统一教学进度,突破时空限制,分享信息,进行跨学校的线上集体备课。
三、基于“双减”政策实施的集体备课创新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五点集体备课机制创新策略:
(一)合理计划,有效创新
按照学校学期工作计划,合理制定学科组集体备课计划,是按时有序、保质保量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在做计划时,按照学校教务处的整体安排,先把每一周的备课内容对应到具体的主备人。实施时,在主备人备好后,有效创新集体备课形式,由其他备课组成员讨论、完善,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形成集体备课终稿,包括教案或学案、课件,经备课组长签字后实施。授课结束后,备课组成员均可按照自身授课情况进行反思,以备下一轮参考修改优化,经过多次使用、修改后最终形成本校特色的教案或学案、课件库。
(二)突出重点,形成成果
在集体备课实施过程中,主备人要突出重点,首先要按课时顺序抓住重点进行说课(在网上进行时可以以语音方式说课),包括本课时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如何落实(如何教和如何学)、难点如何破解(如何教和如何学),学习效果如何检測、巩固(题的精选),作业如何设计、布置(拓展、拔高),尤其要突出如何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活动参与率、分层教学等。并结合学生学情,以主备人主备的教案或学案为基础,修改、完善为集体备课的成果,把集体的智慧充分体现、发挥出来。
(三)二次备课,体现特色
集体备课绘制的是课堂教学的蓝本,但具体到教师本人和班级学生的实际上,还需要进一步和自身特色和学生实际相契合。为此,从如何教、如何学两方面对集体备课教案或学案、课件进行调整、修改或补充,把自身教育教学风格体现出来,形成个性化的个案,是教师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和班级学情进行扬长避短、精益求精的重要举措。二次备课不仅能够使教师借鉴他人的思维成果,而且能够激发自身的潜能和特长。
(四)勤于反思,及时跟进
课堂教学结束后,对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反应和表现,从主备人原本的设计到备课组成员的讨论、修改、完善,再到自己个性化的二次处理目的与实施的效果,教师都要进行全面、及时、深入地反思,分析其中的得与失,记写课堂中即时生成的问题,思考处理方法的恰当与否,评估教学重难点、疑惑点、易错点的处理效果等。进一步思考最佳教与学方法,并及时跟进,对二次备课形成的个性化教案或学案、课件进行修改,一方面为下一级教师留下本级集体备课的成果,另一方面为下一轮教学留下个性化的教案或学案、课件,以积累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如果教师确实感觉到设计非常成功、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则可以进一步修改、完善,以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或教学论文的形式发表出去,让更多的教师评价、参考。
(五)善于革新,提高效率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无数次地证明,革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武器”。如果在管理方法和工具使用上不能进一步革新,就难以打破低效高耗的“天花板”。传统的集体备课形式刻板固化,一是已经难以适应人性化管理的需要。在“双减”政策实施后,教师工作量的加大、工作时间的增长,已经为教师增加了新的压力。如果学校仍然以传统方式对集体备课进行固化管理,那么,不仅有失于提高备课效率,而且有失于提高教师的集体备课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所以,在集体备课的管理上,学校需要摒弃以督促、检查、考核的方式促成教师对集体备课的参与,通过人性化的策略,尊重、信任教师的工作,采取灵活、互动的线上集体备课方式,充分调动教师集体备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表彰、激励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形成的成果,推荐、选评集体备课优秀教案、学案、课件、案例,让教师真切感受到学校的理解、支持和温暖,真正享受到集体备课的“红利”,包括老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对自己的带动、引领、指导和帮助,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增强或快速地成长、发展,相关荣誉的获得或成果的推广等。如此,教师主动、积极、创新性参与到集体备课之中,用个人的智慧强大集体的力量,用独特的思想或思维铸就集体的智慧,集体备课就会成为上好课、设计和布置好作业、提高教学质量的成果,在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促成教师专业化成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二是传统的集体备课已经跟不上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形势。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钉钉、腾讯等网络交流工具已经为集体备课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和一流的条件。在集体备课中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平台不仅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把教师的工作有序化、便利化,而且能够高效化。例如“飞书”平台的使用,备课组成员进驻“飞书”之后,由主备人准备一个集文字、图表、音视频、网址链接、问卷调查等于一体的供备课组成员集体讨论的超链接文档,并开放该文档的共同编辑功能,提前一周邀请课题组成员就文档内容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或者由备课组成员利用该文档的共同编辑功能进行编辑。如有共创任务,可在文档中插入;备课组成员接受共创任务后,就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在自己方便的时候进入文档,就这一任务把自己的材料、观点予以提供。如有集中讨论的必要,备课组成员可以利用约定时间在“飞书”会议中组织线上讨论。而且,利用“飞书”妙记可以同步完成视频和文字的记录。完成共创任务,备课组成员也就同步获得可以共享的集体备课文档,即集体备课成果。
取消整齐划一走形式的、为了便于检查和考核而制定的传统集体备课管理制度,创新能够激发教师集体备课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的形式灵活、效果显著的集体备课运行机制,才会让集体备课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会让集体备课成为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和加快教师成长发展的平台,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名片。
参考文献:
[1]游忠燕.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集体备课的“四重”策略[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