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忠
(凌源市中心医院,辽宁 凌源 122500)
作为骨科一种常见的疾病,股骨粗隆间骨折好发于老年人[1]。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患处肿胀、疼痛以及功能障碍等。伤后患者活动能力受限,行走和站立不便,需要长时间的卧床静养,由此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2]。因大部分老年患者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而采取保守治疗方法,但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需及时实施手术治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就是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常用方式[3]。本文分析对比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到我院治疗的82例股骨粗中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为41例。①观察组中21例男,20例女,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6.82±5.13)岁;此次发病后至入院时间0.50~5.00 d,平均(2.13±0.45)d。②对照组中22男,19女,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4.64±6.13)岁;此次发病后至入院时间0.50~4.80 d,平均(2.23±0.25)d。伦理标准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内容,研究对象均签《知情同意书》,经SPSS统计学软件实施统计学检验,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指导患者术前完成各类常规性检查,经会诊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患者颈干角、股骨髓腔粗细常规性的做出检查,根据需求通过适当的材料实施治疗。术前0.5 h予以抗生素,术前实施全身麻醉,协助患者以仰卧位接受手术,并垫高患侧臀部10°~20°。
1.2.1 对照组 给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通过C型臂X线机进行辅助,先将骨折实施闭合复位。在股骨大粗隆的顶点部位做一个纵向的切口,长度不超过10 cm,以显露患者的大粗隆和骨外侧肌为适当。将大粗隆下方约2 cm的股骨外侧中间放置一个导针,并且将角度维持在135°。再次观察C型臂X线机,了解导针的置入具体部位,并对股骨颈螺钉长度实施测量,对钉孔实时扩展,然后将螺钉攻入。在股骨干外侧安装动力髋螺钉钢板,将螺钉拧入以后,实施固定并将尾帽安装妥当实施逐层缝合处理。
1.2.2 观察组 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先对患者的监测躯干实施固定,维持躯干自然状态。利用C型臂X线机的透视进行纵向牵引,在骨折复位后从股骨大粗隆顶点上方开始操作,开展纵向切口,并将切口长度控制在4 cm内。对患者的肌肉做出常规的分离后,显露大粗隆的顶点。小针打入部位需适当偏向顶点内侧约1/3部位,利用C型臂X线机扩髓,选择合适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将其插入。然后做小切口,利用透视和侧向瞄准杆的辅助,将螺旋刀片导针打入,进一步确定导针所处的部位后,将螺旋刀片放置在股骨颈内部,然后将螺旋刀片锁定。在C型臂X线机的辅助之下,对尾帽实施安装,并且分层清洗以后实施缝合。
1.3 观察指标
1.3.1 并发症发生率 统计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之后的深静脉血栓、压疮、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3.2 康复情况 对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治疗之后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进行统计和比较。
1.3.3 疼痛和功能恢复 ①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AS)评估疼痛,利用标尺实施评价,标尺上带有0~10个刻度,请患者根据自己所感受到的疼痛选择相对应的刻度, 1个刻度代表1个级别的疼痛,相对应赋予1分,其中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剧痛,分数越高则疼痛越严重。②以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评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越好。
1.3.4 生活质量 按照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量表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估因子,分别赋分25分、24分、10分、6分、10分、6分、30分,每项因子的最终赋分均以公式“×100”计算,即:最终每项评分均为100分,分数值和生活质量成正比。
1.3.5 满意度 以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NSNS)评估,该评分共包括19道题目,每个题目为1~5分,评分为0~95分,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评分≥95分为完全满意;评分在80~94分为满意;评分为60~79分为基本满意;评分低于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将文中所有的数据均导入IBM SPSS26.0中实施统计学检验。满意度为等级资料,记为[n(%)],实施秩和检验,推导U(Z)值,统计P值;深静脉血栓、压疮、感染等并为计数资料,记为[n(%)],实施χ2验证,推导χ2值,统计P值;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Harris评分、SF-36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为计量资料,记为(x-±s),实施t检验,推导t值,统计P值;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3例,占7.32%)的并发症发生概率相比对照组(13例,占31.71%)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康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之后的康复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之后的康复情况比较(±s)
组别n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伤口愈合时间(d)住院时间(d)观察组4160.77±10.54104.66±18.1558.81±10.2014.19±2.46对照组4174.82±12.90154.09±26.5686.95±14.9917.58±3.03 t值5.4005 9.8388 9.9378 5.5617 P值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3 两组患者疼痛和关节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和Harris评分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Harris评分改善效果相比对照组更为满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前后的疼痛和关节功能比较(分,x-±s)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得到更为可靠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s)
表4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s)
组别n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4160.70±10.53 61.80±10.72 60.98±10.58 61.75±10.71 60.81±10.55 60.98±10.58 60.70±10.53 61.61±10.69对照组4161.35±10.58 62.58±10.79 62.44±10.76 62.30±10.74 62.49±10.77 62.27±10.73 62.82±10.83 62.50±10.77 t值0.2788 0.3284 0.6195 0.2322 0.7135 0.5482 0.8987 0.3755 P值0.7811 0.7435 0.5373 0.8170 0.4776 0.5851 0.3715 0.708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4189.82±15.58 89.78±15.57 89.70±15.56 89.83±15.58 89.78±15.57 89.58±15.54 89.74±15.57 89.94±15.60对照组4182.69±14.25 82.07±14.15 82.35±14.19 82.35±14.19 82.33±14.19 82.07±14.15 82.26±14.18 82.54±14.23 t值2.1623 2.3465 2.2348 2.2728 2.2645 2.2880 2.2743 2.2440 P值0.0336 0.0214 0.0282 0.0257 0.0262 0.0248 0.0256 0.0276
2.5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39例,占95.12%)对满意度的评价水平相比对照组(32例,占78.05%)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后的满意度比较[n(%)]
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出现在小转子和股骨颈基底部水平线之间,患者发病后患处会出现肿胀、疼痛与瘀斑、患肢缩短以及功能丧失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4]。由于股骨粗隆间部位的血运非常丰富,出现骨折后通常可治愈,通过有效的治疗措施帮助患者恢复肢体活动能力,尽早参与日常活动,同时加强对并发症产生的防范[5]。股骨粗隆间骨折好发于老年人,但因老年患者合并存在多种基础性疾病,抵抗力差,保守治疗方法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如单纯牵引、推拿只能促进骨折愈合,对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并没有明显效果,且保守治疗还可能引起下肢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压疮等并发症[6]。所以在确定患者没有明确手术禁忌之时,要尽早的以手术方式实施治疗,这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之前在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在治疗时通常以非手术方案干预,虽然非手术方案治疗患者的安全性可靠,但是有研究发现[7],通过钉板固定系统和髓内钉系统治疗这类患者而言,效果却更加理想,但是针对这两种手术方案如何的进行区别和选择则一直在临床上存在着争议。
本文结果得出:①观察组(3例,占7.32%)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13例,占31.71%)低。②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少。③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和Harris评分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Harris评分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④两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⑤观察组(39例,占95.12%)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32例,占78.05%)更高。这能够进一步说明这两种手术方式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康复均存在一定的作用。但是相对来说为患者通过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实施治疗,效果更加可靠。在对患者开展治疗时,动力髋螺钉属于内固定材料,这种材料能促进骨折的恢复,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良因素[8]。比如手术结束后,很多患者都会明显的感觉到髋部疼痛,而且这种治疗方法所产生的并发症也比较多,老年患者机体条件比较差,所以导致其耐受相对较差。通过动力髋螺钉固定,还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骨质破坏,由于对患者在采取手术治疗时,剥离的软组织比较多,因此髋部疼痛更加明显,甚至会使患者形成退钉[9]。相比之下,通过防旋髓内钉对患者实施治疗就可靠得多,从生物力学角度而言,这种治疗方法的优势更加明显,能有效的减轻股骨干传递到股骨近端的负荷,这可充分的使患者的骨距承受的压力得到减轻,最终能有效的防止髓内钉内翻。通过螺旋刀片对患者予以干预,还能充分的提高成角的稳定性,满足抗旋转的要求。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使得股骨颈内的松质骨得到挤压,能在很大程度上保留患者的骨质量,也有助于提升治疗的稳定性,所以相比而言,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具有更为可靠的应用价值[10]。
综上所述,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通过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比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的效果更为理想,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骨折恢复,还能有效的提升治疗的安全性,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对治疗工作更为满意,值得推荐。