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蔷 张 琰 马新星 周万平 宗健阳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办公室,江苏苏州 215003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于生命健康和质量的需求不断提升,结合各地“三孩”政策的出台,儿童健康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话题。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联合22 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注儿童成长发展的决策部署,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近年来,国内深圳、上海、杭州等城市已经在相关方面展开了具体探索实践。作为构建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内容与基础保障,儿童友好型医院的建设也显得极为迫切。儿童友好型医院的出现,是我国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一步,标志着我国已经开始逐步探索建立集身心健康于一体的诊疗体系。从儿童友好型医院建设现状来看,当前国内儿童友好型医院的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缺少系统的理论支撑以及可复制推广的典型案例,现有实践或多或少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设计轻应用的不足。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2019年成为苏州市儿童友好型医院建设试点单位,在相关方面开展系统全面的建设工作。本文通过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建设儿童友好型医院的思路和方案,论述具体工作开展与成效,进一步讨论并思考儿童友好型医院建设的长远路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6年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文件指出,打造健康中国的最终目标就是保障全民健康,要以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为切入点,给我国人民群众提供完善的健康服务,保障所有人民的身体健康。对于党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来说,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健康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既要覆盖到所有的人群,尤其是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和低收入群体,确保他们的健康,及时解决他们的健康问题;也要重视全生命周期服务,从胎儿到生命终点,期间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落实健康服务,从源头上保障人民健康,并且从国家战略层面引入维护人民健康这一重要策略。
2020年,江苏省制定并印发了《落实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健康江苏建设实施方案》,指出要针对婚前、孕前、孕产期、儿童等阶段特点,实施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和妇幼健康保障工程,优化并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在妇幼健康方面,要培养专业化的工作,维护重点人群的健康幸福。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每一位儿童都对应着每一个家庭,他们的健康和家庭幸福息息相关。但是结合当前的具体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儿童健康问题比较严重,儿童疾病越来越多,不仅导致他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如自闭、抑郁等,给儿童健康成长和家庭、社会的和谐带来隐患。
从近些年与儿童相关的各种新闻报道中,如消防员拯救轻生儿童、儿童校园暴力案件以及儿童离家出走等,均体现出了当下儿童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尤其是在部分患有生理问题的儿童中,心理问题更为严重。因此针对儿童的诊疗,不仅仅要从生理入手,更要从心理入手,标本兼治,如此才能做到响应国家要求、为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健与康复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打下良好基础。于是,儿童友好型医院的建设被提上日程,要求在治疗儿童疾病的过程中,要对儿童表示尊重,给他们提供人文关怀,并打造良好的环境。
在一个城市中,明智的政府在各个方面都履行儿童权利公约,无论城市规模大小,针对所有的公共事务,都给予儿童政治优先权,将他们引入决策体系之中,这就是儿童友好型城市。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设,不仅会对儿童成长产生积极影响,也会对与儿童有关的家庭产生影响,会潜移默化的让家庭对城市产生归属感和信赖感,进而让在城市居住的人们涌现出浓烈的幸福感,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最终形成人与城市、人与自然伴随成长的友好生态体系,造就出一个相互联结的命运共同体。
在医院建设中,高度重视并考虑广大儿童的特殊性,以儿童的视角规划和建设医院,在诊疗服务中以及诊疗外的健康服务中充分满足儿童的权益与需求,给儿童就医提供良好的环境,这就是儿童友好型医院。良好的环境既要作用到儿童的生理当中,如医疗设备、器械等,也要作用到儿童的心理当中,如病房的颜色设计、走廊设计等,要带有儿童性质的标识。如此,儿童友好型医院才能和普通的儿童医院区分开来,才能展现出核心优势。打造儿童友好型医院是构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基础,也是适应新时代发展形势和社会结构、社会观念、社会心理变化的有益举措。
现阶段在全球范围内,儿童友好型城市有400 多个,西方国家儿童友好型城市和儿童友好型医院的建设较为领先,相关理论基础也比较成熟。国内的儿童友好型城市还处于初期建设阶段,儿童友好型医院也尚处于摸索尝试阶段。根据近年来国内儿童医院建设发展情况,“以患者为中心”“人文关怀”等理念得到较大程度地落实,儿科医疗服务也得到改善。但与此同时,国内儿童群体庞大,未来还会面临更大的儿童诊疗压力,现有的儿科医疗服务不能完全满足儿童就医的具体需求。因此,要进一步推动儿童友好型医院建设,打造更有温度的儿童友好型城市,这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然路径。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是一家儿童专科三级甲等医院,由国内著名儿科专家陈务民、彭大恩、何馥贞等于1959年在原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基础上独立组建,隶属于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宗旨是“关爱儿童,呵护生命”,院训是“博学、求精、协进、仁爱、感恩”,牢牢把握打造优质医院这一机遇,不断优化内涵,对服务进行延伸拓展。2017—2020年,连续四年获得了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2020年创建为全国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
2015年6月1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总院正式投入使用,其办院理念在于“家、学校、乐园”,将儿童友好的观念贯穿于医院环境中,奠定了儿童友好医院环境的基调,院内采取多种辅助措施促成儿童友好环境的整体氛围。
第一,建筑设计追求绿色环保与温馨舒适。总院建筑引入独特苏州园林景观概念,设置精美花园和下沉式庭院,增加视觉美感。建筑内安装太阳能、雨水回收、智能照明、空调热回收等智能系统,提升就诊舒适度。
第二,建立满足儿童兴趣需求的环境。总院门诊大楼饰以“蓝天白云”背景,护士站以“蘑菇”为设计灵感,墙面均由专业画师绘制涂鸦,电梯门框设计成城堡拱门形状,给小朋友充分的想象空间。
第三,引入活泼挺有趣的导视系统。在门诊、急诊就诊科室及病房,通过一些卡通人物或者动画来进行标记标识。急诊科室、地下停车场分别采用水果、海洋动物卡通图案标识;数字肠胃检测室,CT 检查室等以海洋、太空等为主题,在此基础上打造良好的环境,减轻孩子们的恐惧感。
第四,设置体贴入微的母乳喂养室。母乳喂养室采用色调柔和、温馨有趣的装修风格,提供舒适安全的硬件设施,充分满足母婴群体需求,体现人性化关怀。该项目获得了苏州卫生健康系统2018 品牌服务年“十大服务品牌”。
医院秉承“关爱儿童,呵护生命”的宗旨,为患儿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对院内各项服务流程和工作步骤进行了优化和改进。
第一,提供便捷门诊服务。为方便患儿及家属预约就诊,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医院实行全预约门诊,采取6 种预约方式扩大号源供给,所有号源100%开放预约,2021年1月至10月有效预约率为87%,就诊秩序有效改善。医院开设高级诊疗中心,完善诊疗功能分区,为有需要的患儿及家属提供高级诊疗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满足多元化的就诊需求。多年来,医院坚持“无假日门诊”,开设夜间普通和专家门诊,为门诊就诊患儿及家属就诊提供便利;目前开设专科、亚专科门诊25 个,专病门诊31 个,切实解决儿童的就诊需求。
第二,畅通患者就诊渠道。医院设立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提供问询接待、医保咨询、病假登记、退费审批等服务。院内费用结算实行医保卡、微信、支付宝等多元缴费模式,提供自助、床边、移动终端等结算方式,简化了缴费流程,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极大便利。
第三,创新临床医疗服务。为保障各项工作流程的连续性,避免患者在医院各处奔波,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医院持续创新临床医疗服务,包括创建苏州市儿童创伤救治中心,院内联合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相关外科、康复科等开展创伤一体化救治模式,年收治创伤患儿3500 例;加盟中国创伤救治联盟,进一步提升创伤救治水平,保障急症危重儿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及时的综合性的治疗。院内组织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发挥不同学科的优势,为疑难疾病患儿提供个性化的、多元化的诊疗服务,截至目前院内共开展10 个多学科门诊,近3年会诊患儿千余例,取得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第四,延伸优质护理服务。医院每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品牌项目,近年来开展了包括“新3H(健康、医院、家)”“少跑一次”“只跑一次”等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坚持落实以患儿为核心的理念,建设“一科一品牌”优质护理特色病房,住院患者满意度得到持续提升。为更好地服务有需要的儿童,逐步开设PICC 护理、伤口造口、新生儿护理、糖尿病护理、儿童心理护理等护理专科门诊。此外,院内护理团队定期深入社区、中小学及幼儿园等开展公益讲座、科普宣传等护理延伸服务项目,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联动护理模式,进一步惠及基层群众。
高品质的健康管理是构建儿童友好型医院的保障,是实现持续性治疗的有效路径,能够改善或解决新时代下新的社会结构变化引发的众多新的儿童疾病问题。为了给儿童提供高品质的健康管理服务,医院在以下几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
第一,搭建健康管理平台。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针对当前儿童青少年肥胖、龋齿、近视、早发育等健康问题高发的现象,牵头成立苏州市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和儿童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联合社区、学校、家庭及基层医疗机构,构建儿童健康问题精准防治平台,实现了儿童治疗的多主体参与。
第二,持续积极开展健康与慢病管理。结合苏州市健康市民“531”行动及倍增计划,医院创建成为市级儿童肥胖、儿童睡眠障碍、儿童支气管哮喘区域防治指导中心,针对儿童肥胖、睡眠障碍、支气管哮喘等健康和慢病问题,实施三级医院——社区——学校和家庭的三级管理模式,更好地保障儿童健康。
第三,开展舒缓治疗,强化人文关怀。健康不仅是包括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健康。为了帮助患儿持续改善生活质量,医院在国内较早地开展舒缓治疗,成立舒缓治疗团队,开设舒缓治疗多学科门诊,通过疼痛管理、心理辅导、社会支持等,满足患儿多元化的治疗需求,帮助其缓解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让他们能够更有尊严地生活和成长。
第四,推动建立区域儿科医联体。自2016年起,医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探索区域儿科医联体建设,截至目前已经建成了包含58 家成员单位的儿科医联体网络,包括苏州市及周边地区紧密型儿科医联体、松散医联体以及血液、康复等专科联盟,推动儿科分级诊疗落地。医院挂牌成立“苏州市儿科进修学院”,启动国家基层儿科医护人员培训项目苏州基地,整合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资源,以儿科医联体为建设平台,推动全市儿科医疗水平同质化,更加精准地为基层儿科建设赋能。
拓展儿童友好服务是儿童友好型医院的重要人本特征,是区别于传统儿童医院的显著服务内容。通过提供儿童友好服务,使得治疗的效果更好更强,形成强有力的治疗护航力。为拓展儿童友好服务内涵,医院展开了系列工作。
第一,开展医务社工与志愿服务。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成立了社会工作部,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合作共建教学实习基地与研究生工作站,循序渐进打造志愿者队伍,提高团队的专业性,在院内开展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活动。
第二,发展儿童健康慈善事业。医院和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设立多项儿童健康慈善基金,包括“成长天使基金”、“吉善”爱心救助基金等,专款专用,帮助有困难的患儿及家庭解决后顾之忧。2018年至今,院内多个慈善基金救助患儿共计606 人次,合计救助金额730.3 万元。充分彰显公立医院公益性。
第三,落实对口支援医疗帮扶。医院每年选派医务人员赴新疆、西藏、陕西、贵州、江苏宿迁以及苏州市基层医疗单位驻点帮扶,根据受援单位需求捐赠医疗设备,支持边远及基层地区儿科发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院响应上级主管部门号召,多次组织医疗专家及核酸检测队伍支援湖北黄石、河北石家庄、江苏南京及扬州等地,获得国家及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多次表彰。
医院于2019年10月被确定为苏州市儿童友好型试点医院,经过长期以来的探索和实践,医疗服务持续改进,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儿童友好型医院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得益于儿童友好型医院的建设尝试,相比较其他儿童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医患矛盾纠纷量较低,并且无论是儿童还是家长对于医院的信赖度较高,营造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此外,在和谐的医患氛围中,医护人员对于医院的归属感持续提高,职业自豪感不断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全院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从整体来看,儿童友好型医院的建设为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形成了良性发展的闭环,从长远来说有助于持续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和推动区域儿科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当前,医院在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探索创建儿童友好医院取得了一定成绩。与此同时,儿童友好型医院的建设还需要持续探索、久久为功。在具体工作开展中,还要充分结合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在医疗服务供给过程中更加重视儿童参与、倾听儿童诉求、保障儿童权益,持续优化医院环境,不断改进诊疗流程,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同时积极推动医院学专科发展,打造专科技术与服务品牌,更好地满足儿童医疗救治与健康管理等多样化的需求。除此以外,医院还必须把医务社工的作用发挥出来,对社会资源进行充分吸收并整合优化,提高各级各类有益资源的使用率,形成丰富多样的儿童友好服务特色,让儿童在医院以及接受医疗与健康服务的过程中获得到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