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对脑血管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7-22 02:24郝停停周艳红
医药前沿 2022年15期
关键词:脑血管栓塞护理人员

郝停停,黄 燕,周艳红,刘 雯,郭 欣

(1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神经内外科 浙江 杭州 310000)

(2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浙江 杭州 310000)

近年来,脑血管动脉瘤发病率逐渐升高。在未出血情况下,脑血管动脉瘤患者未表现出明显临床症状,临床诊疗具有困难性,如果患者出现大出血现象,容易引发脑内血肿现象,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手术治疗是脑血管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提升患者预后,优化术后护理措施具有积极意义。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术中加强与麻醉医生、主治医生的配合,术后给予患者针对性、科学化临床护理,不仅仅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出现血栓栓塞、血肿和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还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促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水平。集束化护理属于一种新型护理理念,该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对基础护理措施进行强化,引入护理责任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旨在分析脑血管动脉瘤栓塞术后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7 月—2021 年7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72 例行脑血管动脉瘤栓塞手术治疗患者开展本次研究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 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脑血管动脉瘤诊断标准;②入院前无明显临床表现,入院后表现出无意识四肢抽搐、持续性胀痛、血压升高以及大小便失禁等症状;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性精神疾病;②合并免疫系统疾病、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对照组男19 例,女17 例;年龄27 ~67 岁,平均年龄(55.18±5.89)岁。观察组男18 例,女18 例;年龄28 ~68 岁,平均年龄(55.76±5.1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确保护理环境整洁、安静,限制随访人数,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等。观察组给予术后集束化护理。(1)强化基础护理:令患者保持长时间平卧状态,待患者清醒后,引导其采取高位休息,确保卧床休息时间>24 h。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为其提供吸氧干预,协助患者呼吸,减轻患者脑细胞出现的缺氧现象,预防脑血肿发生。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观察患者有无出现头痛、呕吐、高血压和恶心等表现,当患者出现并发症时确保及时发现,及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叮嘱患者多饮水,维持便道通畅。(2)疼痛护理:告知患者在术后24 h不可采取任何动作,预防鞘管出现弯曲和移动等表现。在长时间卧床情况下,患者身体容易产生酸痛感,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定时翻身,减轻患者出现的不适感。待患者意识恢复后,护理人员可以适当按摩患者下肢,如果患者出现异常疼痛表现,需严格按照医嘱采取适宜药物为患者展开镇痛处理。(3)穿刺护理:术后一段时间,护理人员可以将动脉鞘管于穿刺口部位留存,叮嘱患者不可大幅度动作,预防鞘管出现弯曲和位移等表现。对穿刺部位展开包扎处理,观察患者穿刺部位以及周围的动脉搏动情况,同时关注患者的四肢、体温以及皮肤变化等。如果患者出现短时间内皮肤体温下降表现或者是小腿会出现剧烈疼痛表现,均有可能引发动脉血栓,需要第一时间告知临床医生。定期按摩患者机体,促使患者血液循环。(4)并发症护理:术后48 h 内,护理人员需严格遵循医嘱选取适宜尼莫地平为患者展开持续泵入,速度为2 mL/h,促使患者脑血管扩张,预防脑血管痉挛表现发生。确保患者血压位置在140/90 mmHg(1 mmHg ≈0.133 kpa)。为患者展开组织液灌注,预防患者脑组织出现严重性损伤,充分评估患者病情,确定组织灌注方法适宜,如果给予患者过分灌注,则其脑内压力会呈现出明显提升趋势,患者病死率高。将术后穿刺松紧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如果包扎过紧患者有可能出现股动脉血栓表现,如果穿刺部位过松,有可能引发出血。(5)病情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给予患者心电监护,观察患者心电图有无出现异常变化,在其出现异常表现时,可为其展开心电起搏,从而帮助患者维持心脏正常搏动,同时对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展开动态监测等,同时观察患者呼吸等。(6)重视细节护理:护理人员应落实微笑护理,在患者入院时,微笑接待患者,令患者感受到亲切感,指导患者接受各项相关检查。护理人员应牢牢掌握各项护理沟通技巧,与患者之间建立起良好沟通的桥梁,促使彼此之间信息交流,令双方之间加深了解,提升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预防护患之间出现矛盾事件和冲突事件,预防医疗纠纷事件发生。实施舒适护理,定时为患者整理房间,确保病房内部干净、整洁,光线充足,为患者做好保暖工作,预防其出现着凉现象。当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时,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如厕、更换衣物等,提升患者舒适度。做好日间护理,护理人员需于每天清晨与患者展开热情交流,深入了解患者的夜间睡眠质量以及身体状况等,了解其心理状态,保障患者躯体和心理处于健康状态。晚间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展开晚间护理时,需要确保动作轻柔,尽量在患者陷入深度睡眠后,为其展开检查,以确保患者睡眠质量良好。(7)饮食护理: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告知患者饮食注意事项,为患者做好营养管理。(8)强化心理护理:给予患者介入手术治疗虽然能够获取到显著疗效,但是该治疗方式同时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患者容易出现紧张、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大部分患者会对手术疼痛产生紧张感和害怕感,会担心手术失败会致使患者出现生理残缺现象,严重情况下更是有可能致使患者死亡。脑血管动脉瘤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容易出现紧张状态,即表现出烦躁、失眠等现象,护理人员需要多与患者解除,多了解患者,采取真诚的态度和语气与患者展开交谈,为患者提供耐心、细致的护理服务,尽可能满足患者提出来的各种问题,给予其安慰和鼓励。

1.3 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从心理健康、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等8 个维度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共36 个条目,总分100 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2)护理满意度:包括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3)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血栓栓塞、血肿和脑血管痉挛。(4)预后效果:两组随访时间均为1 个月,采取Glasgow 评价两组患者预后,分值为3 ~15 分,当患者<3 分时表示深度昏迷,3 ~7 分之间时为浅度昏迷,11 ~15 分表示预后恢复良好,患者能够正常生活,存在轻微缺陷;7 ~10 分表示预后不良,患者意识清醒,重度残疾,无法自主展开日常生活;3 ~6 分表示预后差,患者不存在脑干反射,具有死亡风险,观察记录两组预后恢复良好、预后不良和预后差的例数,计算对比各项占比。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血管动脉瘤栓塞手术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22%)高于对照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血管动脉瘤栓塞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5.56%)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脑血管动脉瘤栓塞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4 两组预后效果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的预后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预后不良与预后差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脑血管动脉瘤栓塞手术患者预后效果比较[n(%)]

3.讨论

脑血管动脉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危及患者。临床上引发脑动脉瘤的因素主要为颅内动脉管腔表现出局部扩张异常,患者的动脉壁中层出现缺陷,该病多发群体为中老年人,在该病影响下,患者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性明显提升。经临床研究显示,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响而死亡患者在全部该病死亡患者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5%,幸存者也通常存在程度不一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脑血管动脉瘤的治疗原则主要为消除其存在的出血因素,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促使患者预后改善。现阶段手术是治疗脑血管动脉瘤的首要治疗方法,既往患者主要采取开颅夹闭术治疗,这一治疗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其生命安全。但是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血肿、血栓栓塞等并发症,会影响到患者预后。而实施栓塞术治疗损伤小,患者动脉瘤以外的组织和结构均不会受到损伤,且患者耐受性高,治疗成功率约为90%。且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愈率,改善预后,提升患者身心健康水平。

脑动脉瘤手术难度较大,患者接受治疗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一旦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差错事件,便有可能引发难以挽回的后果,严重情况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基于此,充分分析脑动脉瘤患者临床特征,给予其高质量、优质化临床护理具有积极意义。集束化护理属于一种新型护理理念,该护理模式将患者视为整体工作开展的中心,对基础护理措施进行强化,引入护理责任制,将专业护理知识融入患者的日常护理中,促使其护理水平提升。将患者作为中心这一服务理念强调重视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改变,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站在患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以患者为首位,根据其实际病情以及临床特征,制定出相关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在制定护理方案时,需要最大限度上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促使服务质量提升,对服务成本进行控制,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为患者提供优质化、和谐化护理服务。集束化护理模式的内涵主要为满足患者基础需求,提升其安全性,在保障患者机体舒适的同时,对其心理展开协调,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提升患者依从性,促使服务质量提高,取得满意护理效果。

神经系统受损一般情况下具有不可逆性,术后强化护理工作意义重大。对于实施脑血管动脉瘤栓塞手术治疗患者来说,充分评估患者病情体征,为其提供优质化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水平。为患者提供集束化护理,需要富有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能够促使患者病情好转,生活质量提升。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22%)高于对照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5.56%)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的预后恢复良好占比高于对照组,预后不良占比与预后差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说明术后集束化护理的应用可以提升脑血管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预后效果,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给予行脑血管动脉瘤栓塞手术治疗患者术后集束化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脑血管栓塞护理人员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