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护理管理在儿科门诊输液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2022-07-21 07:12吴伟宏杨宝珠张秀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儿科输液门诊

吴伟宏,杨宝珠,张秀梅

吉林省一汽总医院,吉林长春 130011

儿科门诊输液室作为患儿输液治疗场所,人员流动较大,病种繁多且病情复杂,输液通常属于就诊的最后环节,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因患儿抵抗力较低,在输液过程中,极易发生感染、过敏等不良事件,因此儿科门诊输液室又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所以强化对门诊输液室的管理,避免交叉感染,提升护理质量,对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与医疗安全具有重要价值[1-2]。为儿科门诊输液治疗提供优质、 安全的护理服务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 相关研究表明,儿科门诊输液室进行有效的护理管理能够预防医院感染,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对患儿疾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3-4]。 基于此,选取该院2019 年1月—2021 年12 月儿科门诊40 名护理人员在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下的工作情况,并分析输液护理的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40 名儿科门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0~40 岁,平均(29.14±2.08)岁;大专15名,本科22 名,硕士及以上3 名;根据护理管理方式,于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划分为常规组, 于2020 年7 月—2021 年12 月实施细节护理管理模式划分为观察组,两组均由同一组护理人员执行护理工作。 同时,随机选取常规组同期于儿科门诊输液的患儿160 例: 男100 例, 女60 例; 年龄8 个月~7岁,平均(3.25±1.03)岁;输液时间1~8 d,平均(3.96±1.62)d。 选取观察组同期就诊患儿160 例:男90 例,女70 例;年龄6 个月~8 岁,平均(3.37±1.14)岁;输液时间2~7 d,平均(3.78±1.45)d。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已获取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儿纳入标准:均于儿科门诊进行输液;均由同一组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两组患儿家属均对该研究知情,已经签订知情协议,自愿参加该研究。 排除标准:住院治疗者;具有精神疾病者;合并重大疾病者。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具体内容包括:科室按照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护理人员给予患儿基础护理干预, 工作内容包括基于患儿病情、药物配伍禁忌为补液顺序编号,注射时按顺序为患儿穿刺输液,密切观察患儿病情,查看滴注速度,及时更换补液,对外渗、滴空等情况进行及时处理等。

观察组施行细节护理管理,具体内容包括:①成立细节管理小组,采用具备3 年以上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经验的人员,且具备较强沟通能力、医院感染知识体系良好的门诊护理人员作为小组组员, 组长由护士长担当。 ②定期开展医院感染预防性知识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及无菌操作流程和技术,强化门诊护理工作者对儿科门诊输液工作的重视,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工作责任心。③完善输液风险评估记录本,使用红色标识生命体征不平稳、年龄低于3 个月、需密切关注的患儿,由护理人员将标识贴在输液条上,做好登记;合理安排值班人员,每个班次由年资高的巡回护士负责,巡视1 次/h,观察患儿生命体征、滴速、用药反应;输液单需贴在输液条上,核对输液单和瓶贴无误后将其贴在输液条上,补液完成后确认补液份数。通过不同方式体现输液安全告知,如护士口头宣教、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座位牌标记等。 ④注重护理工作中的输液细节,巡视过程中关注患儿精神、表情、面色、动作等,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按照患儿年龄、病情、药物特征对滴速进行控制;指导护理人员在输液室准备便民服务,体现为患儿服务的宗旨。⑤优化护理人员评估方式,护理人员需在不同时间和环境及时做好护理评估工作,如患儿和家属到达输液室, 护理人员需评估患儿的病情,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患儿接受穿刺的心理反应等。 ⑥强化护理隔离管理制度,重视护理工作中的洗手管理,标注无菌物品的灭菌日期,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强化医院感染防护意识,使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护理工作,促使护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考核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将考核结果与绩效相联系,进而提升护理人员对细节护理管理的完成程度。

1.3 观察指标

分析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考核水平、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①护理质量考核借助医院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评估,考核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与管理水平,内容包括诊区环境、护理技能考核、护理人员仪表仪容、急救药械管理、输液室管理、不良事件管理、继续教育管理、消毒隔离管理8 个项目,每个项目分数均为100 分。②对护理人员工作期间出现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溶媒差错、剂量差错、分数差错、顺序差错、渗出、液体滴空、输注速度不在正常范围、医院感染8 方面。 ③护理满意度借助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儿家属进行调查,评估内容包括输液环境、输液技术、输液服务、输液沟通4 个维度,分为满意与不满意两个标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考核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40)常规组(n=40)t 值P 值诊区环境97.81±1.62 92.20±2.16 13.141<0.001护理技能考核护理人员仪表仪容急救药械管理输液室管理不良事件管理97.44±0.55 94.56±0.71 20.281<0.001 97.72±0.28 93.74±0.64 36.033<0.001 96.98±1.34 94.48±2.64 7.718<0.001 97.25±1.38 91.40±3.20 10.616<0.001 98.66±0.13 94.61±1.16 21.944<0.001继续教育管理 消毒隔离管理97.96±1.28 94.28±1.28 12.857<0.001 97.57±2.42 94.94±1.28 6.075<0.001

2.2 两组护理人员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人员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数量多,病种繁杂,且节奏较快,护理人员有限,导致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繁重;同时患儿年龄普遍偏小,生理机能发育不完善,容易受疾病侵袭,是医院感染高危群体[5];此外,患儿穿刺难度大、病情变化快,稍有不慎会引起医患纠纷,因此为儿科门诊输液室进行护理管理工作对患儿临床治疗的预后效果和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6-7]。儿科输液室作为医院窗口之一,对护理人员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干预,能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在常规护理管理中,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缺乏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力,护理管理效果并不理想[8-9]。细节护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其护理管理模式可通过组建细节管理小组,组织管理团队进行专业性的医院感染预防护理,借助定期进行医院感染预防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能力和风险意识,最后有效干预医院感染,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事件,从而达到提升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达到降低护理工作不良事件的目的[10-11]。 护理管理是从细节中体现护理人员的严谨职业素养,通过细节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从而提升其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能够促使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得到提升[12-14];能够更充分地发挥护理人员的工作潜力,培养护理人员的良好工作习惯,为患儿打造和谐治疗氛围,优化护理管理工作;在细节护理管理下, 护理人员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切实有效地为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达到减少护理纠纷的目的[15-17]。 王兵[18]研究中,儿科门诊输液室应用细节护理管理后,儿科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40%,低于常规护理管理组;该研究中,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00%,未出现医院感染情况;该研究数据与王兵[18]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表明儿科门诊输液室应用细节管理,可以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儿科门诊输液护理工作中应用细节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水平,且有助于降低护理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猜你喜欢
儿科输液门诊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门诊支付之变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