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石 王 敏 陈 莉
1.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外二科,江西宜春 336000;2.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疾病管理科,江西宜春 336000
肛瘘属于肛肠科常见病,其发生率约占肛门直肠疾病的2.5%,好发于青壮年人群。目前手术为治疗肛瘘最为有效方法,其中切开挂线术为临床最常用术式,治疗效果良好,但患者术后疼痛明显,且手术瘢痕大,会对肛门括约肌功能造成一定损伤。改良式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the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是一种较新的术式,从正常解剖间隙入路,对肛门括约肌无损伤,有利于对肛门功能进行保护,同时具有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获得临床医师及患者的高度关注。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收治的62 例高位复杂性肛瘘(complex anal fistula,CA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改良式LIFT 对高位CAF 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并与切开挂线术进行比较,从而为高位CAF 患者术式的选取提供参考。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收治的62 例高位CAF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1 例)与对照组(31 例)。观察组中,男21 例,女10 例;年龄20~64岁,平均(39.72±5.31)岁;瘘管数量2~4 条,平均(2.98±0.39)条;病程3~15 个月,平均(8.16±1.07)个月。对照组中,男24 例,女7 例;年龄18~65 岁,平均(40.06±5.26)岁;瘘管数量2~4 条,平均(3.02±0.37)条;病程3~14 个月,平均(8.20±1.11)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瘘管数量、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值=0.729,P值=0.393;t值=0.253,P值=0.801;t值=0.414,P值=0.680;t值=0.145,P值=0.886),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批准文号LL-202200012),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所有高位CAF 患者均参照《肛瘘临床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②患者均能够耐受手术治疗;③患者均经直肠指诊、直肠腔内B 超等检查确诊高位CAF。排除标准:①存在肛瘘手术史患者;②合并其他肛周疾病的诊断标准;③精神行为异常,依从性较差的诊断标准;④合并肛门直肠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⑤妊娠、哺乳期女性。
1.2.1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均采用改良式LIFT 治疗,具体内容包括: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瘘管走行及外口、内口位置进行确定,以肛瘘外口为中心,取长1.5~2.0 cm 的弧形切口,沿瘘管外壁剔除剥离瘘管至内口附近,剔除内口附近的肛腺,游离内口附近的直肠黏膜,缝扎闭合内口,经隧道外口向隧道内注入生理盐水,对内口夹闭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无水从内口流出,采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瘘管剔除所形成的隧道,以将隧道关闭; 采用相同方法处理其他管道或支管,术后创面填塞湿润烧伤膏药纱,覆盖无菌干纱布加压包扎。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具体内容包括: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将探针经瘘管外口插入,从内口穿出,对瘘管走行确定后,切开并对瘘管周围皮肤软组织进行分离,于齿状线部位采用橡皮筋结扎瘘管,全部切除齿状线以下的瘘管,将结扎瘘管断端的橡皮筋采用丝线固定于肛周,止血后,创面填塞湿润烧伤膏药纱,覆盖无菌干纱布加压包扎。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肛门功能、并发症及复发情况。①治疗效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创面修复,肛瘘内外口闭合,未见复发为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开放创面未完全修复,肛瘘内外口未完全闭合,术后出现复发为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改善或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②临床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其中,术后7 d 时采用VAS评分法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评分范围0~10 分,评分最高分10 分为难以忍受的剧痛,评分最低分0 分为无痛。③肛门功能:术后3 个月时采用Wexner 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的肛门功能,评分范围0~20 分,Wexner 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肛门功能越差,Wexner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的肛门功能越好。④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感染、肛门畸形、肛门失禁。术后随访8 个月,统计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情况。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VAS 评分及Wexner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及肛门功能的比较(±s)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的比较[n(%)]
高位CAF 是指肛周有2 个以上的外口或瘘管,主瘘管位于肛门外括约肌深部和耻骨直肠肌以上的肛瘘。高位CAF 内口或瘘管走行复杂,治疗难度较大,术后复发率较高。常规内科治疗高位CAF 仅能减轻患者症状,控制炎症,无法达到根治效果。外科手术仍为治疗高位CAF 的最有效方法,可将感染肛腺完全清除,不切或少切肛门括约肌,从而对肛门的生理功能及肛门解剖形态进行保护。
切开挂线术为治疗肛瘘经典术式,利用橡皮筋持续收缩的弹力作用对挂线组织进行慢性勒割,刺激局部组织产生炎症反应,进而纤维化,以促使断端括约肌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虽然该术式能够有效治疗肛瘘,但手术创面大、疼痛剧烈、愈合时间长,且挂线会对肛门肌肉群造成持续刺激,引起肛门括约肌损伤。Rojanasakul 等于2007年首先提出LIFT,在明确括约肌间瘘管的前提下经括约肌间隙进入,贴近内括约肌走行,将瘘管剔除、结扎,关闭内口,对外括约肌及括约肌间沟的缺如进行缝合。LIFT 对括约肌损伤小,但LIFT 术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残存坏死组织有潜在造成复发的风险。在LIFT 术式启发下,改良式LIFT 通过在外口行弧形小切口,全程隧道式整条剔除病变瘘管组织,缝扎内口的方式使隧道封闭,并对内口及内口周围炎性组织及肛腺进行处理。改良式LIFT 从正常解剖间隙入路,可减轻对肛门括约肌的损伤,具有切口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式LIFT 与切开挂线术治疗中均将瘘管组织剔除,处理内口,均能够达到治疗目的,但改良式LIFT 治疗高位CAF 时要全程隧道式剔除瘘管,需对局部解剖结构仔细观察,临床医师需要熟练使用器械,以减少对正常肌肉的损伤,手术耗时会有所延长。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VAS 评分、Wexner 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与切开挂线术相比,改良式LIFT 具有疼痛轻、切口愈合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最大可能地保留括约肌,减轻对肛门功能造成的影响,且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分析原因可能为改良式LIFT 在肛周未进行放射状切开,且并非直接切开或挂线慢性切断,对肛门括约肌损伤小,术后疼痛程度轻,可加快术后皮肤、肌肉修复。同时改良式LIFT 可完整将感染瘘管组织剔除,无残留感染组织,并对内口进行缝扎,肠内污物无法进入,可减少疾病复发。但本研究中仅纳入62 例高位CAF 患者,还有待临床深入分析研究,以进一步证实改良式LIFT 治疗高位CAF 的效果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切开挂线术与改良式LIFT 在高位CAF 治疗中效果相当,但改良式LIFT 切口愈合快、疼痛轻,可减轻对肛门功能造成的影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复发率更低,临床应用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