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哲超
摘要 登高是古典诗歌的经典主题。在语文教学中,登高可以作为古典诗歌群文阅读的着眼点。具体来看,登高主题古典诗歌群文阅读可以从三个角度切入。首先,登高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物理层面的位移,也是精神层面的上升;其次,登高具有张力属性,诗人在客观不遇的现实与渴求出仕的愿望之间形成了矛盾;最后,在时间线索上,不同时期的登高往往展现了诗人不同的心境与时代风貌。
关键词 登高 精神登高 张力属性 时间线索
从群文阅读的视角出发,古典诗歌教学可以确定一个主题进行多文本的联读。登高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主题之一,可以作为古典诗歌群文阅读的重要且有效的着眼点。
登高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抒怀释情的诱因之一。之所以登高能够引人抒怀释情,是因为这个行为拉开了与日常生活的距离。日常生活的视角是平视的,眼见的视野相对狭小,所见的事物也是熟悉的,而登高则改变了这种情况。登高让人拥有了超越日常的远眺或俯视的视角,视野顿时开阔,所见事物因为空间关系的变化也变得不一样。登高拉开了与日常生活的距离,自带陌生化视角,而陌生化正是触发情感的有效因素。借助登高,古代知识分子进行抒怀释情,进而造就了众多的登高诗歌,甚至出现了“君子登高必赋”的传统。进行登高主体古典诗歌群文阅读,本文认为可以从登高的双重性质、登高的张力属性和登高的时间线索三个角度来切入。
一、登高的双重性质:从物理升为精神
登高是人物理层面上的空间位移,更是人精神层面上的上升,这是登高主题古典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的第一个角度,即登高的双重性质。实际上,登高一定意味着物理位移的发生,这就是物理登高;同时,登高也容易让人站在精神的制高点俯视世界,这就是精神登高。精神登高通常发生在物理登高之后,诗人因物理登高所带来的空间关系的变化而产生情感上的波动,进而达到精神层面上的超越。两种登高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登高行为的内涵。登高的双重性质在诸多登高诗歌当中都有体现,这里主要论述精神登高。
具体来看,精神登高主要展现在两个维度上,这两个维度境界有所不同,但实质却是一致。李商隐《安定城楼》当中所展现的是精神登高的一种维度,表现出登高者的高度的自信。这类在诗歌中展现精神登高的高度自信,在正好经历失意的诗人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李商隐仕途受阻,科考失意,登上安定城楼,举目远眺之际,借“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抒发了自己的志趣与抱负,又以“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展现了他睥睨一切的自信。李商隐在物理位移的同时,登上了精神的制高点,以此表现自信傲世的精神状态。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虽然不是现实中的登高,只存在于想象世界中,但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呐喊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内涵却是相同的:以高度自信、傲岸不屈的姿态来面对世间一切。
精神登高也表现在家国情怀的表达上,这以杜甫的《登岳阳楼》为典型。只有在精神上站得足够高,眼见得足够多,才能具有胸怀天下的境界,这种家国情怀正是精神登高体现。晚年的杜甫流落他乡,穷病交加,在登上向往已久的岳阳楼时,凭栏远眺,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收束全诗,抒发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以及自己的无可奈何,表露出杜甫的深切的家国情怀。古代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已任,杜甫的精神登高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除了《登岳阳楼》,岳飞的《满江红》也在登高凭栏的过程当中表达出强烈的忧国报国的情感,这种情感正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总之,无论是表达高度自信的精神状态,还是展现家国情怀,背后都体现了站在精神制高点看待世界的超越感。
精神登高與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日常经验关联度较高,因而选取登高的双重性质角度进行切入,关键就在于设置适当的物理登高的情境,唤起学生登高的经验或者引导学生在想象中登高,以此来完成精神登高的体验。当学生体验到精神登高的所带来的超越感,就能够加深对登高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的接受度与理解度。
二、登高的张力属性:在不遇与出仕间
登高主题古典诗歌群文阅读的第二个角度是登高的张力属性。这里的张力主要存在于一些古代中国知识分子不遇的客观现实与出仕的主观愿望之间。一方面,不遇是客观现实,他们往往不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与认可,无法被委以重任,甚至于落入被贬谪的境地;另一方面,他们又有强烈的主观愿望,不甘心于此种境遇,内心始终怀揣着为官出仕、施展才华的念想。出仕对于古代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意义重大,很多时候他们的人生意义需要靠出仕来建构,而不遇的情况一旦发生,客观现实与主观愿望之间的张力一旦形成,人的情绪就容易出现动荡。登高远望行为因其自带的陌生化特征,十分容易成为这种情绪的强烈触发点。
王安石的登高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具有典型的张力属性。1076年,在变法已经失败的背景下,王安石请求罢相,出知江宁府。此时的王安石虽然还身居官位,但是已经远离政治中心,处于一种近似不遇的状态。在此期间,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王安石在上阕中写出了登高见到壮丽的金陵景色,看似心境闲适,但是在下阕中却又借金陵旧事对现实政治表达出深沉的悲哀和沉重的叹息。在这种悲哀与叹息背后,潜藏着的正是王安石那一份出仕改革的愿望,没有对改革的希望就没有此时的失望。这是一首典型的体现登高张力属性的作品,上阕登高所见之景起到了触发情感的作用,为下阕的抒情而服务。同样的,孟浩然深陷客观不遇与主观出仕的张力之中。孟浩然长期隐居读书,看似洒脱,但是却无法割舍那一份出仕的念想,因而主动求仕。然而,求仕的结果却是令他遭受打击,进而心情苦闷,在《与诸子登岘山》中直接抒发了这种情绪。孟浩然登岘山,见到羊公碑,虽然世事变幻,但是这碑依然在诉说着羊公当年的成就,但他却一介布衣,难以出仕,无所作为,对比之下,悲伤之情奔涌而出。说到底,这种悲伤正是源于不遇的遭际与出仕的渴求之间的张力。此外,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等作品也都是典型的在登高过程当中由于客观不遇与主观出仕的张力而产生的情感作品。
实际上,登高的张力属性多存在于失意的诗人笔下,而中国古代的诗人大多都有被贬谪或不被重用的时候,所以登高因其陌生化的属性而成为了失意诗人们遣怀的常见选择。
选取登高的张力属性作为切入角度,需要处理好课堂深度与学生接受度的关系。既要引导学生探寻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内心情结,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不流于表面;又要考虑到学情,不能在学生不能理解、体会的情况下过度言说。提供足够的背景信息,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设置适当的学习情境,是处理好这个关系的关键。
三、登高的时间线索:由青春进入暮年
登高的时间线索指的是同一位诗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的登高中所进行的不同的表达,不同的表达中往往隐含着诗人不同的情感,这种不同具有丰富的言说空间。诗人在青春时期的登高与暮年时期的登高是在时间线索下切入登高的典型角度。
杜甫一生创作了大量关于登高的诗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他青年时期创作的《望岳》与晚年时创作的《登高》,在这两首诗歌中,读者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不同杜甫。严格来说,《望岳》只是青年杜甫对登高的一种浪漫想象,并没有发生真正的登高行为。在遭遇了落第的作者后,青年杜甫漫游齐赵,在泰山脚下写就了这首诗,以热血豪情来应对现实中的挫败,青春满怀,激昂向上,充满朝气,具有盛唐气象。虽为想象中的登高,但确实能代表年轻诗人登高时所产生的雄心与气概。但是,与暮年杜甫登高时相比较,青春登高的那种积极乐观就消失了,情感发生了转变,走向了另一向度。暮年杜甫饱受战乱,漂泊西南,老病孤愁,在登高远眺之际,百感交集,赋予了此次登高以动人心弦的力量。《登高》写于诗人极端困窘的情况之下,是暮年杜甫登高时的一次情感抒发。从青春登高到暮年登高,杜甫抒写了自己人生两个时期的不同心境,提供了个人的心灵史线索。同时,杜甫还赋予了两次登高以时代意义,让读者能够从众看到时代的风貌及其转变。比較同一个诗人在时间线索下的不同登高,能够让登高行为背后的丰厚内涵逐渐显现。
不同时期的登高同样发生在王安石身上。《登飞来峰》和《桂枝香·金陵怀古》分别是王安石青春和暮年登高代表作,在两次不同的登高中,王安石个人的心灵转变与时代的风貌显现出了痕迹。初涉宦海的王安石意气风发,抱负不凡,在途径杭州时,写下了这首朝气蓬勃的登高之作。这次登高中的王安石积极向上,有立志改革、不畏艰险的志气。然而,暮年王安石的登高则是一改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分明是另外一种心境。《桂枝香·金陵怀古》写于王安石在改革中失意,被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在赞叹金陵景色的壮丽之后,流露出对现实政治的无奈。从意气风发到忧郁无奈,时间线索下的王安石登高就有了丰富的言说空间。
从青春登高的不畏艰险到暮年登高的无奈悲叹,这种转变背后的心灵与时代跃然纸上。从青春登高到暮年登高,不仅是心灵的变化,更折射出了时代风貌。
选取登高的时间线索角度进行教学,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探求同与异的关系。所谓同,指的是诗人在不同阶段当中的相同志向;所谓异,指的是诗人在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不同心境。在同与异的错位关系中,诗人的心灵与时代的风貌都能够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